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走訪北京街頭共享充電設備:外賣騎手天天搶位 安全有保證嗎?

走訪北京街頭共享充電設備:外賣騎手天天搶位 安全有保證嗎?

右安門外大街97號百合園小區東門,一位騎手正在更換已經充好電的電池。

目前,我國的電動自行車用戶近3億,並以每年超過3000萬的增量遞增。可是,3億多輛電動自行車的充電方式大部分是“插座+充電器”,車主將車輛推入室內,或將電池拆卸帶回家,有的甚至直接從屋裡拉一根電線到樓下充電……種種不規範行為增加了安全隱患。據消防部門統計,80%以上電動車火災因充電引起,本報曾多次報道飛線充電引發的火災事故。如何才能既滿足海量電動自行車的充電剛需,又能把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從今年年初開始,一些智能充電櫃和充電樁出現在社區裡和道路旁。這些充電設備好用嗎?它們能否解決飛線充電的隱患?充電如何計價?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地點:右安門外大街

充電櫃爆滿 最受騎手歡迎

右安門外大街百合園小區東門外的充電櫃三個一組,一共六組,臺臺爆滿,它們的忠實用戶就是附近的外賣騎手們。

“手機掃碼,小格子自動彈開,裡面有一個黑色充電插頭和兩根紅線,連上插頭就可以充電了。充滿後,自動斷電,取時掃碼付費。齊活兒!再不用擔心半道兒沒電了。充電計價標準可以在手機中查看。”昨天晚高峰前,這位外賣騎手將上午放進去的一組鋰電池取走。

查看這位騎手的手機,收費標準是“充電費0.4元/1小時,2.4元封頂;儲物費0.2元/小時,22:00-10:00儲物費0.1元/小時。”電池充滿電後停止計價,儲物櫃計價系統開啟,分時分段計價,不能準時來取電池的用戶也不用擔心電池過充。“我們每天早晚高峰前過來看看有沒有空位,多數時間要碰運氣。”由於充電櫃操作簡單方便,在這一區域派活兒的上百名騎手都在這兒充電。他們已經自發向廠家表達,希望能夠再增加幾十臺充電櫃。

走訪北京街頭共享充電設備:外賣騎手天天搶位 安全有保證嗎?

十字坡街我愛我家門店前的充電樁。

地點:十字坡街

中介員工不再飛線充電

在十字坡街北口街角,“我愛我家”門店側面就有一臺充電樁。充電樁有6條充電線,可以自由伸縮,長度完全滿足排布在跟前的多輛電動車。

“我愛我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門前的這臺充電樁目前並不對外,這是專門為門店設置的,店裡用於平時帶客戶看房的電動車都在這裡充電,大約十幾個小時才能充滿,可能比平時家裡充電還慢,好處是避免了電動車無處充電的問題。對很多房屋中介的員工來說,電動車是必要的工具,可大多隻能依靠私拉插線板充電,這一問題經常被路人詬病,認為其中存在安全隱患。曾經也有很多中介工作人員談到,市面上已經出現的投幣充電樁,並不是隨時都能碰見,門前如能找到合適的地點設置充電樁,確實會方便不少。

走訪北京街頭共享充電設備:外賣騎手天天搶位 安全有保證嗎?

勁松中街的10臺充電櫃最受外賣騎手的歡迎。

地點:勁松中街

連接超市電箱 按商電計價

勁松中街京客隆門口安裝了10臺充電櫃。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這裡時,充電櫃正好滿員。掃描充電櫃上的二維碼,可選擇充電時長,也可以選擇電池的種類,分鉛酸電池或是鋰電池,還有相對應的電池電壓。

“一般4個小時就充滿了,不到10塊錢,挺方便的。”一位外賣騎手對記者說。由於充電櫃連接的是京客隆的供電箱,因此按照1.5元/度的商用電。騎手方便了,但居民有擔憂,“充電櫃放在室外,風吹雨淋,可千萬別漏電。”

記者採訪時,恰好遇見了一位充電櫃廠家的員工。據他說,這10臺充電櫃已經安裝了幾個月,目前沒有出現使用問題,公司也會每隔兩天就派人來查看管護。

走訪北京街頭共享充電設備:外賣騎手天天搶位 安全有保證嗎?

東直門外大街36號院,兩電動車正在充電。

地點:東直門外大街36號院

使用半年充電樁急需維護

在東直門外大街36號院,一進院門就有一臺充電樁。傍晚時分,正有兩輛電動車在充電。

小區充電樁設置在存車棚內,很多居民為充電樁叫好。居民們說,大家對電動車充電的安全很重視,樓內充電、飛線充電都不安全,如果小區裡能多安裝一些充電樁就太好了。

記者在小區存車棚裡簡單統計了一下,電動自行車超過20輛,可是每臺充電樁最多隻能同時為6臺電動車充電。而且充電樁已經出現破損,6條充電線已經有一條斷掉了。小區裡遛彎居民說,這臺充電樁剛裝好不過半年,平日還是需要有人維護。

答疑

在採訪中,有人對充電設備的安全、計價等問題提出疑問,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充電設備北京地區主管覃曉。

充電設備安全嗎?

充電櫃主要針對外賣或快遞騎手等提供市民服務的第三方行業人群,騎手的電動自行車通常有兩到三組電池,且可拆卸,為全天不間斷使用,需要為電池接力充電;充電櫃有助於寄存電池且不耽誤工作。而充電樁主要設置在社區中,供小區居民使用,通常情況下這些電動自行車的電池不容易拆卸,且只有一塊電池。

充電樁和充電櫃均有絕緣設計,採用了智能充電模塊,自動識別電池,適應動態控制電源和網絡學習人工智能等科技,可以自動識別電池型號,並匹配充電。日常操作不存在觸電危險。

為何只能慢充?

如果沒有充滿就斷電是否對設備和電動自行車產生影響呢?充電設備是否有快慢充電選項?覃曉表示充電設備屬於臨時設備,用戶可以自行選擇充電時間,對充電雙方產生的影響和平時在家充電一樣,不必過分擔憂。不過目前只提供慢充服務,市場上存在快充設備,如小賣鋪或汽修站旁邊,不過這種設備比較傷電池,市場反饋不好,無人問津後逐漸被淘汰。

為何電價有商電和民電之分?

針對記者詢問增加設備數量有何限制時,這位負責人表示主要是電源問題。在公共區域有很多限制,首當其衝就是電源,安裝設備需要物業、房東或街道提供電源接口,有的地區甚至需要申報電錶,而現在投放的大部分設備處於蹭電狀態,因此出現記者探訪中用電單價不同的情況。而且公共區域需要協調城管、電網、市政等相關部門,儘管市民有需求,但要想設備落地還得多方審批“開綠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