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清朝灭亡后,八旗子弟全都改了汉姓,你知道几个?

管理纵横5156天马行空


辛亥革命,大清亡了,革命党人没坐龙椅,以全新的方式占了天下,原来大清王朝的上层阶级,好吃好喝好玩的旗人老爷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大清王朝可是没亏待过满人们,毕竟是一起打天下的,有福要同享。政府每月都会给在旗的旗人们无偿发放一些生活补助,叫做“旗饷”,但是辛亥革命成功后,“旗饷”终止发放,失去了固定生活开销来源的旗人们日子一度过的很窘迫,逐渐从贵族老爷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变成平民。

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排满”,在“排满”口号的号召之下,饱受压迫的汉人们的排满情绪高涨,开始自发的组织起来欺负落地凤凰不如鸡的,失去了特权庇护的满人。甚至有风言风语,汉人会报大清建国时屠杀汉人的仇,给满人也来个大屠杀(当然只是风言风语)……

面临着生存危机,在民国内务部的管理批准下,一大批满人为保证生活只得“加入”汉籍,改用汉姓。

下面就举一些例子:

内务部指令第51号:

千总凌寿呈,系镶蓝旗满洲达崇阿佐领下人,请冠姓关,更名得寿,并改隶宛平县民籍。

军事执法处帮审耆庆,系镶红旗满洲松鉴佐领下人,请冠姓顾,更名其庆,并改宛平县民籍。

(配图与内务部指令无关)

内务部指令第91号:

贵绵系满洲镶白旗人,拟请冠姓关,并请改隶大兴县民籍。

内务部指令第92号:

职方司主事志瀚,请冠姓金……

内务部指令第93号:

税务处收发处委员清保现年四十四岁,系正红旗满洲英信佐领下人,拟请冠祖姓林,更名至澄,并改隶顺天府宛平县民籍。

(配图与内务部指令无关)

姓氏和籍贯是在大清原来是享有着特权的标志,但是随着大清的灭亡,时代的更迭,特权阶层的轮转,这些在新时代失去了意义的姓名籍贯也就没必要坚持了。

让我悄悄的看看,有关注吗~


一盘拉条子


只说皇姓和八大贵族吧。

爱新觉罗

“爱新”有金的意思,后裔改“金”姓。

齐佳氏

人口少却最显贵,多改姓“齐”。

钮枯禄氏

钮、郎

一部分按姓氏第一字,改姓“钮”;

满语“钮枯禄”=“狼”=“郎”

那拉氏

那拉氏改姓“那”、“南”两姓。如:那英

佟佳氏

佟、童、董、赵、高。

瓜尔佳氏

大部分人改姓“关”,关之琳便是瓜尔佳氏的后代。

其余有“石”、“鲍”、“汪”、“李”、“高”、“顾”。

富察氏

富、付、傅。

马佳氏

改姓“马”、“麻”。

索绰罗氏

“索”、“曹”和“石”。


古今通史


八旗是清朝特有的制度,由努尔哈赤建立,分别为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随后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八旗子弟指的就是这些人及其后代。

八旗子弟并不只有满族,但这里只说满足,据雍正乾隆年间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满洲姓氏足有1114个,因为,清朝灭亡前后的改姓,这些姓氏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但由于实在纷繁复杂,根本难以全部列出他们的对应关系,这里只说一下皇族和所谓的“八大姓”。

皇族:爱新觉罗氏

爱新觉罗是清朝的国姓,其中“爱新”是族名,“觉罗”则是努尔哈赤的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努尔哈赤按照习惯以族名为姓,加上觉罗,就成了爱新觉罗。

在满语中“爱新”又有金的意思,所以当清朝灭亡之后,爱新觉罗氏的人大部分都改了金姓。当然,也有少部分改为了艾、赵、肇、罗、王等姓,还有极少数保留了爱新觉罗氏,比如溥仪就没改过姓,一直到新中国上户口的时候,报的也是爱新觉罗溥仪。

众说纷纭的“八大姓”

满洲八大姓经常被人提及,特别是在现代满族人,很多人都以出身八大姓为荣,但八大姓究竟为哪八个并不统一。

一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舒穆禄氏、赫舍里氏、他塔喇氏、觉罗氏、纳喇氏。

二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那木都鲁氏。

三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舒穆禄氏、那拉氏、完颜氏、富察氏、费莫氏、章佳氏。

四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舒穆禄氏、纳兰氏、董鄂氏、辉发氏、伊尔根觉罗氏、马佳氏。

