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姜文是不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

llsj1990


毫无疑问,他是,他就是控制欲极强的人。

作为演员这可能不太好,但作为导演这不能算是缺点,而且必须具备的东西,只有严格,才能出好作品。

不过姜文的角色都姓马可不是因为他姓“姜”,而是因为他属马,英达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马猴”。他也喜欢马的性格(马精力充沛,独立奔放),于是后来的角色也就以马为名了。

这就和笔名一样,是个人性格的体现,是他个人的一个符号。姜文是个极有规划的人,这也是在他规划之内的事情,他就是要在有生之年,构建一个姜文的电影宇宙,这里面充满了浪漫主义和侠义精神。

如同菩萨成佛之前许下的宏愿一样,这就是他给自己一生许下的宏愿,他会用所有精力和极度严格的自我规范去完成这个目标。他绝不许任何人,包括他自己阻碍他完成这个目标。

所以他当导演的时候就会成为剧组的绝对掌控人,因为只有足够的严格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正是这种一丝不苟,让他从来没拍出过烂片。(有些片子确实有争议,不过那也都是他早就想好那么做的,而不是拍摄的时候放水了)

这种态度他也放到了表演里,他要求自己的表演必须让人眼前一亮,必须有他自己的风格。他允许自己的角色不能被人理解,但他不能容忍自己的角色默默无闻。

所以他在做别的导演下的演员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不好“伺候”,总有许多想法,在拍电影《关云长》他还被指抢戏。不过那部电影里,最让人惊艳的还就是姜文的曹操了。

也有人说他演谁都是演自己,可就拿《关云长》这部戏来说,这个曹操确实很“姜文”,但是谁能说这不是“曹操”呢?

他的演的每一个角色是角色本身,而且同时还都有一种“姜文气质”,这反而说明姜文成功了,既塑造了角色,又树立了个人的品牌。

除非自己当导演,他几乎和每个导演都“吵架”,但是他能吵出《红高粱》这样的佳作。不过也有不和谐的“争吵”,比如姜文和陈逸飞不欢而散,陆川老是诉苦是姜文太强势,这些都成为了姜文控制欲极强的“罪证”。

姜文确实强势,但却并没有做错什么事。陈逸飞老是说姜文人品有问题,可具体什么问题也没说。我觉得姜文的人品应该是没问题,他是不允许自己人品有问题的。要是人品真是有问题的话,张艺谋导演后来就不会再和他合作拍了一部《有话好好说》了。

其实这一切的原因还是因为姜文对作品的要求太严格。陈逸飞是太心疼钱,他认为成片的胶卷长度和拍摄用的总胶卷长度应该是1:4或者1:5,但是在姜文的严格要求下这个比例到了1:11,甚至有的片段到了1:17。这让投资人兼导演的陈逸飞彻底发火了,这么糟蹋钱,万一收不回成本怎么办?万一有的投资方不高兴怎么办?

可是实际的情况是除了陈逸飞之外的投资人都是看着姜文的面子才来投资的。如果只是陈逸飞自己拍这个电影,他们并不会投资,因为陈逸飞虽然拍过纪录片《逃往上海》和《海上旧梦》,但是做商业片的导演还是头一次。

本来他没觉得有多大负担,因为他只想拍个四五百万成本的电影。可是姜文一来,因为新的投资方的加入,预算立马扩大到了1400万元,实际拍摄的时候因为姜文又在迅速增加。陈逸飞开始觉得姜文就是在乱来,他觉得姜文这么烧钱是对投资人的不负责。再加上他是个心气很高的人,和姜文在审美上有很多不合的地方,于是就坚决不再和姜文合作。

陆川后来没有再继续诉苦,因为他不得不承认当年拍《寻枪》姜文确实给了他很大帮助。只是他很不适应姜文作为一个演员却处处行使导演的职责,这让他这个正牌导演很没面子,自尊心受挫。

