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朱棣死之前是怎么安排传位的呢?

月亮里的飞鱼


明成祖朱棣是史书明确记载,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公开篡位而当上的皇帝,史称永乐皇帝。

实事求是讲,他在位二十二年,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文治武功的有为之君。

重贤才,推进经济文化建设,五次亲征漠北,还派郑和船队下西洋,与沿途各国加强沟通联系。所以他死后的谥号不是"某宗",而是"成祖",自然有其道理。

有时历史会有惊人相似的一幕重现:

他的皇兄太子标和他所立的太子朱高炽都是斋心仁厚之人,而身边都有一个战功卓著的皇弟。并对皇位都存在虎视眈眈的觊觎。这两个人,一个是朱棣自己,一个是他的次子一一汉王朱高煦。

朱棣从他篡位的经历中也总结出教训,以免在他儿孙身上重演。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后,又亲自精心培养太子的儿子一一自已最喜欢的孙子朱瞻基,使他早早在期臣中树立起威信。

同样的背景,不同的防范,定会导致不一样的结局。

朱高炽即位十个月便死去,继位的正是他的儿子一一著名的的宣德皇帝朱瞻基。

他的叔王一一汉王朱高煦果然起兵造反。学起了成祖朱棣。但此一时彼一时也。

羽翼己丰的宣德皇帝朱瞻基亲率天子之师,不到一个月就活捉了朱高煦,平息了这场叛乱。

有理由相信,对很象自己的汉王朱高煦,朱棣早已有了双保险的防备,使朱高煦不会成为第二个朱棣,以避免明王朝出现二次危机。


晚亭与落霞同晖


朱棣是在永乐二十二年北征大漠回师途中病死在榆林,死后随军的英国公张辅和内阁学士杨荣秘不发丧,联系在北京的太子朱高炽,等朱高炽安排好一切顺利后才公布朱棣驾崩,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见夺位时机已经失去并且朱高炽已经继位拥有大义的名分只能蛰伏。

所以,朱棣在死前就已经安排好了继承人,早在在永乐二年就立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并且又在永乐九年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连第三代继承人都安排好了就是在告诉世人将来继承皇位的是只能是朱高炽父子。

虽然期间汉王朱高煦深得朱棣喜爱,并且一度和朱高炽争夺太子之位,但朱棣始终没有在国家大事上感情用事,还是为了国家稳定立了自己不喜欢的长子朱高炽,因为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也是深得朱棣喜爱,在第二次北征期间还带着这个好圣孙上战场。所以就算是打感情牌朱瞻基也是不输朱高煦的。

那为什么朱棣明明不喜欢朱高炽却又不立朱高煦为太子呢?好圣孙朱瞻基是一部分因素,更多的还是因为国家的文武派系和政治制度因素的影响。

派系问题是因为靖难之役后武将勋贵势力大涨,如果不制约会对明朝统治者形成隐患,恰恰朱高煦又是武将一派的代言人,所以朱棣必须扶植得到文官拥护的朱高炽父子来制约住武将,只有这样统治者才能平衡朝堂不会被架空。

再来就是皇室内部问题了,朱棣通过政变夺取皇位,如果让自己喜爱的次子朱高煦继位,那么无疑是告诉所有皇子皇孙,不需要自己是长子,只要得到皇帝宠爱就能有望当继承人或者是认为自己英明神武就能去争夺皇位,这样一来日后绝对会成为皇室内部动乱的根源,所以必须明确的告诉世人,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皇位,其他人不能有别的心思,就算你如何神武也不能逾越这个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统治稳定。

朱棣就是因为这些因素,所以早早就做出了安排,杜绝了在自己死后国家发动动乱的可能。


我是隔壁小王


朱棣死前留下遗诏,传位太子朱高炽这是没有疑问的。

《大明风华》中,老皇帝朱棣居然打算传位于汉王朱高煦,编剧为了剧情好看而已。在历史上,在朱棣临终前伴驾的是杨荣,而非杨士奇,当时汉王、太孙都不在身边。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元月65岁的朱棣第五次出征。随从很多如柳升、陈英、张辅、朱勇、王通等随军出征。文臣当中杨荣、金幼孜等人。

