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大家都贊這位“中國好醫生” 實至名歸

大家都贊這位“中國好醫生” 實至名歸

朱麗莉在工作。

本報訊 “一點都不意外,她能當選太正常了,這是實至名歸。”日前,由中央文明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組織的“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網絡推薦評議活動8月月度人物揭曉,當從中看到“朱麗莉”這個熟悉的名字,有患者由衷的感慨道。作為大連高新區淩水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朱麗莉以救死扶傷為天職,不但對來醫院的病患關心備至,更多次奔赴街頭救人於危難,多次在工作之外幫助身患急症的陌生人、數次自掏腰包,或者發動社會力量幫助弱勢群體,快人快語一副熱心腸的她贏得了眾多患者的認可,贏得了諸多市民的好評。

朱麗莉今年54歲,從事臨床醫療工作31年。記者曾跟蹤採訪過她一天的工作,發現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來,而無論認識與否,她都特別認真細緻的予以診斷,給予患者一種自家人的貼心。

朱麗莉救死扶傷的事蹟多次見諸報端。前不久,一名老太太在醫院附近一家市場門口突然摔倒,附近的路人下意識的直奔醫院來找朱大夫,當時正臨近中午休息時間,朱麗莉卻二話沒說直奔現場,對患者實施急救,用針灸針扎老人相應的穴位,使老人甦醒。老人需要到更大的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但當時無法聯繫到老人的家人,朱大夫便放棄午休,跟120一起將老人送往醫大二院,並墊付了相關費用。在將老人安頓好後,朱大夫才又匆匆趕回來。彼時已經臨近下午上班時間,她簡單喝了口粥,想辦法託人聯繫老人家屬,就又全身心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這種街頭救人的情況對於朱麗莉來說已是本能的選擇,去年10月的一天,在醫院附近,也有一位老人突然暈倒,朱麗莉聞訊奔赴現場。當時,老人已經尿褲子了,雙眼凝視,臉色發紫,呼吸心跳停止,身上的衣服早就透溼,嘴中含有沒化的救心丸,還有粘液。憑經驗,朱麗莉感覺老人已經走了,但她沒有放棄,立刻進行胸按壓。按壓完第一個循環時,老人的臉色不像之前那麼紫了,她又給老人做人工呼吸,緊接著做第二個胸按壓,接下來又是口對口人工呼吸……一連做了四組循環,老人的心跳和呼吸漸漸恢復。回到診室後她才發現,因為長時間跪地救人,她的腿被水泥臺階磕破,嘴裡有口腥味。旁邊人問她:在一點安全措施都沒有,不知道患者有什麼基礎病的情況下,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不害怕嗎?朱麗莉說,當時只想救人,根本沒想那麼多……

早在2012年,朱麗莉就因為幫助患癌的山東老人“磨刀老李”而為眾人所周知。幫助老人看病、號召周圍的人買老人的菜刀,為老人募捐……在老人生命的最後階段,熱心的朱麗莉讓他感受到濱城的大愛。

“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網絡推薦評議活動,8月月度共有十位優秀醫護人員入選,朱麗莉便是其中一位。在她的身上有著一系列閃光的榮譽。2016年,她在大連晚報與阿里巴巴聯手舉辦的第二屆大連“最美家鄉人”評選活動中,因為街頭救人的義舉獲評“最美家鄉人”;2017年,她被市文明辦評為“大連好人”,並被新華社評為“中國網事·感動遼寧”第一季度十大感動人物。同年,朱麗莉獲評“遼寧好人”、“中國好人”。記者發現,每每在得知她獲得榮譽後,認識她的患者與朋友,甚至比她還高興,與有榮焉。記者在採訪中不止一次聽到不同的患者對她感激不盡稱讚有加。甘於平凡,卻又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大愛,這位古道熱腸的好醫生總認為她只不過是做了力所能及的本職工作,可在受助者心中,卻是由衷的感動。她,以自己的敬業與奉獻,真實詮釋了“醫者仁心”的內涵。

文/本報記者周愛娜 圖/本報記者高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