不过当初如果不是姜文坐镇的话,这部电影是绝对拍不出现在的水平的。

所以姜文确实是控制欲极强,但是没有到是非不分的地步。他的一切行为都是本着负责的态度去做的,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


电影毒角兽


凡事都会有正反两面性,控制欲强看似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某种行业的人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控制欲强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说是精益求精。

提到控制欲,也许人们会想到“强迫你去答应什么”的感觉,一种压抑感油然而生。其实不然。

我认为,姜文极强的控制欲,恰恰是因为他对电影事业的热爱,是因为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姜文是一个很优秀的演员和导演,是中国电影界的鬼才一枚。他对待电影事业非常认真。

当然,说他控制欲强,也未尝不可,力图完美的人,掌控局面的愿望更加强烈。

既然姜文有两个身份,那我们逐一来谈。

作为演员,他的气质与众不同,他的表演风格的独特,他对角色的把控力极强。这样的人,在华语影坛想不出名都难。

他的才华,可以撑起他的野心,他极强的控制欲,让他向着导演进军,他想拍想要呈现的电影。

他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得以提名,并凭借该片获得多项大奖。

其后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让他的知名度扩大,拿奖更是拿到手软。他,仿佛就是高质量、好口碑电影的代名词。

作为导演,他拍戏非常慢。这一点我非常佩服,在电影高度商业化的现今,能够不为名利,保持本心,坚持拍好片、慢拍片的导演屈指可数。

大部分都卷入了利益的洪流中,不可自拔。

他每一部电影都是精品,我相信,如果没有对电影质量极强的控制欲,他是做不到在淤泥中不染一尘的。

他的才华,让他从众多的导演中脱颖而出,他的控制欲,让他在功成名就后,不至于丧失本心,两者的结合,让他向着真正的电影大师前行。


独狼映画


今年暑期档,姜文的新片《邪不压正》就要上映了。姜文导演也开始马不停蹄地宣传,所谓的“控制欲很强”的说法,也是从电影宣发中传来。

当时是谈到电影拍摄时,姜文的“控制欲很强”,对演员很严格,既要达到他心目中的水准,还要按时完成,NG多少次加班加点也要完成。既对得起投资方,也对得起观众。这是一名优秀导演的必备品质,姜文之所以被影迷们和知识分子同时喜欢,就因为他电影的认真态度。在他的电影里,你看不到敷衍的成分,所有演员恰如其分,在饰演他电影中的角色,不会出戏,所谓的“控制欲”是必要的。




这样的导演,华人导演有好几个,比如香港的周星驰、台湾的杨德昌、李安。杨德昌经常骂哭主演,章子怡拍《卧虎藏龙》时NG几十条、上百条。只有这样的严苛,才有了《一一》,才有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导演严苛了,演员的演技才能提高,影帝影后才会向你招手。


但我们要把导演在片场和生活中区分开来,姜文导演在生活中对刘晓庆重情重义,他也很尊重他电影里的女演员。李安生活中谦虚和善,采访他是很愉快的事情。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不要把人设混为一谈。


这些只是《邪不压正》宣发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小插曲,我们对姜文这部新片充满期待。估计这部电影也不会让你失望,他的电影从来就没有让你失望过,也许票房忽高忽低,但不影响他电影的艺术价值。


(《鲸鱼电影》编辑部 基督山伯爵 答题)

欢迎评论!欢迎转发!


鲸鱼电影


最开始了解姜文是看到老师演的(有话好好说),人物执拗的性格,说话带着结巴,姜老师可说表演的教科书般。有一点要说姜文的确是一个性格演员,你就感觉这人给人一种王霸之气,这是跳出戏外都能感受到的,大家可以看看姜文老师的(鬼子来了),电影非常好。

这是姜老师自导自演的片子,由于审核不通过,内地没上,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如果你对姜文了解够多,姜文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不然片子就不会以我们看到的风格呈现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