因为没有找到阿鲁台的踪迹,六月的时候朱棣命令撤退。

七月,大军到达翠微岗,朱棣在召见杨荣、金幼孜时,表达了回去后传位太子朱高炽的愿望——

大意是说,太子政务娴熟,回去后会军国大事都交给他,他要享几天清福。

大军到达榆木川后,朱棣突然病倒了,临终前,英国公张辅受遗命,传位皇太子。

7月18日,朱棣病逝。

太监马云发现朱棣病死,于是找到了杨荣和金幼孜。他们三人经过密谋,做出了暂不发丧的决定。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用锡熔化后制成内棺装遗体,用龙车运载,每天按时给皇帝送膳食,同时禁止军营中人擅自外出报信。

这么做的目的,在于防范乐安就藩朱高煦知道消息后造反。

早在出征之时,朱高煦认为,父亲朱棣可能撑不了多不久。他不仅派儿子朱瞻圻潜伏在京城,刺探消息,而且还派了另一拨人潜入京师。

面对像狼一样朱高煦,太子的人还是时刻保持警惕的。

按理说朱棣去世的消息,应该通知有传位太子的遗诏张辅他,但是马云和杨荣对张辅还有戒心。

因为张辅的老爹是张玉,属于汉王朱高煦一党。杨荣不敢赌。

一年后的事证明,二人的做法是对的,在仁宗去世后不久,朱高煦派人联络张辅,要他做内应,共同一起起兵夺帝位。可见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7月19日,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偷偷地回京向太子报信。

8月2日,接到朱棣驾崩的消息后,太子朱高炽当即决定派儿子朱瞻基迎接成祖的遗体回京。临行前,朱瞻基说,要求在往来的信件上加盖印章防止泄密。朱高炽将东宫印鉴交给了朱瞻基,说,有奏报的话就用它吧,用完之后你自己留着。仁宗此举意味着承诺了朱瞻基的太子之位。

8月7日,朱瞻基在雕鹗谷,遇见了班师的大军,随后发布朱棣驾崩的消息。

10日,大军到达北京近郊,朱高炽将朱棣的遗体迎入仁智殿,加棺材后殓入灵柩。

15日,朱高炽即皇帝位,这就是历史上的仁宗。

杨荣封锁消息的行为非常成功,朱高煦知道消息的时候,朱高炽已经做好了登基的各项准备。他只好接受现实,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1.《明史》