五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觉尔察氏、董鄂氏、兆佳氏、伊尔根觉罗氏、他塔喇氏。

六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赫舍里氏、章佳氏、马佳氏、宁古塔氏、扎拉哩氏、伊尔根觉罗氏。

七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

八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马佳氏、赫舍里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

九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马佳氏、赫舍里氏、索绰络氏、富察氏、那拉氏。

接下来一一叙说

钮枯禄氏

钮枯禄氏,是满洲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钮枯禄",在满语中的意思是狼,而狼是满洲的图腾之一。清朝灭亡后,钮枯禄氏大部分人改为两个姓,一个是按照汉语第一个音节的音,改姓钮,另一个按照狼的谐音而改姓为郎。

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

瓜尔佳氏人多、分支多,改的姓也多,最出名的是关氏,除此之外还有石氏、鲍氏、汪氏、李氏、高氏、顾氏、白氏、胡氏、郭氏、果氏、苏氏、叶氏、常氏、喜氏、侯氏等。

佟佳氏

佟佳本是一个地名,是佟佳氏祖先生活的区域,后人以地名为姓氏。佟佳氏很早就改汉姓了,在明朝时就改汉姓佟,清初也是属于汉军正蓝旗,后来才编入镶黄旗。佟佳氏在清朝出了很多位皇后,这才成为大姓。

清朝灭亡后,佟佳氏,有恢复佟姓,有些还改姓童、董、高、赵等。

舒穆禄氏

舒穆禄,满语意为珊瑚,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自契丹。

舒穆禄氏很早就开始分化,清朝灭亡后大规模改姓,大约有徐、舒、苏、米、花、肖、宿、孙、杨、郑、万、铁等十余种姓氏。

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也是清朝时最重要的满洲家族之一。

清朝灭亡后,赫舍里后裔将姓氏简化为赫姓、何姓、舍姓以及李姓等。

他塔喇氏

他塔喇氏亦称他他拉氏、他塔拉氏、塔塔喇氏,也是以地名为氏,源于瓦尔喀部, 可能与塔塔尔氏有关。

他塔喇氏所冠汉姓多为唐氏、谭氏、吴氏。

觉罗氏

觉罗氏的来历很神秘,因为跟爱新觉罗扯上关系,许多记载都语焉不详,只知其分为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阿颜觉罗、呼伦觉罗、阿哈觉罗、察喇觉罗、董鄂、嘉穆瑚觉罗、格伦觉罗等氏,散布各处。

那拉氏

那拉氏,又译纳喇氏、纳兰氏,是满族的一个大氏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姓氏。在明末分为叶赫那拉、哈达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四大支系,并有所分化。

清朝灭亡后,那拉氏后人大多改为汉姓那或南。

马佳氏

马佳氏以地为名,原氏族起源地嘉里库马佳。入关后马佳氏少部分为官,大部分经商。

清朝灭亡后,马佳氏后人改姓“马”、“麻”。

索绰罗氏

索绰罗氏也起于地名,分布多地。清朝灭亡后,多改姓索,曹,石等。

齐佳氏

齐佳氏人口不多,但却显贵,以地为氏,后改汉姓齐。

富察氏

富察氏,又作傅察、富尔察,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改姓富、傅、付。

那木都鲁氏

那木都鲁氏,又作纳穆都鲁,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那木都鲁等地,后冠汉字姓白、那、南、傅、沈。

完颜氏

完颜氏是金国的皇族姓氏,在金国时期就大量改姓,即便到了清朝,也基本不见踪影。大部分改姓王,个别的也有改姓汪氏。

费莫氏

费莫氏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蜚优城、布尔哈图、宁古塔、辉发、长白山等地。所冠汉姓有马、麻、费、裴、陈等,据传马佳氏为其同族。

章佳氏

章佳也是地名,章佳氏以地为氏,散处于费雅郎阿、马尔墩章佳各地。所冠汉姓张、尹、章、车、英、宁等。

董鄂氏

董鄂氏世居董鄂,又作栋鄂、东阿,后改汉姓多为董,还有何、唐、鄂、赵、成、席、佟、席、彭、齐、红、许等。

辉发氏

辉发氏,即辉发部纳喇氏,又作灰扒、回霸等。

伊尔根觉罗氏

伊尔根觉罗氏,觉罗氏分支。

觉尔察氏

觉尔察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大多改姓赵。

兆佳氏

兆佳氏以地为氏,世居兆佳等地。所冠汉姓赵、兆等。

宁古塔氏

宁古塔,满语的意思是六,以地为氏,宁古塔氏人数也比较多,所冠汉姓宁、刘。

扎拉哩氏

扎拉哩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又作查拉里、贾拉喇,以部为氏,世居瓦尔喀、乌拉、扎库木等地,后冠汉姓张、詹、年、白等。


