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劉邦駕崩前要殺樊噲,擔心他和呂后合夥害戚夫人和兒子如意,卻不直接殺呂后?

臨汾輿情焦點


很多人都認為皇帝想幹嘛就幹嘛,想殺誰就殺誰?所謂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種想法過於天真了。就連紂王這樣殘暴無道的,殺皇后還要找個罪名。更何況劉邦這樣的老牌政治家;如果要殺呂后(國母),這等同於殺自己;不但歷史上會給他記錄一筆(皇帝非常在乎這個,不然不會修史書了);而且朝堂上下會立刻炸了鍋,各地王打著劉邦無道的旗號反叛,天下人會覺得劉邦無道而跟他分心離德。所以,殺皇后這是一件既不符合當時法律也不符合社會道德事情,一般皇帝最多是廢了皇后,殺皇后這種冒天線之大不韙的事情,一般皇帝是不會幹的,也幹不成的。

劉邦逃跑的時候,連自己的親生兒女都能丟下的人,你覺會是擔心一個女人?

劉邦要殺樊噲,不是因為擔心樊噲和呂后合夥害戚夫人和兒子如意;而是因為有人告發說樊噲和呂后串通圖謀不軌——也就是謀反。劉邦的最根本的利益是——保證天下姓劉不變。至於戚夫人,只是他的一個愛好而已,就像一個男孩的玩具,再愛也比不上讓他失去家裡的地位重要。

俗話說,最鐵的兄弟是: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嫖過娼,一起經過商。這四樣樊噲和劉邦都有:打仗、一起住、一起找樂子、樊噲賣狗肉的時候劉邦也來。但是面對謀反這個問題上——劉邦的決定很簡單:殺了。

劉邦奪取天下後,面臨了最大的挑戰就是各地的異姓王的威脅——每一個地方諸侯都擁有強大的軍力。而且個個都是飽經戰場洗禮的名將,自己都不一定能鎮得住這些異姓王,一旦自己不在人世了。自己的兒孫面對這些叔叔異姓王,能坐的穩?更可怕的是,這些異姓王都對自己的封賞覺得不滿意。再劉邦看來,這些人造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為了大漢江山姓劉,為了自己得兒孫。劉邦做夢都想除掉這些異姓王,尤其是最厲害得兩個——楚王兵仙韓信、梁王彭越。看看韓信得綽號就知道這人有多厲害了,曾經3萬打陳餘20萬,最後得戰果是擊潰了陳餘;這還只是他其中一個戰例;梁王彭越也不是個善茬,跟項羽打了那麼多年,依然是一個神奇得存在,讓項羽頭疼不已。但是這兩個人戰功卓著——殺了人心就散了,隊伍沒法帶了。

於是劉邦就各種陰招,把韓信弄到洛陽貶為淮陰侯,彭越也弄到洛陽然後讓他去四川。

其實,劉邦是想殺了他們的——畢竟死人才不會造反。但是如果真殺了,立刻就會人心散了,天下大亂。畢竟都是為了混個榮華富貴妻妾成群才跟著劉邦的,殺了這倆人等於畫的餅就破了,跟隨劉邦的人立刻會因為恐懼而聯合起來幹掉劉邦。

殺韓信太難了——韓信被封為三不見: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這太難了。但是這時候呂后出來了,對於呂后這個女人來講——辦法總比困難多。呂后對自己的老公心思實在是太熟悉了;呂后劫持了蕭何,裡用韓信對蕭何的信任,把韓信騙進宮裡。呂后創造性的實現了三不見,再閣樓上,讓韓信站在凳子上,用布把他圍起來,讓一群宮女用竹子把韓信扎死。

劉邦回來,看到韓信死了,也沒說什麼;心裡卻舒了一口氣,韓信終於死了。

還有彭越呢,咋辦?彭越就沒那麼幸運了。彭越再路上對人抱怨,結果怨言傳到了京城洛陽,呂后得知了。如果你仔細想想呂后是怎麼知道一個王在路上的抱怨的,你就能感受到這個女人有多可怕了。呂后做法很簡單:剁了他。一代勇將彭越就這樣被剁成了肉醬。這還沒結束,呂后把彭越做成了肉丸,然後把九江王英布(猛將出身)叫到京城,讓九江王英布吃。

