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刘邦驾崩前要杀樊哙,担心他和吕后合伙害戚夫人和儿子如意,却不直接杀吕后?

临汾舆情焦点


很多人都认为皇帝想干嘛就干嘛,想杀谁就杀谁?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想法过于天真了。就连纣王这样残暴无道的,杀皇后还要找个罪名。更何况刘邦这样的老牌政治家;如果要杀吕后(国母),这等同于杀自己;不但历史上会给他记录一笔(皇帝非常在乎这个,不然不会修史书了);而且朝堂上下会立刻炸了锅,各地王打着刘邦无道的旗号反叛,天下人会觉得刘邦无道而跟他分心离德。所以,杀皇后这是一件既不符合当时法律也不符合社会道德事情,一般皇帝最多是废了皇后,杀皇后这种冒天线之大不韪的事情,一般皇帝是不会干的,也干不成的。

刘邦逃跑的时候,连自己的亲生儿女都能丢下的人,你觉会是担心一个女人?

刘邦要杀樊哙,不是因为担心樊哙和吕后合伙害戚夫人和儿子如意;而是因为有人告发说樊哙和吕后串通图谋不轨——也就是谋反。刘邦的最根本的利益是——保证天下姓刘不变。至于戚夫人,只是他的一个爱好而已,就像一个男孩的玩具,再爱也比不上让他失去家里的地位重要。

俗话说,最铁的兄弟是: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一起经过商。这四样樊哙和刘邦都有:打仗、一起住、一起找乐子、樊哙卖狗肉的时候刘邦也来。但是面对谋反这个问题上——刘邦的决定很简单:杀了。

刘邦夺取天下后,面临了最大的挑战就是各地的异姓王的威胁——每一个地方诸侯都拥有强大的军力。而且个个都是饱经战场洗礼的名将,自己都不一定能镇得住这些异姓王,一旦自己不在人世了。自己的儿孙面对这些叔叔异姓王,能坐的稳?更可怕的是,这些异姓王都对自己的封赏觉得不满意。再刘邦看来,这些人造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为了大汉江山姓刘,为了自己得儿孙。刘邦做梦都想除掉这些异姓王,尤其是最厉害得两个——楚王兵仙韩信、梁王彭越。看看韩信得绰号就知道这人有多厉害了,曾经3万打陈余20万,最后得战果是击溃了陈余;这还只是他其中一个战例;梁王彭越也不是个善茬,跟项羽打了那么多年,依然是一个神奇得存在,让项羽头疼不已。但是这两个人战功卓著——杀了人心就散了,队伍没法带了。

于是刘邦就各种阴招,把韩信弄到洛阳贬为淮阴侯,彭越也弄到洛阳然后让他去四川。

其实,刘邦是想杀了他们的——毕竟死人才不会造反。但是如果真杀了,立刻就会人心散了,天下大乱。毕竟都是为了混个荣华富贵妻妾成群才跟着刘邦的,杀了这俩人等于画的饼就破了,跟随刘邦的人立刻会因为恐惧而联合起来干掉刘邦。

杀韩信太难了——韩信被封为三不见: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这太难了。但是这时候吕后出来了,对于吕后这个女人来讲——办法总比困难多。吕后对自己的老公心思实在是太熟悉了;吕后劫持了萧何,里用韩信对萧何的信任,把韩信骗进宫里。吕后创造性的实现了三不见,再阁楼上,让韩信站在凳子上,用布把他围起来,让一群宫女用竹子把韩信扎死。

刘邦回来,看到韩信死了,也没说什么;心里却舒了一口气,韩信终于死了。

还有彭越呢,咋办?彭越就没那么幸运了。彭越再路上对人抱怨,结果怨言传到了京城洛阳,吕后得知了。如果你仔细想想吕后是怎么知道一个王在路上的抱怨的,你就能感受到这个女人有多可怕了。吕后做法很简单:剁了他。一代勇将彭越就这样被剁成了肉酱。这还没结束,吕后把彭越做成了肉丸,然后把九江王英布(猛将出身)叫到京城,让九江王英布吃。

