03.06 为什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迅速分裂成了各大军阀,没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吗?

老照片




袁世凯钦定继承人。

袁世凯临终前在“金匮石室”里留下继承者人选名单,是黎元洪、段祺瑞以及徐世昌,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则任国务总理。

袁世凯当时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独裁者,为何仍然倒行逆施称帝?最后的候选人名单里又为何没有袁克定?袁世凯的“遗诏”公布后,最为失望的当属袁克定。

袁世凯与黎元洪有着相似的经历,皆是由清政府官员摇身变成中华民国最高层领导者,但是黎元洪并不属于袁世凯的北洋体系,袁世凯留下“遗诏”让黎元洪当总统是很出乎意料的事,但是我们细细想想的话,便会发现将死的袁世凯仍然具有优秀的政治权谋。



袁世凯为何指定黎元洪为自己的继承人?又为何放弃袁克定?

当袁世凯宣布称帝后,以蔡锷、唐继尧为首的西南军阀宣布讨伐袁世凯,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最终迫于压力,只好取消帝制,但是讨袁风波并没有因此停歇,同时袁世凯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他不得不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袁世凯首先淘汰的便是自己的儿子袁克定,袁世凯知道袁克定的政治能力,如果自己称帝成功,北洋体系的人便顺势成为袁家的家臣,让袁克定继位自然没有问题,但是袁世凯没有成功,国体仍然是共和国,那么袁克定必然没有能力压服民国官员以及国民。如果袁世凯强行让袁克定上位,那么袁克定的结局肯定会很凄惨。因此,袁世凯选择让袁克定从这个危险的政治漩涡里抽身出来,这是袁世凯作为父亲,最后为儿子袁克定所做的保护。

但是,袁世凯又为何选择黎元洪呢?这里面是有讲究的,黎元洪在武昌起义中被革命党从床底下拖出来担任军政府都督,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又顺势成为副总统,黎元洪与革命党有很深的渊源。当时全国都在痛骂袁世凯倒行逆施,北洋体系也处于风口浪尖,袁世凯为了平息政治风波,缓和南北双方的政治矛盾,只能选择让南方革命党能够接受的黎元洪。同时,袁世凯也很清楚时势,当时的段祺瑞手里的权势已经可以威胁袁世凯,更不用说黎元洪了。

因此,让黎元洪继位,既能平息国民的怒气,也能让北洋体系继续掌控话语权,可谓是最稳妥的方案。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体系为何会分裂?

袁世凯病逝后,他亲手组建的北洋体系确实分裂了,可是说“迅速分裂”应该谈不上。

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在表面上是北洋政府的当家人,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实际掌控北洋政府的是段祺瑞,当时北洋体系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家,北洋政府的政令,北洋军阀也基本会响应。同时,当时国人因为袁世凯的称帝事件,对北洋政府的好感度已经降到最低,南方革命党的声望则在逐渐增高,此时的北洋体系最好的应对措施是继续抱团,用绝对的力量保证自己绝对的政治地位。因此,当时北洋体系里实力最强的段祺瑞应该算是北洋各系军阀认可的当家人。

北洋体系真正意义上的分家始于“府院之争”。段祺瑞架空黎元洪,并对是否对德宣战产生纠纷,最终黎元洪愤然辞职,冯国璋入京任代总统。段祺瑞仍然想继续掌控北洋政府,可是这时的代总统冯国璋并不是空架子黎元洪,段、冯为争夺控制权而继续“府院之争”,因为段、冯矛盾的加深,北洋体系开始分化,即分化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与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此时奉系也处于形成的过程中。

北洋体系的分裂,从本质上说,是因为各系军阀自持手中的军权,试图成为昔日的袁世凯。但是,他们又没有袁世凯曾经的威信,毕竟北洋体系是袁世凯亲手创立。他们曾经同属于袁世凯的阵营,段祺瑞和冯国璋又是“北洋三杰”中的人物,更是谁也不服谁,即使段祺瑞是袁世凯指定的人。因此,北洋体系的分裂是迟早的事,更是必然的事。

