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保险“牵手”体育 要把握机遇背后潜藏的保险价值

国内的体育迷们想必不会对保险公司感到陌生。去年,先是中国平安宣布将以五年十亿元的价格继续冠名中超联赛,其后中国人寿又成为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未来三个赛季的首个官方主赞助商。国内两大职业体育赛事均被保险公司“收入囊中”,两家保险公司的品牌也在全国体育迷们面前刷足了存在感。

保险公司对于体育的偏爱由来已久,早在中国人寿之前,大地保险就曾与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产生过交集。保险“牵手”体育的现象在国外也是屡见不鲜。德国保险巨头安联集团冠名了德国拜仁慕尼黑俱乐部和意大利尤文图斯俱乐部两家足坛豪门的球场,而英超托特纳姆热刺队的球衣胸前也曾出现过友邦保险的广告。体育赛事拥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巨大的关注度和曝光度足以让各家保险公司心甘情愿地“掏腰包”。据笔者了解,一些保险公司甚至会主动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保险服务方面的赞助支持,以期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但是,保险公司“牵手”体育组织或体育赛事,不应只关注到品牌营销上的价值,而忽略掉背后蕴藏着更大价值的体育保险市场,否则无异于买椟还珠。在中超联赛冠名签约发布会上,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表示,中国平安不仅以资金赞助形式支持着中超联赛和中国之队,还利用综合金融、互联网及大健康平台优势,通过更深层次的产品与服务创新支持着中国足球的发展。无独有偶,与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达成合作的中国人寿也表示,除了在资金方面支持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改革发展外,双方还将在金融保险、大健康领域创新产品和服务。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都看到了通过合作来深入探索创新体育保险的可能。例如,中国平安就曾为中国各级国家足球队提供足球专业运动失能保险。但从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来看,我国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保障还远远不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保险业或许能够从商业体育保险发达的美国保险市场上得到一些启迪。以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为例,对于参加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球员个人,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可以涵盖训练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境内体育比赛中的伤残死亡和第三者责任,跨境比赛中的伤残死亡、第三者责任、行李丢失等,也包括收入中断时宣传媒体和经纪人费用,此外还涵盖绑架勒索损失、运动设备损失、退役生活保障、优秀成绩奖励等。而对于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管理机构,保险公司也提供了包括意外伤害保险、责任保险、董事长及高管责任险及设备保险等在内的丰富产品。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提供赛事取消保险,保障由于天气、关键人员缺席(由于死亡受伤或疾病)、卫星信号传送失败、爆发疾病等风险导致的比赛取消、延迟或改期的收益损失赔偿。

对于体育保险来说,缺乏数据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保险“牵手”体育组织或是体育赛事,正有利于险企在“亲密接触”中收集积累可资利用的丰富数据,同时也助于险企洞察不同体育项目以及不同体育参与主体的保险保障需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保险市场上,把握住体育保险这一细分市场的机遇,对于保险公司未必缺乏吸引力。而在回归保障的行业主旋律中,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的风险保障需求,助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同样也是保险业积极探索体育保险的应有之义。

应当看清,只有把握住体育赛事营销机遇背后潜藏的保险价值,保险公司赚到的才不只是眼球。

本文源自中国金融新闻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