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时期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三国初年的人口到底有多少?“90万,折损98.3%!”相信不少人都在网上看到过类似的说法。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蒿里行》里的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当时所到之处一片白骨累累,策马走过千里之地却杳无人烟,听不到鸡鸣之声,一片荒凉凄惨、触目惊心的场景。联想到在连年的战乱中百民余一,肝肠欲断,悲痛万分。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时期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蒿里行

“生民百遗一”是一种什么样的惨烈程度?多年的战争带给老百姓的灾难,是我们这些身处和平环境下的人所无法想象的。该诗中提到了袁术称帝事件,而该事件发生在公元197年。加上该诗通篇几乎都是写对“二袁”的不满,是对他们的声讨,难道是写在讨伐袁术的路上,或是官渡之战前夕?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时期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曹操画像

那么,当时全国到底有多少人呢?

东汉末年最后一次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在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全国有1068万户,5649万人,户均5.29人。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各路枭雄正是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发展壮大,拥兵自重而各怀鬼胎。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时期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197年形势图

如果按鼎盛时期5650万人,最后百民余一算的话,只有五六十万人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数字。以前曾在网上看到有文章说,“三国总人口降到了90万,人口折损98.3%!曹操说人口活下来的只有原来的1%!”难道就是靠曹操的这首诗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么点儿人还用自己再打吗,北方少数民族还不早都把中原给占了?

除了战争,还有旱灾、水灾、瘟疫等原因造成的人口锐减。

《后汉书·桓帝纪》记载:

“延熹九年(166年),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

什么意思?在河南这一片,差不多一半人都饿死了,有的人家全家都饿死了。而司隶和豫州恰恰是曹操统治的核心地带,也是频繁出兵路过的地方,再加上后来黄巾起义的破坏,这一地区的老百姓除了死掉就是流亡,十室九空是很有可能的。所以说,曹操诗里写的或许也没有错,因为他经过的是天灾或战乱频繁的司隶和豫州地区。所以不能凭借曹操的这句诗来推断当时的全国人口。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时期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黄巾起义形势图

史书上留下的下一次人口统计数据则是:

263年,魏:66万户,443万人;

263年,蜀:28万户,94万人;

280年,吴:53万户,230万人。

这样算来,大约263年之时,魏蜀吴三国加起来不到147万户,人口则还不到767万。280年,西晋灭吴后全国统计数据是246万户,1616万人。17年增长1倍!那么220年是多少,到263年43年岂不是要增长五倍,220年真的只有传说中的90万?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时期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三国鼎立

实际上,古代户口统计数据都是只包括民户的,也就是说,民户从157年的5648万人,锐减到263年的767万人,损失率超过85%。767万还是三国稳定40多年后的数据,220年三国鼎立的时候,民户人口只可能更少。可见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之惨烈。

葛剑雄先生的《中国人口发展史》认为:

三国人口统计存在重要遗漏:世家豪族荫附人口,屯田人口,兵家吏家,少数民族等,并估算出当时人口约为3798.6万。

葛剑雄先生分析后保守估计:三国末期疆域人口的下限应为三千万,而不是只有七八百万。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时期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三国末期实际人口估计

该书中还认为:

自曹操统一北方后,魏蜀吴三方势力的战争限于局部,如魏蜀交界的祁山、秦岭一带及魏吴相交的江淮之间,不再有波及全国并持续多年的战争,魏蜀吴又纷纷在其统治境内推行屯田、兴修水利、招徕流民等措施以此恢复社会经济,人口逐渐开始恢复,至三国初年约有2224万~2361万人左右,仅有东汉人口峰值的40%。

对于这个说法,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