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痴等18年:無論何時我只“認識”你

痴等18年:無論何時我只“認識”你

19歲時,因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對他一見鍾情。但當時他已有女朋友,她只好將那份愛深埋在心裡。

也曾考慮過結婚,但她的心裡一直裝著他,再也無法愛上別人。不想,“文革”期間,他的妻女先後離世,此時的她已經是教育學院院長,而他卻落魄地“靠邊站”,但她義無反顧地靠近他。就這樣,痴等了18年的她終於成了他的妻子。再後來她得了阿爾茨海默病,把全世界都忘了,卻唯獨認得他。他也深愛著她,一直寵她到90歲。

這個樸實的愛情故事在斬獲了幾個國際紀錄片大獎的同時,不知感動了多少人。

一見鍾情:誰說世間沒有愛

2018年年初,一部本來只為呼籲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而拍攝,名叫《我只認識你》的紀錄片,卻因為其中一個長達70年的感人愛情故事,先後斬獲了中國國際紀錄片節的年度最佳紀錄片、最佳紀錄長片及最佳國際傳播中國紀錄片三項大獎。

身兼導演、製片人和攝影等於一身的馮都和趙青夫婦在領獎時,特地將影片的主人公,也是他們的叔叔和嬸嬸馮樹鋒和味芳請到了現場。主持人故意問了味芳幾個特別簡單的問題,但患了阿爾茨海默病的她一個也答不上來。然而,主持人問她身邊的那個老大爺是誰時,老太太忽然眼睛發亮了:“他是我的愛人馮樹鋒,我很年輕時就喜歡他了……”

痴等18年:無論何時我只“認識”你

馮樹鋒1927年出生在上海石庫門,是上海交通大學雙學位高才生。他懂英日俄法德五國語言,且拉得一手好聽的小提琴,畢業後從事機械設計工作。

味芳比馮樹鋒小1歲,她是當年上海聖約翰大學僅有的3名女生之一,畢業後在一所中學任教。兩人本來並不認識,卻因為一場別人的婚禮,讓他們的命運發生了交匯:那是1952年年底的一天,味芳的堂舅在上海一所教堂舉辦婚禮。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閃亮登場的新娘身上時,味芳的眼神卻被攙扶新娘上場的小夥子吸引了過去,只見他身材高挑,一身西裝特別合身。味芳不敢跟他目光的對視,卻能感覺到他氣宇非凡,最後更是被他表演的小提琴獨奏曲給徹底征服了。

後來聽說馮樹鋒已經有了女朋友,而且訂了婚,味芳只得長嘆一聲。

自打那次婚禮後,兩人便經常遇到:堂舅媽生孩子,堂姨媽出嫁,堂舅的孩子過滿月、百日和週歲……由於這些場合的人都不多,慢慢地,兩個人竟然越來越熟悉了,不懂女孩心思的馮樹鋒還對味芳說:“你是個很優秀的姑娘,不能讓你總是一個人單著。”他熱心地給她介紹男朋友,從同學到同事,先後介紹了好幾個,誰知味芳一個也看不上。

直到3年後的1955年,馮樹鋒才終於明白了味芳的心思,但他無奈地告訴她:太晚了!對不起,再過幾天我就要結婚了……

他結婚了:可惜新娘不是我

為了轉移失戀的傷痛,味芳開始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和學習上,年紀輕輕就成了上海市優秀教師、勞動模範,直至成為區教育學院院長。味芳再次關注馮樹鋒,已經是兩人相識18年後:1970年年初,一個親戚家孩子的婚禮上,味芳無意中聽一個人提到了馮樹鋒:“這些年,他真是受苦了。”味芳連忙問他怎麼了,那人說,因為馮樹鋒的父母在新中國成立前是資本家,所以1966年“文革”開始後,他們家已經被人抄了七八次,馮樹鋒也在工廠“靠邊站”,妻子積鬱成疾身亡,女兒也因病不幸夭折,只留下一個兒子和他相依為命。

這些消息讓味芳的心揪成了一團,當那人說馮樹鋒是個非常優秀的男人,不應該受這樣的苦時,味芳的心裡猛地一動:我痴痴地等了18年,等的不就是這一天嗎?

有人提醒她:“現在的馮樹鋒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馮樹鋒了,他落魄之極,還拖著個孩子。”味芳說:“只要是他,無論多麼落魄我都要!我現在唯一的想法是,我太幸運了!”

馮樹鋒自己也深感不合適:“我現在的情況,過日子都艱難,我配不上你啊!”味芳還是那句話:“我們已經錯過18年,不能再錯過了。只要是你,哪怕你去討飯,我也陪著!”

