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样看翡翠的雕工?

探物雅聚时尚买手玉姐


对于新手来说,只要翡翠的种、水、色不错就是块好的翡翠,感觉每块翡翠饰品的雕刻都差不多,根本分不清楚什么是机雕、人工雕、学徒工、普通工、大师作品,反而忽略了玉雕工艺在翡翠上的价值观,其实精致的玉雕往往能决定着翡翠作品的最终成败与价值,而很多资深翡翠玩家却能凭感觉一眼看出来,哪么新手应该怎么看翡翠雕工呢?我们可从以下几点去观察翡翠雕工。

第一、机雕与人工雕的区别:机雕就是在电脑上设计好图样,然后由电脑控制雕刻机自动完成雕刻,然后人工再做简单修饰,节省雕刻成本。由于是雕刻机雕刻而成,款式大多千篇一律,如同复制品,少了许多雕刻师的设计理念。在线条与孤度方面也较为呆板、生硬、平面,没有了人工雕刻的流畅、细腻、深浅起伏,缺少了玲珑浮凸的立体感与翡翠的传神灵魂。

第二、看整体感观:仔细观察翡翠雕刻后的整体造型、结构、和谐度、黄金比例、节奏感等等,看整个翡翠雕刻是否有种均衡、舒服、美的感觉。比如:牌子的主次、层次、重心如何;人物的‘站七坐五盘三’,‘文胸、武肚、美女腰’,开脸等规则。整体感观不好将可能毁掉整个作品,就算细节处理再好也没用。

第三、看设计与意境:翡翠是有灵性的,而能否赋予翡翠灵魂,就看雕刻师的能不能根据翡翠本身原有的条件,加上自已的创意设计理念,完美的体现出翡翠的美与意境、内涵、神韵,让整个翡翠‘活’起来,使翡翠与观赏者达成精神上的共鸣。比如:观音、佛的安详、普渡众生、慈悲为怀;山水如画般的层恋叠翠、;动物传神的动作、气势;李白醉酒的放荡不羁等等。

第四:细节处理:看翡翠雕刻的线条与局部,可以看到一个玉雕师功力深浅。初看线条是否流畅、细致,再看是否整体和谐统一且细节多变,是否有粗细、疏密、曲直的结合,是否有虚实、动静的变化等等。在翡翠雕刻中,线条可以有刚柔、有疏密、有急缓,也可以有曲直、有浓淡、有开合。比如,表现一个神兽威武勇猛线条就要刚,表现一个女子衣袂飘飞线条就要柔;表现一把剑刀锋逼人线条就要直,表现江南水乡的九曲回廊线条就要曲……

还有弧面。如果说线条是用来表现物象特征和节奏的,那么弧面则能最大程度地展现玉质美。好的翡翠雕刻,所有凸起的弧面一定圆润光滑、没有扎手感,并且还能恰到好处地增加玉质和整个作品的饱满感、浑厚感和光感。

如果说“整体”最能体现一个玉雕师的设计和宏观布局能力,那么细节和局部则是最考验刀工、琢工、抛工、磨工的细致程度和水平。

从上述可知,看翡翠雕刻就如欣赏一件艺术品,从整体到细节,从寻找灵感到设计都蕴藏了玉雕师的每一分心血结晶,只有细心欣赏观察方能让人体会其中韵味。玉石文化千古流传,而想要收藏一件真正心爱的翡翠精品,“缘分”必不可缺。











问玉翡翠jam1231213


古人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形容一块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有用的器物,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足以说明器物与人的关系是“精琢细雕,巧夺天工”。

有历史资料记载,翡翠雕琢从唐朝开始就盛行,尤其生活在社会上层的高官达贵,为得到一块尚好的雕件倾尽所有在所不辞,然而过去的翡翠雕件以完美为佳作,堪称“传家宝”,世代相传,随着缅甸翡翠矿源枯竭,供需匮乏,翡翠雕工已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个中细节令人担忧。

目前出现的翡翠玉石市场里的雕件均有一些瑕疵,以边角料、内裂为主,这就是出现繁多雕件的原因之一,其次就是真正的能工巧匠根据毛坯原有的特点,巧夺天工,雕琢出人见人爱的器物。

看翡翠的雕工首先从毛坯、质地、构图、打磨抛光入手,雕工的好坏取决于功底、材质、图形结构。


旅行汇客厅


对于翡翠的雕工,在玉雕界,9哥认为分为:京工、苏工、粤工、滇工等。主要是根据从业人员的籍贯来分的。京工即北京工,以北京工艺美术厂为代表,作品大气磅礴,翡翠四大国宝就是京工的典型代表;苏工,指江南的苏州、扬州工,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作品细腻,功底深厚,苏工师傅的仿古件做得一流;粤工,指广东地区的四会、揭阳等地的工艺,粤工工艺大胆,融贯中西;滇工:指云南工,滇工作品题材丰富,风格独特,善于突破传统。此外还有豫工等其他地区的师傅,近几年河南南阳从事翡翠行业的人士越来越多,涌现了一大批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京工、苏工、粤工、滇工,这几年,在保持各自的特色之外,也互相交流融合,共同促进了我国玉文化的发展。

京工、苏工、粤工、滇工的区分,也是我国翡翠玉石集散地的具体的体现。

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满意吗?