2.《明史纪事本末》


闵不克


《大明风华》里,朱棣在55岁高龄,仍然要替后人扫清边患,亲自出征鞑靼阿鲁台,但是阿鲁台早就人去楼空。而朱棣却突发疾病,生命被彻底消耗殆尽。

朱棣临终前,为了避免兄弟相残,思想挣扎了很久,甚至打算传位给汉王朱高煦。但最终在杨荣的坚持下,决定传位给太子朱高炽。

朱棣嘱咐杨荣,要和杨士奇、杨溥辅佐太子朱高炽即位,保大明万世。最后由杨荣坐镇统筹,朱瞻基秘密潜入京城回去报信。朱高炽的江山才算是没被朱高煦夺走。

虽然朱棣的话有些穿越,此刻正史上至少杨溥还在诏狱读书。而太孙也没在军中,更不可能冒险回去报信。






太乙伏魔录


朱棣在55岁高龄,仍然要替后人扫清边患,亲自出征鞑靼阿鲁台,但是阿鲁台早就人去楼空。而朱棣却突发疾病,生命被彻底消耗殆尽。

朱棣临终前,为了避免兄弟相残,思想挣扎了很久,甚至打算传位给汉王朱高煦。但最终在杨荣的坚持下,决定传位给太子朱高炽。

朱棣嘱咐杨荣,要和杨士奇、杨溥辅佐太子朱高炽即位,保大明万世。最后由杨荣坐镇统筹,朱瞻基秘密潜入京城回去报信。朱高炽的江山才算是没被朱高煦夺走。

虽然朱棣的话有些穿越,此刻正史上至少杨溥还在诏狱读书。而太孙也没在军中,更不可能冒险回去报信。

一个是朱高炽能够顺利即位,杨荣功不可没,而是的确有人悄悄回京城报信了;另一个是在“三杨”内阁的主持下,实现了“仁宣之治”。

杨荣和金幼认为,时局微妙,三军无主,稍又差池,便会造成混乱,应该秘不发丧,一切照常,稳定军心,继续班师回朝。同时应该秘密告知监国的太子,提前做好稳定时局的准备,国不可一日无主,应该让太子提前即位,然后再行发丧。

于是秘密派杨荣和少监海寿连夜秘密先行回到京师,向朱高炽汇报了情况,让朱高炽提前做好了准备,顺理成章地即位。

而对于朱棣身前是否有遗言,实际上就并不重要了。

作为支持朱高炽的不多的军中勋贵,张辅表示自己曾经临危受命,力保朱高炽即位。但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当年明月认为张辅这人实际上有点墙头草的意思;

朱棣的随侍太监马云,也声称自己在朱棣临终前听到过要传位给太子朱高炽的话。马云作为重要的当事人,算是朱高炽的拥立功臣之一,如此言论实属必然;

所以朱棣极有可能时暴毙身亡,临终前很有可能和康熙一样,什么话都没留下。



新闻报道简看


电视剧《大明风华》把明成祖朱棣死前的传位演绎得惊心动魄:朱棣北征,与蒙古联军激战,战局不利,朱棣又心血耗尽,时日不多。同时,皇太孙朱瞻基就在朱棣身边,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环伺左右,虎视眈眈。后方,太子朱高炽烈也危在旦夕,大臣杨士奇等人调兵闭关,以防事变。但在历史上,朱棣是死在班师的途中,有惊无险地传位给了太子朱高炽。

朱棣的接班人很早就确定朱高炽,因为朱高炽是明太祖朱元璋指定的燕王世子,并在朱棣称帝后立为太子。这中间,朱棣认为朱高炽比较软弱,想改立酷似他的二儿子朱高煦。但在征求意见时,大学士解缙表示反对,并提醒朱棣说朱高炽有个好儿子,他有个好圣孙朱瞻基,这为朱高炽加分不少。因此,朱棣不但确立了朱高炽的太子地位,还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把后两代的皇帝接班人都定下来了。每次朱棣出征,都由太子朱高炽监国,逐渐形成了执政班底。朱瞻基还被朱棣带着出征,奉命守过北京,有意识地锻炼他。朱高煦和朱高燧不甘心,几度陷害朱高炽,并谋害朱棣,都被朱棣镇压住了,并要朱高煦和朱高燧去就番,远离政治中心,不得随意回京。

朱棣最后一次北征是讨伐鞑靼的阿鲁台,带着一干大将,没有朱高煦和朱高燧,朱瞻基也没在军中。这次北征没有交战,阿鲁台望风而逃。朱棣派兵将追了很远,也没找到阿鲁台,粮草消耗得差不多了,只能班师回朝。大军走到榆木川时,朱棣病势沉重,留下传位太子朱高炽的遗诏后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在军中的太监马云和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秘密商议,决定为了保持大军的稳定,继续回师,先不发丧,一边照常供应朱棣的饮食,一边用锡做容器,封闭住朱棣的遗体,以防气味扩散。同时,杨荣带人紧急回北京报丧。皇太子朱高炽得到报告后,立即派皇太孙朱瞻基去迎接朱棣的灵柩。朱瞻基来到军中后,马上发丧并护送灵柩归京,太子朱高炽在京郊迎接朱棣的灵柩。这时,朱高煦与朱高燧尚在自己的封地,不能有所动作。随后,太子朱高炽顺利继位登基,十个月后也去世了,朱瞻基接着继位,“仁宣之治”的盛世来临了。