权力让人迷失自己。


宁糊涂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北洋军是怎么来的,袁世凯又是怎么带队伍的。

如果贴百度百科,肯定要从小站练兵说起,其实那就远了,真正北洋军的成型,是清朝北洋新军六镇的编练。

袁世凯掌握北洋新军的权力来源,在于他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身份,而其练兵的费用,则是一大部分由直隶财政支出,一大部分来自于清朝中央政府划拨的“两江协饷”,也就是说,部队是他带出来的,但是养兵的钱,是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凑出来的。

尽管北洋新军的编制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还制定了步兵操典等等制度规范,但是北洋新军本身并没有统一的后勤管理,中国近代统一军需的鼻祖是张作霖的“奉军”。

没有统一后勤管理,北洋新军的整个成军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由袁世凯统一外购军械,编练各镇,任命各镇将领之后,由其自行招兵、训练,官兵训练合格后,正式成军,按照编制统一发放军饷。

需要注意的是,镇统一级的将官在这个编练过程中实际上是“承包”的角色,选任基层军官、招募和训练士兵,乃至于后续发放军饷,都基本由“承包者”说了算。

也就是说,袁世凯对于北洋新军的管理,一是统一军械供应,二是管理高级军官,三是大包干按编制发军饷。

由于北洋新军的“高薪制”,其一年养兵的费用几乎与一镇的装备费用持平,也就是日常养兵比建军还贵。

这种松散的管理,让袁世凯在第一次失权之后,直接被清朝中央政府拿走了北洋军,只不过,当时主政的摄政王载沣兄弟对于老北洋的旧人并不赏识,反而对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留学生青眼有加,大肆提拔安插,殊不知,这些人有不少干脆就是革命党,比如蓝天蔚、吴禄贞等人,可以说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哪怕有这些矛盾,当袁世凯二次复起时,对于北洋军的掌握也已大不如前,只能通过各种纵横捭阖的手段,连哄带骗,完成了自己逼清廷退位,取而代之的大规划。

说得直白点,他如果对北洋军有蒋介石日后对于党军第一军的掌控力,也就不必南北议和了,直接搞清帝禅让都可以了。

恰恰因为如此,他才在北洋军旧部之外,让自己的“大太子”袁克定,组织模范军,建立自己的真正嫡系部队,也受到了明晰其目的的众将的抵制,而日后的称帝之举,更是受到了其集团内部的或明或暗的抵制,所谓众叛亲离,实际上出在核心团队中。

至于当时咋呼得欢的国民党也好,蔡锷护国军也好,相对于仍然是庞然大物的北洋集团,实在不值得一提。

不过,袁世凯对于北洋集团,自始至终不是作为军事统帅的身份而受尊崇,而是作为这个集团的“政治代表”和“经济支柱”,因为袁世凯可以保持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央政府对国内行使权力,保障对北洋军的供养,同时,可以很好地与英国为代表的列强周旋,获得外交支持以及贷款。

在他之后,段祺瑞为代表的皖系、冯国璋和曹锟为代表的直系,都不足以号令整个北洋集团,更不具备袁世凯的上述能力,结果为了取得一个“号令群雄”的中央大义名分,各个小团体大打出手,得到之后,处境仍无改观。

最终,驻扎各省的北洋军走向了军饷自筹,自行扩军的防区体制,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独立王国,直到被关外的奉系摘桃子,又一起被北伐军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归根结底,袁世凯死后没人能够继任,不是什么权术问题,而是北洋军的制度安排问题,换谁来,都没戏。


刘三解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四分五裂,全国形成几大势力集团: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

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军阀、

以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军阀、

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军阀。

随之变进入烽火连绵的军阀混战阶段。

▲军阀割据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当初袁世凯统治时期的北洋政府战乱较少,而他去世之后,便有军阀混战?



