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图右1丨陈柏宇2011年刚刚结束统考

自我介绍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Q:

你好柏宇,请介绍一下自己?现在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

陈柏宇:

印象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我是印象12级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我叫陈柏宇。目前在北京单向空间做活动专员的工作。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Q:

艺考时你学的什么专业?你是当时印象第一个取得省统考前三的学生,请谈一下你当时艺考的成绩,最后去了哪所高校?

陈柏宇:

在印象时,我学习的是播音与主持专业,后来考入了南京艺术学院。

我当年的艺考成绩还算不错,拿到了上海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东华大学(全国第一名)、上海视觉、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学校的合格证。

艺考经验的分享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Q:

对于艺考,你能回忆起来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有没有一件事情改变了你其后的经历?

陈柏宇:

从决定艺考,到结束在印象的学习,这个过程其实仅仅是一个多月的事情。但作为一个与中国的教育体系、社会秩序打了十多年交道的年轻人,不夸张地说,那段时间是我第一次(没准也将是最后一次)感受到了一种近似“乌托邦”的气氛——鲜有责任的轻快,人与人之间的单纯,一群人有着近似的目标……那时身边的伙伴们都是年纪相仿、有着很强的生命力的青年人,大家都是第一次脱离家庭,以“艺术与自由”的名义每天混在一起。你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身边强烈的激情和欲望,那的的确确是少年人所独有的。这种氛围某种意义上算是一种启蒙,它隐隐约约地暗示你,生命状态还有这样一种可能性。

关于工作的经历分享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Q:

你去的是著名文化学者许知远的单向空间工作,我非常喜欢他,看完了每一期《十三邀》,当然他的知识分子情怀也受到了非常大的争议,我个人非常理解他一直强调的“偏见”,首先你怎么看你的老板许知远,他是你想去那里工作的最大动因吗?

陈柏宇:

我所认识的他,是一个执着而坦荡的人。在这样一个时代,他身上的这种特质是吸引人的。现在有很多人对他身上的执着颇有微词,认为他过于直白与幼稚,老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姿态去忧虑和批判。可是倘若人人都“豁达”了,“活明白了”,都不再思虑与尖锐了,这样的世界还好玩吗?

我想“他”个人并不是我来到这里工作的最大动因,但他所信赖和奉行的某些东西,的确吸引我来到这里。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图丨北京单向空间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Q:

你是如何找到现在这个工作的的,能详细谈谈这个过程吗?

陈柏宇:

大学毕业后,因为较好的业务能力(开始吹牛逼了),我相对容易地就获得了一份省级电视台的工作机会。但当时我并没有急于入职,而是选择与我的一位挚友,做起了工作室。我们的工作内容,是做与文学相关的创作——写文章、拍节目、录音频。我发觉与“播音”、“主持”这两个单纯的技术或者说行为本身相比,文学它似乎更为丰满,它更吸引我。

当然我并非天生就喜爱文学的。在大三以前,我每年可怜的阅读量,大约徘徊在三十页到半本书之间。是我的那位挚友,以及许知远的单向空间,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我人生极为重要的启蒙者。在他们的作用下,我才选择了做工作室,过与文学和艺术相伴的生活。我们的工作室存活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它现在应当也不算死了),在后来,囿于生活的单一,感受力与创造力的随之衰亡,我决定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于是决定去到最初启蒙我的单向空间,企图去那里完成一场复活。缘分之巧妙,18年年初,单向空间发布了招聘信息,我面试通过,得到了这份工作。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Q:

能形容一下现在的工作状态吗?每天的工作流程,都要做些什么?

陈柏宇:

我的工作名称是活动专员,看名字也不难想象,就是做一些极其繁杂和基础的工作,比如收集活动资料、编排活动资料、活动现场执行等等。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小职员。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Q:

目前的工作内容更偏向于策划和活动执行方面,你从播音主持的台前转到幕后,这也是很多播音学生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就业方向,对于这个转变,你有哪些感受呢?

陈柏宇:

对于这样的转变,我是坦然甚至是欣然接受的。前文也说到了,这种转变是我自己主动促成的,所以用“接受”可能也并不准确。我并不是要与谁说教,但我真切地认为,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不要过分去在意别人或这个社会会怎样评价你。对于我而言,与其终日去承受看似各式各样,但实质却极其单一的“尊敬的各位领导”、“本台消息”、“哇哦,掌声鼓励”,我更倾向于去找寻自己喜爱的东西填充自己。当然,我绝无对“播音与主持”这个专业本身的歧视和偏见,作为一个专业,它的属性是人赋予的,它无需为谁承担任何夸赞或骂名。我只是说我个人,过去糊涂,老是渴求于虚无的掌声和灯光;满足于标准的腔调,浑厚的嗓音;陶醉于众人的奉承,社会的认同。但这些终究不能实现我个人,这是我到后来才发觉的。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Q:

对于自由状态和稳定性,你更看重哪一个?你觉得目前的工作满足你的要求了吗?

陈柏宇:

过去的我更看重前者。但也是在最近,我有了新的感悟,那就是“自由”并不是人人可以轻松驾驭的东西。倘若驾驭不得,你也会反遭其无情地剥削。这个感悟的来源是这两年来我在南京相对自由的工作生活经验。

至于稳定,每个人的理解大概会存在一些差别。我喜欢一定程度上的稳定,因为它意味着可以付诸深情,意味着相对的安全,这对于我来说很重要的。这个稳定不是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畏惧变化。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Q:

如果有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你希望会是什么样的工作?会不会还想回到主持的岗位?

陈柏宇:

前些天读到希腊诗人卡瓦菲斯的一首诗,里面有一段大致如下:你要去一座比这里好的城市,但到头来你会发现,你不会找到新的城市,这个城市会永远跟踪你。这首诗当然不仅仅是谈迁移本身,它其实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就像佩索阿在《惶然录》里的那篇《被上帝剥削》也提到,人只要拥有了身份,他就会被他的身份所剥削,无一幸免。这不是“相对主义”的自我麻痹,这的确是一种哲学的眼光,所以或许也就没有所谓更好的工作机会,有的只是当下,只是此刻的适合或调整。因此我也就不会老是想着“回到主持岗位”或者说“成为一名***”。时机到了,没准我竟会成为一个厨子也说不定。

〖印象师哥采访 就业篇〗去许知远的单向空间找寻喜爱的东西

图丨陈柏宇生活照


丨校长采访后记丨

"这是我这次访谈中最有感触的一次。陈柏宇是印象初创时期的学生,拿到了当年全省播音第三名,南艺毕业后本来有省级电视台主持人的工作机会,却放弃去自己创办工作室,后来又到单向空间工作。恰巧我正在一集不拉的看单向空间创始人许知远的《十三邀》,常常为他与大众文化的搏斗感到钦佩。而陈柏宇也是这样一个带着与主流观念的偏见追逐自我的人,我一直觉得,他的确不适合去做众多主持人标准发声中的一个,我深信他能做出更有趣和牛逼的事情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