九江王英布吃了之後,總感覺哪裡不對。回去的時候走到河邊,當得知吃的是彭越的時候,吐了。吐出來的彭越變成了一種小蝦(傳說)。

劉邦對這個老婆很滿意,也很恐懼;這個老婆已經不是一個女人了;她已經是自己不能隨便除掉的一個人了,是一個自己的盟友了——也可以說是綁架了自己。如果殺了呂后,就等於說殺韓信、彭越是錯的,自己也會成了過河拆橋的人。

劉邦的恐懼無奈——來自於一次朝會。劉邦一直想立如意為太子,把呂后生的漢惠帝劉盈給廢了。劉邦在超會上剛剛表達出這個意思;自己最信任也是人品最老實的的周勃跳出來了,公然反對。劉邦一看,只好作罷——朝會上反對聲音浪潮太高了。自己光屁股張大的兄弟都反對。

呂后做了一件讓大家十分感動的事情——下朝後,呂后給周勃跪下感謝。就像當嫂子的感謝小叔子那樣。呂后獲得軍方的支持——劉邦的兄弟們的支持。

加上下棋的四個白鬍子老頭(可以查查史記),不想寫了。

總之,呂后的政治影響力不亞於劉邦。而且在保證大漢江山姓劉這一點上,呂后和劉邦的利益是一致的。

殺呂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呂后在朝廷中的根基以及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

當得知樊噲——劉邦的妹夫,娶了呂后的妹妹;和呂后串通謀反,劉邦能做的是先殺樊噲,因為60歲的劉邦身上的箭傷復發了。但是派去的人很有意思——收兵權的是周勃,殺樊噲的是陳平。


嘟嘟讀讀


劉邦駕崩前安排陳平去殺樊噲,因為樊噲怕自己去世以後,樊噲會和呂后合夥謀害自己摯愛的戚夫人和他曾多次想立為太子的和戚夫人共同的兒子劉如意,卻沒有直接殺呂后。


劉邦是個很有政治頭腦的人,誰對他的江山不利就殺誰,韓信為他立下汗馬功勞,幫他處理掉了項羽,就要過河拆橋了。但他沒有自己殺,而是他外出的時候,呂后利用韓信對蕭何的信任把韓信誘騙來殺掉的。單從這一個層面講劉邦和呂后不僅僅是夫妻,更是最鐵的盟友,兩個人都有穩定江山的共同目的,一路走來,呂后和兒子的所經歷被俘生涯,多年來一個人艱難撐起整個後院,這些除了使劉邦內心有愧,更讓呂后成長起來,讓她獲得眾人認可,以至於劉邦想殺她都做不到!

而樊噲是劉邦的同鄉,兩人一個是殺狗的屠夫,一個是地痞保長,臭味相投,竟然一路打敗了關羽,稱王封侯。要說樊噲是立了大功的:劉邦入咸陽醉情聲色,樊噲給他當頭棒喝讓劉邦收心好對付項羽;鴻門宴怒責項羽,給了劉邦逃命的機會;跟著劉邦衝鋒上陣,收五城六郡,俘虜12個大將,平燕王臧荼叛亂等,加上他又娶了呂后的妹妹呂嬃,隨著韓信、英布等大將一個個死去,軍權也就落在樊噲手裡。


劉邦本來沒想殺樊噲,但是同為同鄉的盧綰竟然也謀反了,這讓劉邦後背發涼,想著萬一樊噲也這樣那就完了,加上有人進言樊噲會夥同呂后對戚夫人和如意不利,於是起了殺心,這樣一來免除後患,二來震懾呂后,好讓自己死後,戚夫人和兒子好過點。

但是他派去殺樊噲的陳平是個老狐狸,殺樊噲怕得罪呂后,不殺又有違聖命,所以沒殺樊噲,而是押著他回去讓劉邦看著辦,結果回來路上劉邦駕崩了,樊噲因此撿了一命。可憐劉邦死的太快,想殺的沒殺了,想保護的也沒保護了,戚夫人和他兒子不久也去地府找他團聚了,只是劉邦見戚夫人死的那麼慘會有什麼感想呢?



