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比許多中上211重點大學開辦的醫學院性價比更高的“四非”醫科大

1、河北醫科大,基礎醫B-臨床醫B-口腔醫C-中西醫結合B-藥學B-

河北醫科大學是河北省重點骨幹大學,初名北洋醫學堂,1894年由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於天津創辦,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官辦西醫院校。1995年,原河北醫學院、河北中醫學院、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三校合併,改稱河北醫科大學。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生物學C+、基礎醫學B-、臨床醫學B-、口腔醫學 C-、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C-、中西醫結合B-、藥學B-。

比許多中上211重點大學開辦的醫學院性價比更高的“四非”醫科大

學校建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生物學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中西醫結合等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52個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及博士後的完整醫學教育體系。

學校的5所直屬附屬醫院中,4所為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所為三級專科醫院,編制床位9139張。另有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5所教學醫院和28個實習基地,教學床位達到25000張

學校不僅是河北省的醫學教育、醫療救治中心,也是河北省的醫學研究中心。設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中西醫結合基礎)、重點培育學科1個(法醫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個(中西醫結合基礎),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16個。

2、山西醫科大,生物學B-基礎醫C臨床醫B-公衛與預防醫C+護理C+藥學C

山西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山西醫學傳習所,1919年創建於古城幷州。1932年改為私立山西川至醫學專科學校。1940年更名為山西大學醫學專修科。1946年升格為國立山西大學醫學院。1953年獨立建校,更名為山西醫學院。1996年更名為山西醫科大學。學校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國第一個法醫學本科專業院校、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權單位。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生物學 B-、基礎醫學C、臨床醫學B-、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C+、藥學C、護理學 C+。

比許多中上211重點大學開辦的醫學院性價比更高的“四非”醫科大

學校現有川至、迎澤、中都三個校區,佔地總面積1422畝,建築面積7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5.6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4.99億元。現有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汾陽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法醫學院、護理學院、研究生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口腔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麻醉學院、醫學影像學院、兒科醫學系、外語系、精神衛生學系、體育教學部(運動康復系)、計算機教學部、臨床技能教學模擬醫院、第六臨床醫學院、第七臨床醫學院、第八臨床醫學院、第九臨床醫學院、第十臨床醫學院、第十一臨床醫學院、第十五臨床醫學院、精神衛生學院、晉祠學院32個教學機構,第一醫院、第二醫院、口腔醫院、第六醫院、汾陽醫院、臨汾醫院、運城醫院、太原中心醫院、忻州醫院、呂梁醫院、晉中醫院、精神衛生醫院12所直屬附屬醫院, 15個研究生培養基地,2個科學研究基地。

學校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生理學;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細胞生理學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分子影像精準診療協同創新中心;3個國家級示範中心——臨床技能實訓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1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重症醫學、泌尿外科學、中醫護理學、骨科學、腎病學、普通外科學、老年病學、急診醫學、風溼免疫學、護理學、病理學、眼科學、心血管內科;各類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學科15個;各類省級重點教學科研平臺31個。現有4個一級學科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生物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特種醫學。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生物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護理學、基礎醫學、特種醫學;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中藥學、護理學、口腔醫學、特種醫學;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護理、藥學、應用心理、社會工作、圖書情報。

學校現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醫學、預防醫學、法醫學、藥學、護理學。其中,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農村定向免費生)、護理專業為教育部首批國家“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設有臨床醫學(五年制、“5+3”一體化)、預防醫學、法醫學、口腔醫學、兒科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護理學、精神醫學、基礎醫學、眼視光醫學、藥學、中藥學、臨床藥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生物製藥、衛生檢驗與檢疫、康復治療學、運動康復、社會工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學信息學方向)、公共事業管理等29個本科專業。

3、溫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B-口腔醫學C-藥學B-中藥學C護理學C

溫州醫科大學是浙江省省屬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可溯源至創辦於1912年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1958年8月由浙江醫學院從杭州分遷至溫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醫學院”,後以校址所在地定名為“溫州醫學院”,2013年更名為“溫州醫科大學”,2015年成為浙江省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為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生物學C+、生物醫學工程C+、基礎醫學C-、臨床醫學B-、口腔醫學C-、藥學B-、中藥學C、護理學C。

比許多中上211重點大學開辦的醫學院性價比更高的“四非”醫科大

學校1958年開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學生,1978年招收碩士研究生,是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博士點,臨床醫學、護理學、中藥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醫學技術、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公共管理等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口腔醫學、護理、公共管理、藥學、公共衛生、應用心理等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臨床醫學和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位列ESI全國高校綜合排名第74位,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材料科學、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臨床醫學專業進入ESI全球排名前0.2%。擁有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 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眼科疾病)、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學校現有27個本科招生專業,涉及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四大學科門類。有在校本專科生13328人(全日制,不含獨立學院——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研究生4966人(含博士研究生307人),學歷教育留學生890餘人。學校已形成從本科生到碩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後,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臨床醫學類畢業生參加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一直位居全國前10%。

