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脾虛身體會發出什麼信號,需要怎麼調理?

中醫杜川


中醫認為,脾虛是因脾氣虛損,從而引起的一系列病證。

脾虛的人看起來多數消瘦,也有些人會虛胖,人體一旦脾虛也容易產生溼氣,而溼重很容易流竄全身經絡四肢,也容易引起身體疲勞,睏倦乏力,精神倦怠,皮膚溼疹,風溼關節炎、肩周炎等病症。

脾臟也能起到統血的作用,能夠起到固攝血液的作用,很多女性月經不調也跟脾虛有一定的關係。基本上所有的腸胃病,都有脾虛的因素在內,凡是出現腹痛,腹脹,消化不良,腸胃方面的疾病,都要從脾胃調理。

造成脾虛的原因很多,如果長期暴飲暴食,或者飲食生冷,很容易損傷脾胃;或者過度勞累所導致的,常焦慮壓抑,精神壓力過大,也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長期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下,都會引起脾虛溼盛。

因此,飲食不均衡、熬夜、沒有適當的運動、經常久坐,都是引起脾胃功能紊亂的常見誘因,從而容易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的症狀,這些也是引起脾虛的重要原因。

日常生活中,我們飲食要注意,不要經常吃油膩,過鹹,過甜等厚味食物,以免增加了脾胃的負擔,有損脾胃功能。

脾虛的人群可多食用一些有助於消化的食物,比如山藥、薏米、牛肉、雞肉、牛肚、豬肚、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食物,還可以多食用一些性溫甘的食物,比如高粱、燕麥、南瓜、扁豆、大蔥、生薑、熟白蘿、豬肚、鯽魚、花鯉、鱸魚、草魚、黃鱔等,因為脾胃喜溫忌寒涼,脾虛人群儘量少食用寒冷的食物。

總之,養好脾胃是我們身體健康的關鍵,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參考以上的方法注意調養,確保身體健康。


中醫養生鄭芝環


一、脾虛會怎樣?


脾為後天之本,人體攝入的所有食物都需要通過脾的運化才能變成人體所需要的精微物質,供應我們的全身臟腑,供應四肢肌肉、供應大腦,同時把不需要的水溼廢物通過腸道有效的排除體外。


所以脾虛會出現食慾下降,流口水,腹脹,疲倦乏力,四肢痠軟,還會出現頭暈眼花。如果表現在皮膚上可以出現各種溼疹,女性可以出現白帶增多。




1 、人參或黨參


首先必須要增加脾的動力,首選藥物人參或黨參,平時有脾虛的人群必要時可以用少量人參或黨參。人參使用3-5克為宜。黨參使用10-15克為宜。


2 、茯苓


茯苓利水滲溼,把脾虛不能運化的水溼從小便排出體外。脾虛的人可以多吃點茯苓餅。或平時配合黨參、人參煲湯。15-20克為宜。


3 、白朮,蒼朮


這兩位藥可以燥溼健脾,健脾的同時還能把脾虛產生的多餘的水溼吸收乾淨。堪稱人體水溼清道夫。10克左右為宜。


4 、砂仁


如果脾虛的時間比較長,陽氣生成不足,經常胃部冷痛,食慾差,甚至噁心,腹瀉,大便稀溏,次數多。可以加砂仁溫暖脾胃,止瀉止吐,行氣化溼。但是砂仁有效成分為揮發油,所以煎煮的時間不能太長哦。3-5分鐘為宜。3-5克為宜。


5 、陳皮


脾虛時動力不足,所以水溼容易停滯,加上陳皮,可以有效的行氣理氣,好比一陣風吹來,水溼,消散的無影無蹤。因此陳皮能很好改善腹脹,噯氣、打嗝等情況。5-10克為宜。


6 、黃連


如果水溼在人體內部停留時間太長,和人體陽氣糾纏,就會形成溼熱。


這時候舌質會比較紅,舌苔會變黃,同時還會有腹脹,食慾下降,口 幹,心煩等情況。可以用黃連泡水服用,但黃連苦寒,長時間使用反而 會損傷脾的陽氣,所以只能夠短時間少量使用。1至3克就合適了。