一、时局如棋,袁世凯正赶上“将军”

从曾国藩到袁世凯,都有明显的师徒关系模式。

曾国藩提携了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刘坤一、曾国荃等一大批文人将领,他们在满清中兴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李鸿章算是最优秀的一个。

▲李鸿章

李鸿章,高度模仿曾国藩,也提拔了一大批文人将领,最有权势的当属袁世凯。

轮到袁世凯,方法套路和曾李二人高度相似,日后那些混战的军阀,都是他的门生故吏。

这些人,哪个不是万里挑一的精英大才。但袁世凯正赶上时局。

如果说时局是一盘棋,袁世凯的时局实在是太好了。两方对垒,曾李两批人,名将为他吃卒灭炮,名相为他踩马打象,轮到他正好将军,把清政府的老帅请出了宫。

▲袁世凯

灭了清朝,又是新的一盘棋了。袁世凯的那些门生故吏们,在这盘新棋上,才刚刚到“炮居中,马过河”的阶段。需要几代人厮杀才能出结果,也就是军阀混战。

二、小站练兵的时机

袁世凯之所以能有后来的成就,和小站练兵是分不开的。

甲午之战,八旗、绿营和湘淮几军被虐惨,清政府终于开始深深地怀疑自己。

之前的洋务运动也好,君主立宪也罢,都没有真正的动摇清政府的根本。

▲小站练兵

但小站练兵不同,这是动了枪杆子,袁世凯以德军为蓝本,练出了我国最早的现代陆军。超强的战斗力,精良的武装,让袁世凯有足够的武力登顶权力顶峰。

而袁世凯之后的门生故吏,无一人有此机遇。他们的机遇只能撑起一个军阀而已。

如果历史有假如,袁世凯不是小站练兵,而是湘军团练的话。最多和曾国藩一样,当个中兴名臣。

▲曾国藩画像

三、北洋政府的大佬们均有短板

北洋政府,袁世凯之下,最优秀的当属徐世昌。清朝的体仁阁大学士,这是清代文成的最高荣典。

袁世凯能成功地将清帝赶下台,也是和徐世昌联合的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时,他是国务卿,后来当选民国大总统。

本是接替袁世凯的最好人选,但却在权力顶峰时,无意政治,退隐天津租界,书画余生。

▲徐世昌

徐世昌之下,便是“北洋三杰”。三杰之首的王士珍,以老好人自居,和徐世昌一样,权力顶峰之后,隐居北京;段祺瑞,有能力,太过锋芒,资历与冯国璋不相上下;冯国璋,老奸巨猾,与袁世凯政见不合之后,在南京拥兵自立,成为军阀的同时,也失去了统一全国政军一体的机会。

张作霖有勇有谋,但偏于东北一角,刚有问鼎中原,统一全国的架势,就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张作霖

唐继尧、陆荣廷、阎锡山实力不敌上述各位;吴佩孚、冯玉祥、孙传芳都还羽翼未满;没有兵权的黎元洪,拿什么服众?

四、袁世凯称帝造成分裂

大家费劲千辛万苦,把清朝皇族拉下舞台,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

袁世凯居然还想称帝,受益的只有他大儿子袁克定,这帮军阀们可不干。天然形成三派: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和各国使节的合影

支持袁世凯胡闹的(袁克定一派)、明目张胆反对的(段祺瑞、冯国璋等)和坐山观虎斗的(各种地方小军阀)。

已经奠定了军阀混战的基础。

要是当年李鸿章带着淮军也称帝,清朝皇室、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刘坤一他们也能弄出个军阀混乱的局面,说不准还能赶上袁世凯过来收场。

▲北洋政府五色旗

五、两次府院之争是导火索

府院之争的“府”是总统府,“院”是国务院。

第一次府院之争,黎元洪的总统府集团对抗段祺瑞的国务院集团。因为国务院秘书长的人选和是否对德宣战两个问题,两派闹得不可开交。

▲黎元洪

黎元洪以总统身份开除了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位,段祺瑞愤然离京,宣布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没有权利开除总理。

