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來新市古鎮旅遊,最好是坐下來聽聽故事

隨著文化旅遊熱的熾盛,前來新市古鎮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每至週末或節假日,西河口兩岸行人如織,熙熙攘攘,那種“車如流水馬如龍”的電影印象,在這裡會看得到。但多數旅行者,腳步匆匆,走馬觀花。殊不知,來新市古鎮一遊,最好是坐下來聽聽故事,這樣的效果才算不枉此行。

新市許多景觀隱藏著千古一嘆的精彩故事,讓人聽了為之感懷動容。所謂情景交融,便是文化的奇妙,深入內心的觸及,會讓一次簡單的旅遊活動變得更有意義。古人云: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而來新市古鎮旅遊,則是需要智仁兼具,方得文化旨趣。


一條河,隱藏著浙北“百姓自發治水”故事


新市西河口,是目前新市重點旅遊項目,同時,它又是來自於西晉時期,本地百姓治旱防澇的一項治水工程。話說西晉時期,新市有一位叫“朱泗”的人,面臨新市常年的“旱澇”災害,他帶領群眾進行開渠挖河,化時十年,把一條長約一千五百多米的河道開挖出來,橫穿新市全鎮,形成目前被百姓稱為“西河口”的河流,貫通西北與東南方向的大河,使新市成為“水陸環繞,舟車通利”的江南福地。並自此,吸引鄰村災民大批遷徙,讓新市迅速成為一個“新集市”。


一條巷,隱藏著一個“愛國英雄”故事


新市施家巷(現名西廟弄),目前尚存,此巷傳為晉朝時已存在。當年東晉的“鎮國大將軍”朱泗即出生於此,這是一位開疆拓土的民族愛國英雄。朱泗三十多歲時,恰逢國家有難,他毅然報名入伍,在前線帶兵作戰,戰功赫赫。多次在大戰役中屢建奇功。在他四十多歲的一次反叛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被叛軍的亂箭射亡,一代名將星隕,朝廷軍事力量遭受重大損失。朝廷為此欽封朱泗為“鎮國大將軍”,並特批立祠紀念,永受廟食之享。


一本書,隱藏著一件明朝“皇帝醫誤致死案”


新市有一本《仙潭志》,作者為明朝新市人陳霆。此書的作者涉及一樁明朝弘治年間“皇帝醫誤致死案”。陳霆是明朝進士,入朝為官,官至刑科給事中。此年因孝宗帝生病,大璫張瑜奉旨召醫,結果未按規召醫,讓另外的御醫進行就診服藥,結果病情加重致死。陳霆寫了一篇《大璫張瑜科參》呈上朝廷,以駁斥朝廷一些人對此事調查的謬誤。結果,被宦官劉瑾所截獲,並放出謠傳:“刑科要殺內官了”,結果陳霆被劉瑾一黨入獄受杖三十下,並遭謫貶。直到五年後,此案大白,陳霆平反覆職,被派往山西按察司任僉事。陳霆經過這樣的政治風浪,忍受奇恥大辱,再也不想當官了,於是回到新市。不久在家鄉新市編纂了《仙潭志》。


一條弄,隱藏著清朝“文字獄大冤案”


新市有一條弄叫“茅家弄”,隱藏著清朝初年“文字獄大冤案”,即“莊廷鑨明史案”(簡稱“明史案”)。此案是因南潯人莊廷鑨撰著《明書》而起,書中寫一些被清朝所忌諱的名稱和史例,該書還請當時的名人作序和題詞,計有十八人。乾隆二年,朝廷將此書列為“反書”,其時作者莊廷鑨已離世,查案涉及人員千餘人。結果死者肢解屍體,活著的涉嫌人,一部分被處斬,一部分服刑。當年新市有一個專門從事船工和筏工的租屋埠口,叫“茅家埠”,業主是茅元銘、茅次萊,兩人是莊廷鑨撰著《明書》的題詞十八人之一,捲入了這場“文字獄大冤案”中,故被朝廷即行處斬。“歸安茅家”遭受滅頂之災,自此之後,新市“茅家埠”走向衰落,最終房屋沒人管理,年久失修而倒坍成荒蕪之地。


一座廟,隱藏著“浙北最有影響力的民間祭祀活動”


