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 二戰期間英國自身難保,為何還要拼命援助蘇聯?這些原因很關鍵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是分為東方戰場和歐洲戰場。在東方戰場,中國成為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中堅力量。而在歐洲戰場,情況卻不容樂觀。由於英法長期對德國實行綏靖政策,一味的妥協退讓。大力助長了德國法西斯的囂張氣焰。於是,在英法的縱容下,德軍輕易的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獲得大量的先進武器裝備。

二戰期間英國自身難保,為何還要拼命援助蘇聯?這些原因很關鍵

但是希特勒並不以此為滿足,在精心策劃下,強大的德軍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因為波蘭於英法有同盟,在迫不得已之下,英法對德宣戰。但卻不出兵,眼睜睜的看著波蘭淪陷。妄圖將禍水東引蘇聯。但德國偏偏不按常規行事。而是掉過頭來,向英法進攻。

二戰期間英國自身難保,為何還要拼命援助蘇聯?這些原因很關鍵

在德軍先進戰術閃電戰思想的指導下,德軍裝甲部隊一路迂迴穿插,輕鬆繞過法國馬奇諾防線,直逼法國首都巴黎。英法聯軍潰不成軍。法國政府宣佈投降。而英軍主力則僥倖通過敦刻爾克大撤退逃回本土,保存了一些有生力量。

此時的德軍橫行歐洲,幾乎如入無人之境。英國憑藉英吉利海峽天險才沒被德軍佔領。可以說此時的英國自身難保,自顧不暇。但是在蘇德戰爭爆發後,仍然第一時間援助蘇聯,幫助蘇聯抗擊德國法西斯。而且是真金白銀的援助。這是為什麼呢?

二戰期間英國自身難保,為何還要拼命援助蘇聯?這些原因很關鍵

首先,此時的英國雖然實力大不如以前,且一直遭到德國空軍的轟炸。但是作為老牌的世界霸主,曾經的日不落大英帝國,還是具有一定實力的。擁有最廣闊的殖民地,資源豐富。工業體系完善,能夠大量生產戰略物資。其軍事工業發達。

在整個二戰中,英國生產了十幾萬架飛機,裝甲車和坦克幾萬輛,其他輕重武器裝備更是不計其數。軍事實力很強,有這個能力可以援助蘇聯。同時英國海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擁有各種軍艦上千艘。正因為海軍的強大,才能阻止德軍橫跨英吉利海峽。

二戰期間英國自身難保,為何還要拼命援助蘇聯?這些原因很關鍵

另外,英國除了強大的軍事工業外,還擁有各種豐富的資源和礦產。能夠從殖民地獲得鐵礦石,石油,橡膠等各種戰略物資。當時,英國對蘇聯的援助主要就是這些原材料。蘇聯使用的原材料有很多都是英國的援助。此外,還有幾千架飛機和坦克,武器彈藥,通訊設備和大量貸款。前期的物資援助也是由英國皇家海軍艦隊進行護航。

二戰期間英國自身難保,為何還要拼命援助蘇聯?這些原因很關鍵

最後,英國的援助其實是出於戰略上的考慮,也就是中國古代所說的唇亡齒寒。當時英國以一己之力獨自抗衡強大的德國。壓力很大,獨木難支。看見蘇聯捲進戰爭,內心是異常高興的。就像日本偷襲珍珠港,把美國捲入反法西斯戰爭。中國的蔣介石,英國的丘吉爾,蘇聯的斯大林都是異常興奮。因為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又擴大了。

二戰期間英國自身難保,為何還要拼命援助蘇聯?這些原因很關鍵

一旦蘇聯垮了,英國自己也難以支撐。所以英國迫切需要給斯大林以援助,甚至精神上的鼓勵。讓蘇聯能夠頂住強大的德軍進攻,度過戰爭初期最困難的時刻。事實證明,英國的選擇是明智的,成效顯著。蘇聯在英國的援助下,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頂住了瘋狂的德國法西斯。等到美國參戰,局面就大為改觀了。

從這些方面來說,當時的英國人還是很明智,丘吉爾的眼光也很長遠。最終做出了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援助蘇聯的決策。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朋友們,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