四季脾旺不受邪,如果脾的功能旺盛,一年四季都不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襲。脾能夠很好的化身氣血,供應五臟六腑、皮膚、肌肉、骨骼,才能保持長年健康。


更多中醫養生治病,請關注頭條號:中醫杜川


中醫杜川


您好,作為一個養生少女,想給大家分享一些養生乾貨~


當平時的你,出現:
  1. 怕冷,怕空調吹
  2. 不敢吃涼的白帶較多
  3. 舌頭有齒痕
  4. 容易腹脹,脹氣
  5. 容易完谷不化(吃什麼,拉什麼)
  6. 小腹多肉鬆軟,四肢虛胖
  7. 思慮過多
  8. 不愛運動

那麼不用懷疑, 這些都跟脾虛有關。


脾虛的調理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這裡推薦一些可以經常用的方法。而可以堅持的就是疏通穴位!

脾虛就敲打足三里,雙腿都要敲打,勤奮一些,效果很好,閒暇時間可以經常做。
把握住這個穴位,先搓揉雙手直至發熱,然後用雙手掌按揉雙側足三里部位 15 分鐘左右,或拍打 150 下左右,早晚各1次。

足三里為人體第一大穴,最補益,氣血雙補,擅長治療虛勞諸症,為強壯保健要穴。 脾虛一定要多按揉足三里。



【自測溼氣重不重】

陰陵泉,沿著脛骨內側往上走,突然轉彎的位置就是。不敢重按就代表體內溼氣太重,脾虛。經常點揉它,有快速排溼作用,而且瘦身。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歡迎補充!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點個讚唄~~謝謝您!喜歡中醫的可以關注我哦!帶你養生~


獸醫新同學


胃寒、溼氣重、脾虛都是比較典型的脾胃虛寒,脾胃虛寒還伴隨上火的情況,有一些人總會脾胃寒溼,吃涼的不允許,但是吃一些熱性食物,比如榴蓮,羊肉等又容易上火,這都是寒溼體質困滯了脾胃,吃榴蓮這類熱性水果過多,會形成積食,久而久之就容易上火。飲食不規律,睡眠不好,就容易出現脾虛,脾臟的失調,再加上平時愛吃肥甘厚味的辛辣食物,自然就容易出現一些肝火較旺的情況。

還有溼熱肥胖人群,牙齒髮黃、舌苔厚膩、小便較黃,且舌有齒痕,看上去很能吃,經常能吃下去一大堆東西,但消化吸收卻不好,也就是溼熱讓胃部的功能亢進卻增加了脾臟的工作強度,中醫中稱其為“胃強脾弱”,容易感覺餓,卻沒有攝入營養,脾臟的負擔過重又造成了水溼內停。

因此,生活中要做好調理,及時祛除身體中的溼氣,調理好脾胃來吸收營養物質。平時多注重改善自身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經常運動。

1、堅持運動

一般溼氣重的人群缺乏運動,運動量太少時,會讓大量的溼氣在身體中堆積。多運動能加快身體細胞的運作,幫助溼氣排出體外,通過游泳、跑步、打太極拳或者跳繩的方式來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幫助水分的代謝,從而祛除溼氣。儘量不要夜跑,因為到了晚上空氣溫度降低,運動完成之後毛孔擴大而且身體出汗,容易讓溼氣和寒氣趁虛而入,從而加劇溼氣。

2、飲食均衡,按時吃飯

吃飯要注意營養的均衡,不要因為魚、蝦、肉好吃,就多吃。要做到葷素搭配,多吃素,少吃葷。不要暴飲暴食,菸酒最好不要沾,每天三頓按時吃,夜宵不要吃,辛辣刺激的少吃。保證飲食的清淡,脾胃功能自然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3、多喝溫熱水