在新市的東面,現存有一座廟,稱為“永靈東廟”。關於這座廟,隱藏著“浙北最有影響力的民間祭祀活動”,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此廟系仿照原在新市施家巷口的“永靈西廟”所建,它的廟頂,南面有“仙潭保障”四個大字,北面有“國泰民安”四個大字。“永靈東廟”建於東晉,此廟原為祠堂形式,是朝廷為“鎮國大將軍朱泗”所興建的祠廟。自此以後,歷朝有好多帝王為這座廟宇進行加封、賜號。據統計,歷代加封有六次,分別為“鎮國大將軍”“保寧將軍”“顯佑侯”“顯佑通應侯”“顯佑通應惠利侯”“靈感公”。賜封廟號一次,為“永靈廟”。從東晉立廟開始,民間對廟神的祭祀活動香火不絕,且越來越興盛。直到明朝,朝廷規定,地方官員必須向該廟宇進行“春秋兩祭”的定製式祭祀活動,這樣一來,極大地推動了新市“永靈廟”群眾性的祭祀活動。由於新市“永靈廟”祭祀香火興盛,北宋後的新市擴大為三座“永靈廟”,形成為一個廟神建有“一鎮三廟”盛況,後來發展為浙北著名“燒香市”。此民間祭祀活動形式不斷充實新的內容,並且與佛教結合起來,年年有清明祭祀大活動,萬人空巷,人山人海。這一場迄今長達一千七百年之久祭祀活動,一直延續至今,發展成為目前一年一度清明時節的“新市蠶花廟會”。


一座橋,隱藏著南宋“理學政治交流中心”盛況


新市狀元橋是歷史文化名橋,它隱藏著南宋“理學政治交流中心”的盛況。新市狀元橋位於新市北柵,早年稱“玄武橋”,南宋丞相新市人吳潛曾在此建有“吳家園”,所以又稱“東吳橋”,意指吳家園東面的橋。西側的虹橋,又稱“西吳橋”。吳潛因考中狀元,故民間又稱“東吳橋”為“狀元橋”。吳潛是南宋理學的極力推崇者,他父親吳柔勝是當年南宋丞相趙汝愚親自提拔的,後來,吳柔勝來新市與沈氏生下吳潛。當年名士遊仲鴻(他兒子游似後來位居南宋丞相)、吳柔勝與趙汝愚都是“程朱理學”的理論追隨者,來新市建有別業的劉光祖,也是衝著新市如此優厚的理學人文資源環境而來的。還有南宋重要官員張鎡、楊萬里都是經常在新市活動,交流理學思想。趙汝愚與朱熹是密友,受朱熹理學思想影響極大,朱熹兒子朱埜來新市擔任“監酒使”,很有可能是當時趙汝愚的主意。擔任過南宋丞相的遊似,也是劉光祖的學生,在新市建有“果山”別業,也是理學中堅人物。當時的新市,形成了一座“理學政治交流中心”,展開著一系列的交流活動。吳潛在知天命之年,在新市辦了一家“履齋書院”,專門宣傳理學的思想學說。


一座寺,隱藏著“北宋佛學大師”的足跡


新市有一座古寺,叫“覺海禪寺”,它隱藏著“北宋佛學大師”的足跡。北宋時期,新市出了一位名馳遐邇的高僧,叫“若愚法師”。 若愚法師(1055年—1126年),終年七十二歲,出生於浙江海鹽,出家到了新市覺海禪寺。若愚法師一生中,一直喜歡與社會名流、文化大家保持著密切的往來,像蘇東坡、秦少游、黃庭堅、張敏叔、葛書思等,保持友好的詩書往來。他一生為新市的文化發展,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建造了“墨妙亭”,二是建造了“無量壽佛閣”,這兩件事都是功德無量的大事。“墨妙亭”是一件新市歷史文化大事,他讓新市的文化展現出無比璀璨的一面,並聞名於世。“無量壽佛閣”是弘揚佛法載譽千年的“覺海寺”院功德大事,此事以多個版本傳世於《佛祖統紀》與《新續高僧傳》等著名書籍之中。


綜上所述,新市古鎮的故事很多,這些故事幾乎都是影響巨大、歷史意義深遠的歷史文化大事。當然,還有更多的歷史文化故事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如果來新市古鎮旅遊,最好是坐下來聽聽故事。當你瞭解到這些有名有實的故事之後,就會讓眼前的美景更為動心,覺得它的文化美,既有它令人崇拜的厚度,更有令人敬仰的高度。


來新市古鎮旅遊,最好是坐下來聽聽故事

浙北新市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