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鸡拉稀和白痢喂什么药?

缘分天空


一、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的一种传染病。


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有的表现为急性败血性经过,有的则以慢性或隐性感染为主。发病原因跟鸡群的饲养管理水平以及各种防治措施有密切关系。


三、鸡白痢临床症状:


1、雏鸡白痢:一般在5-6日龄时开始发病,2-3周龄是雏鸡白痢死亡和高峰期。死亡率在20%-30%。病鸡羽毛蓬松、低头缩颈、体温升高怕冷、扎堆挤在一起,闭眼嗜睡。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下痢,排出灰白色稀便,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由于排便次数多,泄殖腔口被干燥粪便糊住,造成排便困难。个别雏鸡可见关节肿大。


2、育成鸡(中鸡)白痢:本病发生突然,全群鸡食欲精神尚可,但总见鸡群中不断出现精神、食欲差和下痢的病鸡。常突然死亡,病程较长,可拖延20-30天,死亡率在10%-20%。


3、成年鸡白痢:呈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的病鸡表现鸡冠萎缩;有的病鸡鸡冠逐渐变小、发绀。病鸡时有下痢症状。




四、药物防治:



1、痢特灵(0.04%拌料)投喂,连喂7天、停药3天后再投喂5-7天。


2、氯霉素(0.1%拌料)投喂,连喂4-5天。


3、庆大霉素(2000-3000单位/只,饮水),连喂4-5天。


4、氟哌酸(0.01%-0.02%拌料)投喂,连喂4-5天。


5、还可选用兽用新霉素、百病消、协尔灵等也有较好的效果。




遨翔的黑领椋鸟


鸡得了白痢怎么治?用什么药?

鸡白痢是鸡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尤其是2周龄年的雏鸡死亡率最高,成年鸡多为慢性或者隐性感染,一般没有明显症状。鸡白痢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在孵化的旺季,应用被白痢秆菌污染过的孵化用具,或者病鸡产的一部分蛋也带有细菌,这种蛋孵化出的雏鸡很快发病,又传染给同群雏鸡。

鸡白痢的预防

1、鸡舍及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做好鸡场的环境卫生,每天清除剂粪,集中堆积发酵。

2、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温度要衡定,垫草要勤换,剂群不要拥挤,防止剂粪污染食槽和饮水盆。

3、剂蛋孵化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4、新鲜大蒜和马齿苋切细拌在饲料中,每天一次,连喂三天,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1、痢特灵按0.03—0.04%的浓度均匀地搅拌入雏鸡饲料中,连喂7天。

2、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每只雏鸡每天喂20—30毫克,连喂7天。

3、磺胺嘧啶或者磺胺甲基嘧啶按0.5%拌入病雏的饲料中,连喂5天。

4、青霉素按每只雏鸡2000单位混合进饲料中,连喂3—5天,或者一半拌饲料一半饮水。


老周说三农


鸡拉稀和白痢,这都是由于鸡食了不洁的食物造成的,这些食物含有毒的细菌,不久就屙出红痢、白痢出来,严重的造成死亡。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现供出秘方,望养鸡户遵之、慎用之、谨记之。

药方:黄连一味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燥湿。

专治:黄疸、泻痢、心火亢盛。

对鸡拉稀、白痢的治法如下:

先说鸡的病因,鸡得病多数是感受风寒、喝不洁之水和不洁之食物,而在鸡体内慈生了病根,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肠胃急极病变,进而拉稀和红、白痢。

现100只成鸡为例,急取中药“黄连”20克干品,清水I000毫升,先用武火烧开,后用文火煮20分钟后,把药液倒入干净的塑料盆,放入鸡料10斤,用手拌均,待鸡饲料吸干药液再行喂鸡,两天病瘉。

也可以将药液倒入塑料盆中,任鸡自行喝药液。


传道子


我是文辉,有着多年的养鸡经验,关于这个问题,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及看法!鸡白痢是养鸡业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因为它发病较高,在鸡群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让很多养殖户都非常头痛,尤其让一些新手,防无胜防。