有关翡翠的问题,欢迎与9哥一起探讨,谢谢。


9哥说翠


如何看翡翠的雕工?

这个问题同样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搞不清楚你是在问如何区分翡翠激光雕刻、机器雕刻、人工雕刻呢?

还是在问如何看翡翠的雕刻技法,比如圆雕、浮雕、镂空雕、阴刻等?

或者说是想问,如何欣赏翡翠雕刻的艺术作品?

既然你提问没有问清楚,那么我们就都讲讲。

很多内容其他翡翠从业同行已经回答的七七八八了,怀玉翡翠阁也不能说出花来。

我们从这三个问题帮助各位翠友提高一下对翡翠雕刻的认识:

一、如何区分超声波、机雕、手工雕:

超声波雕刻,只能做一些没有特色,品质一般,萧条粗犷的浮雕,如图一、二。

机雕,电脑数控机床雕刻,雕工整体布局画面感强,但是机雕的针有最细限制,特别精巧的细节无法保证。尤其在有独到特色的翡翠毛料雕刻上,一般操作工不具备数控编程能力,针对每一块儿编程也不经济实惠。所以机雕一般都限于品质一般的料子,或者整体均匀一致的料子的雕刻。独到特色的料子的细节处理无法顾及。优点是精准,生动。图三图四

手工雕刻,手工雕刻考究雕工师傅的功力和水平,不一定比机雕漂亮细致。但是好的手工师傅,会根据翡翠材料的特色(肉质结晶、厚度、裂纹、棉、色、花、形状等等)去综合考虑,好的师傅的创作神韵十足。我们在第二个问题里详解。

二、翡翠的雕刻技法

雕刻艺术在中国存在几千年了,竹雕、木雕、石刻材料多种多样,当前苏工的师傅们甚至开始用赤铁矿创作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让人叹为观止。翡翠的雕刻技法,继承延续了中国既有的雕刻手法。各个地方的雕刻师的风格各有差别和特色,因此形成了其他人回答中的几种工。因为翡翠本身的特性,不同的料子适合的风格和雕刻技法不尽相同,我们综合考虑,雕工技法越符合材料特性,越是奇思妙想,越是精巧细腻的工的价值肯定越好。

三、如何欣赏翡翠的雕工

我们说工好,一般都说巧夺天工,栩栩如生。但是这些用来品鉴翡翠的雕工还是远远不够的。翡翠每一块毛料都有自己的特色,种、底、色、肉、水、棉、裂、刚性、等等。能够根据原料的特点,巧妙的构思,首先就在思上让人叹为观止,然后巧妙的运用毛料特点,突出优点,抹去缺点,或者直接利用缺点,这是化腐朽为神奇 ;再次就是雕工技法精湛纯属的运用。最后是作品的灵魂和神韵以及作者自己的精神力量风格。

最后借用 老师的一句话,一件艺术品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果一件作品只是好看,谈不上灵魂风格,作者不能留史。那么这就是一件精美的奢侈品。








怀玉翡翠阁


中国有句话叫良玉不雕,用在翡翠上非常适合。

翡翠创造价格记录一般有几种,手镯,串珠,无事牌和蛋面,恰恰都是光素无工。高品质的翡翠是非常珍贵和昂贵,通常设计都是展示翡翠的颜色和水头,往往无为而工是最好的。

高品质的翡翠,即便选择雕刻通常是为了掩盖绺裂和瑕疵,更好的展现翡翠的美感。

那么中低档的翡翠说到雕工主要看个人的喜好了。


玉匠老飞


翡翠的雕工,传统的以高大上为主,现在随着美术及专业人士的青年一代的加入,时尚流行元素的增加,题材越来越丰富化。雕工,是以基本功的细腻,题材设计的杰出灵感,加工出符合时代,向上美好生活的寓意,那么这就是好作品,也体现出了好雕工。


书画玉文化


近些年来随着翡翠原料的价值大幅攀升,好材料日渐稀少而变得极其珍贵,因此现在的玉雕工艺力求简洁,尽量保留原石的重量,越简洁的工艺也证明原料的品质很好。

这是2011年某拍卖会以一亿元拍卖出去的帝王绿翡翠大方牌,只简单地做了切割、打磨和抛光,未做任何雕刻,十分端庄大气,佩戴寓意“平安无事”。

但这样种水极佳又是满色的料子几乎找不到了,市面上常见的未经复杂雕刻翡翠饰品多为素面,也称“素活”,如戒面、福瓜、平安扣等,这类成品都是从一块大料中取出其中最精致的那一部分,或者满色,或者种水极佳。

