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手机新华网<新华网航拍:探访大熊猫在神农架的“新家”

手机新华网<新华网航拍:探访大熊猫在神农架的“新家”

1/6

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成年大熊猫“奥运”和“韵韵”,24日晚正式进驻神农架大熊猫馆,开启新生活。这是大熊猫时隔百年重返故地神农架。图为大熊猫开始品尝新食物——神农箭竹。新华网肖进安摄

手机新华网<新华网航拍:探访大熊猫在神农架的“新家”

2/6

“奥运”和“韵韵”均出生于2008年,正值壮年,身体健康,活泼顽皮。24日11时许,“奥运”和“韵韵”在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的看护下,从四川都江堰熊猫基地启程,经成都空运至湖北宜昌,随后走陆路于23时许顺利抵达神农架大熊猫馆。图为航拍大熊猫“新家”所在地——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官门山。新华网闵任之摄

手机新华网<新华网航拍:探访大熊猫在神农架的“新家”

3/6

“奥运”和“韵韵”的新家位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门山,占地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余平方米。这里风景宜人,暗褐色、黄白色的木楼镶嵌在满山的黛绿里,溪流潺潺,山水相映,美不胜收。图为航拍神农架大熊猫馆。新华网闵任之摄

手机新华网<新华网航拍:探访大熊猫在神农架的“新家”

4/6

神农架属秦巴山系余脉,具有与四川卧龙、陜西秦岭等大熊猫自然栖息地类似的气候、植被、地形、生态环境等特征。史料记载,神农架曾是大熊猫生活的乐土,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它们在这一地区消失,至清光绪年间,神农架大熊猫绝迹;1996年,考古工作者曾在神农架红坪地区发掘出大熊猫骨骼不完全化石,检测年代约为10万年前。图为来到“新家”后的大熊猫情绪稳定,状态较好。新华网欧阳小洁摄

手机新华网<新华网航拍:探访大熊猫在神农架的“新家”

5/6

2014年,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为了丰富和拓展神农架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鉴于当地生态及科研优势,拟定实施国宝大熊猫公众教育项目的计划,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两年来,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大熊猫公众教育及科学研究项目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多批次专家,从食源、生境、馆舍选址等因素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和考察论证,迅速启动和抓紧实施包括行政审批,场馆建设,猫源联系,及食源、技术、资金保障等各项重要工作,最终确定于10月下旬实施熊猫运抵计划。图为航拍青山碧水间的大熊猫馆。新华网闵任之摄

手机新华网<新华网航拍:探访大熊猫在神农架的“新家”

6/6

神农架林区有大熊猫主食竹(神农箭竹、箭竹、华西箭竹)一、二年生新竹的总生物量近72万吨,枝叶生物量约24万吨,可以满足一个65只规模的大熊猫种群生存繁衍的需要。图为新建的神农架大熊猫馆。新华网肖进安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