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印象成立“創作教研室”,以適應由浙傳改革引領的當代藝考方向

印象成立編導攝影“創作教研室”,以適應由浙傳改革引領的當代藝考方向。

印象成立“創作教研室”,以適應由浙傳改革引領的當代藝考方向

圖丨創作指導

2018年初,浙江傳媒學院校考改革方案出臺後,印象國際做了全國第一個獨家分析,受到全國媒體的轉載和認可,其中我們認為,編導攝影大類的重要改革方向,以及華策電影學院的成立,標誌著藝考從以往的美學賞析類型方向,轉變成更適應當代影視大環境,更加偏向影視工業化、實操化、技能化的考試方向。

印象向來重視編導、攝影專業的實踐和實操訓練,此次改革更證明了印象重視素質拓展而不是考試機器培養方向的正確,在此契機下,印象經過編導攝影組的反覆討論,成立了“藝術創作教研室”,藝創教研室將以往的“戲劇舞臺實踐”“電影短片實踐”“攝影展覽”“學生電影節”“攝影大賽”等實踐創作活動有機的串聯起來,有規律的進行訓練和展演,以更加適應現代考試需求。

印象成立“創作教研室”,以適應由浙傳改革引領的當代藝考方向

圖丨印象電影節展映

藝創教研室首任藝術總監暨總導演為印象編導教師陶華僑老師擔任,陶老師每年指導學生創作的戲劇、電影作品,均能在學生中引起巨大反響,指導先鋒戲劇作品《我們年輕、我們相愛、我們四處殺人》,《無頭騎士》,指導電影短片《性空山》等作品廣受好評,其學生也大量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攝影系,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和上海戲劇學院等。

印象從建校之日起就效仿歐洲的藝術教育模式,鼓勵學生在創作中尋找內在規律,以達到藝考拒絕培訓班套路的個性需求。2013年由於學生創作影片數量大大超出預期,於是舉辦第一屆印象國際學生電影節,至此已經成功舉辦五屆,共創作百部以上短片作品,其中不乏在之後各大高校和全國電影節獲獎的經歷。我們不但鼓勵應屆學生創作,並且歡迎往屆生投稿,完成了創作生生不息的迭代之勢。參賽選手和獲獎選手大量考上四大院校和著名藝術院校。在浙江傳媒學院改革之前,可以說我們提前多年就觸摸到編導攝影藝術的藝考先機。

印象成立“創作教研室”,以適應由浙傳改革引領的當代藝考方向

丨歷屆印象電影節獲獎學員錄取榜單丨

2011 喻唱意作品

《夢想家》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合格

2012 陳浩文作品

《混蛋》

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2012 袁中傑作品

《她和她的世界盡頭》

考入中央戲劇學院

2013 闕蔚作品

《暗面》

第一屆印象電影節

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2013 姜吉爾作品

《囹圄》

第一屆印象電影節最佳影片

考入浙江傳媒學院

2013 李柯靚作品

《藍雨衣》

第一屆印象電影節最佳導演

考入浙江傳媒學院

2013 胡雪飄作品

《paper》

第一屆印象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2014 黃榕齊作品

《阿炳》

第三屆印象電影節

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2015 張曉涵作品

《人間失格》

第三屆印象電影節最佳影片

考入上海戲劇學院

2015 楊佳敏作品

《空巢》

第三屆印象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考入中央戲劇學院

2015 李逸軒作品

《看不見的你》

第三屆印象電影節最佳剪輯

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2015 陳子恆作品

《失明》

第三屆印象電影節最佳編劇

考入南京藝術學院

2016 劉一博作品

《純淨水》

第四屆印象電影節最佳剪輯

考入上海大學電影學院

2016 楊均凱作品

《襪中人》

第四屆印象電影節最佳編劇

考入浙江傳媒學院

2016 金玲敏作品

《無相》第四屆印象電影節

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

2016 潘夢露作品

《了障》

第四屆印象電影節最佳編劇

考入南京藝術學院

2017 胡紀晨作品

《哨》

第五屆印象電影節最佳剪輯獎

北京電影學院合格

2017 王柯茹作品

《墨菲斯的記憶》

第五屆印象電影節迷影精神獎

中央戲劇學院合格

印象成立“創作教研室”,以適應由浙傳改革引領的當代藝考方向


印象成立“創作教研室”,以適應由浙傳改革引領的當代藝考方向

陶華僑 印象國際·編導教師

中國美術學院和浙江外國語學院客座講師,職業導演/編劇/攝影,印象國際編導攝製及基礎美術專業教師。

2009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2008年5月,2008年10月,2009年5月參加吳文光(中國大陸),弗蘭克·謝佛爾(Frank Scheffer)(荷蘭),恩娜·波里蒂(Edna Politi)(瑞士),皮特·裡克提(Peter Liechti)(瑞士)四位導演舉辦的工作坊。作品《羅漢》獲 2009CIFF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 十佳紀錄片。2011北京新青年影像展最佳影片影像新青年獎。2011雲之南紀錄影像展青年論壇。2012北京國際五四青年藝術節。2012年拍攝劇情長片《七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