鸡白痢发病症状

鸡白痢全年都可发病,范围广,没有鸡年龄大小限制,但0~2周龄的雏鸡病发率较高,主要表现为鸡精神恍惚,萎靡,呼吸空难,鸡冠发绀,缩头,翅下垂,拉白色糊状稀便,肛门常被粪便黏住。成年多为隐性带菌,只有严重时有下痢,母鸡产蛋量明显减少。



鸡白痢预防

1 从本源上消除,淘汰带有鸡白痢病菌的种鸡,孵化前做好孵化室和种蛋的消毒杀菌。

2 小鸡仔出壳后严格把关,保证送到育雏室的过程中不会感染鸡白痢病菌。

3 严格要求清理育雏室和鸡舍,在雏鸡进入育雏室前一周对育雏室消毒杀菌,并且封闭2~3天。

4 对饲料房,使用工具,食槽,水桶等都彻底消毒杀菌。

5 控制好温度,在雏鸡进入育雏室前两天对育雏室加温至36℃,并且保持至雏鸡进入育雏室后的一周后。第一次给雏鸡喂水时一定要烧开依然放凉后在喂。

每公斤饲料加入磺胺嘧啶10克,拌料喂鸡,连用5天,也可用链霉素或者氯霉素,按0.1%加入水中喂鸡,连用七天也可用0.5%的氟派酸加入水中,连用七天。

花椒15克,蜂蜜30克,大黄,甘草各6克,加入200ml水,煎汁100ml和面粉做成小丸,每只鸡一天喂三次,每次1~3丸。也可以煎汁给鸡服用。



以上是个人建议及看法,欢迎大家指点评论。另外如果你有更多养殖问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或者私信我,我们一起交流讨论,期待你的到来谢谢!


西北文辉


你好,本人也刚好是养殖鸡的,我把我的个人经验说说。以下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病,2周以内的雏鸡是发病的高峰期。鸡白痢学名又叫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种的一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会出现精神萎顿,缩颈昏睡,打堆拥挤。脱水,排白色浆糊状粪便,致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就会发出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本病主要经卵传播,如种鸡场白痢净化不好,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每日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死亡持续至28天以后停止。所以选鸡苗是要选大孵化厂的。

1.烟酸诺氟沙星可溶性粉,强力霉素,啊莫西林可溶性粉,氟苯尼考粉,土霉素,这几种药来进行治疗和预防,如果是拌饲料或水,我是以每种药50克拌50公斤料或50公斤水来进行喂食,如果是治疗会喂5―7天,如果预防每隔7天就喂2天。我建议如果是拌水的话,最好是不要用上土霉素,因为土霉素的沉淀过快,鸡一般很难吃得到。这样会浪费药物。

2.甲磺酸达氟沙星溶液,如果你是少量养殖或有人工把病鸡挑选得出来的话,我建议你用这种药。不过这药性很强,10日龄以下的鸡每次只能滴一滴,隔一天滴一次,效果也很好,又节约成本。

3.高猛酸钾,这种药可以1比10000倍配置稀释溶液进行喂食,也会对治疗鸡白痢有效果。

以上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啊杰乡村生活录


鸡拉稀和白痢是养鸡常见病,一般夏季阴雨连绵鸡舍阴暗潮湿脏乱差、往往会诱发鸡拉稀和白痢。

成年鸡症状不太明显,喂点抗生素,土霉素、青霉素饮水、氯霉素、磺胺类、以及百菌清饮水剂效果都不错。

主要是雏鸡白痢,发病急有时没什么症状就完了。病鸡雏大部分在二三周内发病。

雏鸡白痢病原因,多是我们常说沙门氏菌感染,这种菌在鸡蛋中较常见。主要是种母鸡或者种公鸡感染,鸡种蛋直接带菌。而带菌种蛋在乳化过程中会感染同时孵化其它种蛋,及孵化设备。乳化出壳的带菌病雏还会通过排泻继续传播。

