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我非常喜欢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不仅因为它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还因为它背后有着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传奇。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圣母百花大教堂 夜景

谁能想见,这座举世闻名的大教堂,在超过100年的时间里,都是一座“烂尾楼”——自1295年开始建造,1469年才最后完工,花了175年时间才建成完工。

当时的佛罗伦萨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最初想要为上帝建一座空前雄伟的教堂,所以建造规模特别大,光是大教堂四周的墙就修了长达80年之久。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穹顶未建成的圣母百花大教堂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修好了墙壁,却发现工匠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技术修建教堂巨大的屋顶,因为教堂的穹顶直径太大,故而建造难度极大,寄予众望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只好“烂尾” 在那里。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万神殿穹顶

事实上,修建穹顶的技术,古罗马人早在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当时修建的万神殿穹顶内部高40多米。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非常崇拜古罗马时期的建筑,然而,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南征北战中,古罗马原有的水泥技术已失传,当时已无法再建出万神殿那样的大穹顶。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哥特式建筑代表 米兰大教堂

其实,在当时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办法,比如可以采用哥特式建筑的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意大利人深深鄙视曾经灭亡他们的北方民族,不肯采用当时欧洲流行的哥特式建筑方案。

于是,圣母百花大教堂就这样敞着口屹立了一个多世纪。

要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处于群雄割据的分裂状态。当时,国家与国家之间最喜欢攀比各自教堂的宏伟程度,每个城市最关键的建筑一定是这座城市的主教堂。而圣母百花大教堂作为佛罗伦萨的地标性建筑,100多年没有封顶,这令执政者非常难堪。不难想见,这个穹顶的建造,对于当时的佛罗伦萨来说有多重要。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布鲁内莱斯基座像

终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横空出世,他并不是正统的设计师,金匠出身的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建筑学教育,因此不知道穹顶设计任务的艰巨。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勇敢跨界”,挑战这项“世纪难题”,他坚信自己可以建出一个圆形穹顶。此人就是后来西方近代建筑学的鼻祖——布鲁内莱斯基

布鲁内莱斯基曾经研究了大量古罗马建筑资料,专门测量过罗马万神殿的穹顶,因此他对于完成穹顶,非常有信心。但当他跑到市政厅,声称可以解决这个工程难题时,大家觉得他是一个疯子,差点把他扔出去。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科西莫·德·美第奇肖像

但有一个人支持他的想法,他就是科西莫·德·美第奇。赫赫有名的美第奇家族曾经资助过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伽利略等大师,推动并成就了文艺复兴。美第奇家族从手工业起家,后来发展金融业,为教皇管理钱财,并最终走向政治,而科西莫就是美第奇家族中最早成为佛罗伦萨大公(统治者)的人。

科西莫推崇古典文化,四处收集古罗马时代的手稿和文献,他的私人藏书馆是全欧洲最大的藏书库。他很早就接触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留下的一些经卷和手稿,里面有很多机械和工程方面的图纸,所以他知道,按照古罗马人的做法,教堂的穹顶是有可能完成的,眼见着其他建筑师一个个地来,又一个个地走掉,科西莫决定不惜代价支持布鲁内莱斯基建造穹顶。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圣母百花大教堂

从1420年到1450年,历时30年,布鲁内莱斯基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最终完成了大教堂的穹顶建造,呈现出罗马式的圆形穹顶风格。

布鲁内莱斯基是如何做到的呢?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穹顶中的肋条

他改进了古罗马人的建筑技术,

采取的方案是:哥特+罗马,先用肋条把圆形拱顶的轮廓搭出来,再用轻的材料把空隙填满,让穹顶拥有哥特式的骨架和罗马式的外形。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穹顶中空结构示意

他还采用了“空心拱”的办法,让大教堂的穹顶变成内外两层薄材料,减轻了整体重量,也给墙体减轻了压力。这样中空的结构,便于施工人员进入其中,对拱顶进行维修。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布鲁内莱斯基发明的起重机

为了把建筑材料运到高处,布鲁内莱斯基研究之前的数学资料,还发明了一系列齿轮机械的起重设施,后来这些起吊机广泛应用于剧场,成就了丰富多彩的戏剧演出。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穹顶上的采光室

布鲁内莱斯基花16年盖完了穹顶,又花费14年盖穹顶上的采光室。

布鲁内莱斯基建造的大穹顶意义非凡,它之后的教堂,在修建圆顶时都采用同样的方案。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他去世,也没能看到大教堂最终完工。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外景

教堂落成那天,佛罗伦萨的市民潮水般涌向市政广场祝贺狂欢。这座教堂不仅是当时最大的教堂,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标志性建筑。教堂以圣母的名字命名,中文名叫“圣母百花大教堂”。但在佛罗伦萨,它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圆屋顶。它奠定了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基础,标志着人们终于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文明,走出了蒙昧的中世纪。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最美丽的“烂尾楼”——圣母百花大教堂

↑ 这两张照片是我用手机拍的教堂广场一角

彩蛋:

布鲁内莱斯基还发明了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的透视画法,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都非常写实和世俗化,显得特别有“人味儿”,这都要归功于布鲁内莱斯基。可以说,没有透视法,就没有文艺复兴的绘画。


参考书目:《西方艺术史》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