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俄沙或打破减产协议,油价还能挺住吗?

俄沙或打破减产协议,油价还能挺住吗?

OPEC会议将于6月22~23日在维也纳召开,原油减产协议将成为产油国重点探讨的问题。

财新网最新消息,OPEC维也纳会议将决定油价走势。那么,果真如其所言吗?IHS Markit金融资本市场总监卡里姆·法瓦兹,分析师肖恩·卡斯特表示,目前国际原油市场不确定性越来越大。

一方面,沙特和俄罗斯“大体上都同意逐步退出减产协议”,沙特试图建立一个团结统一的OPEC立场来回应俄罗斯,以推动油价的进一步回落;另一方面,伊朗和委内瑞拉石油供应量不定、利比亚冲突、中美贸易争端……产油国间各种动荡因素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俄、沙增产呼声高涨

自从2015年国际油价从100美元高点一路大跌后,全球主要产油国就开始推动减产来提振油价。2017年年初以来,OPEC及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0个非OPEC产油国将日产量减少约180万桶,联合减产帮助提振原油价格逾40%。

本次OPEC会议将调整其减产协议,并致力于保持库存在低水平。其中沙特早已蠢蠢欲动,企图以此抵消委内瑞拉和伊朗的减产影响。此外随着夏季驾驶高峰来临,沙特增产也可能有利于油价下降。

上周,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发表声明,俄罗斯与沙特同意,应无限期地延长OPEC和非OPEC产油国之间的合作,因为这将有助于调节原油生产。

此后,诺瓦克还进一步阐述了俄罗斯前往维也纳的立场,即从2018年3季度起,每日增产原油150万桶,并在协议参与国之间按比例共享。

这一措施,将促使那些无法可持续增产的国家获得每天约50万桶的增产指标。据此估计,这将实现约100万桶/日的原油增长(欧佩克70万桶/日,非欧佩克30万桶/日)目标。

动荡因素此起彼伏

然而,自诺瓦克发表声明以来,伊朗的公开异议和沙特的沉默,令石油市场笼罩着不确定阴影,除非沙特阿拉伯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否则这种不确定性在会议之前不太可能消散。

一方面,利比亚再次陷入混乱,自上周以来,主要港口的冲突导致日均24万桶产能减少。上周末,石油重镇拉斯拉努夫两座储藏库着火事件,继续反映出油价下行风险。

尽管外交努力令利比亚混乱现状有了改善,但是,长此以往,利比亚石油产量中断,委内瑞拉的困境以及美国即将对伊朗实施制裁,都将令早已恶化的伊朗局势雪上加霜。这也将使沙特在面临原油供应中断时,保持对原油市场控制的任务进一步复杂化。同时供应中断也凸显了闲置产能的作用。

另一方面,中美间的贸易冲突,近期直接影响到石油市场。白宫对中美贸易发表声明,对500亿商品征收25%关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随后很快公布了关于对原产于美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中美贸易争端再起。

过去一年,中国已成为美国原油的最大买家,并为美国出口创建了一个关键的增长市场。这个关键且不断增长的出口市场一旦丧失,可能进一步加剧美国中游的压力,并对美国原油价格构成威胁。同时,美国原油日均产量持续增加,逼近1100万桶大关,此时,美元指数强势反弹,令油价承压明显。

虽然增产声音一直存在,但产油国利空的信号确实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同时考虑到汽油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油价下行空间有限,国际原油市场或将整体呈现先降后涨的态势。

是否增产,OPEC即将揭晓答案。

本文编译自IHS Markit 2018/6/18 最新消息

俄沙或打破减产协议,油价还能挺住吗?

联系方式:010-6452340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校对:刘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