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青春无悔,我们一段靓丽的岁月献给了中师生活

原题:我的中师生活

青春无悔,我们一段靓丽的岁月献给了中师生活

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中师毕业已有二十年了。

不管时光如何流逝,总无法忘怀那三尺讲台的起点。

一九九四年八月,我带着父母的嘱托,怀揣着录取通知书,离开家乡来到辽师校园,开始了我的中师生活。

四年的中师生活,有高兴的回忆,也有伤心的思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伤……

总之,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回忆。

青春无悔,我们一段靓丽的岁月献给了中师生活

一、初入校园

十七、八岁的我们怀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来到辽师校园。

初入校园觉得这里好美、好大!

高高的楼房、美丽的草坪,还有假山,真像是到了公园一样。

带我们入校的哥哥、姐姐身上的文学气息是那样浓,好羡慕他们!

来到教室里老师是那么的和蔼可亲,还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我觉得我深深爱上了这里,我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初入校园的我们,每天五点三十分起床,六点准时来到操场开始早操跑步。

学校的后操场上留下了我们跑步的身影,纵然是在寒冷的冬季也不觉得冷,只有扑面而来的快乐。

青春无悔,我们一段靓丽的岁月献给了中师生活

课堂上我们除了学习语数外文化课外,还要学习普通话、三笔字、弹琴、唱歌。

农村孩子哪里有什么平翘舌之分,刚开学时还闹了许多的笑话,在后来的不断学习中,在语基课上一遍遍听摹老师的发音后我们祛除了乡音。

农村孩子哪里懂得什么运笔和结构,我们每天对着字帖一遍遍的临摹,我们知道了“永字八法”“柳、颜、欧、赵”……

四年的时光里,每个日子都是天朗气清,轻舞飞扬,举目所见我们都在蜕变,长高了,变白了,爱唱爱跳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了独立面对人生的勇气,还有站在讲台上的胆气。

而今,我们早已褪去青春的外衣,我们可以叱咤于讲坛,惊艳于时光。

青春无悔,我们一段靓丽的岁月献给了中师生活

二、难忘的食堂

在辽师上过学的人,可能印象最深的地方应该就是食堂了吧。

每当辽师同学坐到一起聊起辽师食堂的时候,他们说的最多就是辽师的白菜汤,能打死人的馒头及后期一抓就粘手的酸的掉牙的方块馒头。

虽然食堂的伙食不是很好,但是却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那时候学校的学生特别多,打饭口又特别少,每次打饭都会排很长的队,排到队伍后面的同学要么打不到想吃的菜,要么打到的菜已经凉了。

于是,同学们都想尽各种办法先打到饭。

青春无悔,我们一段靓丽的岁月献给了中师生活

我和我们寝室的另外三个姐妹一起吃饭,我们每次都能抢在前面打到饭。

这主要归功于那就王宏伟和苗艳同学了。每次到了上午第四节课的时候她们都会看着时间提前做好准备,下课铃声一响便冲出了教室。

那时候学校不允许跑向食堂,她们竞走的速度赶超跑步了,加之我们又占地理优势,我们的班级在一楼,所以每次我们四个都能先吃到饭菜。

饭后,我和肖之平同学就去刷盆,我们的每顿午饭都能吃得很开心。

吃晚餐就更有趣了。

晚餐之前的时间是我们的自由活动时间。

那时候十七八岁的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别容易饿。所以,每次晚餐之前都会有很多的同学聚集在食堂门口等着打饭。

青春无悔,我们一段靓丽的岁月献给了中师生活

有一次居然还发生了踩踏事件,拥挤以致于食堂的门都给挤掉了,后来学校就不允许我们早早的等在食堂门口了。

据说,我们毕业以后,食堂又重新修建了,并且承包给了个人。

后来的同学就幸福多了,他们再也不用排队打饭了,而且可以吃到种类繁多的饭菜了。

青葱岁月,葱茏纯真。

我们把这段青春靓丽的岁月献给了我们的中师生活,虽然青涩但却如此美好,我由衷地为作为一名中师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青春无悔,我们一段靓丽的岁月献给了中师生活

作者学号:辽师九四级二班11号

工作单位: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拉拉河小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