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醫體系對人體瞭解多少?

水均億


西醫對人體瞭解多少,又能怎麼樣?還不是無限熵增!

況,已經被沾惹上西醫的已經非中醫。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道可道非常(恆)道,名可名非常(恆)名……

大道無形……

道法自然……順其自然即為道。


林伶630


中醫體系對人體瞭解多少?

中醫對人體真實的認識停留在沒有形成體系之前的最早的粗鄙水平;

而中醫體系對人體的認識則是為了契合“天人合一”“陰陽五行體系”而進行的不斷虛化的一個“模型”。

中醫並非全無解剖學基礎,以經絡/血管為例

任何一種醫學,首先應該以對人體的認識作為基礎,而這種認識,最基礎的應該是解剖學知識。

現在人們一直在奇怪,中醫對人體的解剖認識為什麼與實際人體結構大相徑庭?

這是因為,中醫對人體的認識是建立在最原始的觀察基礎上,一步步虛化的結果。

以人們最關注的“經絡”為例,很顯然,經絡指的應該主要就是血管系統(不除外其他管道或條索裝結構)——如果不是指血管的話,一種醫學體系對全身這麼密集的血管視而不見,正常嗎?這還是醫學嗎?

而且,從中醫經典描述來說,經絡指的就是血管。

比如,中醫說,“經絡是氣血運行通道”。

無獨有偶,在古代西方醫學也認為“血管是血液和氣體運行的通道”。

這是因為,基於動物屍體的解剖研究發現,有兩種管道系統,一種壁厚而是空的(含氣),另一種壁薄而充滿血液。前者被稱為動脈,後者就是靜脈。

兩種古代醫學體系不約而同地認為“經絡/血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必然是因為遠隔萬里的東西方的老祖宗們看到了相同的景象,那麼就是屍體(人或動物)的血管。

在西方,到了古羅馬時期的蓋倫,這種錯誤就被糾正了。

而中醫的經絡呢?

在《黃帝內經》的描述中,經絡還是可視、可測量的管道,而且也分為可動的動脈和不動的靜脈。

比如,《靈樞 五十營篇》稱,“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於中,一週於身。”

“其所謂二十八脈者,左右各十二經也,二蹺脈也,一任脈一督脈也。觀乎此,則十 二經中,無不有營氣運行其間,運行則脈動(義見動輸篇)。然則十二經脈者,皆以為能動者矣。”

後來就逐漸虛化,到今天發展成“有名無形”的純粹的概念,任全世界的科學家用上最先進的180般武器也難覓其芳蹤。

中醫裡的人體是為了契合其理論體系而虛擬出來

如果說最原始的醫學還有些實證基礎,到了形成陰陽五行為基礎的體系,最基本的實證也逐漸被虛化。

因為,中醫體系需要的人體跟現實中的人體根本不是一回事,要麼拋棄陰陽五行體系,要麼虛化人體解剖,二選其一,不能兼容。

我們“聰明”的祖宗毫不含糊地選擇了後者。

因為,早在中醫體系建立之前,我們的傳統文化就已經規定了人體應該是怎麼樣的,中醫體系不過是傳統文化體系的一部分。

這一點,從中國傳統文化真正的“藍圖”,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就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西方,宗教基本教義認為,上帝造人。

而在中國,則是上天造人。

《春秋繁露·為人者天》說:“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類天也。人之形體,化天數而成。”

《春秋繁露·人副天數》又說:“天有終歲之數成人之身,故小節三百六十六,副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內有五藏,副五行數也;外有四肢,副四時數也……”。就是說人是有天創造的,所以人的身體是天數演化而來的,一年有366天,相應的人有366塊骨骼,天有12個月人有12個關節,天有五行人有五臟,天有4季人有四肢….。

《黃帝內經》中相關的說法與《春秋繁露》如出一轍。

比如,《靈樞 邪客》說:"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甚至,連左手不如右手靈活都是跟著老天學的。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就說:“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凡此種種,總之一句話,中醫所認識的人不是人。

惲鐵樵的“功能臟器論”將虛化大法用到了極致

到了近代,西方醫學的闖入,讓中醫再次陷入生死存亡的窘境,最突出,最嚴厲的衝擊首先體現在西方醫學對人體照相一般真實、精準的解剖認識上。

這樣,中醫再次面臨著一個兩難抉擇:

要麼拋棄整個中醫理論,要麼完全摒棄解剖的實證。

此時,有一位年過四旬,因為兒子接連病夭而半路出家轉投中醫的“大師”,商務印書館西方小說編譯惲鐵樵橫空出世,以“中西醫匯通”之名義,拋出了救中醫於即亡的

“功能臟器論”,稱中醫體系中的臟器並非解剖學器官,而是一種有名無實的“功能臟器”,“巧妙”地將中醫“解剖學”與人體全不搭嘎的宇宙難題消弭於無形,讓中醫再次死裡逃生。