黎元洪本来请张勋来京调节,结果张勋却拥戴溥仪复辟。段祺瑞镇压了张勋,黎元洪辞职,换上了冯国璋。

但冯、段二人性格不合,又都有兵权,所以引发了第二次府院之争。又是你狠我横的闹剧,最后两人同时下野。

这么折腾怎么可能不乱。

六、军饷是个大问题

用兵一时,但养兵要千日啊,需要大量的军饷和粮草供给。

袁世凯的北洋军,兵强马壮,靠的是丰厚粮饷。军械外购、教练外聘、日夜操练,花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而这些银子,可不是袁世凯自筹的,而是动了清朝的国库。皇室的嫁妆都恨不得都被袁世凯掏个精光。

▲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的吴佩孚

而袁世凯一去,粮饷的来源成为极大的问题。此时的清廷已亡,没有羊毛可薅。据说冯国璋为了资金周转,甚至把护城河里的鱼都捞出来卖钱。

如此财力,怎么养全国之兵?所以只能各想野路子,将兵力维持在军阀的水平。

资金方面能自筹的,也就是深耕东北多年的张作霖。东北军战力不俗,军饷充足,原以为有一定可能性问鼎中原,但可惜一代枭雄竟被炸死。

▲军阀派系表

除此之外,列强的介入,也加剧了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军阀混战的局面。

综上所述,分分合合,都是利益所趋。


翰林冷知识


1916年6月,北洋军阀老大袁世凯去世,他死后由黎元洪接任大总统,段祺瑞做了国务总理,北洋军阀内部保持了短暂的平静,并没有马上分崩离析。


段祺瑞在北洋政府中是仅次于袁世凯的人物,他以北洋正统自居,把持北京政权,架空了黎元洪。

黎元洪不满段祺瑞的做法,双方产生了矛盾,后来黎元洪联合吴佩孚,和段祺瑞刀兵相见,历史上成为直皖战争。

从此以后,各派系之间正式撕破了脸,直系,皖系,奉系之间进行了多次较量,北洋政府的大权也频繁更迭。

当时的北洋政府,大部分省份都拥兵自重,各自为政,根本不会把北洋政府放在眼里。

他们大多由西方列强扶植,可以说是各国在中国的代理人,为了争夺地盘,他们不惜发动战争。

袁世凯建立的大一统局势,被军阀割据所代替。

北洋军阀内部的分裂,其实是袁世凯一手造成的,袁世凯经过恩威并施,让段祺瑞,冯国璋,吴佩孚,张作霖,阎锡山等众多军阀服服帖帖的。


他也知道,手下的众多将领,有矛盾是对自己有利的,这也许就是帝王的制衡之术。

他们大多数是袁世凯一手调教出来的,所以袁世凯的命令他们是不敢不听的。

但是袁世凯这个带头大哥死后,大家没有了约束,彼此看对方都不顺眼,况且大家都是一方诸侯,有各自的地盘,这些小弟就为了争大哥位子,打的不可开交。

所以说,袁世凯死后,确实没有一个能控制局面的人。

加上帝国主义为了在华利益,不想看到大一统的中国出现,插手北洋政府之间的内斗,才形成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喜欢我的欢迎关注,或者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观点!


冷月钩沉


袁世凯死后,不是没人接替他的位置,而是太多人想接替他的位置了。这也是北洋军迅速分裂成个大地方军阀的根本原因。

袁世凯能够主导清廷灭亡,皇帝退位,这既有他能力的一面,更是因为袁世凯实力强大有莫大的关系。

袁世凯的实力来自于他手下的军队,他是第一个建立中国现代化军队的人,北洋军的前身是袁世凯主持的小站练兵,那帮人直接构架了后来的北洋军建制。

北洋军的建立就比小站规模大得多了,袁世凯此时权力熏陶,不但是北洋大臣,更是直隶总督,他建立的北洋军绝大多数军费不是来自清廷的国库开支,而是直接从直隶财政进行支出,这些钱对于直隶总督袁世凯来说,既方面又宽松。

