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面向5G和M-IoT,为什么不选择国产芯片?

喊口号容易,干实业艰难。

当博通收购高通被叫停时,看热闹的人们才意识到,原来,高通是一家代表美国利益的公司,受美国政府控制。这充分说明,美国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与意志,不以商业利益和市场发展所转移。

面向5G和M-IoT,为什么不选择国产芯片?

近日,当中兴被美国制裁事件在朋友圈被刷爆时, 有人评论说,中兴可能会因此事“倒掉”;也有观点认为,这是美国希望逆转贸易谈判中自身不利的局面,进行前期试探;但也有产业人士无不感叹,“感谢”特朗普,否则中国的通信行业还穿着“皇帝的新衣”……

不过,我认为分析最在理的是,“一文读懂让中兴及中国半导体行业遭殃的《瓦森纳协定》”,自行baidu吧。

当战斗的民族,有热血人士砸掉自己的iPad,声称只用中国货时,他或许没看到iPad背面印着四个汉字——“中国制造”,还好国人理性依然。

近些年,国内在移动通信领域,从3G到4G构建了端到端的产业生态,促进了自有通信芯片的发展,比如,在终端则形成了国产手机差异化的竞争力,在AP、Modem有着替代品的细分领域,虽然技术领先,但国内市占率依然不高,为什么?

面向5G和M-IoT,为什么不选择国产芯片?

反观在海外市场,如,今年年初,美国政界对于搭载非本国芯片的中高端终端市场,采取策略要求运营商下架相关终端产品。

然而,这家被下架的终端厂家并没有全面采用自家芯片,而是同等采用了来自美国的、来自中国台湾的,以及自家的三大芯片供应商。

相较之下,国内通信市场是一个开放市场,国内的终端厂家在供应链上采取了开放合作的态度。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不仅仅是国产自有芯片在通信能力等多方面并不比海外主流芯片落后,国产终端在用户体验上也保持了友好度的领先。

比如,当前,各家运营商正在进行2G/3G减频,但有的手机提供了虚拟高清通话功能,实现下行窄带信号扩展至宽带信号,保证非VoLTE用户能够听到更好的语音音质。

由于美国市场的封闭,虚拟高清通话功能,只有中国和欧洲等地域的用户能够及时体验,而美国市场用户因为终端产品的无端下架,无法享用。这种单边贸易保护行为,反而适得其反。

反观,在春节的农村手机卖场上,喇叭广播中的促销广告无不是“采用骁龙8核处理器”。今年,有国产手机的高管微博抱怨,骁龙845虽好但是太贵。那么,加上不合理的按整机收取专利费,可想而知,国产手机微薄的利润,是给了渠道、员工和股东,还是都贡献给了美国芯片企业?>>按“整机批发净售价”收取手机专利费的模式不合理

其次,在新兴的移动物联网领域,比如在NB-IoT发展初期,美国某芯片厂商希望对采用非该公司多模芯片的模组厂家,征收NB-IoT专利费。以此,分化NB-IoT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诱导产业链产业化另一标准,实现自身芯片的规模出货。

此举形成了四大潜在威慑力:1.在NB-IoT发展起步阶段,意在遏制其发展势头;2.提升原本追求低成本的产业,对于价格敏感性的进入门槛,主动放弃NB-IoT后续演进发展;3.在战略上,使得自身产品商用落地毫无阻碍,甩开友商尚在研发周期阶段一个身位;4.将并不符合细分市场的产品,进行兜售,并坐收专利费;

不过,站在美国厂家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肆无忌惮的玩法也算合情合理,最终导致的外在表象却是,中国的芯片厂家太封闭,但最重要的是,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

1.不发展自有产业,永远跟随美国标准,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但自有产业需要符合主流趋势,哪怕前瞻性有所不足,但实质对于产业整体是有益的;

2.自身极具潜力的市场,如不优先使用自有芯片,都需要打一个问号;

3.在形成规模商用的通信产业,应主动包容国际标准,形成更高的产业势能与规模商用的开放市场。

时至今日,对于国产芯片半导体的发展,国内做到开放通信市场已经远远不够,是否过于抑制自有芯片市场的长远发展?

笔者认为,应该向美国市场“借鉴”与学习,在有替代基础的市场,理应有自信的规模、适度采用国产芯片,以实现研发投入与产出的正循环,从而使得行业发展趋向良性。

因此,笔者建议:

1.从2018年Q3起,电信运营商相关4G终端补贴、渠道合作,应优先面向采用搭载中高端国产芯片的智能终端,而不是苹果等。

此举,作为运营商终端合作的长期战略性目标,延续至5G中期;

2.应保证2023年之前,搭载国产芯片的5G终端,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不低于50%,并要求国产芯片规格不低于市场主流水准,以保证用户体验。

同时,在毫米波方面,对于采用国产元器件的系统设备和终端,确保性能、可靠、安全的情况下,应优先集采

3.5G时代,运营商必然会推出自主品牌终端,作为引领行业的风向标,在不排斥国外芯片的同时,应存在(标配)可选采用国产芯片的可能性。

但前提条件是,要求国产芯片的稳定性和通信能力不低于市场主流规格,并具备一定竞争力的特性,或预留前瞻性的能力储备;

4.后4G时代,智能终端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涉及产品:不仅仅是4G手机,还包括移动物联网设备,比如网联汽车、智能后视镜、智能门锁等等。

促进终端厂商敢于“尝鲜”使用国产芯片/模组,走差异化路线,满足不同用户群体需求,才能保证国产芯片长远的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有动力攻克不同用户群体痛点,而不是消极的停留在中、低端市场。

对于上述这类新兴的中小企业,在尚未规模量产阶段,应在产品入网流程中给予优化,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但应严格审核。

5.鉴于互联网企业对用户行为的深入了解,应促进互联网企业、国产终端与芯片企业之间的联动,才能有效促进碎片化的物联网市场发展,以此促进M-IoT终端形态和商业模式的挖掘。

互联网企业如采用国产芯片生产智能终端,应确保混改中的运营商优先采购;

6.如果苹果、三星、索尼等国外手机品牌选择搭载国产芯片,国内政策应加大支持力度。毕竟,互利共赢的多边贸易合作,才能促进产业链健康发展;

7.在通信系统设备、终端领域,弥补缺失环节非一日之功,但仍需做好替代的准备,看上去有些是在做“无用功”,但不受制于人的产业布局,潜在价值可能是日后几十亿美金才能换来的教训与经验,需为长期承担风险的科研机构提供必要政策支持与有效监督;

8. 华为作为国际化的设备、终端厂家,面向的是国际化的市场,应排除在以上政策扶持范围之内。

至少,用国产芯片的移动终端,并不是什么掉身份、掉面子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