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古代十二种交情

以下这十二种交情,你认识几个呢?

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古代十二种交情

刎颈之交

就算是割脖子、掉脑袋,我们依然是好朋友。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胶漆之交

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厚。东汉时期有两个书生:陈重和雷义。二人关系很好,情如兄弟,相约进京赶考。谁知陈重名落孙山,雷义便和主考官商量,认为自己学问不如陈重,希望能把功名让给陈重,考官不允。于是雷义放弃做官的机会,和陈重在几年后的科举中一起被录取,而且还在同一个地方当官。《鲠直张千替杀妻》有云:“胶漆自谓坚,不如陈与雷。”

鸡黍之交

形容两位好友极为守信。典出《后汉书·独行列传》,范式,字巨卿;张劭,字元伯,因此又称元伯巨卿之交。

二人读书后,同归故里,范式对张劭约定:两年后去府上拜访。并且约定了日期。快到约定日期,张劭将此事和母亲禀告,母亲认为两年的时间,又相隔千里,这事不靠谱。张劭却肯定范式是个守信之人,果然,,范式如期而至。

就算这样也是“守信之交”,为何是“鸡黍之交”?

原来这则故事在元朝被改编成剧本《死生交范张鸡黍》,由于剧本比《后汉书》流传更广,就用鸡黍之交了。

竹林之交

比喻友谊亲密。指魏晋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齐聚竹林之下。语出《晋书·山涛传》:“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忘言之契:彼此以心相知,不拘形迹。

杵臼之交

形容交友不计贫富身份。典出《后汉书·吴祐传》:东汉时期有个叫公沙穆的,没钱学习,就在当时陈留郡官员吴祐家做舂米雇工,他的学问让吴祐极为欣赏,与其交朋友,并资助他学习。公沙穆不负期待,成功考取功名。

车笠之交

指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太平御览》卷四〇六引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腰间五尺以与之为交,拜亲跪妻,定交有礼……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总角之好

指童年时期就已经结交的好友。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儿童称为总角。这时候的他们把头发分两边,并在头顶扎成一团,就像两个角。语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周公理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乌集之交

指因利益而在一起,没有诚意的交情。《管子·形势解》:“与人交,多诈伪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澔。”

再世之交

指与人父子两代都结为朋友。典出《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

金石之交

指友情深厚如金石般坚固的朋友。典出《汉书·韩信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擒矣。”

缟纻之交

指交情笃深。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之公子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晋·杜预注:“吴地贵缟,郑地贵纻,故各献己所贵,示损己而不为彼货利。”

君子之交

指看上去很平淡而重在道义的朋友。典出《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