袁世凯的北洋军一改过去清制军队管理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抓大放权”,把高级军官管理好,至于高级军官下属的军镇,由他们自由发挥,统一配给他们军械(全部国外进口),制定统一的操练法典,制度等等,按照军镇编制给予他们发放军饷。

袁世凯只是管理感觉的军镇级别的高级官员,至于官员一下的都是实行的承包制,你招兵,你买马,你发钱,你任人,袁世凯一律不管,只要符合北洋军要求,只要不找我多要钱。

袁世凯的这种新军管理模式对当时的清军来说那绝对是一大进步,待遇高福利好,当官的有实权,这样的北洋军战斗力非常的强悍,但是又有很大的隐患——势大不服!当某个军镇势力足够大的时候,就有可能对上峰真正袁世凯不服,毕竟中层军官是人家任命的,兵是自己招下的,钱是自己发下去的。

没多久,袁世凯下课了,北洋军被清廷收编了,但是由于北洋军的这种建军模式不受清朝当权者待见,特别是这些亦官亦匪的北洋军军官很让那些军机处大臣看不惯,看不惯就意味着不重用。

袁世凯没有在老家呆几年,南方爆发了辛亥革命,这就要清廷老命了,朝中除了几个世袭贵族,真正能扭转局势的一个人都没有,只好连哄带骗的把袁世凯又请回来,袁世凯等这个机会等了很久,就等着那谁开这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袁世凯回来了,他的手段也是连哄带骗,哄着原来北洋军那帮老油子继续跟着自己;骗着南方的那群革命者让他斡旋清帝退位,共建共和。

袁世凯到底是搞外交出身的,三下两下就糊弄好了,原来北洋军的那帮人也愿意跟着袁世凯,南方革命党也愿意共建共和了。

再说说袁世凯手下那帮人,无论是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等,此时已然从一个北洋军镇官员成长为了一方大员,手里控制着大量的军队。这些人都各有特色,而且都很有抱负,只是袁世凯还在的情况下,虽然谁也不服谁,但是都服袁世凯。

这袁世凯当了皇帝没多久,死了。此时的政权交接就是个大问题,由于袁世凯没有刻意培养接班人,事到仓促,总不能把当时混乱、复杂的局面交给自己儿子吧。

袁世凯一死,明面儿上,袁世凯写下的遗言是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接班,但是除了段祺瑞有实力外,其他的两个基本都是打酱油的,段祺瑞后来搞定了一前一后两位接班人,圈子外的吴佩孚、张作霖、曹锟又不同意了,于是民国进入了北洋军阀混战的局面。

袁世凯死后出现如此的局面只要有两个原因:一、早期的制度造就了这帮军阀;二、各国列强对各个军阀进行了支持。


沉墨I方之城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意思是说:大数倒下之后,寄居在树上的猴子都四散逃走。可问题是,树到了之后,猢狲为何要逃散呢?

答案很简单,猴子寄居在树上,无非是树能给猢狲庇护,还能提供食物。树倒了,就意味着庇护和食物都没了,猢狲还在这儿干嘛?如果树倒了之后,有哪个猢狲想充当树的角色,就必须满足当大树的要求。

即,提供庇护和食物。

袁世凯为什么能够长久地统治北洋军阀?一来,袁世凯牢牢掌握北洋军阀各级军官的人事任命权;二来,整个北洋军阀从上到下所有的吃喝度用开销,全都是袁世凯想办法搞来的钱。

所谓有奶便是娘,吃人家的、喝人家的,听人家调遣,再理所当然不过了。

袁世凯的钱都从哪里来的呢?清朝末代皇太后隆裕太后曾说过这样的话:

“内帑已经给袁世凯全要了去,我真没有钱了!”