澜石记


《大明风华》把朱棣传位描述地惊心动魄,吸足了观者的眼球。

本来,帝王出征在外驾崩,皇太子健康欠佳,几个诸侯王又飞扬跋扈、虎视眈眈,没有故事发生也不太合乎常理。

尽管皇太子朱高炽顺利登基,没有出现意外,但这个过程绝不轻松。

01

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燕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喜爱,被朱元璋诏令立为燕王世子,确定为燕王的继承人。

但朱棣对于朱高炽并不是很感冒,由于他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朱棣每次出征,都把朱高炽留在后方监国。朱棣曾经怀疑太子有不轨行为,就命礼部侍郎胡濙暗中监视太子的行为。

朱棣对朱高炽已经有了成见,但胡濙被太子的诚实所折服,”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由于胡濙的劝谏,朱棣才打消了对朱高炽的怀疑,取消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但是,朱棣对其次子朱高煦却颇为欣赏,认为他更像自己,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几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也曾许下诺言说:”努力吧,皇太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

其言外之意,就是说太子恐怕活不了很久,他之后太子之位就是你的啦。

朱高煦也冲着朱棣这个话,屡屡与朱高燧一起谋篡太子之位。

但由于朱高炽之子朱瞻基及大臣胡濙等的极力维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是保住了。但朱高煦等人的觊觎之心,却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消失。

02

朱棣在北征途中突然驾崩,给帝位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变数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为了稳固北疆,朱棣留下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御驾亲征,第五次远征蒙古。就在得胜回师的途中,到达榆木川时(今内蒙古乌珠穆沁),突然得病身亡,享年六十五岁。

据《明史·成祖本纪》记载:

(七月)十六日,临时住苍崖戍,觉身体不适。十七日,到榆木川,病情突然加重。留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尊从高皇帝遗制。十八日,成祖死,终年六十五岁。

当时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秘密商议,决定秘不发丧,用锡融化后制成内棺,装殓成祖遗体,用龙车运载,所到之处,早晚饮食同往常一样,安排地方官吏依照礼制照常供给。

七月十九日,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飞马回京向皇太子报丧。

八月二日,杨荣等赶到北京,皇太子朱高炽于当天派遣皇太孙朱瞻基,奉迎成祖灵柩于开平。七日,住在雕鹗谷,皇太孙到军中发丧。十日,到北京近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棺材后殓入灵柩。之后,葬于长陵,庙号太宗。

03

朱高炽顺利登基,政权实现平稳过渡。

从成祖本纪与朱高炽传记的一些资料来看,朱高炽得知成祖驾崩时间的记载并不一致。

成祖本纪记载,八月二日,杨荣等赶到京城,皇太子朱高炽派遣朱瞻基赶到开平奉迎成祖灵柩。而朱高炽传记资料则说,八月二十五日,朱高炽才得知朱棣之死,皇帝的代表带着传位遗诏到达北京,这个时间有差距。

朱高炽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与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和杨荣商议。随后下令加强京城治安,并派大太监王贵通去南京镇守。

次日,朱高炽释放了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因为他反对朱棣第三次远征蒙古,而被囚禁。

九月七日,朱高炽正式登基,颁布大赦令。

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是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明朝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尽管没有出现变故,但这一过程也是惊心动魄,令当事者提心吊胆,这个可想而知。


豹眼看历史


【本人专注历史相关问题,解答历史疑惑,+关注了解更多内容】

导语:公元1395年,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打败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成功登上了帝位,随后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立嗣建储。


朱棣总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四子朱高羲。除了四子高羲为庶出之外,其他三子都是中山王徐达之女、正宫皇后徐氏所嫡生。理论上这三个儿子都具备继承皇位的权力。


在嫡出三子中,朱棣最赏识次子朱高煦,最宠溺三子朱高燧,而最不喜欢的就是长子朱高炽。因为高煦身高体健,勇猛彪悍,尤其是在靖难之役时曾数次率精骑数千解朱棣之围,因此作为以军功起家的朱棣觉得这个儿子跟自己很相像,在战场上又能帮助自己,朱棣曾口头承诺高煦如果得了天下就立他为太子。三子高燧也是一个精明狡诈的主,以其幼子之娇憨得到朱棣的喜爱。而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行动迟缓,走路都得让人扶持,更不能纵马骑射,这让马上得天下的朱棣非常不喜。


