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新个税法拟于明年1月1日全面实行,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月,适用新的综合所得税率,你怎么看?

寻觅\\错过


新个税法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

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计算个税时,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点评:很多人一看到减税,便觉得是重大利好,然而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根据最新的个税法规定,快刀为大家算了一笔账。以平均5000元工资计算。

降税前:你最终拿到手的工资是:5000元-45元(个税)-330元(社保)=4625元;

降税后:你最终拿到手的工资是,5000元-920元(社保)=4080元。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社保后期将有税务部门按照实际收入比例征收,而不再按照最低比例征收。所以新规之后,尽管税收减少了,但扣除社保之后,实际到手的收入将会下降10%左右,而这仅仅是5000元工资这一档的,1万甚至2万以上收入的降幅会更大。

问题来了,实际到手收入少了,企业的情况又如何呢?接下来快刀为企业算一笔账。我们继续以5000元工资计算。

降税前:企业需要帮你交670元的社保,加上你自己交的330元=1000元;

降税后:企业需要帮你交1860元的社保,加上你自己交的920元,合共2780元。

以平均工资5000为例,每人公司新增成本1190元,如果100人,一个月新增12万成本,一年144万成本,这仅仅是按5000元工资计算的结果。这意味着什么呢?一旦正式开始实行,全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将无力承担如此高额的生产成本,企业将面临破产风险。企业破产了,那么大量的员工将会事业,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量化达人


每年只要传出个税改革的消息都会成为脍炙人口的热点话题。确实,毕竟关乎到个人利益,没有不关心的道理。有人说应该调到一万,有的说应该调到8000,种种声音层出不穷。

8月29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根据草案,新个税法拟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拟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并适用新的综合所得税率。此次税改的亮点不只是拟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上调,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收入综合计税,首次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很多人认为起征点5000元依然偏低,建议调整至7000~10000。那么,对于此次新个税改革将起征点调至5000元,早餐君先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早餐君认为,将起征点调至5000是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的事情,5000元算是一个保守的数字了。对于国家来说,能确保个税收入不会缩减太多,如果真提到7000元或者1万元,个税收入可能会大幅缩水。要知道去年的财政总收入中,个税收入的占比可是高达7%左右,也算得上是一个重要的税收来源了。

对于百姓来说,也算是一点小福利吧。毕竟蚊子再小也是肉,一分也是爱呀。而且这次个税法草案,新增了一些个税抵扣项,比如房贷月供抵扣、租房抵扣、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抵扣等,这实际上也是在变相提高个税起征点。举个例子,你每个月收入1万元,月供3000元,那么你的应纳税额将变成1万元减去5000元再减去3000元,只有2000元,按照2000元再乘以个税缴纳比例的话,你每个月缴纳的个税应该是大大降低了。

总体来看,5000元的起征点没有提高。新增的个税抵扣项虽然还没有明确扣抵细则,也是国家在鼓励你消费、鼓励你教育好子女,鼓励你照顾好老人,而不是只知道存钱。


早餐幺幺


8月29日上午,新个税草案已审议通过。后续新个税法拟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自2018年10月1日开始施行,先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并适用新的综合所得税率。

税改的亮点:除将3500提至5000外,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收入综合将纳入计税,且首次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不过怎么扣除仍需后续方案制定。

新增项目税前予以扣除:赡养老人的支出,此前为居民个人的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四项支出

怎么说呢,个税起点明显是低的,收的都是工薪阶层的钱,税收目的本就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然而却成了工薪阶层重重的负担。

而税前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数额,目前还没制定出来,关注后续进展吧,别让我们城市的白领们,中产都不敢消费,不敢生娃了

点赞转发评论关注,谢谢大家!十年股窗,直面牛熊,我,不曾闻达于股市,却知股市风云。

股海猎人


作为一个需要缴纳个税,并且负担很重的人,说实话,看到这个结果,还是挺失望的。

首先,我觉得个税起征点有点低了,从2011年的3500元,提升到5000元。7年间,才提升了1500元,而物价和房价,在这7年间差不多提升了两倍。个人觉得,起征点提升到8000元至10000元才是合理的。