平沙趣说历史


满族总人口约为1000万左右,其人口数量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位居第二。

现当代名人中,除去汉人外,数目最多的少数名族也是满族。

满族名人奇多,书法家启功、歌星那英、影星吴京、作家老舍和王朔等、相声演员于谦和侯耀文、配音演员赵忠祥、李敖前妻胡因梦、俏江南集团执行董事汪小菲等均是满族人,而他们的姓氏也均为汉姓。


胡因梦

而他们之所以全是汉姓,而不是复杂的满族姓氏,乃是因为大清灭亡民国建立后,满清的八旗子弟被百姓唾弃,于是为了顺应时代,他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改名换姓的方式隐居以求安稳。

据满族文化研究专家统计,满清八旗子弟在改姓前,其姓氏可考者共有993个。

其中又以爱新觉罗、瓜尔佳氏、钮祜禄氏、那拉氏、富察氏等八大姓氏人数居多。

大清被推翻民国建立后这些姓氏中的大多数人都改为了汉姓,以下是以现当代名人为切入点讲讲满清姓氏改动的规律和相关。

中国历来讲究文化传承,而在文化传承上姓氏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正因此,满清子弟在改名时,也遵循了一定规律,而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便于最终“寻根”(认祖归宗)。

总的来说,满清子弟改名遵循的规律主要有以下七个。

第一种:谐音取姓,代表是吴京。

所谓的谐音取姓便是依满族的多音节姓氏,取其中一个音节作为姓氏,或与某汉姓音相近而取以为姓,或数音节相切求其相近汉字作为姓氏。


影星吴京为满族正黄旗人,其本姓为乌扎那拉氏,其祖辈便取“乌”谐音“吴”为姓。在满族改汉字姓氏中,这种情况最为常见

其中,“瓜尔佳”改姓“关”、“乌勒锡氏”改姓“呼”;“栋鄂氏”改姓“董”;“布尔察氏”改姓“卜”;“富察氏”改姓“傅”、“付”、等均是如此。

第二种:直接在原姓氏中取一字为姓,代表是那英、老舍。

这个很容易理解,拿那英来说,她的的“那”姓,便是其本姓“叶赫那拉氏”中的“那”字为姓。

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本姓为满族姓氏“舒穆禄氏”。

其中,“敖济氏冠”改姓“敖”;“文札氏”改姓“文”便是如此。

另孙尔佳氏——姓孙;郑佳氏——姓郑;崔佳氏——姓崔;庞佳氏——姓庞;苏尔佳氏——姓苏;蒋佳氏——姓蒋;范佳氏——亦是如此。

第三种:沿用金代时所冠汉姓,代表是王凤山。

王凤山是著名相声艺术家,他本姓完颜氏。

其中,尼玛哈氏姓俞或于姓;温特赫氏姓温姓;钮祜禄氏姓郎姓;都善氏姓杜姓等,均是沿用金代所冠汉姓而来。

第四种:沿用明朝所赐姓氏,代表为歌唱演员李志希。

明朝时期,女真人首领多有被赐姓,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殊荣。其中,尤以李、张、郭等姓氏为多。

这些姓氏,后来仍旧被一些满族人沿用之。

第五种:译义求相近字为姓氏,代表为于谦。

于谦为著名相声演员,据传(未考)他本姓为尼玛哈,而尼玛哈在满族语里的意思是“鱼”,鱼又同“于”,满清子弟的于姓便是由此而来。

其中,如巴颜意为富有之意,取富字为姓;倭赫为石头之意,取石字为姓;哈斯呼为左右之左,取左字为姓;毕拉为江河之意,取何字为姓等都是以此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列中,皇族爱新觉罗氏清亡后多以“金”为汉姓也是以此改姓而来。“爱新觉罗”在满语中是“金”的意思,所以姓爱新觉罗多改为了“金”姓。如影星金巧巧。

第六种:以父祖辈的名字为姓氏,代表无。

以父祖之名字为姓氏,取名字的第一个字作为本家族的姓氏。如 西林觉罗氏姓鄂;伊尔根觉罗氏姓顾等。

第七种:乱改,代表启功等。

书法家启功本姓“爱新觉罗”,他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真正的皇亲国戚。


但启功一直排斥“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曾有人写信给他上书“爱新觉罗”字样,他看到后只答“查无此人”。

这背后原因已不得而知,唯一可知的是,他和其他随便抓个姓用的满清子弟一样,属于不那么在乎姓氏的一群。

从以上可知,满清子弟改为汉姓后基本是很难区分了,说不定你身边的某位普通姓氏的朋友就如启功一样曾是满清皇族呢!不信,问问看!