内怒就是皇帝的私房钱,袁世凯在慈禧太后死后,通过各种手段(坑蒙拐骗),将大清的国库剥削的一干二净;然后还是不罢休,又连威胁带忽悠,让隆裕太后乖乖交出私房钱,将大清皇室榨干。

袁世凯搞这么多钱干嘛了呢?拉关系、发军饷、买物资。

所以说,袁世凯死后,如果有人想接替他的位置,首先就必须得像袁世凯那样,对北洋军阀上上下下的开销负责;其次,在北洋军阀内部还得有威望、能够服众。

那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谁最有可能替代他的位置呢?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分别形成了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军阀等等。他们名义上受国民政府支配,实则各自为政。

不过,虽说他们各自为政,皖系军阀一直以北洋正统自居,段祺瑞也一度曾操纵政局。

袁世凯活着的时候,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北洋三杰在地位上都一样,分不出谁高谁低。

段祺瑞有威望、有野心,但是在人事任免方面太欠缺;冯国璋手里有兵且善于战斗,奈何不讲道义被人看不起;王士珍贵为北洋三杰之首,待人接物行军打仗能力强,却无意政坛,袁世凯死后,他很快就退出政坛了。

于是,段祺瑞为了稳固自己在北洋军阀内部的地位,与其他过去的“老战友”打了几次仗。

1920年7月,以吴佩孚(冯国璋下野)为首的直系军阀向段祺瑞发起挑战,双方在京津地区进行战争,最终,段祺瑞的皖系军阀大败。

至此,袁世凯的那些老部下里,唯一一个有机会取代他位置的人,下野了。

段祺瑞之所以下野,与其自身也有诸多关系。

首先,段祺瑞搞不来钱。严格来说,除了张作霖靠倒腾军火挣了些钱之外,当时整个中国的军阀都搞不来钱。他们的钱要么是盘剥地盘里百姓,要么是出卖国家利益向帝国主义贷款。

比如说,段祺瑞曾向日本人贷了1.45亿日元,除了第一期借的500万日元还了,其余的钱成了死账。这些钱最后都干什么用了呢?和其他大部分军阀一样,这些钱主要用来发放军饷、购置军火、还战争赔款。

最可笑的当属冯国璋了,他当上总统之后,为了筹集军费,竟然将紫禁城护城河里的鱼捞出来埋掉,成了当时一大笑谈。

可见,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段祺瑞、冯国璋之流当了总统之后,方知袁世凯能够笼络那么大一摊子,着实有水平。

其次,段祺瑞在用人方面,没有全局意识。

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段祺瑞在任期间,向日本人借了1.45亿日元,即西原贷款,这笔钱段祺瑞怎么分配的呢?

按理说,钱是以北洋政府的名义借的,直系、皖系、奉系三家都有份儿。实际上呢,段祺瑞在花钱的时候,只想着皖系一家;还债的时候,却让三家一起想办法,如此,其他两家能不生怨言?

在人事任免方面,段祺瑞也是任人唯皖,对于非皖系官员,则采取打压措施。

尽管段祺瑞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在北洋众军阀里,他做的已经非常好了。换做其他人,有的不能服众、有的弄不来钱、有的能力不足,更不可能接替袁世凯的位子。

足见,想当一棵大树,必须有遮风挡雨的魄力,也要有枝繁叶茂的能力,这样才能聚拢一堆猢狲在下面打闹。否则,随便两只猴子在上面折腾,都能把树弄倒了……


祗树


袁世凯的确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一步步获取慈禧太后的信任,成为北洋军的首领。后来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又与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军打得不可开交。这时候袁世凯提出只要让他当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他便可以让宣统皇帝退位。孙中山迫于形势,只能同意袁世凯的提议。



袁世凯就这么从一个不见经传的人物成为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不得不说,袁世凯这一生也算是传奇的一生。棋差一步,满盘皆输他后来选择称帝,这是最失败的地方。袁世凯的称帝,很快便引起公愤,蔡锷首先在云南成立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引起全国各地的支持。