甚至連“三焦”這類讓無數人挖空心思都找不出對應器官的“功能臟器”仍可以堂而皇之在中醫理論中發揮著作用。

當然,最受益於“功能臟器”大法的還是經絡,讓中醫體系全然無視人體最最最最最


最最最

重要的血管和神經兩大系統,任“有名無實”經絡為基礎的諸如針灸、拔罐等“療法”高居國家醫療體系之內。


掙脫枷鎖的囚徒


中醫體系對人體瞭解多少?中醫體系對人體是全部的精準瞭解,才能上升到"氣血"學問,永恆的醫學理論,中醫"氣血""陰陽"理論,是古中醫先聖先賢所發現,創造的醫學理論,我們作為後輩只是拿來的"應用主義者",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在不理解下,反咬抵毀抨擊"祖宗",拿現代的“眼睛"數落,國醫落後是"糟粕",其實現代的科技認知對人體瞭解,遠沒有中醫準確,精準,中醫能解剖人體內"氣血"及其運行路徑,甚至能分"五臟六腑"的氣血,以及縱橫交錯的經絡交會,運行交叉"精準"之點,而且形成文字歌訣,後世傳承傳播人體經絡學問,發展到中醫理論的藥物"歸經"應用,形成幾千年應用的,中醫鼎盛的藥物療法。現代技術連人體內之"氣"都不認可,對人體經絡更不知何物,只認人體物理零配件結構,現代國際標準的人體穴位掛圖,只是一個大概的穴位分佈點,沒有中醫對人體所理解的,真正體內經絡循環,運行穿行學問內涵。例如大椎穴,是諸陽齊會放射似網狀,又舉例,″缺盆"只是胃經的一個普通穴位,但古中醫實則是,手明明,手少陽,足少陽,手太陽。足太陽也間接與他們都與此相會交聯。手陽明前出缺盆下絡於肺.貫穿隔膜入大腸內,另一脈缺盆上行繞身頸都入下齒中。足陽明前入缺盆下隔入胃,聯絡脾臟相為表裡。小腸經從肩中俞折入大椎,前入缺盆下行膻中,上脘中脘入小腸經,另一支.附分會足太陽,過大椎前下缺盆,入於膻中復會任脈,另一支足少陽與手少陽在人迎穴相合於缺盆,等等。針缺盆一穴用得好,是一個醫病救人之大穴,弄不好氣胸致人死地。要學到中醫,理解中醫,做到中醫,不只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親身體悟中醫理論文化的源頭學問,"氣功"修悟,那才是醫之大道之源。


民間中醫妙手梁肱堯


中醫對人體的瞭解可謂細入毫髮,從看見到看不見的都瞭如指掌。西醫到現在還以為新發現的人體現象卻和古人中醫的理論完全契合,說明古人在中醫理論所下的功夫比西醫更多。如一個人氣不統血的大出血,中醫以人參補氣佐以止血藥可有很好療效,而西醫卻怎麼用凝血藥也止不往。


用戶9610265037192


“大約在四十億年之前,地球上出現了生命,最早的生命,是單細胞結構的,雖然只有一個細胞,但也能完成營養、呼吸、排洩、運動、繁殖,它是一個**的生命體。

“如此又過了二十億年,地球上出現了新的生命,它不再是單細胞生物,而是雙細胞。” “能夠讓具有完整功能的兩個生命體融為一個,彼此之間不再排斥,不再異議,而是分工分化、互相協作,這需要一種何等強大的力量才能辦到,這是生命經歷了漫長的二十億年,才辦到的一件事情。”

單細胞生物向多細胞生物的邁進,是這個地球上最偉大的一個事情。

“兩個細胞在一起,或許只需要分工,但當三個以上的細胞聚在一起的時候,如何讓這些細胞彼此能夠知道自己是一體的,又能各自分化、分工,就需要更高一級的東西出現,於是大腦出現了,脊柱骨骼也應運而生,生命體開始分化出許許多多功能不同的器官、軀體,地球上出現了種類繁多的生物。”

“如此再過去二十億年,期間地球不管經歷了多少次殘酷的事情,生命都沒有被消滅,非但沒有被消滅,還集天地之造化,蘊育出了人類這個迄今為止最偉大最完美的生命體。”

“早在人類出現之前,病毒就存在於地球上幾十億年了,人類這個後來者,在跟病毒這個‘土著’的戰爭中,沒有失敗,反而是取得了勝利,所依靠的,就是人體的這套營衛系統,為了戰勝病毒,人類甚至還在自身的基因中,融入了原本屬於病毒的基因,用來改進和完善自身的防禦系統。”

為什麼要說人體是地球上最完美的生命體,這是物競天擇的最終選擇。

“就算擁有最聰明的智慧、動用最先進的工具,人類管理一個上千人口的社區,也照樣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人體擁有多到無法計算的細胞,卻在這套系統的調度之下,做到了各司其職,運轉不休,還實現著進一步的完善和簡化。這是人類目前窮盡一切智慧和力量,也無法辦到的一件事,由此你就能知道,人體這臺機器是多麼地完美,又是何等偉大,何等精密,這是生命經過了漫長數十億年的沉澱,而打磨出的一件作品”

