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原油会飞出什么样的黑天鹅(上篇):油价为什么大涨

原油会飞出什么样的黑天鹅(上篇):油价为什么大涨

6月22日收盘,世界最主要的原油基准价格——布伦特原油期货涨3.48%,收在75.53美元/桶,一个月前,布伦特原油最高曾经到过80.5美元/桶,这是2014年12月以来的最高价。

油价的上涨,是因为原油市场的一个主要担忧缓解了,那就是OPEC(欧佩克)增产预期。

之前一个月,原油的涨涨跌跌都是因为一个会议,那就是6月22日OPEC的部长会议,这个会主要讨论增产的问题,非OPEC国家也参加。OPEC原油产量大概占到全球三分之一,也是全球原油供应最有弹性部分,所以它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全球原油供给,供给变化会影响价格。

欧佩克闭门会议结束后的消息。沙特石油部长表示,已达成协议,欧佩克和非欧佩克成员国(两者统称OPEC+)均同意100万桶/日的增产。这意味着OPEC恢复到100%的减产执行率(OPEC会后的公报只模糊地表述了恢复100%的减产率)。7月1日生效。

很多媒体报道这次会议是增产会议,其实说法不准确,这次准确说法应该是一次“减少”减产数量的协调会,因为之前减得太多了,按照2016年达成的减产协议,OPEC+合计的减产只是180万桶/日,但是实际上减产数量远远超过这个数,比如今年5月份,减产执行率就达到152%(大概减少了273万桶/日),所以增加100万桶/日,只是恢复到协议要求的减产水平。

实际上,增产100万桶/日只是名义值,因为有些OPEC成员国比如委内瑞拉根本没能力增产,所以实际只增产只会在70万桶/日,这其实好于市场预期,消息公布后,原油价格大涨。

减产协议的诉求

大家都知道中东问题多,所以让中东为主的OPEC产油国坐在一起讨论齐心做一个事情,是很难的事情,不过2016年,减产这个事情做成了。事实上,减产协议除了OPEC外,非OPEC产油国比如俄罗斯也很积极加入。因为,原油实在跌的太多了,大家都坐不住。

下面是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走势图:

原油会飞出什么样的黑天鹅(上篇):油价为什么大涨

2014至2016年间,原油市场供过于求(伊核协议2015年签订,美国制裁取消,伊朗原油出口大增),油价大崩溃,2014年6月布伦特原油价格最高是113.92美元/桶,但是到了2016年1月,最低价已经到了29.54美元/桶。这损害了产油国的利益,通过减产提振油价是共同的需求。

据2016年底达成的减产协议,OPEC的13个成员国(之前是包括印尼,但是印尼已经没有原油可以出口,所以被踢出)约定减产120万桶/日,产量上限3250万桶/日;11个非OPEC产油国约定减产60万桶/日。

谁在减产?

在OPEC内部,沙特产量占据1/3,沙特也是减产的主力,120万桶/日的减产量中,沙特就承担了三分之一的减产量,随后依次是伊拉克、阿联酋和科威特。这次减产,也是主要由沙特促成的。

沙特促成减产,除了对油价的诉求外,还有他自身原因。

第一,财政压力

沙特这个国家会挥霍,富得流油居然也缺钱。

减产协议促成前一年,沙特的财政赤字非常糟糕,2015年,沙特财政赤字接近千亿美元,而当年沙特GDP也只有只有6532亿美元。这样的赤字率,换成别的国家早完蛋了,不过沙特积累了足够多的石油财富,顶个三五年不是问题。

第二,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沙特原油项出口收入占总收入的75%,这个高度依赖石油出口的经济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当然,王室也意识到了这点。在2016年沙特发布的《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中,沙特表述了摆脱能源高度依赖,实现国家收入多元化的需求。想要摆脱这种发展模式怎么办?控制产量是第一步。

第三,沙特阿美上市需求

世界上最快的赚钱机器是沙特阿美,这个超级石油公司的日产量约占全球需求量的1/9。为了缓解财务压力,沙特开始琢磨上市套现,所以沙特阿美IPO提上日程。想要割韭菜,当然是估值越高越好,沙特给阿美喊出了2万亿美元的估值。但如果要达到这个估值,国际油价大概要到80美元/桶。而2016年布油还在三四十美元波动,通过减产提振油价,显得迫切。

再来说说非OPEC产油国

出席减产会议或至少发表减产声明的非OPEC产油国包括俄罗斯,阿塞拜疆、巴林、玻利维亚、文莱、赤道几内亚、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墨西哥、阿曼、苏丹和南苏丹。但在60万桶/日的总减产量中,俄罗斯承担了一半。

俄罗斯为什么积极参与减产?除了油价诉求,俄罗斯还有两点动因。一是改革,俄罗斯也有避免过度依赖能源出口,加速经济转型的需求。二是博弈,联合中东对抗美国页岩油。

其他非OPEC产油国共承担30万/日的减产量,均摊下来各国减产的量,也就意思意思一下。这些国家主动减产的意愿并不高,多数迫于外交压力,例如哈萨克斯坦。

为何要增产?