九江王英布吃了之后,总感觉哪里不对。回去的时候走到河边,当得知吃的是彭越的时候,吐了。吐出来的彭越变成了一种小虾(传说)。

刘邦对这个老婆很满意,也很恐惧;这个老婆已经不是一个女人了;她已经是自己不能随便除掉的一个人了,是一个自己的盟友了——也可以说是绑架了自己。如果杀了吕后,就等于说杀韩信、彭越是错的,自己也会成了过河拆桥的人。

刘邦的恐惧无奈——来自于一次朝会。刘邦一直想立如意为太子,把吕后生的汉惠帝刘盈给废了。刘邦在超会上刚刚表达出这个意思;自己最信任也是人品最老实的的周勃跳出来了,公然反对。刘邦一看,只好作罢——朝会上反对声音浪潮太高了。自己光屁股张大的兄弟都反对。

吕后做了一件让大家十分感动的事情——下朝后,吕后给周勃跪下感谢。就像当嫂子的感谢小叔子那样。吕后获得军方的支持——刘邦的兄弟们的支持。

加上下棋的四个白胡子老头(可以查查史记),不想写了。

总之,吕后的政治影响力不亚于刘邦。而且在保证大汉江山姓刘这一点上,吕后和刘邦的利益是一致的。

杀吕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吕后在朝廷中的根基以及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当得知樊哙——刘邦的妹夫,娶了吕后的妹妹;和吕后串通谋反,刘邦能做的是先杀樊哙,因为60岁的刘邦身上的箭伤复发了。但是派去的人很有意思——收兵权的是周勃,杀樊哙的是陈平。


嘟嘟读读


刘邦驾崩前安排陈平去杀樊哙,因为樊哙怕自己去世以后,樊哙会和吕后合伙谋害自己挚爱的戚夫人和他曾多次想立为太子的和戚夫人共同的儿子刘如意,却没有直接杀吕后。


刘邦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谁对他的江山不利就杀谁,韩信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帮他处理掉了项羽,就要过河拆桥了。但他没有自己杀,而是他外出的时候,吕后利用韩信对萧何的信任把韩信诱骗来杀掉的。单从这一个层面讲刘邦和吕后不仅仅是夫妻,更是最铁的盟友,两个人都有稳定江山的共同目的,一路走来,吕后和儿子的所经历被俘生涯,多年来一个人艰难撑起整个后院,这些除了使刘邦内心有愧,更让吕后成长起来,让她获得众人认可,以至于刘邦想杀她都做不到!

而樊哙是刘邦的同乡,两人一个是杀狗的屠夫,一个是地痞保长,臭味相投,竟然一路打败了关羽,称王封侯。要说樊哙是立了大功的:刘邦入咸阳醉情声色,樊哙给他当头棒喝让刘邦收心好对付项羽;鸿门宴怒责项羽,给了刘邦逃命的机会;跟着刘邦冲锋上阵,收五城六郡,俘虏12个大将,平燕王臧荼叛乱等,加上他又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媭,随着韩信、英布等大将一个个死去,军权也就落在樊哙手里。


刘邦本来没想杀樊哙,但是同为同乡的卢绾竟然也谋反了,这让刘邦后背发凉,想着万一樊哙也这样那就完了,加上有人进言樊哙会伙同吕后对戚夫人和如意不利,于是起了杀心,这样一来免除后患,二来震慑吕后,好让自己死后,戚夫人和儿子好过点。

但是他派去杀樊哙的陈平是个老狐狸,杀樊哙怕得罪吕后,不杀又有违圣命,所以没杀樊哙,而是押着他回去让刘邦看着办,结果回来路上刘邦驾崩了,樊哙因此捡了一命。可怜刘邦死的太快,想杀的没杀了,想保护的也没保护了,戚夫人和他儿子不久也去地府找他团聚了,只是刘邦见戚夫人死的那么惨会有什么感想呢?