墨梅逸清寒


首先我要更正一下題主的說法,劉邦在駕崩前殺樊噲,並不是擔心他和呂后會合夥害戚夫人和劉如意,而是擔心自己死後,勇將樊噲擁兵於外,呂后掌權於內,對劉氏江山構成威脅。


帝王之術的關鍵在於制衡。劉邦將江山交給孝惠帝劉盈,實際上就是交給了妻子呂雉,但是呂雉為人剛毅,劉邦又擔心呂雉會權力慾望膨脹而霍亂大漢天下,因此才產生了除掉樊噲的想法,目的就是拔掉呂雉的獠牙,起到制衡朝局的作用。

說到底天下是呂雉和劉邦一起打下的,呂雉對於劉邦並不僅僅是糟糠之妻那麼簡單,呂雉還是劉邦最可信的盟友和幫手。

劉呂之盟,帝王之路

首先,呂太公和劉邦通過姻親結盟,讓劉邦獲得了最早的助力,呂雉的兩位兄長更是成為了反秦先鋒,替劉邦不斷開疆拓土。



在呂雉和劉太公一家被項羽所俘時,呂雉堅韌不拔的性格特徵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讓智囊范增也無可奈何。

剛毅能斷,誅殺叛逆

大漢建立之後,在剪除異姓王的鬥爭中,呂雉的剛毅狠辣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將發配蜀地的彭越誘騙回京城,讓其親信告發其謀反,之後將彭越剁成肉醬並分發給各路諸侯。


隨後,呂后又聯合蕭何將企圖謀反的韓信誆騙到未央宮,之後用一群宮女以白紗遮住,以竹劍殺之,還沒有違背劉邦的“四不殺”承諾。

即用且防,帝王之道

呂雉做了很多劉邦想做而不能做的事,這樣可靠可信的盟友,劉邦是十分欣慰的,但是對於呂后的狠辣,劉邦也有些如芒在背。因此必須採取手段,制衡呂后的權勢,這也是劉邦想除掉樊噲的根本原因。

因此劉邦只會制衡呂后,但不會除掉呂后,殺了呂后才會導致天下大亂,這不是劉邦所希望看到的。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劉邦在臨終前想殺樊噲,並不是因為他擔心樊噲和呂后合夥害戚夫人及趙隱王劉如意。女人對於劉邦而言,僅僅是女人而已,戚夫人再得寵,還上升不到需要劉邦誅殺開國功臣以保全她的地步。至於劉如意,劉邦早已將其分封於趙地,、裂土封王,而且還派了敢頂撞自己的周昌去當趙相,為的就是希望自己去世後劉如意能得以保全。而樊噲作為列侯、武將,還沒有能力處置劉姓諸侯王。劉邦之所以在臨終前想殺樊噲,更多的還是擔心樊噲會倒向呂后陣營,危及其繼任者漢惠帝劉盈的皇權。實際上,劉盈的地位劉邦並不擔心,畢竟劉盈是呂后的親兒子,呂后再強勢,不過弄權而已,絕對不會危及劉盈的地位,而真實歷史也的確如此。只可惜,劉邦的一切如意算盤都因為陳平的自保落空了。樊噲僥倖保住了性命,作為呂后的臺柱,呂后專權,無論樊噲站不站到臺前,都是一股堅定的支持力量。



而戚夫人和劉如意,劉邦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對兒子劉如意,劉邦多少還有保全之心,戚夫人則完全被劉邦拋諸腦後了。臨終前的劉邦更關心的是他創下的大漢王朝,而不是女人,女人註定只能作為政治犧牲品。那麼,劉邦既然預見到了呂后的強勢,為什麼不索性殺了呂后呢?



首先,呂后無大過,廢后乃至殺後師出無名。相反,在劉邦晚年剿滅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呂后是充當其急先鋒,是立了大功的,韓信、彭越都是亡於呂后之手。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邦突然想廢后甚至殺了呂后,幾乎沒有拿得上臺面的理由。



其次,呂后在充當急先鋒、協助劉邦剿滅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也在逐漸樹立了自身的政治權威,並培植了自身一定的政治勢力。臨終前的劉邦,想要輕而易舉地除掉呂后,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當然,這些都是次要原因,如果劉邦鐵了心要除掉呂后,憑他當時的地位和權力,還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劉邦卻沒有,為什麼?因為劉盈性格較為軟弱,而在刀光劍影中劫後餘生的開國勳臣們都是些虎狼之輩,憑劉盈之力還能否鎮得住這些人,劉邦並不確定,更不放心。那麼,誰又能幫助劉盈鎮住場面呢?任何人都難以讓劉邦絕對放心,相比之下,劉盈的生母呂后是略微讓劉邦放心一些的。畢竟虎毒不食子,呂后再強勢,至少不會危及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時,呂后掌權的法理依據就是他作為劉盈的親媽這個身份,呂后更加不會危及劉盈的地位。換句話說,呂后即便專權,不至於將大漢王朝改了姓。但是,其他人就很難說了。這才是劉邦留下呂后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劉邦又是擔心的,劉盈軟弱,而呂后又過於強勢,這才有了誅殺樊噲以削弱呂后實力的舉動。只可惜,劉邦不是神,沒能料到所有的結局。