喝水能幫我們人體加速代謝,可以排洩掉更多的“垃圾”,可以緩解燥熱,適合肝火旺盛的人群。每天早晨醒來後喝一杯溫熱水來促進胃腸道蠕動,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即使天氣再炎熱也要控制嘴巴,不能喝冰鎮飲料以及冷飲,不然會加劇對脾胃帶來的損傷。

4、作息規律

在22:00左右,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非常的旺盛,此階段若是處於睡眠狀態,身體的水分以及溼氣會跟隨著呼吸以及腎臟排出體外。

5、保持心情愉悅

易怒,經常發火是肝火旺的表現,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緒,把心態放平,多去戶外走動,放鬆心情。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也會影響情緒波動。

另外,脾虛乏力的人不要輕易吃補藥,要先健脾,否則吃了也補不進去,會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身體會更沉重更難受。再有就是氣滯的人,一般容易焦慮暴躁鬱鬱寡歡的人容易氣滯,這樣的人吃補藥特別容易上火。所以吃補藥之前要舒展情緒,先調理好氣滯血瘀的體質。還有一種就是痰溼比較重的人,比較直觀的就是舌苔厚膩,這時候補就會出問題。

總體來說還是源於脾胃虛弱,脾胃功能不健全:脾胃不好的人要注意在飲食上面少吃多餐,一次性不要吃太撐,導致脾胃負擔加重,這時候舌頭會變得苔厚重發膩,這種情況不管吃什麼都容易上火積食。在平時要多注意舌苔的變化,平時要多喝一些山楂泡水,可以健脾消食、化淤積。


醫露


脾虛是現代人常見病,廣泛存在於年輕人和中年人的身上。很多年輕人,生活不規律,飢一頓,飽一頓餓一頓,再不就醉生夢死小酒桌,上頓喝完下頓喝,最終,身體廢了,脾虛腎虛了,最嚴重的脾虛就是脾虛洩瀉,吃啥拉啥,苦不堪言,而這種悲慘的病症,我如今正在經歷,痛苦不堪啊~


身體脾虛的症狀有哪些?

脾虛的症狀其實特別明顯,溼氣大就是脾虛最大的症狀,所有脾虛的人,必然會有溼氣重的表現。

①脾虛的人常常會有飽腹感,感覺到飢餓卻沒有食慾。

②大便異常,脾虛的人大便不是乾燥就是拉稀,兩個極端,很少有健康的時候。

③脾陽虛怕冷胃寒,四肢無力。脾氣虛會導致月經量過多,牙齦出血等。

④脾虛嚴重的人,會經常感覺到精神不集中,無精打采,也會常常感覺到睏倦,不管怎麼睡都不能恢復。


脾虛嚴重到最後,人是會非常容易患抑鬱症的,乃至會有自殺的傾向,所以為了健康,為了生命,脾虛要抓緊治療。

脾虛的人怎麼調理?

脾虛的人,在飲食上和生活上都應該注意,飲食方面不吃生冷油膩食物,不飢一頓,飽一頓。按時吃飯多吃蔬菜。

生活上應該注意不要熬夜,熬夜對身體傷害甚大,不僅是脾虛,還會導致腎虛以及心氣虛,血虛,後果十分嚴重。而多數患有脾虛的人,都與經常熬夜有關。


平時生活中,還應該加強運動,長時間不運動,氣血也會不足,氣血不足也會導致身體各個器官虛,所以不僅是脾虛一個問題。

在藥物方面,一些中成藥非常有效果,比較出名的中成藥為香砂六君子湯、參苓白疏散、實脾飲、歸脾湯等。

治療脾虛一定要找到脾虛的原因,其實所有病症都是一樣的道理,不改變病因,不對症治療,是看不到效果的。

脾虛的治療一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虛不受補,溫和的補恢復期也十分漫長,所以說我們患者一定要做好心裡準備,有一個長期作戰的準備。

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隨著人們整體文化水平的提高,注重養生的人士也越來越多,但大多數人都是選擇補腎或是保養肝臟,忽視了脾臟的健康。但其實,如果脾臟虛弱的話,也會引發很多疾病。因為脾臟相當於人體五臟六腑中的“交通樞紐”,所以人們經常在看中醫的時候,都會被告知是由於脾虛的緣故,所以對脾臟的養護也同樣要重視起來。脾虛的人,身體通常有這6個表現,自查一下你有嗎?