翡翠矿石在形成过程中经过多次地壳运动的挤压,并且在亿万年的形成过程中又许多种金属离子不断进入晶体内部,所以大多数的翡翠原石都会有裂纹和杂色。这就需要雕刻师傅通过剜脏去绺的方式将并不完美的原料变成一件艺术珍品。

(故宫博物院珍藏国宝级翡翠雕件《一露甘甜》)

翡翠雕琢要追求艺术美,就要了解“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的含义。山川之精英,是指翡翠的自然色泽及天然灵韵,并设计适合不同翡翠原料的雕琢题材;人文之精美,是指翡翠的造型美观和雕琢要精湛,以及影响造型美和雕琢美的工艺、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

翡翠雕琢艺术就是通过对翡翠的玉料形体、颜色和质地的观察,然后设计和构思出要雕琢的形象,最后经过琢磨等精细加工,将翡翠原料变成翡翠玉雕作品,表达作者对世界,对人生感悟的艺术。翡翠玉雕作品的制作过程大致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的:审玉,设形,治形,传神。这是一个将景与情逐渐融合在一起创造意境的过程。

(故宫博物院珍藏国宝级翡翠雕件《夫唱妇随》)

审玉:就是观察玉石外观形状、颜色、玉质和绺裂等状况,实际上是一个触境的过程。翡翠雕琢之前需要设计,任何机械、工具,都无法替代人的设计、构思和创造。

审玉需从不同角度方向反复进行审视才能发现美点。每一块翡翠原料都有他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一种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景物”,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发现其中的美点和缺点,充分利用翡翠原料的种、水、色特征,通过心灵的加工,对景物进行必要的取舍,而后组成一幅新的图画。

审玉是玉雕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相抵九工”是玉雕实践经验的总结,“相”意为审看玉料,雕琢之前要多观察玉料,这样可以减少工时和避免浪费玉料,同时寻找出与之相适应的雕琢题材。

(故宫博物院珍藏国宝级翡翠雕件《百年好合》)

设形。描样是审玉的继续,通过审玉,玉雕师傅对玉料已经确定了大致要表现的题材,如人物、花鸟、香炉器皿等。将这种朦胧未现的图画用画笔汇在玉石料上或图纸上实际显现出来。这是玉雕作品创作的关键所在,是一个由虚转实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确定。因为翡翠雕琢是破坏性的,对翡翠原料只能雕琢去料,不能填料,一旦锯开玉料就不能重新再来,所以设计构思必须慎之又慎。

(故宫博物院珍藏国宝级翡翠雕件《福从天降》)

治形。翡翠的加工技术也非常重要,翡翠设计再好,机械再精良,而技术不好也不能出精品。粗雕是翡翠雕琢制作的实质性阶段,即通过铡、标、扣、划、冲、轧、钻等技术手段使玉料逐步变成一座或一件立体雕琢品。但还不能称为完整的作品。

传神。细雕在玉雕工艺中就是对粗雕的玉器进行精细修饰,是使玉雕作品进一步完美和增添神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玉器的许多细部进行人物的面部表情、眼睛、服饰花纹,兽鸟的眼睛、毛发、爪尖、嘴喙、花草的茎叶等最能显现神韵的部位进行逼真的刻画。

(故宫博物院珍藏国宝级翡翠雕件《蝴蝶翩翩》)

翡翠雕琢追求逼真传神和适度夸张,然而要使雕琢作品传神、有意境,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只有构思精巧、技艺精湛的艺术家才能根据自己长期的艺术实践,将自己内在的意与境和石料本身的意与境相结合,创作出艺术珍品。

总之,一件翡翠作品要成为艺术品,须兼具形态、色彩和意境美。翡翠雕琢审玉是关键,“量料取才”、“因材施艺”是翡翠雕琢的基本要求,而翡翠作品要有意境,则还要治玉逼真、传神。

(故宫博物院珍藏国宝级翡翠雕件《福地福人居》)

最后要提醒一句,什么料配什么工,如果玉料不够好,不要去请大师级雕工师傅,一定会被拒绝的。


香港玉玲珑翡翠



贰手单反老黑壳


翡翠及一切玉石的雕工都一样,其实每一块宝玉石里面都孕育着一个带灵气的生命,只是在等待雕刻师的发现和授予。但每一块翡翠不见得是百分百的完美,他需要雕刻师的揣摩、构思、设计,然后是剥离,把那些包裹精灵的包装(多余的部分)通通剥离掉,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躲避绺裂、瑕疵,更要充分利用天然的俏色。从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看到一件作品的神韵,这也是所说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雕刻师赋予原石的生命。如果这个作品是纯手工打造,又具备上述传神灵气,这无疑就是一件好作品。


春夜喜雨29


说一下佛公,佛公只要看开脸和肚子,开脸要喜庆,肚子要饱满,所为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人生要保持笑容满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