袁世凯在全国一片讨伐声中去世,他死后,北洋军并没有立即四分五裂。他让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之职,段祺瑞继任总理之职。但是黎元洪只是一个文人,再加上他并不属于北洋系,因此军政大权基本都由段祺瑞说了算,黎元洪的大总统就是一个虚职,黎元洪在段祺瑞的打压之下只能辞职。

黎元洪辞职之后,继任总统之位的人是北洋军中大名鼎鼎的冯国璋。冯国璋接任总统之后,段祺瑞仍然想要独揽大权,可是冯国璋和黎元洪不一样,他是北洋老人,又掌握数万兵马,段祺瑞想要架空他完全不可能。段祺瑞想要独揽大权的举动很快便引起了冯国璋的不满,他两为了争夺军政大权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因为冯国璋与段祺瑞的斗争,让北洋军逐步开始分裂,后来发生了一系列大事,例如直皖大战,都和他两的斗争有关。


传奇历史观


北洋系统确实有很强的封建属性,这是从湘淮军继承过来的传统。除了公认统领之外,很难有人能节制这支部队,在北洋内部没有人有袁世凯的能力与资历,在袁世凯死后自然矛盾逐步公开化。再一个原因就是辛亥革命后,省权太大,使得北洋更加分崩离析。

1、龙虎狗的尝试合作

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了总统之位,并默认了护国战争形成的秩序,就是四川、陕西、湖南北洋军退出的现状。

(北洋系统丢失了好多地盘)

府院之争,段祺瑞逼下了黎元洪。这是邀请冯国璋进京,龙虎狗开始合作。一度比较融合。

2、陆建章的死与矛盾公开化

省权的扩大意味着各省督军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直系系统的曹锟就逐步明显化,皖系的小徐也有自己的想法。双方围绕武力还是和平统一开始了争斗,矛盾逐步显现。

1918年,陆建章被小徐杀死。恶例既开。

(徐树铮)

1919年底,冯国璋病死,老一代开始凋零。

在1920年新一代的曹锟、吴佩孚对老人并没有那么多感情,更关键是他们把矛头指向小徐,武力之争在所难免。

3、外人张作霖介入

护国战争还有一个间接后果,就是东北的张作霖抓住这个机会完成了对东北的控制,成为东三省的实际负责人。

(张作霖开始入关)

之后又借着直皖之争,在秦皇岛拿到足够装备七个旅的军火。以调停之名开始进入关内。

到1920年,奉军陆续在华北驻扎多个混成旅,其煽风点火,战争难以避免。

(直皖战争)

随着奉军的加入,北洋内部的矛盾就更明显了,而战端一开,就再难收手。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当然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只是没有人能够控制住局面!

袁世凯后期倒行逆施导致政局混乱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不该死的坏人,袁世凯的死亡加速军阀割据的形成。其实,就是袁世凯不死,也逐渐难以控制越来越复杂的局面。

在袁世凯统治后期,针对共和体制和君主体制,袁世凯产生了犹豫,综合各种考量,袁世凯认为,如果自己恢复帝制,则可保证袁氏永世富贵,如果继续共和的话,袁家的后人将不在享受荣华富贵。

这是袁世凯恢复帝制最重要的因素,袁世凯的一生都在追求一个“私”字,先是将北洋新军变成个人的私军,后是想将整个民国政府变成自己的家天下,结果遭到了包括段祺瑞在内的诸多人的反对,最后袁世凯只能取消帝制,选择南方革命军和北洋军阀都比较中立的黎元洪。

袁世凯死后,加剧了北洋军阀的分裂

但是黎元洪继位后,并不能摆平整个北洋政府与南方革命派的关系,尤其是皖系的段祺瑞作为在袁世凯后期已经可以分庭抗礼的存在,因此,当袁世凯选择了黎元洪后,整个北洋军阀是不服的。