刚孵化出壳小鸡抵抗力都很差很易感染快速发病。卫生脏乱差也是诱发病因之一。

症状:小鸡耷拉膀、扎堆、没精神蔫、常常闭目、无食欲、排白色或者略黄白色糊便,常常粘毛及肛门。一周左右集中发病高峰,雏鸡用药不对症很难控制,记得我初次养鸡曾经买过三十个小鸡,天天早上要捡出去几个,天天叽叽叫、叫人好头痛,后来我干脆送给姐姐养。她是几十年养鸡老专业户,其实治疗也不难,用抗生素、磺胺类、效果就很好,姐姐用庆大霉素滴鼻子每只一至两滴效果也很好拉稀白痢都可以。


预防:我姐姐用马齿苋、蒲公英,剁碎拌料喂鸡也有预防鸡消化道疾病作用。

阻断传染源,对感染白痢的种公母鸡进行淘汰。对圈舍进行彻底清理消毒灭菌,对粪便进行高温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

孵化厂每批次完成之后,要对工具严格消毒,避免病菌间接传播。

成年鸡与雏鸡分开饲养,避免成年鸡传染雏鸡。

总之先阻断传染源,再对雏鸡育雏环境彻底消毒灭菌降低感染机率。作好防疫、卫生消毒、及饲养管理,降低患病率。


农村达人224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最初命名为‘雏鸡致死性败血症’,后改为鸡白痢。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各地常有流行。患病种鸡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并发生卵巢炎。患病小鸡表现衰弱,下白痢,发病急,死亡快。病理变化特征是肝脏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白至灰黄色坏死性结节。

1.发病表现

雏鸡,出壳后数天陆续发病,沉郁,松毛怕冷,废食,下白痢,肛门常被白色糊状粪便堵塞。2-3周龄内达到死亡高峰,死亡率达到高峰,死亡率常可达到40%-70%;中鸡,偶有发生急性败血型鸡白痢,病鸡高度沉郁,废食,迅速衰竭死亡;成鸡,呈慢性经过,鸡群陆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冠髯苍白、垂腹、下痢病鸡,逐渐衰弱死亡。

2.病理变化

1周龄以内的病死雏鸡主要可见*其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一周以上的病鸡主要变化是肝脏肿大,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的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会出现肾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中鸡的病理变化和雏鸡相似,但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腹腔积累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亦可能见有中鸡白痢的病理变化。

3.诊断

明显发病的雏鸡和中鸡,依据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对于隐形或慢性感染种鸡,采用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可做出快速诊断。

4.防治措施

综合采取下列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鸡白痢的发生:(1)保证鸡群各个生长阶段,环节的清洁卫生,杀虫防鼠,防止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环境等。(2)加强饲料管理,保证提供良好的营养和保证鸡舍良好温度、湿度、通风、尽量减少不良刺激。(3)药物预防和治疗:选择敏感药物预防和治疗鸡白痢,防止本病扩散。常用药物有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大观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等。





金蝉29963881


鸡群拉稀和白痢是最近很常见的问题,散养鸡和网养鸡发病的原因各不相同,我就结合最近的发病情况详细分享下最近鸡群拉稀的问题。

散养鸡白痢

散养鸡主要包含纯粹的放养鸡以及地面平养的半散养鸡。这类鸡都有一个共性特点,就是在地面休息。

地面垫料不足,潮湿的问题在散养鸡中是个常态存在。鸡直接休息在地面,地面是会吸热的,这样鸡的腹部受凉,肠道体液分泌异常增加,就会形成所谓的白痢。



鸡群受凉后白痢的特点:

这种病在春,秋,冬天比较高发。这样的白痢重要是蛋清样白色稀粪,粪便中间夹杂少量细长条粪便,这样的粪便前期是正常的粪便,随着鸡群反复受凉拉稀,白色稀粪中夹杂的粪便开始出现变色,主要红色居多,这是鸡脱落的肠粘膜。

这样的白稀粪早上多,中午下午就会减少,鸡晚上休息时候粪便基本都正常,第二天又会重复发生。



白痢的危害:

这样的白痢,代表鸡群已经受凉。如果放任,虽然短时间鸡不会死亡,但是随着病情发展,鸡抵抗力下降,会出现感冒和坏死性肠炎混感,这个时候再用药控制就无力回天了。

预防方案:

