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在杭州曙光路南側的黃龍洞公交站旁,佇立著一塊3米多高的石碑,上刻“護國仁王寺遺址”,提醒人們這裡曾有一座寺廟,始於南宋,香火延續千年。

杭州名寺眾多,本無特別,但石碑上卻斜插著一隻巨大的似笛似簫卻又非笛非簫的竹管。看上去有些突兀,似乎隱隱訴說著一個久遠的故事。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這根竹管,就是尺八。豎吹,無簧,無膜,無哨。因長一尺八寸,故稱尺八。源於大唐,盛於大唐。如今,在中國最大最全的樂器店,卻也極難找到它。而在鄰國日本,尺八卻成了國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一千三百多年以前,那是貞觀三年

唐太宗李世民責令下屬進行樂章創作,但負責樂律的幾個人互相看不順眼,遲遲未有進展。於是太宗令人重新舉薦,中書大臣便推薦了一位能人,叫做呂才

呂才在音樂上的造詣非凡,在漢代、魏晉簫笛的基礎上,自制了12支長短不一,分別代表中國古代十二音律的竹笛, 其中最短的那隻長一尺八寸,為十二律之首,於是這12支竹笛便統一喚作尺八。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尺八在盛唐頗為流行,但因其對製作材料要求極高,演奏又比普通簫笛難出很多,基本上都是作為宮廷樂器。

當時盛世大唐如世界霸主般讓鄰邦仰慕,東瀛來使將華夏文明悉數帶回日本,包括尺八。如今,世界上最古老的8只唐代尺八,歷經千年塵世變遷,存於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中。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可惜的是,使者雖帶回華美的唐尺,卻沒有帶回吹奏的技藝。這8只古老的尺八,在東大寺一躺就是700年,無人吹響。

700年的風霜,華夏大地已是大宋的天下。宋朝文人偏向陰柔婉約,外形粗獷的尺八已不符合宋朝審美,逐漸式微,幾近消失。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一位叫做心地覺心的日本僧人,才學過人,遍歷東瀛,卻始終沒有悟道。想到禪宗是從中土傳來,便隻身前往南宋臨安尋根溯源。經過兩個月的海上漂泊,覺心和尚終於拜在護國寺的慧開禪師門下。可佛法一事,講求機緣,時機未到,難以開悟。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在一個萬籟俱寂的清晨,覺心聽到了一種非笛非簫曠遠深邃的聲音,那是一種不疾不徐,不爭不搶,大徹大悟的禪音。忽覺心中有所頓悟:想不到世間竟有如此美妙之樂。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他循聲而往,找到了吹奏者,是寺內的一位居士,叫做張參。張參告訴他,這首古曲叫做《虛鐸》,已有幾百年歷史了,當年就是用尺八吹奏而成,傳到他這裡已經是第十六代了。

一年後,覺心禪師感到自己已經參悟,帶著尺八和張參傳授的《虛鐸》返回東瀛。然後便召集門人興建寺廟,創立了佛教宗派——普化宗。

與其他教派不同,普化宗的僧侶,多了一門法器,也是樂器,就是尺八僧人用尺八修行法門,藉吹奏方式斷盡煩惱,了悟虛無之境地。

稱之為——吹禪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普化宗的僧人被稱為虛無僧,行者雲遊四方,頭戴天蓋遮面,口吹尺八化緣。

從此,由一曲《虛鐸》衍生出無數曲目,尺八在日本發揚光大,而在它的發源之地——中國,竟慢慢湮沒於時代更迭,無人知曉。

直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許多省市的外事部門都收到了日本一位叫齋藤孝介的老人的來信,所有的信中都在詢問同一個問題,尺八的發源地護國寺在哪裡?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遺憾的是,當時沒有一個人知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華夏大地斗轉星移,護國寺早就不存在了。後來,杭州歷史會長查遍史獻,幾經周折才找到早已不復存在的護國寺。

得知消息後,齋藤孝介立刻趕到杭州,那一天杭州下了大雪,老人從包中取出一支尺八,跪在護國寺遺址所在地,在大雪紛飛中吹奏了一曲又一曲。那一幕彷彿是700年前覺心禪師聽曲聞道的輪迴。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後來,文物保護部門便在這裡修建了護國寺遺址,也稱尺八祖庭。

在日本,尺八一直與禪修,佛法密不可分,就像當年覺心禪師來中土尋根一樣,尺八祖庭找到了的消息,震驚了日本尺八界,一支由48人組成的尺八溯源團,從日本來到杭州尋根認祖。他們每一個人都像當年的覺心禪師一樣,一生都在等待這樣一個機緣,得以開悟。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其中一位來自尺八世家的年輕人,也是日本尺八“明暗對山流”的第四代傳人,叫做塚本松韻。從他小時候開始,覺心、張參和《虛鐸》的故事,就是他魂牽夢繞的追尋所至。有生之年,帶著爺爺、父親的夙願,能夠來到尺八祖庭,塚本頓感此生足矣。

也許真是機緣到了,在杭州之行中,塚本遇到了中國笛王趙松庭,第一眼他就嚇了一跳,天下竟有長得如此像父親之人。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中國笛子一代宗師趙松庭

接下來,更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趙松庭用笛子為塚本吹奏了一段長長的曲子,但竟然好像中間沒有換氣。

塚本目瞪口呆也熱淚盈眶,因為在他家傳的尺八古樂譜中,就有當年覺心禪師從南宋張參那裡帶回去的,一口氣吹很長很多音的記載,但無論爺爺爸爸和自己如何努力,都無法突破這一境界。沒想到,700年後,竟又在當年張參所在的故土有幸見到。如果這不是機緣,又有什麼可以稱為機緣巧合呢?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日本尺八一代宗師塚本松韻

趙松庭聽聞,也很觸動,便將他獨創的循環換氣法,傳授與塚本。兩年後,趙松庭駕鶴西去,而參透禪機的塚本已成了日本尺八界的一代大家。此後10年裡,塚本每年都自費到中國兩次,義務教授中國學生尺八技藝,從未間斷,並贈送尺八給有興趣的中國年輕人。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有人問塚本為何,他說,男人對男人說過的話,要算數的。原來,當年恩師趙松庭,知道了尺八的故事,想到中華之瑰寶千年後竟無人為繼,在將自己畢生所學傾囊傳授之後,也希望塚本能將失傳已久的尺八帶回中國。

“我覺得我和中國人的緣分開始於700年前,那時尺八從中國傳入日本,我現在做的事,就是‘反哺’吧”,古時候,中國人給了日本很多東西,我們現在應該一點一點地還禮,這是禮尚往來。”

這節竹子在中國消失了千年,卻成了日本國寶

小小的尺八,千年的塵緣,多少讓人感嘆。“傳承”,應該是我們自己責無旁貸的義務。面對歷史的滾滾洪流,我們弄丟的,又何止尺八一個。如果我們不能認識和繼承自己的來處,又如何找到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