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清朝奇怪现象,为什么官员下跪前拍几下袖子?暗含多种潜规则

随着最近清宫剧的火爆,许多清朝时的习俗被人们津津乐道,许多细节之处也让人大为不解,那就是清朝官员在下跪之前,都会拍几下袖口,这在前朝是没有过的。

清朝奇怪现象,为什么官员下跪前拍几下袖子?暗含多种潜规则

让人很是不解,为什么下跪之前要拍几下袖子呢?在明朝和之前的朝代都没有如此,同样是马背上得天下的元朝也没有这样的习惯,这似乎是清朝独有的一种参拜礼仪。

这就不得不从清朝官员的官服说起,清朝的官服是由旗装演变而来,在入关之前满人是在关外打猎的,他们穿的旗装会有一个马蹄形的袖口,叫马蹄袖,满语叫“哇哈”。

当时满人以打猎为生,这个马蹄袖的作用就是保护手,其材质明显要比衣服的布料硬一些,打猎时能防止被树枝刮伤,或是擦伤,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一带,手破皮了很难痊愈。

受伤必然会影响打猎,有了这种马蹄袖之后,就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不打猎的时候袖子过长,就会卷起来,这样也不影响生活,后来清军入关,官服沿袭了旗装的样式。

清朝官员穿上马蹄袖的衣服后,平时也是卷起袖子的,在见到上级之后行跪拜礼,也就会放下袖口,这种礼节在满人中叫“放哇哈”,也可以理解为表示进入工作状态。

清朝奇怪现象,为什么官员下跪前拍几下袖子?暗含多种潜规则

因为此前都是在打猎和打仗时才放下马蹄袖,这样是对上级的一种尊重,如同现代军人见到上级,会整理穿戴整齐的道理相似,拍几下袖子是纯粹的一种礼貌表现。

这种习惯清朝没有明文规定,只是约定俗成,后来也延伸出了其它几种不同的解释,也是几种种潜规则的意义,拍袖子表示两手空空,对下级官员而言,两手空空是好的。

一来手里没有暗藏武器,二是表示自己手里“干净”没有贪污,在古代一些王公大臣难免做了什么亏心事,害怕刺杀是正常心理,就算是手下的官员也会防范。

在清朝时皇帝为了防止行刺,在宠幸一个妃子时会翻牌子,翻到了某个妃子之后,妃子会沐浴等候,一丝不挂的卷在一个被子里,然后被太监抬着送到龙床上。

这样的做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行刺,并且这些妃子还不能在龙床上留宿一夜,完事后就要送走,其防范意识是非常强的,下级官员在参拜皇帝或王公时,拍袖子也是自证清白。

清朝奇怪现象,为什么官员下跪前拍几下袖子?暗含多种潜规则

看来这些之后,不免让人觉得清朝的礼仪复杂,尤其是在皇宫之中,从行走到坐立都有各种各样的规矩,数不胜数,一些礼仪除了摆谱显示尊贵外,毫无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