减产协议执行效果非常好,原油价格涨了,减产的量也远远超过预期。

原油会飞出什么样的黑天鹅(上篇):油价为什么大涨

减产率为什么会超过协议要求,原因比较多,比如委内瑞拉这样的国家虽然储量全球第一,但是开采成本高,还被美国制裁,内忧外患,产油量直线下滑;安哥拉这样的国家因为油田老化,没钱投资,产量也是急剧下滑。

真正有本事能够想增产多少就增产多少的只有海湾国家,其实主要就是沙特,沙特原油开采基本不用成本,随时能够增产但是为了维护油价,却乐见有更多减产。

但是油价涨到80美元/桶之后,OPEC+内部也有呼声要提高产量。原因主要以下:

其一,原油市场需求看涨

同时,全球需求量看涨,提升供给空间。(据IEA表示预测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140万桶/日。)

原油会飞出什么样的黑天鹅(上篇):油价为什么大涨

其二,去库存告一段落

3月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国家商业库存反季节性地下降2689万桶至28.19 亿桶,同比下滑2.14亿桶,较五年均值(2.15亿桶)低100 万桶。而美国作为全球原油消耗最多的国家(2017年全球占比20.77%)出现了同样的趋势。据4月数据,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3亿桶,较高点(5.4亿桶),下降了1.1亿桶。(当原油库存降至4亿桶以下时,美国原油去库存有望告一段落。)

其三,不能助长竞争对手

据IEA最新月报,3月全球原油供应量下降12万桶至9780万桶/日,因OPEC产量下滑抵消美国产量增幅。OPEC提振的油价为美国做了嫁衣。自OPEC协议以来,美国钻机数大增,页岩油积极增产瓜分市场份额,各大机构也纷纷提高美国在2018年的产量预期。去年年底,OPEC预计今年美国原油产量增加72万桶/日,IEA则预计增加87万桶/日。美国产量既是全球供需平衡的风险点,也是OPEC在原油市场上的劲敌。

5月27日,弘叔写了个文章《伊核问题可能变消耗战 通胀风险升温》,文章在讨论伊朗核问题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担心,“原油是工业的血液,突然的暴涨,并长期保持高位的话,会带来输入性通胀”。

OPEC+恢复减产执行率,短期靴子落地,油价恢复上涨,但长期对油价意味着什么?这里面就要分析各个主要产油国的诉求,明天弘叔会给大家带来原油会飞出什么样的黑天鹅的下篇《各国对油价的诉求》。

最后说一下本周的观察:

1、周三的例行国常会上,释放了定向降准的消息,理由是“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去年9月份,央行也有过类似的操作,实际上基本所有金融机构都受益,实际就是一次大幅度的降准,但是为了不让市场有货币要宽松的预期,所以找了个理由(4月的降准情况接近)。但是弘叔6月14日的文章《6月 央行还会不会降准》已经分析过,虽然面临着年中考核,但是并不存在钱荒。

市场之前预期的降准是置换MLF(跟4月一样的操作),因为MLF和存款准备金的利差,降准是央妈给金融机构输送利益。而国常会提出的定向降准(只是提出,到现在还没落地),实际上是希望支持实体经济。这跟是不是钱荒无关,其实跟5月宏观经济数据太差有关(最近好多经济学家出来说数据显示经济没问题,不要担心,但给出的逻辑让弘叔有点抓狂,大家留意一下,这些经济学家集体发声会有什么规律)

2、这周股市暴跌,人民币贬值,央妈分析都是因为情绪(央妈极少谈股市),那情绪就好好背锅吧。

3、贸易战还在继续,这个问题长期化了。两个公司直接变成了筹码,一个是美国的高通收购恩智浦只差最后一步,被中国反垄断部门卡着,一拖再拖;一个是中兴通信交了罚款,和解协议特朗普通过了,但美国的国会又在想办法推翻。20号特朗普会见共和党议员希望解决这个问题,但还没有更多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