然而,最终朱棣却是立了这个他最不喜欢的长子为皇太子,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01 《皇明祖训》的明确规定和来自朝臣的压力


如果让朱棣以自己的本心来选接班人,估计他会在老二和老三里面二选一,根本不会考虑仁柔怯懦、完全不随自己的长子。然而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之初所撰的《皇明祖训》有规定:“立嗣以嫡不以长, 立嫡以长不以贤”,意思就是太子的人选优先考虑嫡出的长子,而作为嫡长子的朱高炽自然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了。

(《皇明祖训》)

另外,朝中大臣也都纷纷以封建礼法和祖训为后盾敦促朱棣立高炽为皇太子。在这种状况下,朱棣既不能冒违背祖训和封建礼法的大不韪,也不能忽视群臣的意见,只能册立高炽为皇太子。

甲戌,立子高炽为皇太子,封高煦汉王,高燧赵王。——《明史》


02 朱高炽善于理政,又立有大功


朱高炽虽然身材肥胖,不会骑射,但是为人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做事有板有眼,温仁宽厚,尤其获得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称许,从小就被立为燕世子,也就是给时任燕王朱棣指定了接班人。


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之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明史》


另外,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朱高炽曾以燕世子的名义固守北平大本营,率领北平的万余守军 成功抵御了李景隆五十余万政府军的进攻,成功保住了朱棣的老巢,间接支援了朱棣在前线的作战,使得朱棣没有了后顾之忧。战后朱棣和许多人都不得不承认,高炽坚守北平是件了不起的战功。

(图为朱高炽影视人物,朱高炽是个有才华的胖子)

再有,虽然朱高炽最终被立为了皇太子,但是其位置并不稳固,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经常构陷太子,打压东宫官属,然而朱高炽在朱棣外出远征之际,做事勤勉,尽职尽责,出色完成了监国的重任,也获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可,许多官员纷纷为朱高炽站队撑腰,力保其太子之位。如大学士解缙曾向朱棣进言:“皇长子仁教, 天下归心。” 东宫官杨士奇也为朱高炽分辨,说高炽在监国期间“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


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平?”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明史》



03 朱高炽有个好儿子


据《明史》记载,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比长,嗜书,智识杰出。”


对这个应梦而来的嫡长孙,朱棣是宠爱有加,无论是出征还是从幸都带在身边,见人就夸自己的孙子。永乐七年,朱棣将这个爱孙带到北京,不但教给他很多东西以增长见识,还带着他去体验农家生活、使用农具等,让他理解国以农为本的道理,甚至还亲自撰写了一本《务本训》让他读,可以说朱棣是完全把朱瞻基当成了皇位继承人来着力培养的。最后,干脆就直接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明确指定了隔代皇位的继承。

(图为朱瞻基影视形象)

永乐七年,从幸北京,令观农具及田家衣食,作《务本训》授之。八年,成祖征沙漠,命留守北京。九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始冠。自是,巡幸征讨皆从。尝命学士胡广等即军中为太孙讲论经史。每语仁宗曰:“此他日太平天子也。”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明史》


无论是朱棣宠爱自己的孙子重点培养他,还是指定他为皇太孙,无疑都是稳固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因为如果朱棣属意朱瞻基为后续接班人,就不可能再让高煦和高燧为太子了,只能让他爹高炽为太子,这也是最终让朱棣下定决心传位于朱高炽的根本原因。


这一点,从大学士解缙和朱棣的一段对话也能得到证明。在册立太子时,朱棣一直犹豫不决,曾私下找很多亲信大臣讨论过。有一次,朱棣又私下问大学士解缙,解缙说: “皇长子仁教, 天下归心。”但是朱棣听了此话却默然不语,过了一会,解缙又叩首说:“好圣孙。”朱棣听了才点头表示赞同,决意立朱高炽为太子。而大学士解缙说的“好圣孙”自然就是朱瞻基。


