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政策持續加碼“新基建”概念股行情火爆

這幾天,在A股市場上,以5G、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股行情火爆。作為經濟的“晴雨表”,資本市場的種種表現無疑是經濟活動的投射。“新基建”概念股走強的背後有兩點值得思量。

一是“新基建”有巨大的市場需求。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此次疫情防控期間,數字經濟撐起了一片天,從遠程辦公到在線課堂,從線上消費平臺到無人商店,從無人機掃碼到使命必達的物流戰場,從智能護理、送藥機器人到遠程醫療……新產業新模式緩解了疫情的影響,增強了中國經濟的抗衝擊能力。

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支撐。這些既是基礎設施,又是新興產業,一頭連著巨大投資與需求,一頭牽著不斷升級的強大消費市場,是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用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的話說,就是“以新興產業為動力源,‘消費升級+硬核科技’將成為貫穿未來長期的價格主線,並將持續向資本市場映射”。

二是“新基建”符合政策導向,是穩增長政策的發力點。“新基建”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開年的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

部委政策也在持續加碼“新基建”。工信部近期多次表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制定和優化5G網絡建設計劃,加快5G基站建設力度;交通部等11部委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稱車聯網將是5G網絡技術的主要應用場景。

地方發力“新基建”的動作更為明顯。目前有25個省份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新型基建,其中8個地區明確規劃了年內計劃新建5G基站的數量,合計超過30萬個。近期北京、河北、山西、上海等13個省份公佈了總投資規模接近34萬億元的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除了交通、能源等傳統基建領域外,各地區都加速推進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新型基建項目建設。

需要注意的是,“新基建”涵蓋的範圍也越來越廣。除了眾所周知的以5G等為代表的科技創新領域,傳統基建領域中的補短板領域或者新興子行業也是新型基建,比如交通運輸短板領域的冷鏈物流,能源行業短板領域的特高壓和充電樁,民生基建領域的公共衛生和醫療等。

從各地透露的重大項目建設情況來看,近期地方明顯加大了對醫療衛生等領域的投資力度。比如,黑龍江日前緊急制定出臺《關於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具體措施的通知》,把公共衛生防控能力、物資儲備體系、公共環境衛生等補短板項目納入“百大項目”加以推進。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必須發揮好有效投資關鍵作用。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穩投資勢必要挑起大梁。此次疫情對傳統消費旺季帶來衝擊,餐飲、住宿、旅遊、交通運輸等相關消費都受到很大影響,預計一季度消費增速會大幅放緩。此外,疫情波及全球經濟及貿易,經合組織剛剛下調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這些都進一步增加中國出口增長的不確定性。相對而言,疫情對投資的衝擊要小一些,且基建投資仍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穩基建能更快起到託底經濟的作用。

這次席捲而來的“新基建”,與過去的“鐵公機”等傳統基建有著明顯不同。“新基建”更著眼於“新”,有著更多科技內涵,其聚焦的領域比如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等都是面向未來的“硬核科技”,符合產業升級需要,也代表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發力“新基建”,此其時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