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大家都赞这位“中国好医生” 实至名归

大家都赞这位“中国好医生” 实至名归

朱丽莉在工作。

本报讯 “一点都不意外,她能当选太正常了,这是实至名归。”日前,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网络推荐评议活动8月月度人物揭晓,当从中看到“朱丽莉”这个熟悉的名字,有患者由衷的感慨道。作为大连高新区凌水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朱丽莉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不但对来医院的病患关心备至,更多次奔赴街头救人于危难,多次在工作之外帮助身患急症的陌生人、数次自掏腰包,或者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弱势群体,快人快语一副热心肠的她赢得了众多患者的认可,赢得了诸多市民的好评。

朱丽莉今年54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1年。记者曾跟踪采访过她一天的工作,发现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而无论认识与否,她都特别认真细致的予以诊断,给予患者一种自家人的贴心。

朱丽莉救死扶伤的事迹多次见诸报端。前不久,一名老太太在医院附近一家市场门口突然摔倒,附近的路人下意识的直奔医院来找朱大夫,当时正临近中午休息时间,朱丽莉却二话没说直奔现场,对患者实施急救,用针灸针扎老人相应的穴位,使老人苏醒。老人需要到更大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但当时无法联系到老人的家人,朱大夫便放弃午休,跟120一起将老人送往医大二院,并垫付了相关费用。在将老人安顿好后,朱大夫才又匆匆赶回来。彼时已经临近下午上班时间,她简单喝了口粥,想办法托人联系老人家属,就又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这种街头救人的情况对于朱丽莉来说已是本能的选择,去年10月的一天,在医院附近,也有一位老人突然晕倒,朱丽莉闻讯奔赴现场。当时,老人已经尿裤子了,双眼凝视,脸色发紫,呼吸心跳停止,身上的衣服早就透湿,嘴中含有没化的救心丸,还有粘液。凭经验,朱丽莉感觉老人已经走了,但她没有放弃,立刻进行胸按压。按压完第一个循环时,老人的脸色不像之前那么紫了,她又给老人做人工呼吸,紧接着做第二个胸按压,接下来又是口对口人工呼吸……一连做了四组循环,老人的心跳和呼吸渐渐恢复。回到诊室后她才发现,因为长时间跪地救人,她的腿被水泥台阶磕破,嘴里有口腥味。旁边人问她:在一点安全措施都没有,不知道患者有什么基础病的情况下,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不害怕吗?朱丽莉说,当时只想救人,根本没想那么多……

早在2012年,朱丽莉就因为帮助患癌的山东老人“磨刀老李”而为众人所周知。帮助老人看病、号召周围的人买老人的菜刀,为老人募捐……在老人生命的最后阶段,热心的朱丽莉让他感受到滨城的大爱。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网络推荐评议活动,8月月度共有十位优秀医护人员入选,朱丽莉便是其中一位。在她的身上有着一系列闪光的荣誉。2016年,她在大连晚报与阿里巴巴联手举办的第二届大连“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中,因为街头救人的义举获评“最美家乡人”;2017年,她被市文明办评为“大连好人”,并被新华社评为“中国网事·感动辽宁”第一季度十大感动人物。同年,朱丽莉获评“辽宁好人”、“中国好人”。记者发现,每每在得知她获得荣誉后,认识她的患者与朋友,甚至比她还高兴,与有荣焉。记者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听到不同的患者对她感激不尽称赞有加。甘于平凡,却又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大爱,这位古道热肠的好医生总认为她只不过是做了力所能及的本职工作,可在受助者心中,却是由衷的感动。她,以自己的敬业与奉献,真实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内涵。

文/本报记者周爱娜 图/本报记者高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