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考中秀才,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什么水平?

kikilala75


明清文人进阶的顺序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及格的便算是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可得秀才的称号。


但秀才仍旧是白丁书生,接下来就得厉兵秣马继续准备三年一度的县教育部门准备的乡试了,乡试达标便是举人了。到了举人从此告别寒门,正式为仕,国家正式认其为朝廷命官,每月拨给俸禄以让他衣食无忧,继续准备朝廷在京城准备的会试。

(殿试)

就是会试不中也可回县为县级干部。会试是朝廷教育部门负责,会试通过者便是进士了。进士一般是朝廷大学士或者六部尚书主考,题目皇帝出题,皇帝就是走个过场挂名主考,不过三甲只能皇帝确认,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以引为心腹。皇帝说谁是状元,谁就是状元! 其他排名,主考官排名,这就是天子门生的由来!

说白了殿试就是给皇帝选趁手的人而诞生的。

鉴于以上,也就是说秀才相当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者,初中毕业水平。

举人已经开始为朝廷命官,得是高考之后的优秀毕业生,且属于二本打底后又自己报考通过了公务员考核的优秀人才。他们都是省提学官主考(等同于省教育部副部长或者教育厅厅长主考)一般在省会城市主考通过! 举人顶天能干到五品退休,没有门子的,也就县委书记干到死!

进士则是国内一流大学毕业,公务员干到京官类型的人。他们先去国务院或者中央部门观政实习,然后有门路的留京,没门路的外放,起步县委书记,干到天也就三四品!留京的,努力一下说不定可以做到大学士六部尚书(国务院总理)退休!

包公科考中了第二十三名进士,因没有没门路,翰林无分,奉旨榜下即用知县,得了凤阳府定远县知县。 颜查散后来科考得中,仁宗亲点当朝状元,进了翰林苑,升了翰林院修撰,后来升任枢密院掌院。 倪继祖中了第九名进士,到了殿试皇帝又钦点了榜眼,杭州太守出缺,放了他杭州太守。


(殿试首名状元郎)

至于三甲这类人除了自身天赋异禀,家世也过硬,属于食物链顶端的培养人才。

唉~千古儒生寒窗事,不过“学而优则仕”,古今概莫能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