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即刻剖析」汇源果汁再曝新危机,朱新礼还能守住他的帝国吗?

1994年朱新礼咬牙花了7000万买下了新闻联播5秒的广告,而凭借着这个广告汇源果汁那句“有汇源才叫过年呐”的广告语响彻了大年南北,汇源果汁成为了中国销量最好的果汁品牌,而朱新礼也建造起了他的“汇源王国”。


「即刻剖析」汇源果汁再曝新危机,朱新礼还能守住他的帝国吗?


但是“有汇源才叫过年呐!”对于朱新礼和他的汇源果汁来说,这个年关似乎并不那么好过。12月11日,汇源集团创始人朱新礼作为有权代理人的德源资本被法院查封,41.03亿元财产遭冻结。


「即刻剖析」汇源果汁再曝新危机,朱新礼还能守住他的帝国吗?


而就在他财产被冻结的前几天,也就是12月2号,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向朱新礼发布了限制消费令,限制其乘坐飞机和动车、购买不动产、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这是他今年以来收到的第4个限制消费令。


当然更为严重的是在2018年4月,汇源果汁因为北京汇源42.82亿元的违规贷款在港股停牌,至今仍未复牌。同年6月,港交所就违规事项向汇源果汁发函并列出复牌条件。但汇源果汁并没有按照规定申报。而按照港交所规定,如果汇源果汁未能于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复牌条件,就将被启动退市程序。


不久前,汇源果汁想要“卖身”天地壹号的计划也惨遭破产。可以说旧的危机还未解决,新的危机又纷至沓来,朱新礼旗下的“汇源帝国”至今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曾经说着“看着大伙受穷,我吃着再好的东西也难以下咽”的“大农业守望者”朱新礼,在逐渐消解的汇源帝国里渐行渐远。


急转直下的果汁“帝国”



1994年10月,朱新礼带领30人的队伍来到北京顺义安营扎寨,正式创办了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将业务版图渐次铺开,并斥7000万元的“重金”中标了央视新闻联播5秒标版广告权。而正是这个决定把汇源打造成了全国知名品牌。


「即刻剖析」汇源果汁再曝新危机,朱新礼还能守住他的帝国吗?


2007年,汇源果汁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上市当日股价大涨66%,汇源成功登陆国际资本平台。


在这期间,借助汇源果汁的巨大的产能,数百万农民脱贫致富,朱新礼也被封为“农业守望者”。但是好景不长,2008年,可口可乐拟要约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份(66%),出价约24亿美元,而朱新礼为了提高汇源的资产评估价值,曾大举扩产,裁撤变革渠道减少成本,提高利润率,同时大量装入资产让公司评估价值进一步提升。



期间,汇源还完全裁撤了销售团队,全国21个销售大区的21名省级经理已基本离职,员工人数从2007年底的9722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4935人,销售人员则从3926人减少到仅剩1160人。



幸的是这次收购因为《反垄断法》被商务部否决,所以朱新礼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响。


2009年,汇源销售员工暴增上万人,重新建立销售渠道。经此一役,朱新礼没有获取巨额资金离开资本圈享受晚年退休生活,相反,因为来回不断地折腾让汇源果汁元气大伤。从员工数量的变化上,我们也能一窥可口可乐收购失败后内部的持续动荡。


「即刻剖析」汇源果汁再曝新危机,朱新礼还能守住他的帝国吗?


2009年至2016年,八年时间里,汇源果汁有七年扣非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在此期间,汇源果汁的负债率也在不断攀升,到2017年中报时,汇源果汁的总负债规模已经达到115.18亿元。


饱受诟病的管理方式以及企业组织架构


从汇源集团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如何朱新礼都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可以说汇源集团的成长是完全依赖于朱新礼的资本运用,但是成也朱新礼,败也朱新礼。从公司的组织架构来看,汇源集团虽然也学习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设立了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但是朱新礼一人却拥有了绝对话语权。所以被架空的董事会自然没有办法在重大决策和内部控制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自然也就不能有效的预防危机。


此外,朱新礼的儿子、女儿、兄弟、女婿等众多金属都在汇源集团的管理层占据重要位置。虽然国外也有家族式企业,甚至不乏那些百年家族,但是企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制度的完善,也必然拥有股权的顶层设计。所以汇源陷入危机其实是可以预料到的。


汇源的自救


在汇源持续亏损的那些年,朱新礼也曾尝试过自救。


2013年前后,汇源陆续抛售旗下的12家子公司,获得28亿交易额。


此外在企业管理上,朱新礼也希望采取各种措施来改进管理增加效率。甚至他几度放权把汇源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但遗憾的是他的家族已经渗入了汇源的每一部分,所以这种方式丝毫没有成效。


2013年,前李锦记酱料集团CEO苏盈福出任行政总裁一职,朱新礼曾斩钉截铁地表态说:“哪怕汇源被我新招来的人折腾死了,我也认。”苏上任后开启激进的改革,开了很多汇源老人,然而仅一年后,苏盈福便辞任。


2014年4月,前百事大中华区饮料运营副总裁梁家祥出任汇源果汁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生产运营。同年9月,原常务副总裁于洪莉任职执行总裁。2017年,崔现国接任执行总裁一职,但今年6月崔现国已经悄然离职。


业内人士称,朱新礼喜欢创新,愿意接受新事情,但是他对于创新的做法是直接高层换血,业绩不好,就通过创新即换高管来解决。而由于高层不稳定,公司那就是朝令夕改,这也大大加深了汇源的危机。


著名品牌传播与危机公关专家曹保印表示,自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失败后,产能利用不足以及折旧问题就在蚕食着汇源的利润,不得已,汇源开始出售原材料并涉足饮料代工,这变相削弱了自己的品牌价值。从汇源产品销售额走势看,非果汁的其他产品贡献的销售额越来也多,目前汇源推出了苏打水、气泡饮料、功能饮料、乳酸菌等新产品,而目前各大品牌也都在发力果汁领域,比如味全,康师傅等,竞争日益剧烈的情况下,多元化可能是汇源解决危机的关键。


「即刻剖析」汇源果汁再曝新危机,朱新礼还能守住他的帝国吗?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汇源的100%果汁已经在国内市场保持十年领先,市场号召力依然很强。而高管变动频繁,员工人数波动大,产品销售不稳定,包括未来进一步的创新以及渠道探索等诸多难题,我认为首要解决的,应当从家族式管理是向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