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智庫報告」北斗衛星導航應用實踐分享

位置服務是基於衛星定位和導航技術,集成了移動通信、地理信息、智能傳感和互聯網技術,為用戶提供與位置相關信息服務的新興行業。依靠更高精度的泛在定位技術、標準化的全息地圖技術和更智能的位置推送服務,基於北斗衛星導航技術的位置服務網絡將從單一的位置服務模式發展為混合智能化的服務模式,並進一步增強與其他網絡的協調發展關係。

一、中國位置服務網未來發展

位置服務網是從位置的角度闡述應用服務,併為物聯網提供泛在高精度PNT服務的核心設施。泛在精準的時空標籤是位置服務網與物聯網的協同紐帶,並與互聯網的IP標籤共同成為物聯網的核心屬性。

中國位置服務網將向物聯網提供服務芯片,嵌入物聯網的智能單元,為其提供精準的時空標籤。通過將物聯網的RFID定位、標籤定位和MEMS慣性定位等與位置服務網的衛星導航、增強定位、視覺定位、移動通信等進行混合智能組合,可提高定位連續性、可用性和定位精度。物聯網可以作為中國位置服務網的增強信息傳輸媒介,使二者在“信息層”融合協同發展,更好地將位置服務網的增強信息、服務信息和增值信息傳遞給用戶。

「智庫報告」北斗衛星導航應用實踐分享

基於“網絡定位”的新概念,以及“接入網絡、獲得定位”的先進理念,物聯網可以發展為具備協同相對定位和信息融合的一體化網絡,成為建立於物聯網基礎上的局域位置服務網。位置服務網和物聯網將在“服務層”融合、協同和發展,以大數據、雲計算和深度學習為核心骨架,加速位置服務網與物聯網在服務層的融合,實現智慧服務協同疊加發展,形成位置與物聯疊加協議和標準,並依託現代人工智能技術,找到智慧服務的增值窗口。

未來的中國位置服務網將具有更加廣域的分佈、更為連續的室內外服務和更加智能化的導航形態。同時,未來的物聯網將享受位置服務網提供的智能化導航數據與服務,並通過網絡的通信與共享,形成兩網的大數據融合,最終實現智能物聯。

二、北斗系統應用案例

(一)北斗微基站應急救援系統

北斗微基站應急救援系統是基於北斗RDSS/RNSS雙模微基站組網的廣域位置報告與應急救援調度系統。該系統由北斗微基站、大容量北斗指揮機、應急救援管理平臺、通信網接入設備、各類應用終端及應急救援APP等組成,具有三網(北斗衛星定位/通信網絡、移動通信網絡和數字集群通信網絡)融合、廣域分佈、雙向交互和實時響應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航空、旅遊、交通、公安和人防等場景救援。54所首次提出北斗微基站概念,研製並量產了國內第一款北斗微基站產品,打破了傳統上北斗定位通信終端“一人一機”的使用模式。2016年9月26日-10月8日,54所租用西藏當地旅遊車輛,進行了阿里大北線穿越之旅,車輛上安裝了該所研製的北斗微基站,實現了旅遊全過程應急通信服務的提供,並記錄了車輛的全程行進軌跡。事實證明,北斗短報文技術是無線通信信號難以覆蓋區域的有效通信手段,北斗微基站應急救援系統能夠有力地支持廣域範圍的智慧化應用

(二)北斗智慧物流

北斗智慧旅遊將北斗導航、互聯網、智慧位置服務和景區實際需求相結合,核心在於位置的獲取和服務的疊加。系統擁有區域連續定位、信息全面感知、區域高精度定位、全方位信息服務、信息集成融合和區域無縫通信六大能力,提供運行狀態監控、事件應急處理、多源數據整合、景區環境監測和遊客信息服務,為遊客、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和搜救人員提供全方位的支撐。該系統已在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投入運行,並在“8.8”九寨大地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智庫報告」北斗衛星導航應用實踐分享

三、結束語

物聯網的發展趨勢是開放、智能與互聯,需要精準泛在的定位與授時支持。位置服務網的目標是構建室內外無縫導航定位網絡,為人和物提供時空信息服務,為萬事萬物打上精密的時空標籤。未來應大力推動位置服務網+物聯網的綜合網絡建設和嵌入芯片產業化,加速兩大行業的融合,以促進產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