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黄帝战胜炎帝,为何我们称呼“炎黄子孙”时候,还把炎帝排在前?

如今的中国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这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这是出自于5千年前黄帝和炎帝的部族,不过懂得那一段历史的人或许会感到疑惑,黄帝可是打败了炎帝的,为什么炎帝还会排到黄帝的前面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段历史。

古代讲究为长者尊,比如说《百家姓》里面,因为是宋朝时期出土,皇族的赵氏自然就会排到第一位,而清朝的“满汉全席”,也是满汉打头。


黄帝战胜炎帝,为何我们称呼“炎黄子孙”时候,还把炎帝排在前?


5000年前,大大小小的部落集中在了两河流域,其中就以三家的势力最大,分别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还有出自苗蛮的蚩尤部落,蚩尤以山东作为根据地,向中原开始发展,进入了华北大平原,蚩尤一族擅长制作兵器,而且部族勇猛彪悍,虽然在这三族当中,炎帝的地盘最大,人口也是三族中最多的,但是他依然抵挡不住蚩尤的入侵。


黄帝战胜炎帝,为何我们称呼“炎黄子孙”时候,还把炎帝排在前?


蚩尤很快就联合了夸父部族和三苗部族,使用武力击败了炎帝,并且占据了炎帝的“九隅”,也就是过去的九州,那么炎帝只能想向黄帝的部落求援了。最终炎帝和黄帝联合起来,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数十个部落,在逐鹿之战中彻底击败并且击杀了蚩尤,黄帝是一个比较仁慈的首领,他依然在东夷集团当中选出了一个叫做少皞清的人统领东夷部落联盟,让他们回去好好发展。

黄帝战胜炎帝,为何我们称呼“炎黄子孙”时候,还把炎帝排在前?


蚩尤一战败,炎帝重新接收了自己的底盘,这样一来,重新恢复元气的炎帝,又开始坐不住啦!《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炎帝原本想要侵犯那些小部落,然而大家都纷纷的投靠了皇帝,最终在阪泉之战当中,炎帝再次输掉了竞赛,只好老老实实地归顺与黄帝。


黄帝战胜炎帝,为何我们称呼“炎黄子孙”时候,还把炎帝排在前?


不过炎帝部众依然是中原最大的部落,他们的辐射范围达到了陕西、湖北、湖南、山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因此黄帝不可能忽视这一方面力量,同样,炎帝的农耕技术也是相对发达,是北方陕西、湖北、湖南、山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炎帝部族率先立市廛,首辟市场,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这些对于中原部落的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发展。

黄帝战胜炎帝,为何我们称呼“炎黄子孙”时候,还把炎帝排在前?


那个时候的黄帝只不过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而已,而非九五之尊的帝王,他没有能力抹去炎帝的存在,而商周时期,炎帝的后裔“姜姓”、“吕姓”都是名门望族,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个概念再被提出来,已经是千年以后的《国语》了,对于春秋时期的人来说,黄帝为尊还是炎帝为尊,已经没有了必要性。


黄帝战胜炎帝,为何我们称呼“炎黄子孙”时候,还把炎帝排在前?


当然,除了炎帝黄帝部族,蚩尤的九黎部族,也是炎黄子孙大家庭的一员,我们过去常常听说的一个词叫做“黎民百姓”,实际上“黎民”这一个词就是指的黄帝部落在交战时俘虏的九黎部族奴隶,而“百姓”的地位要更加高贵,因为每一个部落都有一个姓氏图腾,黄帝身边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故而称为“百姓”,不过到了后来,炎黄子孙的含义逐渐用来区分血缘,而黎民百姓也就泛指民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