记者李满


八旗子弟去向之谜。

1、八旗是哪八旗?

八旗子弟是清朝历史上特有的历史产物。历史上的清朝八旗是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如果要给八旗排名,那么在清朝八旗中,排名第一的不是正黄旗,而是镶黄旗。因为早在清朝入关之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镶黄旗的旗主,所以镶黄旗也被称为头旗,并在此后一直保持了八旗之首的地位。刚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八旗的每一个旗都有各自的旗主,但是皇帝担心旗主会威胁皇权,于是就把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都划归自己手下统领。在清朝初期,旗主有很大的权利,国家的小事皇帝可以直接做主,但遇到大事,皇帝就必须要和几位旗主一同商议,才能下决定,这在康熙王朝电视剧中也有体现,这种决策制度让皇帝很不舒服,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削减八旗的权利,通过几代皇帝不断地努力,终于把旗主的权利削弱了不少,旗主渐渐地变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所以到清朝中后期的时候,八旗旗主权利就已经很小了,不过他们仍然享受很高的待遇。



2、八大姓氏改成了啥?

八旗在清朝就是统治阶级的代名词,他们的姓氏也称为八大姓。八大姓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八姓,在清朝灭亡后,这八大姓也都汉化了,通过改变姓氏,同汉族人民融合在一起,满族人的光环也逐渐褪去,这八大姓氏和今天的姓氏相对应为:佟、关、马、索、赫、富、那、郎,佟大为、关晓婷、那英、郎平等人,都是这八大姓的后人,不过随着历史发展,他们与汉族人已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没有人会刻意的提及自己先祖的历史。



智者说历史


清朝在溥仪宣布退位之后,彻底宣告统治结束,那么当时的清朝大姓的氏族,也都改了姓氏,当我们知道他们都改成了什么韩系女,也许会发现,我们身边的很多朋友,可能在以前都是清朝的皇家血统哦,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清朝八旗子弟改的汉姓都有什么

爱新觉罗氏:金;赵

能够姓爱新觉罗的在当时都是皇室正统成员,按照满语进行翻译的话,爱新是部落的名字,翻译过来姓金。觉罗是姓,翻译过来是赵。著名影星金巧巧祖上就是爱新觉罗姓氏。

但是也有特立独行的高人,比如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启功大师,他本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世孙,但是他却没有按照金或者赵来改性,而是姓启。

那拉氏:如同觉罗一样,那拉是部落名,分为叶赫那拉氏,哈达那拉氏,乌拉那拉氏,挥发那拉氏。最著名的就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就是叶赫那拉氏的,现代明星里面我们也知道,那英就是叶赫那拉氏的,叶赫那拉氏的人,改汉姓的时候改的大都是那、南、叶、白。

齐佳氏:满族八大姓之一的氏族,虽然姓氏尊贵,但是其实齐佳氏的人并不多,后来改汉姓为齐,比较出名的就是齐豫和齐秦啦。

钮钴禄氏:钮钴禄可以说是满族最为古老的姓氏了,改汉姓后多为郎和钮,钮钴禄氏最出名的一位大家可都认识,那就是清朝著名的和珅了,那么现代呢,我国著名钢琴家朗朗就是钮钴禄氏的后人。

佟佳氏:佟佳氏本来是汉族的,汉军正蓝旗,不过在康熙在位的时候升为镶黄旗,改为佟佳氏,归属于皇后一族,改成汉姓后,有改回佟姓的,也有改为童,董等姓氏的,影星佟大为就是这一氏族的。

富察氏,这个姓氏也十分古老,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女真族有姓蒲察的就是这个氏族,改到汉姓时为富,付,傅。演员付冲就是此姓后人。