墨梅逸清寒


首先我要更正一下题主的说法,刘邦在驾崩前杀樊哙,并不是担心他和吕后会合伙害戚夫人和刘如意,而是担心自己死后,勇将樊哙拥兵于外,吕后掌权于内,对刘氏江山构成威胁。


帝王之术的关键在于制衡。刘邦将江山交给孝惠帝刘盈,实际上就是交给了妻子吕雉,但是吕雉为人刚毅,刘邦又担心吕雉会权力欲望膨胀而霍乱大汉天下,因此才产生了除掉樊哙的想法,目的就是拔掉吕雉的獠牙,起到制衡朝局的作用。

说到底天下是吕雉和刘邦一起打下的,吕雉对于刘邦并不仅仅是糟糠之妻那么简单,吕雉还是刘邦最可信的盟友和帮手。

刘吕之盟,帝王之路

首先,吕太公和刘邦通过姻亲结盟,让刘邦获得了最早的助力,吕雉的两位兄长更是成为了反秦先锋,替刘邦不断开疆拓土。



在吕雉和刘太公一家被项羽所俘时,吕雉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让智囊范增也无可奈何。

刚毅能断,诛杀叛逆

大汉建立之后,在剪除异姓王的斗争中,吕雉的刚毅狠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将发配蜀地的彭越诱骗回京城,让其亲信告发其谋反,之后将彭越剁成肉酱并分发给各路诸侯。


随后,吕后又联合萧何将企图谋反的韩信诓骗到未央宫,之后用一群宫女以白纱遮住,以竹剑杀之,还没有违背刘邦的“四不杀”承诺。

即用且防,帝王之道

吕雉做了很多刘邦想做而不能做的事,这样可靠可信的盟友,刘邦是十分欣慰的,但是对于吕后的狠辣,刘邦也有些如芒在背。因此必须采取手段,制衡吕后的权势,这也是刘邦想除掉樊哙的根本原因。

因此刘邦只会制衡吕后,但不会除掉吕后,杀了吕后才会导致天下大乱,这不是刘邦所希望看到的。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刘邦在临终前想杀樊哙,并不是因为他担心樊哙和吕后合伙害戚夫人及赵隐王刘如意。女人对于刘邦而言,仅仅是女人而已,戚夫人再得宠,还上升不到需要刘邦诛杀开国功臣以保全她的地步。至于刘如意,刘邦早已将其分封于赵地,、裂土封王,而且还派了敢顶撞自己的周昌去当赵相,为的就是希望自己去世后刘如意能得以保全。而樊哙作为列侯、武将,还没有能力处置刘姓诸侯王。刘邦之所以在临终前想杀樊哙,更多的还是担心樊哙会倒向吕后阵营,危及其继任者汉惠帝刘盈的皇权。实际上,刘盈的地位刘邦并不担心,毕竟刘盈是吕后的亲儿子,吕后再强势,不过弄权而已,绝对不会危及刘盈的地位,而真实历史也的确如此。只可惜,刘邦的一切如意算盘都因为陈平的自保落空了。樊哙侥幸保住了性命,作为吕后的台柱,吕后专权,无论樊哙站不站到台前,都是一股坚定的支持力量。



而戚夫人和刘如意,刘邦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对儿子刘如意,刘邦多少还有保全之心,戚夫人则完全被刘邦抛诸脑后了。临终前的刘邦更关心的是他创下的大汉王朝,而不是女人,女人注定只能作为政治牺牲品。那么,刘邦既然预见到了吕后的强势,为什么不索性杀了吕后呢?



首先,吕后无大过,废后乃至杀后师出无名。相反,在刘邦晚年剿灭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吕后是充当其急先锋,是立了大功的,韩信、彭越都是亡于吕后之手。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突然想废后甚至杀了吕后,几乎没有拿得上台面的理由。



其次,吕后在充当急先锋、协助刘邦剿灭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也在逐渐树立了自身的政治权威,并培植了自身一定的政治势力。临终前的刘邦,想要轻而易举地除掉吕后,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原因,如果刘邦铁了心要除掉吕后,凭他当时的地位和权力,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刘邦却没有,为什么?因为刘盈性格较为软弱,而在刀光剑影中劫后余生的开国勋臣们都是些虎狼之辈,凭刘盈之力还能否镇得住这些人,刘邦并不确定,更不放心。那么,谁又能帮助刘盈镇住场面呢?任何人都难以让刘邦绝对放心,相比之下,刘盈的生母吕后是略微让刘邦放心一些的。毕竟虎毒不食子,吕后再强势,至少不会危及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时,吕后掌权的法理依据就是他作为刘盈的亲妈这个身份,吕后更加不会危及刘盈的地位。换句话说,吕后即便专权,不至于将大汉王朝改了姓。但是,其他人就很难说了。这才是刘邦留下吕后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刘邦又是担心的,刘盈软弱,而吕后又过于强势,这才有了诛杀樊哙以削弱吕后实力的举动。只可惜,刘邦不是神,没能料到所有的结局。