其实,这次个税法修订,增加了教育、赡养老人、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抵扣,这是一大进步。中国城市居民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有了这方面的抵扣,可以适当降低负担。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看到抵扣的细则和标准,以及抵扣的条件。不知道后继细则的执行是否合理和容易。

第三,有统计表明,中国企业的税负排在全球180多位,前七个月,中国的税收增长达到20.6%,几乎是GDP的三倍,希望国家能出台更多减税政策,减轻人们的税负,拉动消费,提振经济。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你有什么意见,欢迎评论。


新峰映画


这算是韭菜黄时节的一个好消息吧。。。。。

物价已经涨了不少,房价涨了更多,唯一不涨的就是工资。而和工资挂钩的个税,一直还是参照那么多年前的水准。

说个往事啊,很多年前,我给现代快报写专栏,是过一段时间才结算稿费的。

有一次,给我结算了1万多的稿费。大概是几个月的专栏费。

报社在邮寄稿费给我之前,肯定给我代扣了个人所得税,20%,您看看,一个爬格子动物,每一分钱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结果一下子扣掉了2000多。

结果呢,地址搞错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汇款单没到我手里,退回去了。

这一退回去,我费了很大周折,联系报社,报社编辑再给我联系财会,最后确认退到了报社,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得再邮寄一次。

而邮寄之前,按照稿费支出的原则,再扣一遍税。

我真是不高兴了,我说这个怎么怎么肥四啊,不是扣过了吗?

财务说我们也没办法,按道理出去的稿费就是扣20%,税务局就是这么规定的。

可是我扣过了啊......

那也没人证明你已经扣过了啊.........

反正就是一头雾水地又扣了一边个税。

可怜啊,写了很久的专栏,千恩万谢拿到了1万多稿费,4000多是当时普通职工2个月的工资,就酱紫。

调整个税,总之是一个已经听了很久,但闻楼梯响的好消息,终于落地了。800起的个税,实在是太低了也不符合国情了。

希望,更多的家庭,周末餐桌上多一块牛排,多一锅猪蹄子汤,......不过现在好像蔬菜也很贵了。


陈岚的女拳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喜欢说实话,仅仅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其实意义不大,比如2011年的3500元可能比现在的5000元还要值钱,所以提高到5000元不能给侯马性侵公众太多的惊喜,反面可能还让不少人对个税起征点提高抱以失望。

而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收入综合计税,首次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目前仍只量个政策理论框架,具体明细的规则尚未出台,先还不好评说。也就是说,是综合计税让纳税人税赋低还是分类计税让纳税人税赋予低,有待实践的检验,如果综合计税的范围扩大有可能比原来纳税还要高,就说明个税改革离民众期望的目标尚远。

这种可能还是存在的,对一些仅仅靠工薪收入的民众来说,综合计税可能有利,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税负;但对一些兼职或有其业余收入的人来说,由于综合计税将这些都纳入计税范围,则纳税额有可能增大,税赋还有可能加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这也可能成为一些民众担忧的地方,但愿综合计税能对这个问题有比较妥当的处理方式,让个税更加圆满。


开伟观察


非请自来。

新个税法拟于明年1月1日全面实行,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月,适用新的综合所得税率,你怎么看?微笑地看,看热闹不嫌事大!

适用新的综合所得税率这个才是亮点,分类与综合两者计税规则不同,结果自然不同,相当于扩大了应纳所得额的范围,直接影响应纳税额。到时一算,惊呼,哇塞,原来还有这操作!

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5000元/月,这幅度远远达不到人们的预期,我想大家都跟我一样对此倍感失望。N年前的3500元与现在的5000元,相对而言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铁定的事情多说无益!

