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在杭州曙光路南侧的黄龙洞公交站旁,伫立着一块3米多高的石碑,上刻“护国仁王寺遗址”,提醒人们这里曾有一座寺庙,始于南宋,香火延续千年。

杭州名寺众多,本无特别,但石碑上却斜插着一只巨大的似笛似箫却又非笛非箫的竹管。看上去有些突兀,似乎隐隐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这根竹管,就是尺八。竖吹,无簧,无膜,无哨。因长一尺八寸,故称尺八。源于大唐,盛于大唐。如今,在中国最大最全的乐器店,却也极难找到它。而在邻国日本,尺八却成了国宝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一千三百多年以前,那是贞观三年

唐太宗李世民责令下属进行乐章创作,但负责乐律的几个人互相看不顺眼,迟迟未有进展。于是太宗令人重新举荐,中书大臣便推荐了一位能人,叫做吕才

吕才在音乐上的造诣非凡,在汉代、魏晋箫笛的基础上,自制了12支长短不一,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十二音律的竹笛, 其中最短的那只长一尺八寸,为十二律之首,于是这12支竹笛便统一唤作尺八。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尺八在盛唐颇为流行,但因其对制作材料要求极高,演奏又比普通箫笛难出很多,基本上都是作为宫廷乐器。

当时盛世大唐如世界霸主般让邻邦仰慕,东瀛来使将华夏文明悉数带回日本,包括尺八。如今,世界上最古老的8只唐代尺八,历经千年尘世变迁,存于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可惜的是,使者虽带回华美的唐尺,却没有带回吹奏的技艺。这8只古老的尺八,在东大寺一躺就是700年,无人吹响。

700年的风霜,华夏大地已是大宋的天下。宋朝文人偏向阴柔婉约,外形粗犷的尺八已不符合宋朝审美,逐渐式微,几近消失。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一位叫做心地觉心的日本僧人,才学过人,遍历东瀛,却始终没有悟道。想到禅宗是从中土传来,便只身前往南宋临安寻根溯源。经过两个月的海上漂泊,觉心和尚终于拜在护国寺的慧开禅师门下。可佛法一事,讲求机缘,时机未到,难以开悟。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清晨,觉心听到了一种非笛非箫旷远深邃的声音,那是一种不疾不徐,不争不抢,大彻大悟的禅音。忽觉心中有所顿悟: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美妙之乐。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他循声而往,找到了吹奏者,是寺内的一位居士,叫做张参。张参告诉他,这首古曲叫做《虚铎》,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当年就是用尺八吹奏而成,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十六代了。

一年后,觉心禅师感到自己已经参悟,带着尺八和张参传授的《虚铎》返回东瀛。然后便召集门人兴建寺庙,创立了佛教宗派——普化宗。

与其他教派不同,普化宗的僧侣,多了一门法器,也是乐器,就是尺八僧人用尺八修行法门,藉吹奏方式断尽烦恼,了悟虚无之境地。

称之为——吹禅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普化宗的僧人被称为虚无僧,行者云游四方,头戴天盖遮面,口吹尺八化缘。

从此,由一曲《虚铎》衍生出无数曲目,尺八在日本发扬光大,而在它的发源之地——中国,竟慢慢湮没于时代更迭,无人知晓。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许多省市的外事部门都收到了日本一位叫斋藤孝介的老人的来信,所有的信中都在询问同一个问题,尺八的发源地护国寺在哪里?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遗憾的是,当时没有一个人知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华夏大地斗转星移,护国寺早就不存在了。后来,杭州历史会长查遍史献,几经周折才找到早已不复存在的护国寺。

得知消息后,斋藤孝介立刻赶到杭州,那一天杭州下了大雪,老人从包中取出一支尺八,跪在护国寺遗址所在地,在大雪纷飞中吹奏了一曲又一曲。那一幕仿佛是700年前觉心禅师听曲闻道的轮回。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后来,文物保护部门便在这里修建了护国寺遗址,也称尺八祖庭。

在日本,尺八一直与禅修,佛法密不可分,就像当年觉心禅师来中土寻根一样,尺八祖庭找到了的消息,震惊了日本尺八界,一支由48人组成的尺八溯源团,从日本来到杭州寻根认祖。他们每一个人都像当年的觉心禅师一样,一生都在等待这样一个机缘,得以开悟。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其中一位来自尺八世家的年轻人,也是日本尺八“明暗对山流”的第四代传人,叫做塚本松韵。从他小时候开始,觉心、张参和《虚铎》的故事,就是他魂牵梦绕的追寻所至。有生之年,带着爷爷、父亲的夙愿,能够来到尺八祖庭,塚本顿感此生足矣。

也许真是机缘到了,在杭州之行中,塚本遇到了中国笛王赵松庭,第一眼他就吓了一跳,天下竟有长得如此像父亲之人。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中国笛子一代宗师赵松庭

接下来,更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赵松庭用笛子为塚本吹奏了一段长长的曲子,但竟然好像中间没有换气。

塚本目瞪口呆也热泪盈眶,因为在他家传的尺八古乐谱中,就有当年觉心禅师从南宋张参那里带回去的,一口气吹很长很多音的记载,但无论爷爷爸爸和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突破这一境界。没想到,700年后,竟又在当年张参所在的故土有幸见到。如果这不是机缘,又有什么可以称为机缘巧合呢?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日本尺八一代宗师塚本松韵

赵松庭听闻,也很触动,便将他独创的循环换气法,传授与塚本。两年后,赵松庭驾鹤西去,而参透禅机的塚本已成了日本尺八界的一代大家。此后10年里,塚本每年都自费到中国两次,义务教授中国学生尺八技艺,从未间断,并赠送尺八给有兴趣的中国年轻人。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有人问塚本为何,他说,男人对男人说过的话,要算数的。原来,当年恩师赵松庭,知道了尺八的故事,想到中华之瑰宝千年后竟无人为继,在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传授之后,也希望塚本能将失传已久的尺八带回中国。

“我觉得我和中国人的缘分开始于700年前,那时尺八从中国传入日本,我现在做的事,就是‘反哺’吧”,古时候,中国人给了日本很多东西,我们现在应该一点一点地还礼,这是礼尚往来。”

这节竹子在中国消失了千年,却成了日本国宝

小小的尺八,千年的尘缘,多少让人感叹。“传承”,应该是我们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面对历史的滚滚洪流,我们弄丢的,又何止尺八一个。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和继承自己的来处,又如何找到去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