不过,从后来的历史来看,这的确是最佳选择。吕后虽然专权,却始终没有武则天之心,总体上还是维护大汉王朝和刘姓江山的。即便是后来重用诸吕,也仅仅是为了维护和加强自身权威,却始终守着这个底线。否则,如果吕后有心取刘代之,后来带头剿灭诸吕的齐藩还能否存在都很难说,更别说汉文帝刘恒捡漏继承皇位了。同时,吕后也的确凭着自身的权威和势力帮软弱的刘盈镇住了场面。至于刘如意母子,无非吕后报复而已,毕竟刘邦的大多数儿子和兄弟家族吕后都是保全了的,淮南厉王刘长更是吕后一手抚养长大的。吕后并没有大肆诛杀刘姓宗室,更没有改朝换代之心。


农民工歪说历史


此问题分三步来讲,首先刘邦生命快到尽头时,想杀掉樊哙是有前因的,那就是与刘邦,樊哙一起的卢绾造反了,虽然被刘邦平定了,但是刘邦会怎么想?一起出来打天下的卢绾都反了,谁人还可以相信?樊哙的英勇那是有目共睹的,万一自己死了,他再来造反怎么办?况且已经有人谏言说樊哙谋反,那就除掉潜在的隐患,于是派谋士陈平去执行此任务,陈平只执行了一半,那就是把樊哙抓了,但是不杀,而是绑回京城,打算让刘邦当面处置,樊哙与你刘邦是连襟,万一你到时又会后了怎么办?

其二,刘邦是比较宠爱戚夫人的,都打算把太子换成戚夫人的儿子,之时吕雉与一众大臣的阻止才暂时搁置,万一自己驾崩后,吕雉姐妹联合起来,吕雉是后宫之主,樊哙是大将,自己死了倒是干净了,戚夫人和他的儿子又该如何?这样的情况下,樊哙必须得死,至少可以减少吕雉在自己死后,大权独揽的势力扩大的可能。

最后,刘邦不直接杀掉吕雉,一方面可能是出于补偿,常年的征战,他刘邦没有尽到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应该尽到的义务与责任,另外一方面,吕雉除了后宫地位较戚夫人等一众妃嫔地位高之外,没有其他可以直接威胁到戚夫人的地方,要不然也不会请外援商山四皓来了,要说有其他的硬实力,那就是吕雉的妹夫樊哙,况且此时的刘邦太清楚朝政走向,文臣武将都在同情吕雉,其威望已经不同往日,真要除掉吕雉,其后果未必能他料想的那样美好。


农夫说历史


这是讲的刘邦临死前的事。卢绾反,刘邦派樊哈顾兵去平叛。这时有人在刘邦前说樊哙的坏话,汉书是这样说的,人有恶哙党于吕氏,说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大怒,乃使陈平戴绎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帝已崩,吕后释哙,得复爵邑。按我们现在的分析有这样几层意思,吕后是刘邦的帮手,没有其他矛盾,唯一的矛盾是太子的废立,但两人都是刘邦的儿子。要有矛盾就不会在刘邦病重时问丞相的以后按排,事实证明吕后也是按刘邦的遗嘱来办的。二是樊哙是个粗人战功卓越并和吕后是亲戚,大臣们肯定是另眼相看,说没说过要杀戚氏的话,说的可能性大,因为他和吕后是姻亲。他仗着吕后的势力说点过头话是可能的。因为党附吕后引起其他人的不满,所以就有人告他的黑状。问题是派去杀樊哙的人是陈平和周勃,陈平觉得樊哙和吕后是姻亲,所以当场并未斩杀樊哙而是带回来你们自己处理,如果生变也给自己留足了后路,结果是押回樊哙刘邦已经死了,吕后把樊哙给释放了。这件事是刘邦在病中在气头上作出的决定,难免有些草率,这个决定能不能保护戚氏和赵王如意,这只是刘邦的一个想法,至于说吕后对待戚氏太狠毒,也是我们现代人分析,没有见那一个帝王或掌权王后是厚道的,这是当时宫廷中斗争长态。


