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培育出亩产280公斤的大豆品种,请问各位老乡现在大豆亩产多少呢?

聚膳源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曾有媒体报道黑龙江省农科院培育出了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测产结果为280公斤!为当前黑龙江大豆平均亩产的1倍多!

看到这样的报道,恐怕很多朋友表示这个品种的产量真的不错,至少比我家的产量高。不过事实上是什么呢?对于这样的报道我们还是要准确解读的。

首先,这里的测产数据是试验田,而非我们的普通大田!在进行产量评比测试的时候,所采用的均是在营养条件良好、管理条件良好的条件下所取得的,而这样的条件却是在农民的大田所不具备的,测产数据仅仅是为了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发挥出新品种的增产潜力。而农民朋友即便购买会该种子想要取得如报道的一般也是困难的。

其次,媒体报道出的数据对比没有意义。在实验测产中一般都选用小范围,比如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测产,大家仔细阅读媒体报道也会发现,通常会限定10亩连片,100亩连片测产,因为范围面积越小,环境越容易控制,越大,也越难控制在最佳!也就难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如上报道其送选用的是以测产的小范围来对比黑龙江全省的大豆单产数据!要知道,在统计黑龙江全省大豆产量的时候是将遭受旱灾减产、病灾减产的大豆也一并计算进去的,甚至由于环境条件所造成的绝收大豆面积也是计算进去的。因此来说这样一对比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就实际情况来说,280公斤的亩产大豆数据还是非常亮眼的!比如从我国农业部所公布的全国大豆单产数据看,平均亩产仅120公斤,而如果没有遭受灾害情况的话,普通大豆单产基本上是在每亩400-500斤的范围。

不过这样的数据同美国方面对比的话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美国全国范围统计单产已经可以达到200公斤以上,而普通农户如果管理得当的话,大豆单产基本上都可以普遍性的达到450斤以上。

从这方面对比看,我国的大豆还是处于落后的位置,在看到自己去的进步的同时,还能够注意的国际环境所处的位置,才能有所进步,而不能只是看到自己的一点进步而沾沾自喜,并且从国内媒体报道的方式看,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看过这样的报道很容易让人觉得有些坐井观天的味道。

以上来自科学兴农。


科学兴农


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夏大豆。处于黄淮海种植区域。亩产在200到600多斤之间,。由于品种,管理,气候,播期的不同。产量相差很大。

之所以差距这么大,高产品种更新慢是一方面。农户在管理上误区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播种量过大,间苗不及时。

只要芽率合格,适宜中密度种植的大豆品种,用精播楼亩播量在6斤左右就可以了。我们这有大胆农户亩播量只有四斤,反而苗齐苗壮,管理得当。轻松达到500斤靠上。但是相当一部分农户播量都在10到12斤之间。严重过量。

俗话说,稠了剔不稀,稀了栽不稠。意思是由于田间豆苗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变差。大豆形成高脚腿,后期更容易倒伏。病虫害不容易控制。造成产量低不说,收割麻烦费用高。一亩地打二百来斤,算下来不赔钱才怪。



不重视微肥的补充。

大豆是需要鉬,硼,锰,锌等微量元素较多的作物。如果严重缺乏,就会造成根瘤菌少,抗逆性差,花而不实,空荚秕粒等等。产量大打折扣。

有两个时期补充很关键。一个是大豆苗期。超常量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达到400克。一个是开花初期,及时补充微肥。增强了对病害的抵抗力。达到营养均衡。为以后的丰产奠定基础。



控旺不及时。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大豆在适宜时期喷施控旺产品。对增产十分显著。

有些农户不但不听,反而美其名曰:不长高个不结大粒。白白错过最佳控旺期。结果大豆长到胸脯深,甚至和玉米快并肩了。造成营养生长过剩,不结荚,贪青晚熟。产量还不到100斤,收割的工钱都不够。

可能各地气候,土壤不同。以上观点仅做参考。如果您在大豆种植上有更好的经验,欢迎交流。




我是今夕月映。坚守一种信念,坚持一份纯真。欢迎讨论农业农村农民的话题。


今夕月映


我国大豆平均亩产120公斤左右

而美国平均亩产214公斤、巴西191公斤、阿根廷185公斤。

这是去年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回答。

黑龙江是我国最重要的大豆产区,大豆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的数据,目前该省大豆平均亩产约130公斤。所以,这个品种亩产280公斤,确实可以说是黑龙江省大豆平均亩产的2倍多。

不过据粮油市场报了解到的信息,东北及黄淮大豆主产区大豆亩产超过120公斤每亩。例如,黑龙江农垦大面积亩产达170公斤,在部分高产示范片的大豆亩产甚至在200公斤以上。

农业部去年曾印发《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20年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比2015年提高15公斤。同时,从今年开始,在东北和黄淮海优势产区,创建一批万亩规模、亩产超200公斤的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为示范带动更大面积高产高效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同时,《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比目前增加4000万亩。

近年来,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不断下滑。上世纪50年代末,大豆种植面积曾达到1.9亿多亩,2005年时大豆面积为1.4亿多亩,但到了2015年,大豆面积仅为9756万亩。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据测算,未来5—10年我国大豆年需求增量在400万吨左右。解决大豆供求缺口,增加进口是必须的,但增加国内供给也十分必要。

所以,这次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审定的品种“黑农84”,是集高蛋白、多抗、优质、高产于一体的大豆新品种,很有必要推广,来振兴国产大豆。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

10.17


粮油市场报


这几年来,我们这儿的多个大豆品种,如果种好的话产量都在500斤左右,去年我种的100多亩,平均亩产560斤,有伙计在汶上种500多亩,亩产达到了580斤。今年有个什么药物诱变的新品种,亩产达到了800多斤。我怀疑是转基因什么的,没敢种,听说他们种的挺好。如不信可来考查,山东省梁山县。


农夫庄院潘


应该重点不在品种,。8年种谁豆4号亩产53。斤,但其后几年产量不理想。13年14年、听说中黄系列产量有500多斤,16年自种准豆4号,产量也是500多斤,邻居中黄也是500多斤。但听附近有地方绝收!17年、种中黄仅300斤/亩.邻居也是如此。希望能不能有实验室将影响产日量因素搞清。以指导生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