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大城小医徐医生


有病的人,和健康的人讲话,健康的人会很容易得病。病人使用过的生活用品,也会有病毒感染,我们不要靠近它。和他讲话一定要戴口罩。


在人间要过好日子


据悉,国家卫健委已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那么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一起来了解吧!

疾控中心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有三大传播途径:

(1)通过咳嗽或打喷嚏进行空气传播;

(2)与病人密切接触;

(3)触摸被污染物体表面,用脏手去触碰口鼻。

感染冠状病毒后主要有三个表现:①发热、乏力、干咳,或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②半数患者一周后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候;③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反应,多于一周后恢复。

那么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疾控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推出以下几个防控方案,这里简单组织一下:

1、勤洗手。

无论你做什么,事后一定要立即用肥皂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用清水认真洗手。

2、主动防护。

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时,应及时使用纸巾或手帕遮住口鼻,然后处理掉污染物,并立刻洗手。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待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同时注意保持居室通风采光,多开窗透气,勤清洁卫生。

3、远离动物。

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动物密切接触,尽量不去生鲜市场。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注意饮食安全卫生,肉类和蛋类一定要彻底煮熟,处理生食前后要好好洗手,切菜板等厨房用具要分工明细,并进行清洗消毒工作。

想了解更多健康养生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点击「在线药师」为您解答各种健康问题!


好万家健康商城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目前尚未明确,很多科学家都在日夜研究该种病毒以及传播途径。

  已经明确的传播途径

  据悉,新型冠状病毒的完全传播途径尚不清晰,但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已经明确。就当前的临床资料显示,可以确定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举个例子,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打个喷嚏、咳嗽下或者说话时有飞沫的话,正常人与呼出的气体近距离接触,就可能被病毒感染。或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正常人吸入后,也有很大可能性被感染。

  除此之外,目前已经在门把手、电梯按钮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正常人用手接触后,再用手接触口腔、鼻腔或眼睛,新型冠状病毒也可以传播。

  由此可见,在新型冠状病毒日益严峻的当前,做好防护工作,很有必要。尤其是已经明确了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前提下,进入公共场合或者与他人接触时一定要佩戴口罩,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也不要用手接触口腔、鼻腔,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可能存在的传播途径

  除了已经明确的传播途径之外,新型冠状病毒还存在一些可能的传播途径。据悉,有科学家从粪便中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故而可能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但是这个可能性尚未得到证实,需要进一步进行科学论证。


慧择保险网


根据国家卫建委下发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的描述,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而气溶胶传播则是在相对条件下才有一定的风险。下面大家就来重新温习一遍这些传播途径我们应该着重注意些什么吧。

1.飞沫传播

人在打喷嚏、说话甚至呼吸都会产生一定量的飞沫,如果是病毒携带者的话,新冠病毒就会随着这些飞沫进行传播。对于飞沫传播途径来说,戴好口罩是第一要务。无论是感染者还是健康人,佩戴好符合资质的口罩后,在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下,病毒传播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2.接触传播

病毒在立体后会附着在物体上存活几小时甚至几天不等,新冠病毒喜湿不喜干,怕热不怕冷,在适合它生存的环境下可以生存5天以上。因此对于用手卫生的关注是防控接触传播的主要措施,洗手七步法,每面20秒以上,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些都要保持。此外回家后尽量将衣物统一放置于一个区域,切忌带入生活区。


3.特定条件的气溶胶传播

根据第七版诊疗方案的描述,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传播途径有以下条件:首先它的产生可能是在卫生间冲水时产生,也可以同飞沫一道产生;其次,空间密闭;最后,气溶胶达到高浓度。由此可知,在狭小空间中注意通风是重中之重。此外佩戴口罩、马桶闭盖冲水、勤洗手、勤消毒等依然值得注意。


以上就是关于新冠病毒到目前为止官方确认过的传播途径,这里面很多的个人防护措施是我们从疫情开始就坚持已久的。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有所缓和,但尚未达到可以放松警惕的地步。希望大家继续坚持,尤其是复工的朋友们,做好公共场所的个人防护,为己也为人。


五号医生吴昊


这次疫情是多途径传播,1、口液传播,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口腔中的液体进行传播2、飞沫传播,飞沫也是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之一。3、接触传播,4、也有可能粪口传播!

所以我们外出一定带好口罩,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减少外出,不参加任何聚集性活动,进家就洗手!




声响影视


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全国各地、各城市、和各乡村都采取了大力度的防范措施,这也让很多人在产生焦虑不安的情景之下,也多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多了解。各官方网站以及各权威医疗、卫生防控机构都做了科普。所以大家一定要紧跟,关注,多学习,多了解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治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

一、呼吸道飞沫传播

即人与人之间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所产生的飞沫感染。

二、直接接触,共同使用物品的传染

飞沫沉寂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

戴口罩,请洗手,少外出(以一般的医用外科口罩或是N95或是NK95口罩都可以,洗手可用肥皂或是含有酒精的洗手液)。



延伸:

今日,在美国患病者以及深圳三院发现的粪便中检测到2019-nCoV病毒核酸阳性,多位专家表示粪便中病毒核酸呈阳性,并不等于说粪便中具备活病毒。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病毒存在消化道传播,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但是,无论是护理病人还是自己日常护理,做到勤洗手,入厕后盖上马桶盖后再冲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可减少和感染各种病毒的风险。


李爱琴营养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链接: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与预防指南

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001/9e73060017d744aeafff8834fc0389f4.shtml


健康中国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第一种最直接:有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患者在旁边打喷嚏,咳嗽,说话伴有飞沫,甚至呼出的气体。近距离吸入就可以导致感染。

第二种病毒环境: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就能导致感染。在医院或者有患者的封闭环境导致的概率较大。

第三种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体表面,接触污染了手,再用手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间接感染。


江西三万


大家好,我是今日头条作者韩一声医学博士。疫情期间,我们全国的医务工作者都加入了抗疫情、保健康的大军中,为大家解释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是我们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根据2月5日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最新的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是可以经呼吸道的飞沫(俗称“唾沫星子”)进行传播的,也可以通过接触(身体的任何裸露部分)传播,这是两种主要的传播途径。另外,最新的临床研究还发现,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的气体介质,不是尘埃、不是唾液)和消化道(例如粪便)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根据目前的最新发现和《诊疗方案》,我们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和感染的最佳方式还是“闭门宅家”,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戴好口罩,既防止自己的飞沫传染给他人,也防止他人的飞沫感染自己。凡是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接触了外界不明确的环境,都要好好地清洗,用肥皂水清洗,最好是洗完了再用消毒液消一下毒,这样就更加保险了。


韩一声医学博士


卫健委给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医学观察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