不過,從後來的歷史來看,這的確是最佳選擇。呂后雖然專權,卻始終沒有武則天之心,總體上還是維護大漢王朝和劉姓江山的。即便是後來重用諸呂,也僅僅是為了維護和加強自身權威,卻始終守著這個底線。否則,如果呂后有心取劉代之,後來帶頭剿滅諸呂的齊藩還能否存在都很難說,更別說漢文帝劉恆撿漏繼承皇位了。同時,呂后也的確憑著自身的權威和勢力幫軟弱的劉盈鎮住了場面。至於劉如意母子,無非呂后報復而已,畢竟劉邦的大多數兒子和兄弟家族呂后都是保全了的,淮南厲王劉長更是呂后一手撫養長大的。呂后並沒有大肆誅殺劉姓宗室,更沒有改朝換代之心。


農民工歪說歷史


此問題分三步來講,首先劉邦生命快到盡頭時,想殺掉樊噲是有前因的,那就是與劉邦,樊噲一起的盧綰造反了,雖然被劉邦平定了,但是劉邦會怎麼想?一起出來打天下的盧綰都反了,誰人還可以相信?樊噲的英勇那是有目共睹的,萬一自己死了,他再來造反怎麼辦?況且已經有人諫言說樊噲謀反,那就除掉潛在的隱患,於是派謀士陳平去執行此任務,陳平只執行了一半,那就是把樊噲抓了,但是不殺,而是綁回京城,打算讓劉邦當面處置,樊噲與你劉邦是連襟,萬一你到時又會後了怎麼辦?

其二,劉邦是比較寵愛戚夫人的,都打算把太子換成戚夫人的兒子,之時呂雉與一眾大臣的阻止才暫時擱置,萬一自己駕崩後,呂雉姐妹聯合起來,呂雉是後宮之主,樊噲是大將,自己死了倒是乾淨了,戚夫人和他的兒子又該如何?這樣的情況下,樊噲必須得死,至少可以減少呂雉在自己死後,大權獨攬的勢力擴大的可能。

最後,劉邦不直接殺掉呂雉,一方面可能是出於補償,常年的征戰,他劉邦沒有盡到一個父親,一個丈夫應該盡到的義務與責任,另外一方面,呂雉除了後宮地位較戚夫人等一眾妃嬪地位高之外,沒有其他可以直接威脅到戚夫人的地方,要不然也不會請外援商山四皓來了,要說有其他的硬實力,那就是呂雉的妹夫樊噲,況且此時的劉邦太清楚朝政走向,文臣武將都在同情呂雉,其威望已經不同往日,真要除掉呂雉,其後果未必能他料想的那樣美好。


農夫說歷史


這是講的劉邦臨死前的事。盧綰反,劉邦派樊哈顧兵去平叛。這時有人在劉邦前說樊噲的壞話,漢書是這樣說的,人有惡噲黨於呂氏,說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高帝大怒,乃使陳平戴繹侯代將,而即軍中斬噲。陳平畏呂后,執噲詣長安。至則高帝已崩,呂后釋噲,得復爵邑。按我們現在的分析有這樣幾層意思,呂后是劉邦的幫手,沒有其他矛盾,唯一的矛盾是太子的廢立,但兩人都是劉邦的兒子。要有矛盾就不會在劉邦病重時問丞相的以後按排,事實證明呂后也是按劉邦的遺囑來辦的。二是樊噲是個粗人戰功卓越並和呂后是親戚,大臣們肯定是另眼相看,說沒說過要殺戚氏的話,說的可能性大,因為他和呂后是姻親。他仗著呂后的勢力說點過頭話是可能的。因為黨附呂后引起其他人的不滿,所以就有人告他的黑狀。問題是派去殺樊噲的人是陳平和周勃,陳平覺得樊噲和呂后是姻親,所以當場並未斬殺樊噲而是帶回來你們自己處理,如果生變也給自己留足了後路,結果是押回樊噲劉邦已經死了,呂后把樊噲給釋放了。這件事是劉邦在病中在氣頭上作出的決定,難免有些草率,這個決定能不能保護戚氏和趙王如意,這只是劉邦的一個想法,至於說呂后對待戚氏太狠毒,也是我們現代人分析,沒有見那一個帝王或掌權王后是厚道的,這是當時宮廷中鬥爭長態。


