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陪伴了我很多年的 U盘,最近终于丢了,它曾经被小偷偷过,但又被整个还了回来,但即使如此,它还是不可避免的丢了。虽然我自觉自己常常喜新厌旧,但是满满一U盘64GB的种子不知道捡到的人会不会珍惜身体。


本来想随便捡个活动送的优盘用用算了,但是转念一想,人不能如此没有追求,那些U盘读写速度都惨不忍睹,对于我这种选择性耐心失调的人,大概率是不能忍受的。所以还是决定重新买一个…我没有特大数据需求,128G这种比较均衡的容量适合我。


打开京东搜索U盘 128G出现了几个热销款。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我个人喜欢金属材质的,而且想找一个个性一点的外观,aigo的这款U盘外观看起来挺有特点的,虽然都是128G,但是aigo这款价格比其他的高一些?本着求知求真的态度看了一下详情…原来这么多年了,普通U盘速度还徘徊在100MB/s的读写,aigo这款标示“超极速固态U盘”,速度已经到了420MB/s。这样的速度似乎已经和常见的SSD齐平了。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U盘还能玩成固态硬盘的性能,就我个人还是头一次听说这样的U盘。立刻下单买了一个,看下是不是真的有固态那么快。


外观: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aigo高速固态U盘U391的外包装非常朴实,甚至感觉揭开封条就能拿出来,个人觉得还是配合深色的外包装会更好看。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包装内部没有别的配件,只有U盘本体。U盘拿到手上很有质感,和我用过的那些薄薄金属壳的U盘不一样,材质应该是是锌铝合金做的外壳。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35g,还可以,用料比较扎实。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盖子采用了旋盖式设计,开关的时候挺有感觉的,这东西容易上瘾,拿在手上就会忍不住反复拨弄它,这个和玩解压玩具是一个道理来着。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测试速度:


虽然外观很重要,但是速度才是它真正的本源,没有安全性和速度保证的优盘是木有灵魂的。


首先使用的是crystaldisk来查看信息: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SATA/600意味着使用的SATA3.0的接口,这个aigo U391使用的是intel的3D TLC颗粒,3D的好处是容量堆得大,当然价格也会更好,虽然速度上依然比不上MLC,但是真的为了个U盘去买个MLC颗粒的,首先你很难买到,其次也没有性价比。


开始测试速度:


使用AS SSD来测试,得到了顺序读取和写入均400MB/s左右的成绩,4k-64Thrd写入速度很不错,我是应该夸他主控好呢还是缓存好呢,总之这样的表现当一个U盘肯定是足够了的。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然后使用ATTO Disk测试U盘。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可以注意到,从大约128KB的数据块开始,aigo这款高速固态U盘就基本能达到标称的满速运行了,对比普通U盘,通常需要到1-2MB的文件大小才能开始满速读写,实用性大大的扩展了。这更加让我相信了这个固态U盘应该有不错的主控和缓存在控制。


使用HD Tune对优盘进行写入压力测试,经过多次写入测试,空盘大约在写入到35-36G的时候开始体验到降速,由于缓存耗尽,速度自由落体。初步判断这个U盘采用的是全盘SLC缓存,将TLC改回SLC状态使用,1/3的比率的TLC(约等于36G)耗尽之后,主控就重新腾出空间给TLC写入了。这时候的速度就会大幅下降,按照这个逻辑,盘越空,缓存越多,尽量不要把U盘写的很满再去拷贝超大文件,这样会痛苦。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在有缓存的情况下,aigo U391这款高速固态U盘的写入速度稳定在400MB/s,失去缓存后,会发生波动和降速,速度在50MB/s左右,依旧不差于市面上的大多数U盘。


总结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固态硬盘当优盘,这款优盘还真的达到了固态硬盘的速度


aigo U391 128G,价格档位不到200元,外观用了扎实的金属材料,质感优秀。



采用了类似SSD的设计理念,使用了intel的颗粒。有着稳定高速的400MB/s左右读写速度,基本和常见的SSD的性能持平。缓存方面用的是全盘SLC缓存的处理方式,在日常正常使用情况下,很难写尽缓存,通常情况下都能保持高速读写。对于便携U盘经常需要负载的小文件的读写,也能有良好的体验。


如果说缺点的话,持续读写会有些发热(3D 堆砌缓存通病),全盘SLC缓存,有点小小担心寿命,不过用的爽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