1.大便不成形

脾臟健康的人,排出的糞便雖軟但都是成形的,且不容易黏在馬桶上。而脾虛的人,一般大便都不易成形,還老是不容易衝乾淨。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現象,就要注意保養脾臟了。

2.嘴唇蒼白乾裂

曾經有一個對女性的採訪,問女人如果出門只能帶一樣化妝品的話會選擇什麼,大多數都選擇了口紅。紅潤的唇色會讓人看起來更有精神,相反則會顯得很虛弱。正常情況下,人們的嘴唇都是紅色的,即使唇色比較淺,也不會是蒼白的。如果嘴唇的顏色蒼白,還伴隨乾裂,多半都是因為脾虛引起的。

3.舌頭變厚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許多人在看中醫的時候除了把脈外,還時常被看舌頭。因為舌頭和舌苔也反映著我們的身體狀況,當人的脾臟虛弱之後,舌頭會變厚且舌苔發白。若是還伴有口苦、口臭,嘴巴里經常黏糊糊的話,就證明脾虛比較嚴重了。

4.關節疼痛

脾虛的人,通常體內的溼氣也會比較重。所以脾臟越是不健康,溼氣就會越多,而這些溼氣在關節處匯聚的時候,就會影響這個部位的血液流通,出現痠痛的症狀。

5.食慾不佳

在炎熱的夏季裡,經常會沒有什麼胃口。而脾臟虛弱的人,在平時也會有食慾不佳的現象。因為脾虛會影響腸胃的功能,吃進去的食物通常很難消化,常有胸悶或是脹氣的情況。遇見喜歡吃的菜,也不會有什麼慾望。

6.手腳發涼

我們的脾臟具有造血功能,而脾虛的人造血功能相對較弱,血液流通的速度也比較慢,所以手腳冰涼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若是有手腳冰涼的情況,也可能是脾虛引起的,男女都一樣。


熊貓醫學


脾胃病證,均有寒熱虛實之不同,而脾病多為虛證;虛證又分為氣虛、陽虛和陰虛,每個虛證表現又不盡相同而有區別。

氣虛多因飲食不節制沒有規律或過度勞倦或其他疾病影響而損上脾氣所致,可有消化不良,四肢倦怠消瘦齒狀舌等表現;陽虛多因脾氣虛日久損傷脾陽、或食用過於寒冷的食物所致,可有怕冷周身浮腫舌淡胖等表現。

平時注意飲食清淡衛生,不可過飢過飽,營養均衡,適當鍛鍊,保持精神愉快。在不知道自己屬於脾虛的哪種症狀時切不可盲目食補。


消化科李保雙


脾虛的人一般都是,容易脹氣、吃東西消化比較緩慢會感覺胃脹這是最常見的典型


張曉丹醫生


脾虛身體會發出什麼信號?需要怎麼調理?

脾虛的人身體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雖然看似脾胃病都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卻影響我們整個身體的感受,那麼脾虛我們身體都會發出什麼信號呢?出現脾虛到底該如何調理?