不倒翁


呂后與劉邦是結髮夫妻,有感情,有經歷,楚漢戰爭中過程艱難,經歷生死,是在血與火的考驗過程中走出來的,這是劉邦及其豐沛集團人物都親身經歷過而且看到過的,所以說劉邦殺呂后沒有任何認知上的基礎與確切的理由。況且,呂后雖然是女流之輩,但是她的決絕手段與自我能力非同一般,在當時的漢廷大臣都認知:呂后婦人,專欲以誅異性王及大功臣!劉邦在朝內的夫妻店開的很好,很默契,安劉氏、絕隱禍,誅王侯、抑勢力,醢之梁王彭越,遍賜諸侯,淮南王英布驚覺。呂后用超常的手段誘騙韓信至漢廷的鐘室秘而殺之,劉邦從前線回來:“且喜且憐之。”喜的是呂后的手段,憐之於韓信對漢家的作為。你想,呂后這樣的能力與作為劉邦怎麼能殺了她呢?


呂后的能力與作為連武帝時代嚴謹的史學家司馬遷都讚歎不已,感慨的說:呂后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的職權,施政不出門戶,天下卻也安然無事。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專心從事農耕,衣食富足起來了。這樣的能力誰不讚嘆?劉邦如何要殺她呢?劉邦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漢家的國祚啊,不是與呂后在這個問題上是一致的認知嗎?不能殺,也不會殺,這是漢家的根本大業,她倆都是一致的認知罷了。


楊柳青青春之聲


周勃、陳平二人奉旨來到燕地,剛剛平定燕地的舞陽侯樊噲隆重地迎接了兩位欽差大人。

不料,周勃所奉的旨意是接管樊噲統領的全部軍隊,陳平帶來的旨意是立斬樊噲。樊噲多多少少有些懵,自己剛剛立了大功,為何就要收兵權、上斷頭臺呢?

因為垂死之際的劉邦接到密報。

密報稱,樊噲已和呂后商議定了,一旦劉邦晏家,他樊噲就舉燕地兵,直撲臨近燕地的趙地,斬殺趙王劉如意。

據《史記》記載,劉如意可能是劉邦最愛的兒子,劉邦甚至因為對劉如意的愛,而要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將原本的太子劉盈改為一郡國的國王。

雖然劉邦是西漢的開國皇帝,權力很大,但在改易太子一事上,最終還是沒能如劉邦心願,太子劉盈仍舊是那個太子,趙王劉如意仍舊是那個趙王。

可想而知,先是經歷改易太子的失敗,後又聽聞樊噲欲斬殺劉如意的密報,劉邦焉能不怒?焉能不在自己尚未嚥氣之時先搞掉樊噲,免得劉如意受那屠刀之苦?

其實,我們仔細分析劉邦接到的密報,如果密報所言為實,樊噲固然遭劉邦嫉恨,但樊噲在這事上充當的角色不過是一柄屠刀而已,呂后才是手握屠刀的終極BOSS,為何劉邦要收屠刀,卻不斬手握屠刀之人呢?

因為呂后是劉邦的髮妻呀,呂后是太子劉盈的親生母親呀。

如果劉邦斬了呂后,趙王劉如意可能暫時安全了,但劉邦卻成了殺害妻子的男人,太子劉盈則落了一個父殺母的悲劇。

更重要的是,太子劉盈是個仁弱之主,不足以當大任,若想劉盈的江山穩固,則少不了呂后的輔佐。

也就是說,無論是從感情上還是從道義上乃至從利益上,劉邦都不能殺呂后,就算是為了太子劉盈,劉邦也不能殺呂后。

明知道呂后是手握屠刀之人,但劉邦卻只能選擇斷了呂后的屠刀,而留住呂后的性命,這是劉邦的宿命,也是樊噲的宿命。

樊噲是劉邦的臣子,也是劉邦的兄弟,還是劉邦的連襟,他們有著很是深厚的感情,但在樊噲和呂后之間,如果劉邦要做個二選一,只能選擇犧牲樊噲。

當然,劉邦也有第二個選擇,那便是,既不殺樊噲,也不動呂后。

史書上記載此事的結局,便是這樣的。

不過,這個結局,不是劉邦選的,而是陳平幫劉邦選的。

陳平接到聖旨時,劉邦已行將就木,陳平擔心劉邦已經不夠清醒,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所以在處理此事時留了一手,既沒直接抗旨,也沒完全按照聖旨來,而是綁住樊噲,押解到京城去。