马佳氏:马佳氏在清朝入关之前大多是镶黄旗和正红旗,等到入关后就并入了正黄旗,属于皇室正统,后改成马或者麻,台湾影星,咆哮帝马景涛就是这一氏族的后人。

瓜尔佳氏,瓜尔佳氏人数很多,所以该汉姓的时候,改的也比较多,比如关、石、鲍、汪、顾、白等等,都有瓜尔佳氏改过来的,现在的著名影星关晓彤,关之琳就是瓜尔佳氏的后人。


小太阳D


谁说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俗话又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两个俗话碰到一起,其实,前一句更管用。

比如,八旗子弟,在满清改民国后,也纷纷在姓氏上革故鼎新。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满人特别是皇族,怕成为革命对象,赶紧改了姓,算是换门庭的一种表示吧。

先说说大家都特别熟悉的:爱新觉罗氏。

这四个在满语里的意思是:金。所以他们都改成了金姓。

比如,美女金巧巧,就是皇族后人。

那拉氏,慈禧太后是这一支,他们的后人改姓了那,我们比较熟悉的有那英、那威。

佟佳氏,比较牛的是康熙皇帝的生母,这一支的后人改姓了佟,比如佟大为。

钮钴禄氏,这是满足最古老的姓氏,清朝开国元勋很多都是钮钴禄氏,改为姓朗或钮的最多,比如钢琴王子郎朗,以及最近摊上大事的钮承泽。

瓜尔佳氏,比较有名有慈禧的相好,荣禄,后来他们改姓了关,比如大美女关之琳、关晓彤等等。

现在特别流行给自己找个有名的祖宗,比如郭德纲说他是郭子仪的后人,给小儿子起名叫郭汾阳,到底是不是真的?

就像李世民非要说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人,自己感觉好就好。

现在人喜欢在自己姓氏上做文章,而真正的高人则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东西。

比如国学大师、书画大家启功先生。

他其实是雍正皇帝的九世孙,按说他的全名应该叫:爱新觉罗·启功。

但他一生反对这样叫,曾经有人寄信给他,写爱新觉罗·启功。

老先生非常生气,把信退了回去,说:查无此人。

他一生自称:姓启名功。

这才是真正的高人!


饮水君


如今,我们的人口数量在逐年的增加,但是这其中有着很多的人员分布有着很大的差距,我们知道我们有着很多的少数民族,但是这其中还是汉族的人口占绝大多数,而除此之外,就是满族。对于满族,我们有着一定的了解,毕竟他们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们的姓氏也是有着不同,但是如今我们发现关于他们的姓氏,却在没有原来八旗的那些冗长的姓氏了,而是都成为了汉族的姓氏。

原本的满族姓氏都是比较复杂的,比如我们熟悉的爱新觉罗氏,还有钮祜禄氏等等,而随着朝代的灭亡,他们就因此将自己的姓氏改为了汉姓,其中这里面就有着一些规律。毕竟姓氏不是随意就能改动的,这也是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当初这些人在更改姓氏时,特意做出了一些相关的改动,就是为了彼此之间的血脉与传承,而不至于忘记自己的出身。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里面的一些典型的例子。

在正黄旗里,他们的姓氏是乌扎那拉氏,而他们改变姓氏的方式就是按照谐音的方式,将第一个“乌”字改成了“吴”,比如我们如今最熟悉的吴京,就是这个姓氏的后人。至于赫赫有名的叶赫那拉氏,他们更改的方式就是取他们姓氏中的一个字来当做他们的姓氏,也就是“那”姓,如今我们熟悉的那英就是典型的代表。还有舒穆禄氏,就选择了第一个“舒”字作为姓氏,代表人物就是我们的大文豪老舍。还有一些其他的状况,比如在明朝时期,他们的一些部落就曾受到过封赏赐姓,于是这时他们就继续选择使用了当初赏赐的这个姓氏,也是代表着他们曾经的光辉,比如李、张、郭姓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情况。当然出来一些有根据的,也有一些是所以乱改的,并不在乎姓氏,就像启功老爷子一样,对于自己的这个本来的爱新觉罗氏是很排斥的。


距燃系


清朝灭亡后,很多满族人纷纷把姓氏改成了汉姓,主要是为了适应新的社会氛围。辛亥革命后,满清贵族失去了特权,老百姓把以往积攒的怒火都撒在了他们身上。这些往日的贵族也不敢承认自己是满族人,于是纷纷改姓。久而久之,满族老姓就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满族初始有600多个姓,在入关之后,渐渐地演化成了八个大姓,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钴禄氏,再加上皇家的爱新觉罗,主要的有这九个。