“人類最偉大、最引以為傲的事情,卻不是擁有這麼一具完美的身體”。

“再完美的系統,也會有缺憾和不足,人類最偉大之處,就是能夠正視到自身的這一缺陷,於是發明了醫學”。

正因為由於醫學的出現,才保證了人類的繁衍生息,朝著更加文明的方向行進。

由此讓人們明白一個道理:健康與長壽是人類的終極夢想,醫學只是幫助人類實現這個夢想的手段。在追求終極夢想的道路上,如果醫學不能幫忙的話,但也請記住一點:千萬不要傷‘本’”

長久以來,西醫都在一個誤區裡來回徘徊,就拿糖尿病來說。

西醫認為高血糖是對人體有害的,會導致血管壁增厚,形成硬化,然後導致一系列致命的併發症。於是西醫就想盡辦法去降低血糖,但降低血糖之後的結果是什麼?還是血管硬化因為低血糖會讓人體血管處於一種收縮狀態,長時間的收縮之後,血管就硬化了。

又比如高血壓,西醫認為高血壓會導致腦出血,於是去降血壓,而血壓降下去之後,腦梗隨之出現,照樣導致了腦出血。

再比如脂肪肝,西醫認為營養過剩是導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於是去控制病人飲食,但脂肪肝卻沒有被消滅,因為營養不良也是導致脂肪肝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兜來轉去,最後卻又回到了原點,西醫的頭號大敵,不再是病菌病毒了,而是如何在跟人體頑固的營衛體系做鬥爭。

西醫講明瞭代謝系統和免疫系統,那都是西醫的發現,中醫早就幾千年之前就不但認識到了這兩大系統,而且對於營和衛之間的協作機制,還有深刻的研究。

“衛強營弱”這屬於是中醫上的專業名詞。

“營和衛,是中醫對人體兩大系統的概述,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介紹。營,是指營養代謝系統;衛,就是防衛免疫系統。” “衛屬陽,營屬陰,兩大系統相互協調、互相作用,讓人體處於一種動態的穩定狀態之中。但陰從陽,當防衛免疫系統發動的時候,營養代謝系統就會源源不斷製造能量,幫助防衛系統的抵禦外敵。”

“主宰營衛的,謂之‘神’,而推動營衛工作的,謂之‘氣’,當營衛不和、或者衛強營弱的時候,就要從這幾個方面去尋找原因了。

人是這個地球上,最偉大的生命體;而人體,就是這個地球上最完美的一件事物。”


水均億


中醫體系對人體瞭解多少?經絡、穴位的確定就是最好的例證。但將中醫神化是封建迷信的產物。繼續神化就是對中醫藥的否定,而不是發揚光大。中西醫都有精神療法,但絕不能使巫醫巫術甚行。行醫需要考試考核發證獲證,但純粹的考證發證,沒有臨床經驗效果支撐的醫生,與巫醫巫術無別。


無風無雨也有雷


西醫中醫都是醫,走的路子不一樣。中醫也有很多治不好的病,比如癆病(肺結核),得了肺癆回家等死,西藥盤尼西林一針見效,康熙皇帝瘧疾,御醫束手無策,西洋傳教士一副奎寧就見效。西醫也有治不好的病被中醫治好,這樣對比永遠沒有結果。但是要承認西醫有完備的實驗和數據積累,有嚴格的技術規範。中醫是依賴個人經驗積累,無法形成大量有用人才,也無法構建能夠重複的規律系統


用戶4643759858478


中醫最起碼掌握了人的生命規律,比如五臟六腑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即整體學說。臟腑之間是通過“三焦”和“經絡”把它們聯繫起來。這些西醫是沒有的。再者西醫的解剖學沒有三焦和脾的概念。脾在中醫中更為重要,“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中醫治病以脾為切入點,以調節五臟平衡為主要內容講究整體,切實提高人之“正氣”以去邪。西醫則以解剖為內容“頭疼醫頭 腳疼醫腳”,中西醫是兩個完全不同哲學理念的醫學。


超然智者


中醫運用陽五行學說,臟腑學說,診斷學說,病理學說,藥理學說等系統理論概括了人類與大自然保持著緊密相關,密切聯繫的整體觀念,辯證地剖析了人體是由基本的物質組織構成的,它們在生理上都存在著相互依賴,病理上相互影響

的規律。並制定了對疾病預防,診治以及保健的方法。


橘井生香


用現代的理論體系來說就是黑箱理論。

這樣去解決問題的思路呢,有其簡易性,方便性和可操作性。

人體生命的起源是複雜的,久遠的,難以窮盡的枚舉的。中醫以辯證方藥醫理。就很好地解決人的生老病死中的疾病問題。

現代科學技術工程中也常用這樣的理論,對於解決相互之間互相耦合的複雜系統。是一個較為有效和簡便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