如果樊噲到京時,劉邦改變了主意,則樊噲就不必死。如果劉邦沒改變主意,那也叫樊噲及樊噲的家人知道,欲殺樊噲的,不是別人,正是皇帝。

出乎陳平意料的是,沒等樊噲到京,劉邦就駕崩了。太子劉盈登基為帝,呂后輔佐劉盈,這樣的政治格局之下,樊噲自然不用死了。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陳丞相世家》、《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遙望燕園


劉邦徵淮南王英布時受傷,回京養病時聽說燕王盧綰造反簡直萬念俱灰。於是派樊噲領兵十萬征討,後來有人說樊噲欲行不軌,這時能領軍打仗的人沒幾個了,劉邦害怕自己死後出現禍亂,於是派人去殺樊噲。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造反,劉邦御駕親征很快平定叛亂。劉邦在戰場上中流矢舊傷復發回京養病。這時侯燕王盧綰造反。盧綰是劉邦同年同日生的發小,同生共死的戰友。現在劉邦是萬念俱灰簡直是再沒有可信任的人啦,於是命同鄉焚噲領兵十萬去征討。樊噲剛一出發,有人就在劉邦面前打小報告說樊噲等人日後對趙王如意不利。劉邦一聽火冒三丈,原來劉邦不喜歡呂后生的太子劉盈,打算立戚夫人生的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聯合一幫老臣堅決反對才不了了之。劉邦聽說有人打算在他死後對趙王如意不利非常震怒,連自己的發小盧綰都返了,還能信任誰呢?況且樊噲是他手下第一猛將,日後真要是造反就麻煩了,為了劉家江山社稷不如早圖之。劉邦採用陳平計策,陳平去到樊噲大營宣詔,車中暗載大將周勃。陳平立即斬殺樊噲由周勃代領軍隊。陳平二人在路上合計,皇帝在氣頭上下旨,焚噲是劉邦的連襟,位高爵顯。萬一呂氏姐妹勸說皇帝改變注意後悔了,我們二人怎麼辦?最後陳平拿定主意把樊噲擒住押回長安交給皇帝處理。陳平到了樊噲大營命人先叫人築一高臺準備宣讀聖旨用,樊噲聽說來個文書沒有防備一個人出來接旨。周勃從臺後轉出擒住樊噲,奪了將印。陳平一個人押著樊噲回長安。半路上聽說劉邦崩逝了,這時呂后派人來讓陳平去滎陽駐守。陳平心生一計立刻回到長安。陣平來到劉邦欞前大哭說:"你讓我殺掉樊噲,我不敢自己做主,如今己把樊噲押回長安啦!"這簡直對死人說話給活人聽呢,呂后姐妹在幕後聽說後才鬆口氣。陳平靠自己的機智保全了自己。。劉邦當然不會殺呂后,呂后再怎麼飛揚跋扈也是自己人,不會危害劉家天下(至少他是這麼想的),他防的是異姓王。




關東俠客


一、殺掉樊噲的想法和部署是因為聽信了別人的傳言。當時,因為有人報告他的老戰友燕王盧綰謀反,他已經派當時的相國樊噲前去平叛。樊噲這個時候實際上已經按照他的命令帶兵離開。就在這個時候,有人告訴他樊噲可能會在他死後與呂后合謀殺掉他最愛的戚夫人和他最愛的兒子趙王如意。當時劉邦已經病重,自知道活不了多久,於是就相信那個說法,馬上派陳平和周勃前去追趕並殺掉樊噲。

劉邦的這個決定是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做出的,是情急無奈而做的決定。其因是聽信人言,這裡的人言是不是可靠並未經過證實,事實上他也知道已經來不及去證實。情急而無奈,再加上氣憤,倉促之間就派人去殺掉樊噲,這事兒本身就經不起推敲,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所以也就不可能波及他人。

二、殺掉呂后可不是跟殺掉樊噲一樣的事兒。以阿岔的判斷——

1、這個想法當時應該就沒有產生。

2、他即使有這個想法也應該明白那不現實。呂后不僅僅是他的結髮妻子,同時也是他事業上最得力的助手。他的重要戰友都跟呂后有關聯或有合作關係。呂后背後的勢力在當時的朝廷應該僅次於他自己。他找誰來完成這個註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3、當時他身邊的人基本上也是呂后的人。

4、呂后是他的兒子、太子劉盈的親生母親。他當初想要廢立太子就遭到了很強的力量反對,那時候他還沒有病,就已經意識到無能為力。何況眼下自己已經病重?皇后跟太子一體,他就是想動也動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