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探祕世界盃“魔咒” 機構激辯金融股含金量幾何

[財經頭條網導讀] 一邊是銀行股東、高管紛紛增持“救價”,一邊是券商龍頭徘徊在破淨邊緣,金融股紛紛破淨成為市場悲觀情緒的一個縮影。面對當前席捲金融板塊的下跌潮,分析人士認為,由於估值幾近見底,金融股未來進一步下跌空間不大,長期配置價值已經顯現,建議把握當前時機,靜待估值修復。

探秘世界盃“魔咒” 機構激辯金融股含金量幾何

本週是2018年足球世界盃舉辦前的最後一個交易周,以往世界盃期間,全球股市大多出現下跌現象。隨著倒計時開始,“世界盃”魔咒是否會應驗備受投資者爭議。當前,A股去槓桿進程持續,信用風險逐步暴露,兩市股指持續震盪磨底,直至昨日滬指重新站上3100點才顯露些許暖意。如何破解指數僵局和投資心理桎梏?市場人士建議投資者,風物長宜放眼量,相比“魔咒”擾動,世界盃本身也將帶來一系列豐富的相關產業消費需求和主題性機會。所謂的“世界盃魔咒”更可能是股市季節性因素導致。

世界盃魔咒風起青萍

探秘世界盃“魔咒” 機構激辯金融股含金量幾何

昨日滬指低開高走,總體上仍延續本週一企穩後小幅上揚態勢。受到外圍市場大多飄紅映射,醫藥、計算機、電子等板塊抱團領漲,盤中中國太保、中國人壽等金融股聯袂拉昇護盤,也較大程度上維護市場偏暖氛圍和交投活躍度,截至收盤,滬綜指漲0.74%重回3100點上方,報3114.21點。而此前,滬指罕有地連跌6個交易日,觸及3041.00點這一12個月新低,這成為近期“魔咒論”甚囂塵上的最初發軔。

“魔咒”之說盡管玄乎,世界盃舉辦期間A股“魔咒”現象卻實實在在的存在。過去六次世界盃期間,上證綜指四次下跌,深證成指五次下跌,創業板指(2010年、2014年)兩次均下跌,而世界盃開幕前一個月以及開幕後一個月,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漲跌次數則剛好各佔一半。另外不光是A股,在世界盃期間港股、美股、歐洲股市等也大都漲少跌多。

對於世界盃魔咒產生的原因,一個普遍的說法是,由於世界盃賽事十分精彩,投資人的精力被分散,特別是機構操盤手和基金經理的注意力被分散,無心在股市戀戰,從而使得市場表現冷清。因此投資者在世界盃週期內投資時,務必提高風險意識,謹慎為宜。

從外圍市場來看,世界盃期間,股市成交量大概率出現一定萎縮。德國、英國、美國是表現最為明顯的三個國家。根據相關統計,2006-2014年之間的3次世界盃,以德國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和紐約交易所的月成交金額歷史比較,德國較全年平均水平均有縮減,倫敦縮減2次,紐約縮減1次。

似有若無的“魔咒”更加深了部分投資者的擔憂心理。同樣從成交來看,5月末股指持續回落,A股成交規模同樣區間萎縮,最低時僅僅略高於3500億元。全世界球迷翹首期盼的綠茵盛宴,對A股股民而言卻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估值持續低位

今年以來券商板塊的股價表現不盡如人意,申萬二級分類中證券板塊平均下跌了16.74%。其中,浙商證券、財通證券、西部證券、第一創業和太平洋等今年以來的跌幅已逾25%,浙商證券和財通證券的跌幅更是超過30%,而這兩隻都是2017年才上市的次新股。

探秘世界盃“魔咒” 機構激辯金融股含金量幾何

山西證券策略組認為,從估值的角度看,銀行股破淨的原因是預期ROE低於要求收益率造成。一方面,銀行ROE自2008年以來的21.35%持續下滑至2017年的13.32%,再加上表外業務的持續收縮、房地產政策趨緊、銀行資金成本顯著上升等因素,市場對銀行ROE繼續大幅下滑形成較強的預期。另一方面,要求收益率顯著提升,自春節後開始債券市場不斷出現違約現象。無論是債市或A股,市場要求的風險補償大幅上升,這直接造成了年初以來的“估值殺”行情。

川財證券分析師楊歐雯表示,當前銀行業的非傳統信貸部分受到衝擊,資產和負債規模出現收縮,但不同類型的商業銀行受到衝擊的影響不同。股份行一直以來都是依託同業存款和廣義委外迅速擴展規模,資管新規的落地實施,對大部分股份行來說影響巨大。

楊歐雯表示,由於貨幣政策中性偏緊,實體利率不斷抬升,未來銀行板塊潛在資產不良率將提升。尤其是受外圍市場影響,提升了部分國內行業的競爭程度,也加大了市場對於整個銀行板塊的擔憂,壓低了整個板塊的估值水平。

“當前,A股銀行板塊整體估值僅0.93倍PB,估值處於歷史底部,與主要國家銀行板塊相比估值亦偏低。回調帶來了較好的配置機會。”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中國銀行盈利水平顯著高於國際同行,估值遠低於同為新興市場國家的印度,也顯著低於美國。當前中國銀行ROE達到13.5%,遙遙領先國際同行,估值存在嚴重低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