附屬眼視光醫院眼科學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二,科技產出指標首次位列全國第一。

4、安徽醫科大,基礎醫C+臨床醫B-口腔C公衛與預防醫B護理學C+藥學B

安徽醫科大學是安徽省辦學歷史最早的高等學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學校坐落在合肥,育精醫報國之英才。學校是安徽省屬重點大學,是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

學校前身是1926年始創於上海的東南醫科大學,1949年內遷安徽懷遠。1952年定址合肥,改名安徽醫學院。1985年更名安徽醫科大學。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心理學C-、生物學C-、基礎醫學C+、臨床醫學B-、口腔醫學C、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B、藥學B、護理學C+、公共管理C-。

比許多中上211重點大學開辦的醫學院性價比更高的“四非”醫科大

以毛澤東主席的保健醫生朱仲麗、被稱為“中國手”的於仲嘉、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秦伯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德培、服務“兩彈一星”工程的蔣本沂,臨床藥理學開創者徐叔雲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校友。


學校現有梅山路校區、翡翠路校區、東校區(在建)、巢湖校區、阜陽校區等5個校(院)區,校園佔地面積2086畝,建築面積73.8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總值6.63億元。現有研究生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衛生管理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巢湖臨床醫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人文醫學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第五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等18個直屬教學機構,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第四附屬醫院、省口腔醫院(附屬口腔醫院)、附屬巢湖醫院、附屬阜陽醫院等6所直屬附屬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9所。學校醫學及相關學科門類齊全,已形成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的教育培養體系。設有臨床醫學(“5+3”一體化)等33個本科專業。擁有臨床醫學、藥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5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有1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6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擁有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學科,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學科。建有藥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14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3個省級學科建設重大項目,18個省級重點學科,25個安徽省臨床重點專科。臨床醫學、藥理與毒理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生物學等5個學科獲安徽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高校一流學科獎補資金項目,藥學學科入選安徽省高峰學科建設計劃。臨床醫學、藥理學和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免疫學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建有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32個省部級科技平臺。有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

5、廣州醫科大學,基礎醫C臨床醫B-公衛與預防醫C-藥學C護理學C

廣州醫科大學創辦於1958年,是一所以醫學為優勢和特色,開展博士、碩士、本科多層次人才培養的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下設21個學院,7所直屬醫院和10所非直屬附屬醫院,22個研究機構,1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擁有1個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2個市(廳)級重點實驗室。學校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一批省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其中呼吸內科排名全國第一、變態反應科排名全國第三、胸外科排名全國第五、重症醫學科排名全國第十,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全學科ESI綜合排名位居全國高校百強。自我定位為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基礎醫學C、臨床醫學 B-、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C-、藥學C、護理學 C。

比許多中上211重點大學開辦的醫學院性價比更高的“四非”醫科大

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41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044人。

學校是全國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致力於培養具有人文情懷、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開設本科招生專業20個,覆蓋醫學、理學、管理學、工學、法學5個學科門類。擁有國家級特色建設專業2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8個,省級名牌專業3個,省級特色建設專業4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其中5個專業排名進入全國前20強。建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7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1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5門;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

學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建有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5個,獨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個。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約11000人。近五年,畢業生總體就業率超過97%,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

6、昆明醫科大,基礎醫學C、臨床醫學B-、口腔醫學C、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C、藥學C。

昆明醫科大學是省屬重點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33年的東陸大學醫學專修科,1956年獨立建院,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0年雲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併入,2012年更名為昆明醫科大學,是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院校。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基礎醫學C、臨床醫學B-、口腔醫學C、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C、藥學C。

比許多中上211重點大學開辦的醫學院性價比更高的“四非”醫科大

學校現有呈貢(主校區)、人民西路、平政三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482畝。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全日制高等醫學(學士、碩士、博士)教育、畢業後教育、醫學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完整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有學院(部)18個,本科專業3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教學團隊6個。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臨床醫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臨床醫學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1%。

昆明醫科大學2016年省級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一、A類高峰學科建設名單 : 臨床醫學(一級學科);

二、B類高峰學科建設名單 : 1.康復醫學(優勢特色研究方向),2.地方高發疾病防治(優勢特色研究方向),3.重大疾病防治的天然藥物藥理(優勢特色研究方向);

三、A類高原學科建設名單:1.基礎醫學(一級學科),2.口腔醫學(一級學科),3.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是國家科技核心期刊。

學校建立了由4所直屬附屬醫院、1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1所教學醫院、43所實習醫院、19個社區實踐教學基地和41個相關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組成的完善的實踐教學網絡,充分滿足學生實踐教學需要。第一、二附屬醫院是“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和附屬口腔醫院是雲南省水平最高的“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和口腔專科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