因此说,朱高炽能够顺利当上太子、稳固地位、成功登基为帝都赖他有个好儿子。



【欢迎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

柚子爱历史


公元1424年,明朝的北征大军准备回师,而朱棣在榆木川突然病逝。由于事发突然,朱棣并没有留下遗诏,只有留下遗言,杨荣等人所说的传位给太子朱高炽。

那朱棣到底有没有安排传位?我们先看看遗言(遗命)和遗诏的不同。

遗言(遗命)就是皇帝身边的人所听到要传位给谁,又或者是平时常常听到传位给谁,口诉传位。

而遗诏不同,遗诏是由官方大臣起草的正式文件,是得到朱棣认可,并以皇帝的口吻颁布的。遗诏一般有三个内容,①是官方对先帝的评价;②是阐述王朝留下的弊端;③是指定皇位继承人。

也就说,有遗诏就可以说明朱棣死之前是有所安排的。但是,朱棣病逝后,朱高炽得到的只是内阁大臣杨荣和宦官海寿口头传达的遗言,并没有正式的遗诏。没有官方遗诏指定朱高炽继承皇位,就会有人质疑凭什么你来当皇帝。

而且传位朱高炽的遗言,无论是“张辅授命说”,还是“杨荣授命说”、“太监授命说”都是出自杨荣之手或者与杨荣有关。这样一来,没有正式的遗诏,只凭杨荣一面之词,是会让人怀疑的。

朱棣到底有没有安排传位?也许有,皇位就是传给朱高炽;也许没有,又或者传位对朱高炽不利,而杨荣等人一手策划,顺利完成了皇位的交接,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end】


十点乌托邦


趣谈答案:朱棣死之前不用安排传位,事实上朱棣也绝对不敢随便传位,只能传给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

朱棣传位的所有顾虑性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复杂就复杂在朱棣的身份。

接下来我们需要讲一讲朱棣传位时他所拥有的绝大多数顾虑,而这些顾虑,我们以编号的形式来顺序传递。

1.朱棣上位不正。

大家都知道朱棣是怎样当上皇帝的,那四年靖难之役,朱棣用尽了口舌,无非就是想传达出一个讯息,他是不想当皇帝的,只不过迫于无奈当上了皇帝。

但是这些通通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朱棣当上皇帝之后,皇位的继承顺序已经打乱了,不再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旦皇位的继承顺序打乱,那将是莫大的危机。

而这个时候,朱棣只能够通过诸多手段,只能够通过诸多本事来让皇位的顺序再一次恢复,如何恢复呢?把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带上去就好了。

2.朱高煦想当李世民。

在历史的相关文献记录当中,朱高煦的形象非常的光辉闪亮,而且朱棣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非常满意。

但是满意归满意,朱棣还没有愚蠢到,想把这样的一个狼子野心喂饱的情况,某一日朱高煦无意之间说过的一句话彻底激怒了朱棣。朱高煦照着镜子,并且转着圈的说:你看我现在的形象,像不像当初的李世民呢。

当朱高煦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意味着朱高煦与皇帝无缘了,因为朱高煦想当李世民,那么朱棣就必然是李渊。

熟读隋唐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最终李渊的下场是什么,李渊是被自己的倒霉儿子李世民给逼成皇太祖的。

以朱棣当时的状态来看,肯定不愿意拱手把皇位让给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3.文臣比武将更加可怕。

朱棣编修永乐大典,投入大量的文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打消诋毁文臣的势力。

可能很多人都会想着任何一个帝国的统治时期,影响力最大的必然是武将,而不是文臣,这句话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任何一个帝国只要发展起来之后,就必然会编修史书,而在史书当中文臣可以稍微的动一点笔杆子,就能够拐着弯的把你给骂了,而且你根本不知道。

朱棣如果想流芳百世,朱棣如果想有自己的光辉形象,就必然而然的需要巴结文臣,需要奉承文臣。

而在当时的状态来看,绝大多数文臣都是支持朱高炽,而不是支持朱高煦的。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