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王吉血战兔毛川,六千宋军击杀一万多西夏骑兵

好水战之后西夏再次转头攻向大宋朝最重要的河北三城之一的麟州城,而且断绝了麟州城和府州城之间的交通往来,想把整个麟州城彻底困死。

不过西夏军攻城的实力实在太差,在李元昊亲自率兵连番攻打之下损兵折将连城墙的边都摸不着。

大宋之边也慌了神,负责河北军事的主官康德舆马上找到军中另一员悍将张岜命令他率五十名骑兵打通麟州与府州的通路。

可以肯定地说您没有看错,就是五十名骑兵,估计康大人是把张岜当做项羽那样的战神来看待的。

张岜没有推辞,立刻清点人马后带着民夫和物资出发。还好的是康大人这人还比较厚道,张岜虽然只有五十个人,同时出动的还有清边军另一员大将王凯。

王吉血战兔毛川,六千宋军击杀一万多西夏骑兵

两方合兵一起总计三千多人,不过战斗力却是相当强悍。如果您还记得以前的清边军是怎么组成的便知道这又一支噬杀好战的大宋部队,更不用说军中还有张岜和王凯两位极端狠厉好战的主将。

宋朝和唐朝一样都有朝廷派来的太监负责监军,这一次随同一起护送物资前往麟州的便是一位名叫宋永诚的太监。

我们现在应该知道李元昊最喜欢围城打援,而宋朝居然屡次上当,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宋军开出去不远便遭遇西夏近两万骑兵埋伏 ,双方立即搅杀在一起。

西夏以优势兵力把张岜和王凯两人分隔开,而且宋军所处之地又是如同好水川一样的平原。当天的战争极其惨烈,经过数轮冲杀之后宋军损伤惨重,大将张岜击杀数十人后不防被冷箭射中脑袋,弓箭从他的左脸颊射入右脸颊穿出,所有人都以为他要死了。

张岜大吼一声,伸手便把血淋淋的箭头拔了出来,带着满面鲜血如同地狱来的使者一般拼命冲向西夏骑兵,吓得他们连连后退。

王吉血战兔毛川,六千宋军击杀一万多西夏骑兵

另一边王凯率领的清边军如同疯了一般把西夏骑兵打得哭爹喊娘四处奔逃,特别是在王凯击杀西夏军主将之后西夏人马上选择逃跑,而且跑得速度极快,根本不等宋军反应过来便没了踪影。

这场大战以宋军惨胜而结束,张岜在简单包扎之后继续前进,还好另一支援军此时赶到,让双方的兵力瞬间增至六千多人。

领兵的小将名叫王吉,他的经历就是大宋军中的一个传奇,可惜文人书写的历史却没给他们应有的评价和地位。

王吉就是上次麟州知州张榜求救时揭了榜文身穿西夏军服混出城去的那个宋朝小兵,此时因为立功升为小小的一个指挥使,手下也有了数千人马。

三方合兵六千余人浩浩荡荡前行,当天便到达了兔毛川,又是一片浅滩之地,两边便是高山悬崖。

还未等张岜下令扎营休息,便听到一声响箭,跟着西夏三万伏兵四面而起,宋军再一次跌入了包围圈。

六千对三万,其中还有三千多疲累士兵,而且大将张岜受重伤不能再上阵。监军太监宋永诚知道这次算是完了,估计跟好水川一样会全军覆没,当即拿出一条丝绢准备上吊自杀。

西夏兵已经展开了冲击,王凯率领清边军拼死抵抗,不过他们人数太少根本不是西夏军的对手,虽然杀伤数百人自身也损失了将近一半。

王吉正在拼死作战,看到宋永诚准备自杀便停了下来,冷笑着对他说:“大丈夫死则死耳,为何要吓得上吊呢?你等我亲自出战打一仗再说,如果输了你再死。”

宋永诚也自感惭愧,讪讪放下丝绢观战。大宋战史上又一员猛将王吉诞生,让我们再次领略我大汉儿郎那种一往无前悍不畏死的决战勇气。

王吉向来以速度著称,身上一向背着一把铁胎大弓,当即朝着敌军主将一箭射去,正中西夏军主将面门,当即把他射死,宋军同时呐喊高呼。

就在数千人的高呼声中,王吉跟着张口大呼挥舞长枪直冲敌阵,身后跟着三千多眼睛通红的宋兵,如同洪流一般瞬间便把西夏骑兵冲散切割,然后开始一刀刀一枪枪收割西夏兵的性命。

王吉杀得性起感觉身上铠甲太重,立即脱下来光着膀子上阵,而且他的速度极快,西夏兵都来不及反应便看到枪尖一闪便没了命。

跟在他身边的数员副将也跟着脱了铠甲上阵,这种新式不要命的战法彻底让西夏人开了眼界,他们根本想不到宋军之中为什么会源源不断出现刘平、郭遵、武英、王珪、任福、张岜、王凯、王吉这些不要命的家伙,而且看他们眼睛赤红闪电一般的冲杀速度,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西夏人的心态再一次崩了盘,三万西夏骑兵被不到六千宋军反攻逃向周边的悬崖,宋军在后面步步紧逼,又以强弓硬弩送他们上路。

王吉血战兔毛川,六千宋军击杀一万多西夏骑兵

当天对西夏骑兵来说又是一场噩梦,西夏人拼命奔逃死伤无数,自相践踏而死的便有数百人,一万多人被逼上悬崖,被宋军弓箭全部射落而死。

王吉一战成名,不过却与张岜一样根本得不到朝廷大佬们的承认,历史上自然也不会让他们留下赫赫威名。

战争正在激烈进行,而朝廷文官们此时却正在商量怎么早点解决河北战事。好多人都同意把河北三城放弃送给李元昊,因为宋军在三川口和好水川接连战败已经消弥了大宋精锐的西军和士气,如果再打下去会输得更惨,到时会损失更大。

而且宋朝地大物博,安定祥和最重要,为什么一定要过这种打打杀杀的日子呢?长期的战争让养尊处优的大人们都睡不安稳,为什么不能与领为善呢?

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大宋朝的文官大佬们一致同意为了国家前途和民族前途,要果断的把三座城池送给李元昊,希望他得到城池后心理上得到满足便会退兵。

文人们要的是面子,至于为此而死伤的军人和将军,他们生来就是为国家和他们服务的,死就死了,顶多给个荣誉称号便算了。

要不是一位另类文官张亢的出现,河北三城肯定会被拱手送与李元昊,幸好中华民族在关键时候总有这些“脊梁”一样的人物出现,才让大宋的河北三城度过了一场天大的危机。

张亢解救麟州城之战请参照前面拙文《张亢夜屠琉璃堡,张岜血战兔毛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