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肉雞價格上漲,是趨勢還是陷阱?

近期,肉雞市場傳來好消息,數據顯示,部分主產區雞苗均價為3.25元/羽,相較於月初上漲幅度超過了20%,結束了春節後肉雞價格的持續低迷。不過記者在採訪中國瞭解到,肉雞價格走高背景下,企業收購併不積極,養殖戶和經銷商依然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風。

肉雞價格上漲,是趨勢還是陷阱?

今年年初,國內肉雞行業經歷了一輪低價。數據顯示,大肉食毛雞價格持續下行,跌至4元/公斤左右,與春節前收尾價格相比,跌幅接近30%,並創下了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紀錄。養殖戶出欄一隻肉雞約虧損5元。如今,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肉雞價格出現了上漲。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曉瑩表示:

5月中旬至今大肉食毛雞價格多處高位盤整狀態,全國大肉食毛雞收購均價在3.80-4.00元/斤窄幅震盪。養殖端擴大養殖產能的行為普遍。5月中旬至今全國大肉食雞苗均價呈震盪上行走勢,大肉食雞苗由2.64元/羽上行至3.02元/羽,區內漲幅在14.39%。

在雞苗方面,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曉瑩表示:

前期養殖戶擔心後市,補欄較少。但近期毛雞價格高位盤整,養殖戶盈利豐厚,補欄積極性明顯提高,市場需求向好,孵化場雞苗供應穩定,苗價震盪走高。

肉雞價格上漲,是趨勢還是陷阱?

但是,劉曉瑩表示,毛雞的收購價格雖然高,但是企業的收購併不積極。有些“有價無市”的意味。

但雞產品走貨速度不快,屠宰企業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收購毛雞熱情有限。市場供需兩淡,雞價穩中盤整。

在消費端,記者從北京水屯農產品批發市場瞭解到,目前,市場內雞肉的價格依然徘徊在低位,毛雞價格的上漲並未給雞肉銷售商帶來好消息。

北京水屯市場分析師師清才:

目前價格是11塊錢每公斤左右,比較平穩。從整體來講,短時間來看,肉雞的價格波動幅度也不會太大。

我國傳統佳節端午節即將到來。但是分析師劉曉瑩認為,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對肉類不再集中消費,肉雞價格上漲空間小。另外,隨著氣溫的升高,消費量可能出現階段性下滑。因此,養殖戶和經銷商對於毛雞價格上漲的情況還是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風。

近年人民消費水平明顯提高,對雞產品的需求無明顯的淡旺季之說。端午假期對肉雞行情提振作用有限。端午過後,市場需求無明顯變化,影響肉雞價格的因素主要還是毛雞供應量的增減。6月下旬毛雞供應量或稍增,雞價有下滑可能,但由於廠家庫存不高,雞價下滑空間有限。養殖戶還應理性選擇補欄時間,切勿跟風。

肉雞價格上漲,是趨勢還是陷阱?

不過,從長期來看,國內肉雞的發展前景還較為可觀。

據《中國統計年鑑》數據,我國居民人均肉類的年消費結構上,2013年到2016年,我國人均禽類產品消費量由7.2千克上升為9.1千克,年均增加8.1%。

同時,《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寵物行業規模在2017年達到1340億元人民幣,2010~2020年期間將保持年均30.9%的高增速發展。2017年,兩家生產雞肉零食等系列寵物食品的中國企業先後上市。寵物消費雞肉數量的潛力也不小。

北京水屯市場分析師師清才表示,從市場消費端來看,雞肉出貨量是增加的。

我們市場肉雞的銷量變化不大,但是從整體人口上來講,整體人口在不斷減少,從肉雞監測量上看,變化不大,說明雞肉相對於豬肉,人們對雞肉的消費習慣有小幅度的上升。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曉瑩表示,前期我國國內肉雞存欄量有所下降,伴隨著消費量的上升,未來肉雞行業有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近年我國雞肉消費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受祖代種雞引種受阻影響,雞產品供應量有小幅減少趨勢。目前毛雞市場仍處供需兩淡的狀態,後期隨著雞產品供應的減少,毛雞市場或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

為什麼肉雞30天左右傷亡嚴重,為什麼肉雞越來越難養,到底是什麼原因?點擊文章下方”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