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传祺生猛:谁在追捧它?

传祺生猛:谁在追捧它?

越是坚持自我个性的人,即使可能会因为走不同的路,刚开始不被人看好,甚至遭遇排挤。

但咬牙坚持下来,“自我个性”反而是竞争力,它像一把利剑,劈开了千篇一律的皮囊,也劈开了迷雾,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抵达彼岸,抵达理想国。

企业亦是如此,有活力的企业也总是“个性飞扬”的,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恣意生长,发展过程中产品也带有强烈的企业性格,看起来也有几分“与众不同”。

我认为偏安南方一隅的广汽传祺,就是一个不追随大流,有自己独特发展方式的汽车公司,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传祺方式”。

传祺生猛:谁在追捧它?

10年前,大多数中国品牌为了在遍地都是合资车企的缝隙里求生存,求发展,几乎没有人敢从中高端切入,但传祺就是从中高端市场切入,即使推出的第一款中高端轿车也遭遇了很大的挑战,未能成为爆款,但现在看来,这一步棋是险棋,但也是好棋。

因为作为一个新生公司,一起步,立意高一筹,公众对公司品牌的认知,也会高一筹。起点高,这为传祺后来生猛的故事,铺陈了“宏大叙事”的基础。

广汽集团执委会副主任、广汽乘用车总经理郁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也坦陈“我们很多决策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他说:“广汽总是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比如说坚持中高端切入,这对当初中国自主品牌是不敢做的,为什么吉利、长城这些品牌现在有迫切性一定要推出高端品牌,它们被定位了,人们脑海中它是六七万起步的,所以这个定位以后就很难移除。哈弗也是这样,长城也是这样,为什么长城在我们前面,它使用哈弗H8、哈弗H9冲高端从来没有成功过,但是传祺GS8一冲就轻松过。”

传祺生猛:谁在追捧它?

传祺GS8的成功肯定整个广汽传祺体系成功的一个缩影,但我很是同意郁俊总经理所说的,GS8能够打破中国品牌做不了18万元乃至20万元以上的产品的魔咒,在很多中国品牌跃跃欲试却无功而返的“死胡同”里趟出一条路,传祺品牌溢价能力功不可没。

传祺生猛:谁在追捧它?

如同郁俊所说的“我们很多决策是跟别人不一样的”,这就是传祺的“个性”,“传祺的方式”,但这种不是盲目追求“不一样”,它是经过商业逻辑下“深思熟虑”的结果。

如果当时传祺还走奇瑞、吉利的老路径,我想,大概传祺很有可能不如当下繁荣生动,而且也很有可能也会有再“造一个高端品牌”这样的动作。

现在看来,传祺并不需要再“造一个高端品牌”,因为光是目前的品牌能够支持得起它向上走的决心。

到目前为止,传祺是极少数能够靠一个品牌打破“价格天花板”的中国品牌。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传祺的品牌溢价能力是中国品牌当中较高的,这应该是行业的普遍共识。

这是好事,所谓商业的本质归根到底就是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品牌溢价能力代表了产品定价能力。

从中高端做起,是广汽传祺果敢选择的自我路径,即使在当时看来有点冒险,但时间流转,品牌积淀收获颇丰。

传祺的品牌溢价能力要高于很多中国品牌,这样的一个“行业共识”,事实上单靠传祺砸再多的钱做品牌营销,如果没有健康稳健的体系力,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也等于“空中楼阁”。

换句话说,传祺之所以能够打造出一块金漆招牌,最根本的还是归功于其推出的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传祺生猛:谁在追捧它?

事实上,在产品研发及品控上,走过10周年的传祺也一直有它自己独特的坚持和发展方式。

我认为历经10年,传祺始终坚持自主正向研发,跟很多的中国品牌相比,这也是一条“不妥协不追随”的路径。

在合资车企的强大气压之下,更多的中国品牌在起步阶段都选择走捷径,逆向研发的案例频频发生,“我们从第一款车开始就是坚持正向研发,但是一开始这样起步很难,因为你的研发能力不强,未必能够做的这么好,但是坚持十年就结出硕果了,现在可以和合资企业媲美。”郁俊说。

坚持正向研发的背后,是广汽持续招募组建的国际化团队,郁俊表示,“现在广汽有四千多人研发队伍,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国外人才。目前,海外人才还在招募当中。”

传祺生猛:谁在追捧它?

当然,随着中国品牌升级迭代,正向研发已经比较普遍了,但要放在10年前,它仍然算是“反潮流”的一个勇敢的“异类”。

也正是因为有了上面的不妥协不追随的“坚持”,时至今天,传祺不仅在品牌上大放异彩,在品质上也做到出类拔萃,行业领先。

传祺生猛:谁在追捧它?

