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冯小刚与皇帝的(新)新衣

冯小刚与皇帝的(新)新衣

四个多月前,我在微博中曾经写道:“不知博友怎样评价《唐山大地震》……”当时我只是很不喜欢冯小刚那种居高临下,把自己当诸葛亮,把观众当阿斗的说教嘴脸。(当时票房过亿)冯小刚踌躇满志,连对他的衣食父母(电影观众)的感谢也说得那么不可一世:“成就了我,也陶冶了你……”还有什么“看了电影不会感动的人和砍小孩的人差不多”。“成就了我”(冯小刚)倒是货真价实(现在票房据说已经达到6.6亿),赚了个盆满钵满。“陶冶了你”倒未必。我曾问过一些看过《唐山大地震》的人怎样评价这部电影,不少人说很感人,我继续追问:“什么地方,什么情节让你感动?”他却回答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很为这些掏出真金白银看电影的人不值:花半个月的早餐钱,看这一场毫无价值的电影,最后还落这样一个评价:(你们本来是素质低下的人,经过我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的陶冶熏陶,才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正月初四回到蜗居,从电影频道看了《唐山大地震》,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冯小刚给皇帝织了一件新新衣,他本人则兼裁缝与皇帝二人于一体,这件皇帝的新衣就是《唐山大地震》。不过冯小刚比那两个裁缝骗子更高明的地方则在于:裁缝骗子只是说看不到皇帝新衣的人是愚蠢的,而冯小刚则要充当观众的道德法院的法官——看了《唐山大地震》不会感动的人是砍小孩的人。这个罪名够吓人的。但是我想反问一下冯小刚先生,你要感动别人必须先感动自己,你认为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当然他可以说皇帝的新衣这里精美绝伦,那里构思精巧……恕我直言,《唐山大地震》硬伤不少,亮点不多。什么“中国人心灵的史诗”,那是骗人的鬼话。

据说《唐山大地震》票房已达6.6亿元,按二线城市(比如长沙)票价每张60元,观众达1000多万。我不否认其中有人是甘心情愿地拿出真金白银来购票观看,他们之间互相探讨观后感时也可能说“很感人”,但要他们说受到冯小刚多少陶冶恐怕未必。

《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张翎的《余震》(在此对《余震》不多置评),但经冯小刚及编剧改编成《唐山大地震》之后,很多情节就显得非常弱智。

电影,小说要设置矛盾冲突,矛盾冲突设置得好,层层抽丝剥茧,有悬念,最后让观众或读者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作家和导演才称得上高明。

《唐山大地震》中的矛盾冲突点在于方达、方登被压在同一块预制板下,抬起这头,就会压住那头,因此方达方登的母亲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救姐姐还是救弟弟?当姐姐亲耳听到母亲说“救弟弟”时,那种心灵的创伤肯定是难以言喻的。这写在小说中人们无法深究,但你用电影镜头诠释这种情况,那就有问题了。

压住方达方登的那块预制板是小孩玩的跷跷板吗?方登和方达之间还有另外一个固体支点吗?抬起这头就一定会压到那头吗?这是那种是非判断题,非此即彼,没有第三种选择吗?如果方登和方达之间还隔有一定的距离,在橇方达这头前,在方登那边的空间塞点砖或其他固体,难道不可以减轻压力吗?实际上方登后来还是挖出来了,所以,救姐姐还是救弟弟并不是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

在原著中这对姐弟的母亲叫李元妮,她因在余震中被轧断了腿,那她不可能再搜救方登就情有可原。但在《唐山大地震》中没表现出她受到非人力所能挽回的变故而不继续搜救方登,那就可恨了。常人没有医学常识,不会从瞳孔散大、心跳停止、脑死亡等情况判断一个人的生死,她至少应该等方登挖出来后一起送往最近的医疗救助站进行抢救吧!如果说“救弟弟”是中国人重男轻女传统陋习,完全不值得歌颂,难道说后面那些烧钱纸、悔恨就是“中国人心灵的史诗”?

原著中万小灯是从一棵大树下爬起来的。《唐山大地震》中方登是从摆了很多尸体的停尸场爬起来的。冯小刚用很多镜头来处理这个细节。这个细节处理得很不好。在那种大灾难面前,人们全神贯注地抢救活人,没有余暇理会“死人”。但方登被大雨淋醒,从死人堆中爬起的时候,那些川流不息的救援人员竟那么麻木,没有一个人在第一时间过来询问或把她送往救护地点,而要等她在雨中走了很久之后,才由一个解放军用雨衣把她抱住,说送她回家。

冯小刚这里也落入了一个老套路:在“四人帮”极左路线时的“先军政策”,这些耀眼的光环必须落在那些“最可爱的人”身上。

后来方登也说她是从运尸车上爬出来的。如果这种事情成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想象:还有一些没有被雨淋醒,而生命体征并没有完全消失的人被活埋了呢?

领养地震孤儿的场景,完全是冯小刚(或者还有编剧)后来加的(完全与原著无涉)。其中的对白,冯小刚或者会认为很经典,很感人。但我要说,制造这样的对白或有这样想法的人,应该下地狱。

本来,领养地震孤儿,是人类爱心的表现,是重新给丧亲孤儿一个家的温暖。

我们听听《唐山大地震》中那对解放军夫妇中女人的表白:“我可不想得而复失。”这透露的是一种多么阴暗自私的心理。“得而复失”即意味着孩子的双亲或还有亲人活着,难道在重大的灾难面前,我们不是希望受难的人越少越好吗?哪有希望那些孩子的亲人死尽死绝的呢!

现在很少提文学艺术、影视的教化功能。但冯小刚既然提到“陶冶了你”或要“感动人”,那你冯小刚要通过《唐山大地震》反映人性的哪些亮点呢?

《泰坦尼克号》中的青壮年男人,将生的希望留给老弱妇孺,自己坦然面对死亡,这就是人性的光辉。《唐山大地震》给我们传递了哪些人性的光辉呢?

唐山大地震是二十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其惨烈状况举世瞩目,它发生的特定时代背景,在不可抗拒的天灾下,人祸也加大了其惨烈程度。1976年,还是“四人帮”肆虐的年代,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年代,是极左思潮大行其道的年代。其实,当年大自然的示警,已经有人基本上精确预报到7月26日至7月28日是地震危险期。距唐山只有150公里的青龙满族自治县,由于采取了预防措施,全县在唐山地震中损坏房屋18万间,其中倒塌7300多间,而直接死于地震的人却只有1人。如果整个唐山都采取了预防措施,何至于死亡24万多人呢?

再说当时国际救援也被“四人帮”挡之门外,就是为了维护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国形象,而不愿让有丰富救援经验的国际组织进入灾区进行援救,这也是把中国人的命不当命啊!这又要少救多少人呢?

影片后面的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工作,与原著毫不相干,是冯小刚为大团圆结局生拉硬扯上的。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工作当然值得称道。但冯小刚是否要向我们传递“做鬼也幸福”的信息呢?那些死于豆腐渣工程的冤魂找谁索命呢!那些豆腐渣工程的责任人该不该受到问责呢?

因此,我希望有能力、有条件拍摄重大历史题材影片的人,不要往魔鬼脸上贴金。如果有这样的人,我建议他拍摄克拉玛依大火,主题:他只要将“让领导先走”这句台词改为“让孩子先走”,那就一定能“化腐朽为神奇”,可以笑傲古今中外所有的佞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