这个病属于条件病,单纯用药根本不管用。现在可以在晚上鸡群经常休息的地面,增加干燥的垫料,在鸡舍安置栖息架等,就可以很好减少这类粪便发生。

如果已经发生,可以用藿香正气水,生姜水等饮水,就可以很好缓解,但是记住一定要改善管理。



网养鸡的拉稀

网养或者笼养等方式,鸡舍温度比较稳定,这种白痢很少出现,主要以拉稀为主。

发病特点:

最近鸡群拉稀,前期主要是粪便中泥浆一样的稀粪,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形成过料,水粪为主的粪便。



发病原因:

新玉米下来以后,没有经过陈化处理,这样玉米中的大分子不容易被鸡吸收。同时新玉米水分大,霉菌超标问题严重,加剧鸡群霉菌危害。这样共同作用下,就形成了肉鸡的拉稀。



防治方案:

对于这类问题严重的鸡,重点是控制霉菌,然后辅助新霉素一类的消炎药,治疗肠炎。

鸡病恢复期间,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益生菌,鱼肝油,改善鸡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消化,让鸡群快速鸡群恢复。


禽病随谈


鸡白痢是属于沙门氏菌所引起的以1~3周龄的雏鸡下白痢为特征的传染病,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且传染速度相当快,是养殖雏鸡成活率最为关键是病源之一。

引起雏鸡下白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育雏房保温不到位,通风不良,饮食不卫生,饲料霉变,工作人员出入没消毒等均可能引起雏鸡下白痢并快速扩散传染到整个鸡群。

鸡拉稀的情况也是很多因素所引起,在哪个年龄段都有发生,有黄痢,红痢,绿痢,黑痢等,症见鸡只精神萎靡,羽毛松散无光泽,食欲不振甚至不食,导致鸡体消瘦不长个,如不及时发现并救治,严重的因此而死亡,影响到饲养者的利益。

养鸡就是养肠胃,预防疾病胜于治疗,平时要搞好食槽水槽的卫生,水线定时清洗。还有就是用药物拌料或饮水进行预防,预防白痢比较低敏的药物有: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派酸,痢特灵等。

我个人建议如果所养鸡群数量不多,平时可以用草药来预防鸡拉稀,如:鬼针草,鱼腥草,牛白藤等草药,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完全免费可得,只需用水来煮就可用。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养殖顺利!





乡土品味


鸡白痢是养鸡中常见危害很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在生产管理中,我们要防治结合,可以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发生。鸡白痢主要侵害雏鸡,多发生于2周龄以下的雏鸡,病原体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治疗不及时,雏鸡死亡率高。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胎毛蓬乱,爱躲在阴暗处,缩颈,翅膀下垂,呆立不动,拉白色粪便,一般肛门周围粘结绒毛,干后结成硬块堵塞肛门。


防治措施:

1、严格消毒,做好管理

在生产管理中,预防鸡白痢,最有效的手段是清除和淘汰鸡群中带菌鸡,特别是种鸡场应该更加严格。生产种蛋的母鸡定期做鸡白痢检测,阳性鸡及时淘汰,种蛋必须来自无鸡白痢鸡群并经过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后孵化,育雏后发现病雏鸡应及时隔离治疗,严重的淘汰。


2、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鸡白痢发病主要在育雏期间。所以在育雏期间应保持稳定的温度,湿度,防止贼风,保证鸡舍内的空气新鲜,防止有害气体污染。控制养殖密度,防止过度拥挤,及时清理分辨,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所有用具清洁卫生,鸡舍内和用具定期消毒。在打疫苗或者转群时,投放维生素c,减少应激。

3、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在育雏期间,小鸡身体各项机能发育还未完全,所以小鸡对营养需求更加严格,选择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鸡群的营养需要是,鸡群体质健壮,提高防病能力。

4、定期投药,做好预防和保健

防重于治,在养殖过程中,虽然鸡群没有发病症状,但部分鸡群可能带菌状态没有表现出来,一旦受到外界应激就会引起发病。建议根据本场发病情况,定期投药做好保健和预防。如恩诺沙星,土霉素,磺胺类药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