不倒翁


吕后与刘邦是结发夫妻,有感情,有经历,楚汉战争中过程艰难,经历生死,是在血与火的考验过程中走出来的,这是刘邦及其丰沛集团人物都亲身经历过而且看到过的,所以说刘邦杀吕后没有任何认知上的基础与确切的理由。况且,吕后虽然是女流之辈,但是她的决绝手段与自我能力非同一般,在当时的汉廷大臣都认知:吕后妇人,专欲以诛异性王及大功臣!刘邦在朝内的夫妻店开的很好,很默契,安刘氏、绝隐祸,诛王侯、抑势力,醢之梁王彭越,遍赐诸侯,淮南王英布惊觉。吕后用超常的手段诱骗韩信至汉廷的钟室秘而杀之,刘邦从前线回来:“且喜且怜之。”喜的是吕后的手段,怜之于韩信对汉家的作为。你想,吕后这样的能力与作为刘邦怎么能杀了她呢?


吕后的能力与作为连武帝时代严谨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赞叹不已,感慨的说:吕后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的职权,施政不出门户,天下却也安然无事。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专心从事农耕,衣食富足起来了。这样的能力谁不赞叹?刘邦如何要杀她呢?刘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汉家的国祚啊,不是与吕后在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认知吗?不能杀,也不会杀,这是汉家的根本大业,她俩都是一致的认知罢了。


杨柳青青春之声


周勃、陈平二人奉旨来到燕地,刚刚平定燕地的舞阳侯樊哙隆重地迎接了两位钦差大人。

不料,周勃所奉的旨意是接管樊哙统领的全部军队,陈平带来的旨意是立斩樊哙。樊哙多多少少有些懵,自己刚刚立了大功,为何就要收兵权、上断头台呢?

因为垂死之际的刘邦接到密报。

密报称,樊哙已和吕后商议定了,一旦刘邦晏家,他樊哙就举燕地兵,直扑临近燕地的赵地,斩杀赵王刘如意。

据《史记》记载,刘如意可能是刘邦最爱的儿子,刘邦甚至因为对刘如意的爱,而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将原本的太子刘盈改为一郡国的国王。

虽然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权力很大,但在改易太子一事上,最终还是没能如刘邦心愿,太子刘盈仍旧是那个太子,赵王刘如意仍旧是那个赵王。

可想而知,先是经历改易太子的失败,后又听闻樊哙欲斩杀刘如意的密报,刘邦焉能不怒?焉能不在自己尚未咽气之时先搞掉樊哙,免得刘如意受那屠刀之苦?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刘邦接到的密报,如果密报所言为实,樊哙固然遭刘邦嫉恨,但樊哙在这事上充当的角色不过是一柄屠刀而已,吕后才是手握屠刀的终极BOSS,为何刘邦要收屠刀,却不斩手握屠刀之人呢?

因为吕后是刘邦的发妻呀,吕后是太子刘盈的亲生母亲呀。

如果刘邦斩了吕后,赵王刘如意可能暂时安全了,但刘邦却成了杀害妻子的男人,太子刘盈则落了一个父杀母的悲剧。

更重要的是,太子刘盈是个仁弱之主,不足以当大任,若想刘盈的江山稳固,则少不了吕后的辅佐。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道义上乃至从利益上,刘邦都不能杀吕后,就算是为了太子刘盈,刘邦也不能杀吕后。

明知道吕后是手握屠刀之人,但刘邦却只能选择断了吕后的屠刀,而留住吕后的性命,这是刘邦的宿命,也是樊哙的宿命。

樊哙是刘邦的臣子,也是刘邦的兄弟,还是刘邦的连襟,他们有着很是深厚的感情,但在樊哙和吕后之间,如果刘邦要做个二选一,只能选择牺牲樊哙。

当然,刘邦也有第二个选择,那便是,既不杀樊哙,也不动吕后。

史书上记载此事的结局,便是这样的。

不过,这个结局,不是刘邦选的,而是陈平帮刘邦选的。

陈平接到圣旨时,刘邦已行将就木,陈平担心刘邦已经不够清醒,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所以在处理此事时留了一手,既没直接抗旨,也没完全按照圣旨来,而是绑住樊哙,押解到京城去。