1,爱新觉罗,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的意思,所以改为“金”。比如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原名爱新觉罗·显琦,是清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第十七女。


图为金默玉


2,佟佳氏,出过很多名臣大将,像后金时期的将领佟养性,开国五大功臣之一的佟佳·扈尔汉,雍正时期的隆科多等。清朝灭亡后改为佟、童、仝、董等姓,佟大为就是佟佳氏后人。


3,瓜尔佳氏,比较出名的是顺治康熙时期的鳌拜,以及晚清时期慈禧的心腹荣禄。清灭后多改为关,比如关之琳,关晓彤等都是其后代。


4,马佳氏,清初顺治和康熙时期的大学士图海,道光时期的礼部尚书升寅等。后多改为“马”“麻”姓。


《康熙王朝》图海剧照


5,索绰罗氏,代表人物有乾隆时期的大学士索绰络·英和。后多改为“索”“曹”“石”姓。


6,齐佳氏, 二等轻车都尉布色赫巴图鲁,后多改为“齐”姓,像齐秦,齐豫虽出生在台湾,但也是齐佳氏后人。


7,富察氏,代表人物乾隆时期的傅恒家族,清朝皇帝后妃中富察氏也很多,比如乾隆帝原配皇后孝贤纯皇后沙济富察氏。后改为“富”“付”“傅”姓。


8,那拉氏,康熙时期的纳兰明珠家族,晚清时期的慈禧太后都是这个姓氏的代表人物。后改为“那”姓,现代人物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那英。


9,钮钴禄氏,清代后宫很多后妃都是钮祜禄氏,《甄嬛传》火了之后很多人对这个姓氏都不陌生,像康熙朝的孝昭仁皇后,就是清代首位钮祜禄氏皇后。这个姓氏后改为了“钮”“郎”姓。

《甄嬛传》剧照


回头观历史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统治朝代,随着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宣告退位,便终结了清朝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历时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清朝是满族建立的王朝,在清朝灭亡后,很多八旗子弟为了掩人耳目、低调行事都改了姓名。你知道吗?我们身边的很多常见姓,其实都是八旗子弟在清朝灭亡后改的汉姓。

八旗子弟中的八大满姓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这些姓氏每一个家族里面都曾经出现过不可小觑的风云人物,前朝重臣或者是后宫后妃等,基本都离不开这八大姓氏。

满族得到的天下可以说与这八大满姓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劳苦功高、功不可没,所以在哪个朝代当中,都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我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姓氏出现,就说明其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清朝灭亡后,这些姓氏的八旗子弟全都改了汉姓,有赵姓、高姓等,不知道朋友们还知道哪些呢?下面让我们来细数一下。

佟佳氏是八大姓氏之首,在我们经常看的宫斗剧中也可以看到佟佳氏不是皇后就是贵妃的角色,是根红苗正的皇亲国戚。他们改汉姓通常是:佟、童、董、赵、高等。

瓜尔佳氏也是很多朝廷重臣之姓,比如溥仪的生母就是此姓,如果不得重用,怎么会选溥仪作皇帝呢?他们改汉姓为:关、叶、石、苏、李、周等。

马佳氏原本是以地为名,这个姓氏的起源地为“嘉里库马佳”,在清朝时曾被封为正黄旗,可见其地位显要。他们改汉姓是:马、麻。

索绰罗氏在清宫内有被封为贵人或贵妃。在康熙年间有索绰罗姓氏的大臣曾被赐姓为石。他们改后的汉姓是索、曹、石等。

赫舍里氏也是个大姓,看过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里面康熙的皇后,还有重臣索尼、索额图就是此姓,也是个大家族。他们改汉姓为:李、赫、舍、何等

富察氏这个不用多解释了,刚看过的《延禧攻略》和《如懿传》里面的皇后和傅恒都属于这个姓氏,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他们改的汉姓是:富、付、傅等

那拉氏这个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姓氏了,提到这个姓氏我们自然会想到那个大名鼎鼎的“慈禧”了。他们在清灭亡之后所改的汉姓是那、南等。

钮祜禄氏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随着朝代的变更他们的姓氏也发生过几次的变化,辽宋时期称之为敌烈氏,到明代才为钮祜禄氏。他们改的汉姓是朗、钮、黄等。

以上是清朝灭亡后八旗子弟所改的汉姓,可以看出,他们所改的很多汉姓在我们身边都是经常能够看到的,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问问身边这些姓氏的朋友呢?如果他们是满族,则完全有可能是这八大满姓的后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