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广汽传祺连续5年获得了J.D.Power中国自主品牌新车质量研究的排名第一。

新车质量研究报告简称IQS,它衡量的最主要目标是新车用车期在2-6个月的车主,在2-6个月使用车辆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在使用过程中车辆的质量问题。

J.D.Power是独立的第三方调研机构,它在美国已经成立了50周年,其中IQS新车质量报告是J.D.Power行业调研中最具影响力的调研之一。新车质量研究是在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到今年也已经有17个年头了。

J.D.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表示,J.D.Power在美国的知名度非常高,差不多能够超过80%,也就是说80%的美国人其实是知道J.D.Power新车质量研究,而且他们在购买新车的时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参考J.D.Power新车质量研究结果。

传祺生猛:谁在追捧它?

在中国,J.D.Power新车研究报告,也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看重的一个选车参考标准。

广汽传祺连续5年获得了J.D.Power的权威认定,意味着在J.D.Power严苛的调研下,广汽传祺的品质是长期稳定的,并且是领先的。

对此,J.D.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是认为,广汽传祺排名在整个调研中连续5年排名自主品牌第一,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潜在信息:就算将合资企业都放在一起,广汽传祺的排名也是相对比较高的,最起码是超过了行业平均线,并且是行业平均线比较靠上的水平。

“这对中国自主品牌是一个信号,中国自主品牌是可以做到这样的质量水平的。”蔡明说,“放四五年前,很多自主品牌并没有这样的自信,不敢去想,没有自信和合资品牌直接进行竞争,但是我觉得广汽传祺这五年的表现其实是给了自主品牌一个很强的信心,就是说我们其实也可以做到合资品牌的同样水平。”

我认为,广汽传祺在新车质量上不仅自身做到了中国品牌第一,同时引领更多的中国品牌质量整体向上。

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厮杀,已经是短兵相接了,如果中国品牌在品质上仍和合资存在较大差距,显然不战而败。

显然,中国品牌们是争气的,它们改变了潮水的方向。

“2000年,J.D.Power IQS刚进来的时候,差不多是514,也就是说每百辆车,每辆车差不多有5个问题。到了2017年,进步到103,相当于每辆车也就基本上是一个问题了,进步的幅度非常巨大。”蔡明表示。

蔡明认为,自主品牌的进步速度是明显高于合资企业的,在2007年的时候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之间的差距还有139PP100,也就是说自主品牌每百辆车要比合资品牌多1.3个问题,差不多1.4个问题。但是到了2017年,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PP100其实只相差13个,也就是百台车差0.1个问题。

也正是因为产品品质足以比肩合资品牌,才出现了第一波敢于向合资叫板的中国品牌,诸如传祺、领克、WEY等,且第一阶段突围成功。

这也预示着一种强烈的信号,领先的中国品牌今非昔比,已经可以和合资站在同一市场起跑线上角逐,竞赛。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中国品牌是特指领先的中国品牌,因为在浩大的中国品牌阵营中,也是良莠不齐。

对此,蔡明表示认同,并且从新车质量研究的角度,以“PP100”为标准,大致可以将中国品牌分为三个层次,“PP100在110分以上的可以归为第一集团,110分到120分是中间这个集团,120分以上的确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提升产品质量。”

“毫无疑问,传祺是属于第一集团,而且在第一集团里相对属于遥遥领先的位置。第一集团基本以传祺和哈弗为主,大部分自主品牌是集中在中间区间,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吉利、上汽、长安、奇瑞、北汽等。”蔡明补充说。

广汽传祺的新车质量除了进入J.D.Power IQS排名的第一集团,也正因为其品质上乘,旗下产品获得行业内的诸多肯定,比如传祺GA8获得中国工业设计红星奖金奖、传祺GS8项目获得“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最高荣誉钻石奖、“乘用车底盘性能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

传祺生猛:谁在追捧它?

近期,广汽传祺荣膺“2017年度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权威认定,成为引领中国品牌向上的品质样本;此外,继传祺GS8荣膺C-NCAP采用新测试标准以来的五星安全评价之后,传祺GS3于去年底再度成为C-NCAP紧凑型SUV五星“安全冠军”,并接连获得中国生态汽车评价(C-ECAP)金牌。

品质出类拔萃,能在凶险的市场洪流中形成强大的“回流”,使之屹立不倒。

无疑,广汽传祺就是中国品牌崛起最快,最典型的范本。这也是市场回馈广汽传祺对品质坚持的巨大回报。

今年4月,广汽传祺销量达43,481辆,同比增长4.26%,1-4月累计销售新车192,801辆,同比增长了18.01%。

目前,广汽传祺当前的产品矩阵已实现了轿车、SUV和MPV三大细分市场的全面均衡发展,旗下GS4、GS8、GM8、GA8和GA4等“明星车型”为销量的增长注入强劲的推力。

传祺生猛:谁在追捧它?

10年的成长,对于很多老牌汽车公司而言,不算长,但广汽传祺这10年间所积淀的厚度和宽度,所坚持的个性和信念,可能是很多公司所不及的,站在宏观角度,这也是我认为为什么传祺能够突围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传祺方式”立足事业根基的广汽传祺,在打破并跨过一道道看似无坚不摧的“门槛”之后,已经开往更广阔的快车道。

如同明星一样,传祺越有独特魅力,越是受行业及消费者追捧,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拥有好产品的基础上:用作品说话的明星或企业,永远不会过气。

显然,传祺深以为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