后来段祺瑞排挤走黎元洪后,皖系主导北洋军阀,在对待南方问题上,段祺瑞和徐树铮采取武力统一南方的政策。但是,段祺瑞能够在北洋政府拥有话语权,主要还是靠政治影响力,北洋军阀真正的军队都掌握在直系手里(袁世凯就属于直隶,整个北洋军阀,其实也就相当于直隶军阀),段祺瑞不心疼死在南征战场上的士兵,但是直系心疼啊,军队都是直系的。

因此,皖系和直系的矛盾越来越大,于此同时在东北的奉系军阀开始崛起,可以说,北洋军阀分裂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北洋军阀的组织裂变性

北洋军阀之所以分裂,其实和段祺瑞和徐树铮也有关系,当时段祺瑞为了南征,拉拢直系的曹锟、吴佩孚,为了使冯国璋就范,还拉拢奉军入京,结果局势越来越复杂,直系在冯国璋死后,曹锟和吴佩孚发动直皖大战,导致皖系下野。

然而直系却再次发生裂变,出现诸如冯玉祥、孙传芳等部,由于不满直系的统治,奉系通过两次直奉战争打进关内,但是奉系又衍生出张宗昌、林景林为首的直隶联军,可以说是,不但没能统一,反而北洋军阀越打越多。北洋结束的时候,像孙殿英、石友三这些不入流的人物都成为军阀了。


史论纵横


话说1916年袁世凯办大事败亡后,北洋军阀很快四分五裂。由此,历史教科书也顺手给这段时期贴了个“军阀割据”的标签。

从事实上说,说北洋时期军阀割据、动荡不安,倒也没有错。当然,和之后蒋介石时期的新军阀时期相比,北洋时期的军阀混战还是文质彬彬,规模很小的。

因为论规模论烈度论投入兵力论对老百姓的伤害论局势的不稳定,蒋介石时期的国内战争远远超过了北洋时期,是几乎是大巫压倒小巫的范畴了。

当然,以上是另一个问题,这里只说为什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就后继无人呢?



从长远来说,近代出了个袁世凯或者说袁世凯的崛起是不太符合常例的,因为袁世凯并不是科举出身,他是靠做外交和练兵起家的,这也就他那个时代才有。

袁世凯的真正发迹,无疑要从1895年底的小站练兵说起,之后所谓的北洋系说白了,也就是以小站为班底。

当时,什么“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还有曹锟、王占元、李纯等等,都在小站练兵时为教官或连排长之类,像吴佩孚、冯玉祥这样的,还仅仅是小字辈。

然而,正所谓群龙有首,这个首就这么一个,那就是袁世凯。在袁世凯的带领下,小站系们也是水涨船高,跟着老袁一路升官发财。

也正因为这个盘根错节的关系,在辛亥一声炮响后,朝内外共同的呼声就是:赶紧把三年前踢回老家的袁世凯请回来吧!非袁世凯,谁能收拾局面?



确实,袁世凯的确把局面给收拾,同时还把清廷和革命党也一块收拾了。最终闹了半天,让袁世凯得到大便宜。

不过,北洋系虽然人多势众,文武官各方面人才都不缺,但袁世凯还是私心太重,其见识比曾国藩差的太远。

要知道,曾国藩当领袖时,其第一要务是先培养替手,也就是说,万一他有什么意外,替手可以理解把他的事业接下去,由此不会根脉断绝。



可袁世凯这里呢,却是没有这个意识。结果他一死,北洋系就谁也不服谁,乱套了。最开始,段祺瑞和冯国璋这两老哥凭着多年的威望还能勉强维持一时。

但是,冯国璋很快于1919年去世,而老段也很快因为曹锟、吴佩孚的崛起而被赶下来台,曹锟当了个贿选总统。

没多久,因为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中战败,曹锟同样被赶下台,由一个并不是那么正宗的张作霖当了北洋的头。不过这已经是北洋的末期了。

大体而言,从1912年到1928年,北洋时期可用“四四划分法”,即袁世凯4年,段祺瑞冯国璋4年,曹锟吴佩孚4年,张作霖4年。这就是短暂而混乱的北洋1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