話說到這個程度,馮樹鋒還能說什麼?兩人終成眷侶。沒有儀式,結婚那天,他們只是請各自的直系親屬在家裡簡單吃了頓飯;沒有新房,也沒有新傢俱,他們就住單位分給味芳的房子裡,只是馮樹鋒自己動手將房子粉刷了一遍。看著一心收拾新房的丈夫,味芳第一次找到了做個幸福女人的感覺。為了照顧馮樹鋒唯一的兒子,兩人決定不再要孩子了。

沒想到的是,味芳好不容易嫁給了意中人,蜜月還沒過完,馮樹鋒就接到通知,要他前往四川支援內地建設,而且一去就要10年!馮樹鋒深感對不起味芳,小心翼翼地問:“你看……”味芳則輕輕一嘆:“我當然不希望這樣,但這是組織上安排的,必須去。”

從此,只有一張張往返川滬的火車票見證著他們的煎熬和相思之情。10年後,味芳又千方百計為馮樹鋒爭取到一個名額,終於以“知青”的名義把心上人調回了上海。

面對著眼前這個女人,馮樹鋒心裡真是五味雜陳:當年等他明白自己的心意,她用了3年時間;等他娶她,過去了18年;等他回家,又是10年。而且馮樹鋒發現,味芳全身都是優點:她知書達禮,待人接物真誠、大方,對兒子視同己出。

痴等18年:無論何時我只“認識”你

在馮樹鋒的眼裡,味芳越來越可親可愛,他越來越深地愛著她、寵著她,就算是她大大咧咧、忘東忘西的樣子,他也覺得很可愛。出門的時候,不管人多人少,他都愛拉著她的手。有時候味芳會害羞:“讓人見了多不好意思啊!”馮樹鋒說:“怕什麼?你是我老伴,又不是別人。”

就這樣,兩人甜蜜地相守著,一起走過40多年……

相濡以沫:真愛來遲不算晚

88歲時,有一天味芳出去理髮,傍晚都沒回來。馮樹鋒急了,連忙滿大街小巷找她,但找不到,他不得不到派出所去準備報警,一進派出所卻看到了味芳正呆坐在一旁。民警無奈地說:“老人家是不是有病?怎麼家在哪兒都不知道?”

馮樹鋒這才想到帶老伴去醫院,診斷結果是味芳患了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痴呆症,她的智力已經退回到大約4歲時的水平,帶出去的東西總是丟,門牌號也無法記住,前一秒說過的話,轉眼就不記得,挑衣服穿衣服都需要人來協助。有一天,味芳還錯把一次性鞋套當成帽子戴在了頭上,要去打掃衛生。

街坊鄰居、親人朋友、同事學生……味芳已經全都不認得了,就連她養大的兒子,也認不得了。但當別人指著馮樹鋒時,她就會忽然變得異常清醒:“他是我老伴樹鋒啊!我20多歲就愛上了他……”

連醫生都說,無法想象,這是一種怎樣深入骨髓的愛戀和美好,才能讓她在疾病和生理的層層阻礙中,仍痴痴眷戀愛人,無法忘懷!

把世界遺忘了的味芳,更加依賴丈夫,一會兒不見對方,她就坐立不安,連問:“樹鋒去哪兒了?”馮樹鋒心疼地說:“前幾十年,她那麼勇敢、義無反顧地愛我,後面的日子,輪到我全身心地愛她了!”兩個人同進同出、一起學打太極拳,但一個簡單的動作她學了成百上千遍也學不會。偶爾踏青旅遊,她看到桃花就想摘一朵戴在頭上,還會把髮卡扔到馬桶裡,吵著沒有髮卡用了。馮樹鋒總是很耐心,像哄不懂事的女兒一樣:“哎呀,沒有髮卡頭髮就不整潔,我這就帶你去買。”老友嚇唬味芳:“你們都這麼大年紀了,如果他明天‘走’了,你怎麼辦?”味芳一臉豁達,沒有一點遲疑和悲傷:“那我第二天也‘走’,因為我們還沒有愛夠,只要把我們葬在一起就好。”

痴等18年:無論何時我只“認識”你

也許心裡還是害怕分別,已經不會掩飾的她偶爾會喃喃地說:“我們不會分開,一家人怎麼會分開?現在就我們兩個人,一起出去,一起吃飯,一起買東西。他去世我也該走了,我去世他也會很孤單的……”連年近七旬的兒子都說,兩位老人經歷了那麼多風雨滄桑,這輩子恐怕除了死亡,再也沒有什麼力量能將他們分開了……

畢竟90歲了,馮樹鋒的身體也一年不如一年。2017年春,他患了肺炎,醫生要求他住院。老人卻突然哭了起來:“如果我住院了,味芳一個人在家怎麼生活?”生病期間,他堅決不住院,而是每天到醫院打點滴,還經常把老伴帶上。因為馮樹鋒唯一的兒子早就移民澳大利亞,考慮到兩位老人的身體狀況,兒子決定將他們送去養老院。

養老院床位緊張,沒有供兩人同住的單間,馮樹鋒住在二樓,味芳住在三樓。每晚,馮樹鋒都會偷偷藏在門口,直到看著味芳熟睡才離開。護理員笑他:“這下放心啦?”他不覺得是玩笑,總是微笑著點頭:“她睡著了,我就放心啦!”

有時馮樹鋒回家取換洗衣物,味芳就守在養老院大門口,一刻也不願意離去。遠遠地看著老伴走過來,她就急忙迎過去。護理人員擔心她的安全,她居然說出一句既溫暖又富有哲理的話:“這麼多年,他已經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只有我們兩個人在一起,那才是家啊!”

不少年輕人看了影片後說,總以為愛情的保質期很短,即使熬過三年之痛,也難敵七年之癢,但味芳和馮樹鋒用一輩子的時間,演繹了愛情細水長流的樣子,告訴我們什麼是生生世世、地久天長……

作者/小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