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大道至简,平凡却又珍贵的养鱼方法


古法 | 大道至简,平凡却又珍贵的养鱼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养鱼的技术越来越复杂,鱼缸越来越漂亮,观赏鱼的品种越来越多,当然,鱼友花费的银子也越来越多。不禁回想起小时候家里用水缸养鱼的美好时光,那时候玻璃鱼缸是个稀罕物,很难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都是用陶制的水缸或者石槽来养鱼,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段平凡的岁月,共同回味古法养鱼的乐趣。


古法 | 大道至简,平凡却又珍贵的养鱼方法


鱼食只有一种——鱼虫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开始跟家里的大人一块学习养鱼,第一个要学的是捞“鱼虫”。在每年的夏季,小河沟,小池塘,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虫,密密麻麻,远看红红的一片。


古法 | 大道至简,平凡却又珍贵的养鱼方法


不用费劲就会捞很多,用一片荷叶包好,在它们没有干透时抓紧回家,往大盆里一放,水面上立马红彤彤的。然后一点点放到鱼缸里,鱼儿吃的那叫一个欢。夏末秋初的时候,需要捞大量的鱼虫,回家后,不再喂鱼,而是晒成“鱼虫干”,这是天冷以后为鱼只准备的饲料。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叫“水蚤”的浮游生物,作为一个北方城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了持续干旱,水沟池塘慢慢不见了,鱼虫也销声匿迹了,“捞鱼虫”也渐渐成为记忆中的往事了。


古法 | 大道至简,平凡却又珍贵的养鱼方法



没有过滤的鱼缸

现在人养鱼都知道过滤的重要性,一个鱼缸如果没有过滤系统的支持,满缸的鱼儿随时可能挂掉。可是以前养鱼却没有过滤的概念,那么没有过滤的鱼缸水质是如何保证的呢?首先,用来养鱼的盆或者缸大部分用的是陶制的,广口设计是它的特点,这样就提高了饲水溶氧量,另外陶制的特点是质地疏松,有微孔,在水分渗出的同时空气也能进入,如此就解决了鱼只的氧气问题。


鱼只的排泄物怎么办?

两个办法,一是直接抽取或者捞出,用胶皮管(那时候还没有塑料管)把鱼便吸出,没有管子就用网子捞,简单直接。二是缸内自身的硝化系统,首先在养鱼一段时间后缸壁会生出青苔,硝化细菌便会附着其上,二者配合分解吸收污染物。还有就是在缸内放养水生植物,荷花、睡莲、水葫芦,它们会帮助建立更稳定的硝化系统,并把饲水中的废物当成养分吸收掉。最后就是增加换水频率,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每天都要换一部分新水,以保证水质。



古法 | 大道至简,平凡却又珍贵的养鱼方法



古法养鱼的局限性

虽然古法养鱼有诸多优势,也存在着局限性,首先是观赏性,只有俯视效果,只能饲养一些俯视金鱼或者锦鲤,未免有点单调。因为一般在室外,热带鱼就不要想了,就是金鱼和锦鲤的过冬都是一个考验,当冬季来临时,最好将鱼缸半埋于地下,上面同时覆盖“草帘”,只要不是酷寒,一般都能安全越冬。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有个小院渐渐成为奢侈品,现在有人在楼房阳台上用古法养鱼,虽然也可以,但却失去了许多韵味。远没有在树荫下,或葡萄架下,斑驳的光影映照在淡绿色水面上,一朵荷花随风摇曳,或金黄或彤红的鱼儿游弋其间,那才是养鱼人最惬意的画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