第一:舌頭胖大,水溼重,牙齒擠壓痕跡很明顯,如果你出現這樣的舌象,那麼這就是很明顯的脾虛症狀,伴隨氣虛乏力。


因為我們脾胃的功能之一就是運化水溼,如果脾虛,則不能運化水溼,使溼鬱滯在舌,導致舌頭明顯變得胖大,佔滿整個口腔。

第二:身體浮腫,水腫

脾運化水溼功能失常,則會導致水液在體內滯留,從而導致水溼,痰飲,造成身體浮腫,尤其是我們的腿部。

第三:睡覺流口水

第四:大便不成形,發黏,不容易沖掉。

如果你上述症狀都有,那麼基本可以確定為脾虛,那麼脾虛有什麼好的調理方法呢?

【人參健脾丸】

人參健脾丸很適合常年倦怠,食慾不良脾氣虛弱的人長期服用調理,因為它裡面的藥材都是比較溫和的,除了人參,白朮和當歸,其他的像山藥,六神曲,山楂,芡實,扁豆,陳皮等等都是藥食同源的藥材。

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如果脾虛也可以用這些作為食材食用,因此如果脾氣虛弱久了,脾無力,人也整天乏力無力,脾氣虛,那麼就可以用這個藥,效果很好且溫和。


感謝您的關注,為您推送實用的養生小知識!


脾胃範兒


脾的功能是主運化,升清氣,主統血,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通過觀察全身皮膚(主要是面部皮膚)的顏色和光澤的變化,用以診察病情的方法,可按此瞭解臟腑的虛實,氣血的盛衰,病情的寒熱,病情的輕重和預後!面色淡黃,萎黃無光澤為脾氣虛!脾氣虛寒,可見腸胃功能減弱或營養吸收障礙的人,黃色鮮明為溼熱燻蒸!飲食水谷入口,先進入胃中,經過胃的濡養,脾的運化才能將水谷精微輸送到五臟六腑並榮養全身,因此,脾胃元氣的盛衰與人的飲食形體密切相關!

久坐傷肉,因為中醫說的脾是主肌肉的,久坐意味著不運動,肌肉用進廢退,反過來會影響脾氣,比如抵抗力低,很容易生病!久視傷血,意思是長久地用眼是要消耗氣血的,因為在中醫裡,眼睛為肝血滋養,用眼過度就要消耗肝血,而肝血的來源同樣是脾,一個脾虛的人,很容易肝血虧虛,反過來,能消耗肝血的一般也會殃及脾氣!麻句話還有久立傷骨,久臥傷氣,都提示不要長久地停留在一個動作上,小而言之是對局部肌肉骨骼的消耗,大而言之,往往伴隨著其他部位的閒置,靜止,是一種身體整體的不平衡,違背中醫最講究的中庸和諧的大法!由此類推,久坐不好,但長久過分的運動也是違背生理的消耗,因此,講究運動,但從不講究消耗性的運動,在感覺上只是微微出汗即可!

氣血旺盛的人不會脾氣虛,因為要正常飲食,經常運動!脾虛,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就降低,尤其是肌肉組織,而我們身體的40%都是肌肉,分佈在全身各處!具體到面部,表情肌的無力甚至萎縮,是導致面容不緊緻的關鍵,因為面部的肌肉和身體的肌肉是一種生理機制!這種脾虛面容,就意味著已經身處脾虛狀態,首先要排除甲減!影響美白,使皮膚顯得粗糙的離不開角質層,人隨著歲月增長,皮膚逐漸顏色加深,西醫學的解釋是皮膚在一生中不斷地被氧化,其實,不只皮膚,任何組織都有此共性,如果內裡的內分泌失調,血液循環差等問題不解決,氧化還在繼續甚至在加劇!醫學把人體的胃腸稱為第二大腦,意指胃腸消化系統受情緒的影響最敏感,這就是中醫說的肝氣鬱結,鬱結久了克伐脾氣,脾氣虛了,消化功能被損傷了,營養自然達不到皮膚!脾是主黃色的,就要出現病色,包括萎黃的皮膚和黃色甚至更深的斑點!在這裡,黃色或說脾氣虛是個轉折點,這也是為什麼中醫特別重視脾氣,就是強調如果不在這個轉折點上遏制脾虛的發展,再往下去就可能病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