大家最感兴趣的,应该就是专项附加扣除这一举措。连提出建议的都不知道如何操作,具体细则都不知道如何出台,影响立法的严肃性。水中花,镱中月,看上去很美,却无法获得!

按理说,征收的方案应该很快实施的,我想专项扣除的细则也能很快落实……

好事多磨,好事多磨,好事多磨,呵呵!


龙门账


大家好,我是您身边的理财问答达人,财富精算师,欢迎多多关注我!

首先感谢国家,总算想到了我们老百姓,给我们提高了起征点,给我们减轻了负担,感谢!

新的综合税率也不错,拉大了间距,中低收入人群可以少缴税了!

国家还贴心的把养老、教育、房贷列入专项扣除,我们这些养家的房奴,感动的热泪盈眶。

我为什么眼里含着热泪,因为我爱着土地爱的深沉!!

但是,我还是向吐槽一下,个税起征点有几个问题:

1、没有考虑地区差异。北京和青海,同样的8000块工资,面临的消费支出是不一样的。既然五险一金的缴纳可以考虑地区因素,个税起征点为什么不能?

2、税率相对较高。

相对美国最高25%的水平,国内45%的边际税率真的太高了!!!

3、专项扣除的可操作性。

细则没有出来之前,个人的感觉,就是这部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不管怎么样,能少交点税,我们可以喘息一下。

感谢国家!


财富精算师


新个税终于落地,从今年10月起上调到5000元,算得上工薪族的好消息,以后你拿5000元工资,就可以不缴税了;可能很多人非常关心调整之后,相比之前3500的标准,究竟可以省多少,如下图,如果1万元工资,就省了445元,到1.4万的工资,省了930元,在如今生活各项成本上升的当下,一千以内的蚊子肉也是肉呀!

实际上,这次个税相比之前最大的变化,是征收体系巨大变革,(如下图)比如列出了五项税前扣除项目(子女教育、大病医疗、房贷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意味着个税进入到综合征收阶段,这显然是一个进步,也明显看出了为工薪阶层减负,不然大家也没有多余的钱来进行消费,一定程度也会消费对经济的推进作用,尤其目前中美贸易存在摩擦和分歧,在出口受限的情况下,就需要扩大内需,而内需的关键就要扩大居民的收入,而个税减负正式为了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关键之举。

比如你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子要供,那么各种减免后,即使是1万元的工资,差不多也不用交个税了;但如果你只是单身,就享受不到这种优待,差别化征税时代来了。还有赡养老人支出扣除,也反应了目前养老金的缺口还是蛮大的,以后养老压力确实大,尤其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通过减免这一项,也体现了一定的人性化。虽然也减免不了多少,但也有一定的进步,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好。


侯哥财经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对于我们工薪族来说,10月份发工资就可以享受这份小红利了,多少可以省几十块钱的税钱了,收入高的估计可以省到150元的税钱。

这样的减税虽然对广大的靠薪资吃饭的人来说,是一项不错的福利,但在心里总还是感觉有点失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个税起征点的调整提高,就意味着我们的基本生活成本在逐年上升,也就是说,物价年年在涨、货币年年在贬值。

想当初个税起征点为800元的时候,后来每隔几年就调整一次,到现在的5000元。我们的生活就在涨收入涨工资与涨成本涨物价的螺旋式交替上升中,每一次的变化都是几多欢笑几多愁。

我们个人所交的税少了,就必然意味着国家的国库收入减少了,如果国家的总的支出没有相应减少的话,那就意味着国家必须通过另外的渠道增收来弥补这样一个缺口,比如增加新的税种,否则就只能继续印货币了。这样未必是一件好事!

从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几年之后,个税起征点就有可能变成8000,再慢慢就是1万了。真不希望看到哪一天千万元的富翁只相当于现在的百万元的穷人,想想曾经的万元户是多么的牛气啊!现在的百万元户还值什么?大城市买一套房子不起,小城市买了房子就变成了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