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激發紅色基因,惠東這些地方這樣做……

紅色資源,

是培育紅色精神的搖籃,

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見證,

是寶貴的歷史財富,

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鄉村振興、革命老區發展的強大動力。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2017年年底,廣東省啟動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重點建設60個村,推動紅色精神在南粵大地綻放新的時代光芒。惠州市惠東縣高潭鎮中洞村、多祝鎮八維村位列其中。

一年多來,

惠州市紮實落實省

《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依託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優勢,

大力推進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建設,

讓內涵豐富的紅色基因

轉化成發展的內生動力,

成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惠東高潭革命歷史陳列館等場館成為黨員幹部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場所。惠州日報記者 鍾暢新 攝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惠東縣高潭鎮中洞村

挖掘紅色資源,村民吃上“旅遊飯”

惠東縣高潭鎮中洞村,

在東江革命歷史上被譽為

“東江紅都”和“紅色心臟”。

1928年至1933年,

這裡有歷史上最早的紅軍兵工廠、

紅軍被服廠、紅軍醫院、紅軍印刷廠等。

2017年年底,廣東省啟動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中洞村被列為第一批紅色村示範點。正是這一舉措,讓這個原本常住人口不多的小村莊實現華麗蛻變。如今的中洞村,正依託其豐富的紅色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以“紅色旅遊”和“綠色鄉村”為主線,走出一條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發展之路,讓返鄉創業就業的村民都吃上了紅紅火火的“旅遊飯”。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惠東縣高潭鎮。惠州日報記者 王建橋 攝

“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的啟動,給中洞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戴仕球是革命英雄的後代。2017年,已隨家人移居深圳、畢業後一直在深圳經商的戴仕球在多方動員下返鄉任職。回到村子後,戴仕球帶領鄉親們擼起袖子加油幹,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300多畝徵地,啟動40多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紅色村開始煥發新活力。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

中洞村的15處革命遺址

被重新發掘、修繕、保護。

原來破敗的“空心村”華麗轉身,

成為一個革命史蹟齊全、

紅色氛圍濃厚的紅色村莊,

被評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

以全新的面貌免費對遊客開放。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惠東縣高潭鎮中洞村。惠州日報記者 王建橋 攝

不僅如此,中洞村還不斷挖掘紅色資源,因地制宜開發集旅遊和紅色教育於一體的“重走紅軍路”紅色文化旅遊線路,打造由中洞村黨員、革命先烈後人等組成的講解隊伍。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重走紅軍路,緬懷革命先烈,還可以縱情自然山水,體驗農家生活。近兩年,中洞村已成為珠三角地區炙手可熱的紅色旅遊打卡地。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中洞村共接待遊客近40萬人,承接各類學習班100多期,培訓學員達5000人。

戴仕球告訴記者,隨著紅色旅遊的不斷升溫,僅2018年,村裡就有100多人回鄉創業就業。開發紅色旅遊商品、興建紅色主題民宿、推廣紅色文化美食,村民的錢包漸漸“鼓”了起來。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惠東縣高潭鎮。惠州日報記者 王建橋 攝

村民丘榮相就是其中一員。“看到這麼好的發展勢頭我們就回來了。先是把我們的舊房子改成了民宿,民宿裡面還包含了餐館,現在又跟幾個村民一起,搞一個比較有特色的採摘園。”丘榮相說。

眼下,中洞村已啟動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工作。隨著海陸惠紫革命老區路網建設的推進,中洞紅色旅遊將逐步納入深莞惠+河汕“3+2”大旅遊圈。

惠東縣多祝鎮八維村

將“紅色精神”轉化為發展活力

作為紅色村,

惠東縣多祝鎮八維村的紅色革命歷史十分厚重,

東縱游擊隊專線聯絡通訊站——“良多站”舊址、

八維戰鬥舊址等紅色遺址都是歷史的印證。

如何結合實際優勢,將內涵豐富的紅色基因轉化成發展的內生動力,這是八維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命題。乘著我省全面啟動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建設的東風,八維村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與保護利用紅色資源緊密結合起來,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緊密結合起來,讓革命老區迸發出發展新動能。

“八維村是一個傳統農耕村落,村民以種植水稻、花生、番薯、蔬菜和飼養雞鴨鵝,以及外出務工為主。2015年,村集體經營收入僅1.5萬元。”八維村黨總支書記黃偉明介紹說,為有效激活紅色基因,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八維村積極打造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堅持“抓示範、創特色、帶整體”總體思路,將“紅色”元素注入新農村建設,結合東江縱隊和惠紫人民自衛大隊革命活動史實,圍繞“建設紅色新八維、爭當時代排頭兵”主題,規劃建設祝聲書店、紅色長廊、龔屋戰鬥遺址等紅色教育示範點,通過激活紅色基因,深入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打造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抗戰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日前,記者來到多祝鎮八維村,看到該村不僅花木錯落有致、村道整潔、環境優美,人居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紅色文化元素更是隨處可見。

據黃偉明介紹,接下來,八維村將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整合相關的財政扶持資金及其他資金,由縣鎮統籌實施,以投資招標的方式引入上規模的產業項目,包括現代農業、光伏、水電、鄉村旅遊、農家樂、工業廠房、商鋪門店等,形成集體資產,所獲收益折股量化分紅給貧困村和貧困戶,著力解決貧困村集體增收難及脫貧戶返貧的問題。同時,組成以村民為主體的紅色旅遊資源保護志願隊,網格化開展紅色資源保護工作,並根據實際需要利用村小組長等工作人員對八維戰鬥舊址等紅色遺址進行管理維護。

來源 | 文明惠州綜合惠州日報

長|按|二|維|碼|關|注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