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光绪皇帝的另一面,28岁能搞出“百日维新”,也算一个有志青年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1898年光绪皇帝在京师大学堂开学时做的演讲》的文章,光绪皇帝,这位看起来软弱无比的君主,在此次演讲中说道:“明代学者王阳明曾说,‘剿山中匪易,剿心中匪难’,中国人的心中有两个‘贼’,一个叫伪善,一个叫守旧。”光绪皇帝明确表示,开办京师大学堂的目的,就是要协助国人祛除这两个“贼”。


光绪皇帝的另一面,28岁能搞出“百日维新”,也算一个有志青年


这段文字,读来让人感觉万分惊讶。我们印象中那位无比懦弱、始终在老太婆面前俯首帖耳的皇帝,竟然是一个有思想、颇深刻的人物。想想也是,一个能够在二十八岁带领一群文人进行全面变革的青年皇帝,自然不应该是一个糊涂虫。换句话说,胡涂虫自然也想不到要更改“祖宗之法”。正是一个年轻而有见识的君主,面对腐朽和沉睡的王朝,不惜一切代价,搞了一出“百日维新”运动。以往对光绪皇帝的看法,今天看起来似乎颇有偏颇之处。

在这次演讲中,光绪皇帝说道,“朕从识字开始,朕的老师就在教授朕为君之道,朕亲政后,也在不断学习治国之道。世间的道或许有所不同,但是朕一直在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什么才是让国家振兴之道!”

这段文字固然传播甚广,究竟是否真实却有待考证。豆瓣上也有网友对此提出质疑,不过,没有人能够对此做出说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光绪皇帝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光绪皇帝的另一面,28岁能搞出“百日维新”,也算一个有志青年


据余世存在《中国男》一书中写道,《马关条约》签订数天后,光绪即明发朱谕,宣示批准合约之苦衷,求“天下臣民皆当共谅”,“我君沉惟期艰苦一心,痛除积弊”。关于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教科书中历来谈得比较少,而大家的着眼点亦一般都放在民族危亡和宫廷政变上。对此,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评价说:“短期内给予人民相当充分的民权自由是维新运动的最大成绩。”言外之意,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意义却非常之大。它不仅开启了民智,在很大程度上更给予了民众相当的民权和自由。由此可见,重新认识光绪皇帝,是可以加深对百日维新运动价值的理解的。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原来指望通过义和团为自己出口气的慈禧太后,挟持着光绪皇帝一路西逃。据《景善日记》记载,变乱开始的时候,珍妃曾经提示光绪皇帝应该留在京城。又据李希圣所著《庚子国变记》中写道,“忆扈从某官云,西后自出险,恒语侍臣云‘吾不意乃为帝笑。’至太原,帝稍发舒,一曰招载漪刚毅痛呵,欲正其罪。西后曰:‘我先发,敌将更要其重者。’……抵潼关,帝云:‘我能往,寇奚不能?即入蜀,无益。太后老,宜避西安。朕拟独归,否则兵不解,祸终及之。’西后以下,咸相顾有难色……”

《庚子国变记》中的这段文字,为我们提供了一点难得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国之君的光绪皇帝显然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自己返回京城出面斡旋。而假如光绪皇帝真的能够回到北京,考虑到当时的外交实际,西方列强极可能会以另外一种方式解决庚子事变的问题。至于光绪皇帝,如能摆脱慈禧太后的控制,历史或许会从此改写。

关于光绪帝的这个想法,《德宗遗事》中也有记载,不过,时间和地点都有变化。“太后之将奔也,皇上求之曰:‘无须出走。外人皆友邦,其兵来讨拳匪,对我国家非有恶意。臣请自往东交民巷,向各国使臣面谈,必无事也。’太后不许。上还朝,着朝服,欲自赴使馆。小阉奔告太后,太后自来,命褫去朝服,仅留意洋布衫,严禁出户。旋即牵连出狩矣。”


光绪皇帝的另一面,28岁能搞出“百日维新”,也算一个有志青年


《德宗遗事》中的记载,极可能是真实的。当时,列强对光绪皇帝普遍没有恶感。但对西太后,则是另外一种看法。光绪帝如果真的有机会出面与列强周旋,情况极可能会有改观。但,历史来不得假设。

庚子事变给了清王朝致命的一击,不仅将大清帝国带入了穷途末路,也将整个民族通过变法自强的道路完全堵死了。国家覆亡之际,慈禧太后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通过光绪皇帝出面斡旋上。她或许认为光绪皇帝软弱无能,不足以当此大任。或许内心深处更恐惧这位皇帝一旦脱出了她的手心,就再也控制不了。权术的乌云,把任何一丝可能的光明都给遮掩了。

历史没有给光绪皇帝一个机会,一直到他死去。慈禧太后一直到死,都不愿意死在光绪的后面。这,从侧面说明二人之间的新仇旧恨。

不过,我们不能简单以成败论英雄。从历史遗留下来的零星数据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光绪帝是一位有雄心、善思考的君主。余世存称光绪是一位“苦命的英雄皇帝”,是有一定道理的。

(摘自香港《文汇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