如果樊哙到京时,刘邦改变了主意,则樊哙就不必死。如果刘邦没改变主意,那也叫樊哙及樊哙的家人知道,欲杀樊哙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帝。

出乎陈平意料的是,没等樊哙到京,刘邦就驾崩了。太子刘盈登基为帝,吕后辅佐刘盈,这样的政治格局之下,樊哙自然不用死了。

参考资料:《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陈丞相世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遥望燕园


刘邦征淮南王英布时受伤,回京养病时听说燕王卢绾造反简直万念俱灰。于是派樊哙领兵十万征讨,后来有人说樊哙欲行不轨,这时能领军打仗的人没几个了,刘邦害怕自己死后出现祸乱,于是派人去杀樊哙。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很快平定叛乱。刘邦在战场上中流矢旧伤复发回京养病。这时侯燕王卢绾造反。卢绾是刘邦同年同日生的发小,同生共死的战友。现在刘邦是万念俱灰简直是再没有可信任的人啦,于是命同乡焚哙领兵十万去征讨。樊哙刚一出发,有人就在刘邦面前打小报告说樊哙等人日后对赵王如意不利。刘邦一听火冒三丈,原来刘邦不喜欢吕后生的太子刘盈,打算立戚夫人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吕后联合一帮老臣坚决反对才不了了之。刘邦听说有人打算在他死后对赵王如意不利非常震怒,连自己的发小卢绾都返了,还能信任谁呢?况且樊哙是他手下第一猛将,日后真要是造反就麻烦了,为了刘家江山社稷不如早图之。刘邦采用陈平计策,陈平去到樊哙大营宣诏,车中暗载大将周勃。陈平立即斩杀樊哙由周勃代领军队。陈平二人在路上合计,皇帝在气头上下旨,焚哙是刘邦的连襟,位高爵显。万一吕氏姐妹劝说皇帝改变注意后悔了,我们二人怎么办?最后陈平拿定主意把樊哙擒住押回长安交给皇帝处理。陈平到了樊哙大营命人先叫人筑一高台准备宣读圣旨用,樊哙听说来个文书没有防备一个人出来接旨。周勃从台后转出擒住樊哙,夺了将印。陈平一个人押着樊哙回长安。半路上听说刘邦崩逝了,这时吕后派人来让陈平去荥阳驻守。陈平心生一计立刻回到长安。阵平来到刘邦棂前大哭说:"你让我杀掉樊哙,我不敢自己做主,如今己把樊哙押回长安啦!"这简直对死人说话给活人听呢,吕后姐妹在幕后听说后才松口气。陈平靠自己的机智保全了自己。。刘邦当然不会杀吕后,吕后再怎么飞扬跋扈也是自己人,不会危害刘家天下(至少他是这么想的),他防的是异姓王。




关东侠客


一、杀掉樊哙的想法和部署是因为听信了别人的传言。当时,因为有人报告他的老战友燕王卢绾谋反,他已经派当时的相国樊哙前去平叛。樊哙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按照他的命令带兵离开。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他樊哙可能会在他死后与吕后合谋杀掉他最爱的戚夫人和他最爱的儿子赵王如意。当时刘邦已经病重,自知道活不了多久,于是就相信那个说法,马上派陈平和周勃前去追赶并杀掉樊哙。

刘邦的这个决定是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做出的,是情急无奈而做的决定。其因是听信人言,这里的人言是不是可靠并未经过证实,事实上他也知道已经来不及去证实。情急而无奈,再加上气愤,仓促之间就派人去杀掉樊哙,这事儿本身就经不起推敲,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所以也就不可能波及他人。

二、杀掉吕后可不是跟杀掉樊哙一样的事儿。以阿岔的判断——

1、这个想法当时应该就没有产生。

2、他即使有这个想法也应该明白那不现实。吕后不仅仅是他的结发妻子,同时也是他事业上最得力的助手。他的重要战友都跟吕后有关联或有合作关系。吕后背后的势力在当时的朝廷应该仅次于他自己。他找谁来完成这个注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当时他身边的人基本上也是吕后的人。

4、吕后是他的儿子、太子刘盈的亲生母亲。他当初想要废立太子就遭到了很强的力量反对,那时候他还没有病,就已经意识到无能为力。何况眼下自己已经病重?皇后跟太子一体,他就是想动也动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