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雄安史話:非比尋常話杜常

雄安史話.非比尋常話杜常

雄縣 董永強

雄安新區安新縣,縣域藏風聚水,鍾靈毓秀,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活動。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安新縣各個領域不乏牽動風雲者,可謂人才輩出。今天雄安史話之安新卷,開篇之作,我們就來聊聊“非比尋常話杜常”的話題。

杜常(生卒年不詳)字正甫,宋昭憲太后(杜太后)之族孫。祖籍定州安喜縣人(今新樂市杜固鎮杜固村)。宋昭憲杜太后之弟於安喜遷居唐興縣(今安州)雀兒坨(今安新縣老河頭鎮坨上村杜氏為杜常後裔)。

杜常大致生活在宋神宗至宋欽宗年間,和王安石、蘇軾他們同一時代。他是杜太后的族孫。杜太后是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的生母,當年逃荒時,杜氏用一個扁擔兩個籮筐,挑起兩個未來的小皇帝奔走在大道上,被世外高人陳摶老祖看到,感嘆道:“誰說當今無真主,兩個皇帝一擔挑!”

不過杜常並不是靠祖蔭當上官的,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杜常以太常寺官職發遣到陝西秦、鳳等地執管提點刑獄的事務,後累擢至工部尚書,以龍圖閣學士知河陽軍。

某年洪水氾濫,致使州西部決堤,情勢危急。杜常率兵丁親自將徒護送至險處,於是眾役徒奮力圍堵搶險,“河流遂退郡賴以安。杜常卒年七十九,以詩鳴於世。《宋史》卷三三○有傳。

杜常曾經因事在江南,通過艱辛長途跋涉,旅越數十個驛站的路程,來到了西安華清宮,激發了他的無限感慨,遂即創作《詠華清宮》詩一首,揚名後世:

行盡江南數十程,

曉風殘月入華清。

朝元閣上西風急,

都入長楊作雨聲。

杜常的這首《詠華清宮》,通過描繪華清宮悽清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歷代王朝的感慨。華清宮是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宮,玄宗和楊貴妃曾在那裡尋歡作樂。後代有許多詩人寫過以華清宮為題的詠史詩,而杜常的這首絕句尤為精妙絕倫,膾炙人口。

雄安史話:非比尋常話杜常

毛澤東主席曾經手書杜常的《詠華清宮》,可見作為政治家、軍事家、理論家、詩人於一身的毛主席對杜常的詩篇是多麼的推崇備至啊!作為新時代雄安人的您,是不是也為之感到由衷自豪呢?小編自豪之情溢於言表,題詩為贊:

非比尋常話杜常,才高敢比相爺王。

敬他翰墨絕倫詠,幸我主席鄭重藏。

事必躬親別大意,情當奔放勿迷茫。

賢蔭後世斯雖遠,夢繞鄉愁夢更長。

雄安史話:非比尋常話杜常

本文由雄安文苑創作團隊推出,首發於微信公眾平臺:雄安新區熱點,作者:董永強。雄安新區熱點是雄安最具創作活力的自媒體之一,致力原創,每天推送與眾不同的內容。歡迎您的投稿,歡迎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