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除了学习习惯,你会给孩子刷“三观”吗?

大家好,我是关心孩子教育的爸爸——随便看看微笑不语。教育原创经验分享发文不易,还望各位多多支持,谢谢大家。

进跟大家了得是关于学习习惯和“刷三观”的话题。

前者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我们无论是生活还是网络上都会看到大量的这方面的经验、分享。今天我就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我想说,无论是谁都希望自己、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能够“事半功倍”。但是往往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总是那么大。在我看来,做成某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孩子书写、阅读、习作、健康体魄、品德修养……等等一些具体的事情上如果采用了正确的引导方式,培养了孩子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或者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就可以称之为事半功倍。但是它一定不是人生一个阶段的诠释。生活的本身,如果没有目标,无论如何也是谈不上事半功倍的。

接下来我就几个方面论述下我对于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候应该注重哪些习惯以及在培养习惯之前需要做的“刷三观”问题进行论述,我想,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么孩子在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标的。

一、刷三观

除了学习习惯,你会给孩子刷“三观”吗?

老话说“三岁看老”,虽不绝对,但是其意识导向却是正确的。小时候最关键的还真不一定是这个孩子的学识能力,因为学识是可以后天补的。最重要的我认为恰恰是孩子的“三观”是否正!关于三观是哪三观,什么样的三观才是“正”的我就不再赘述了,比如待人接物、比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比如与人为善、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比如天道酬勤、比如人在走天在看、比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相信除了极个别的人意外绝大多数人的标准对“三观”的理解或许会有出入,但是整体不会相差太大的。事实上孩子从上学(包括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在接受这方面的引导了,最大的问题在于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有没有做足功课!我们常说“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位熊家长”,其实这不就是三观传承问题吗?

有个建议我想跟大家说一下,我建议对孩子的教育多用“正面教育”。在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让孩子们接触到一些负面信息,这时候就非常考验父母的能力了,其实任何事情哪怕是极其负面的,一旦孩子接触到了,我们都是可以通过引导让孩子从中获得正面信息,这种思辨的能力,不仅仅是为了呵护孩子们的善良心灵,它还能够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学会“辩证”的去看问题,即使未来孩子遇到更多的负面信息,由于其正面的三观很强,他们也是可以从中吸收一些有价值的收获。毕竟我们水也阻止不了这些事情的发生,但是每个人都是可以影响到孩子如何看问题。——我觉得这个能力如果能培养起来,那么孩子的整个人生可能会过的比很多人都更加的幸福。

二、培养习惯

如果说“刷三观”属于思想上的教育,那么培养习惯则是具体行为上的指导了。

关于“习惯”的话题已经非常多了,这里我就不展开了,我只把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习惯写一下:

1、生活习惯

除了学习习惯,你会给孩子刷“三观”吗?

这里包括生活自理、作息、卫生、勤俭节约等等习惯。

划重点——父母要以身作则。

2、劳动习惯

除了学习习惯,你会给孩子刷“三观”吗?

我常根儿子讲“劳动让人从猴子变成了人”,你要是不劳动,那么没准哪天就变回猴子了。哈哈~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尤其是现在,如此便捷的时代,不做饭叫个外卖就解决了,不打扫卫生,叫个家政就解决了……

划重点——父母要以身作则。

3、学习习惯

除了什么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完成作业……这些常规的学习习惯,我觉得还有阅读习惯、书写习惯、笔记习惯、思考习惯、学习计划习惯、钻研问题的习惯、动手操作的习惯……

其实现在的小学课内设计的课程已经涵盖了非常多的部分,如果家长有心、有能力完全可以以可谓为基础相应的进行拓展、补充。

学习习惯是每个孩子最最重要的习惯之一,它的影响也是会关系到孩子一生的。我个人的头条号分享的大都是我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时候的一些经验,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看看。很多习惯其实看上去真的是非常的繁琐,但是坚持下来,当它们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之后,那么再从效率的角度去看,那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附上一张图,这张图上的好习惯可是真不少:

除了学习习惯,你会给孩子刷“三观”吗?

三、树立志向、目标

之所以把“志向”拿出来单独说,是因为这些年来我感觉自己出现了问题。小时候或者说年轻的时候有那么多的“理想”做任何事情都充满了激情,那是因为自己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自己做的事情是实现目标的必然过程……

可是后来随着家庭、事业的稳定,人也渐渐的变得懒惰了起来。很难找到刺激自己的事情了。好比我开头条之处,感觉有千言万语要写出来分享给有需要的人,然而事实上是写到现在已经感到“疲态尽显”,因为我既不想成为什么教育大人,也不想成为什么自媒体人……所以做这件事儿我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动力也就越来越不足了。

孩子们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一个志向、没有一个目标那么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无论做什么好像都是像木偶一样去完成老师、家长布置的任务罢了。而如果孩子们有自己的目标、志向,那么他们就会认为自己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去做的努力,如此一来,我相信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除了学习习惯,你会给孩子刷“三观”吗?

四、父母以身作则

这点我只列个标题就行了,我相信,人人都会认同这个问题吧。

我是随便看看微笑不语,一位比较关心孩子教育的爸爸,如果您有兴趣和我一起交流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得与失,请点击关注,或者给我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